薛绍随口道,“西域?”
“对,就是西域!”程务挺突然兴奋的一拍巴掌,指着吴铭道,“你以前有头发,对不对?”
吴铭没有否认,淡然微笑的点了点头。
“你、你就是那个……”程务挺的表情突然显得有些震惊。
薛绍不由得有些愕然,能让久经沙场的程务挺如此神色大变,想必吴铭以前的身份,不简单!
“程将军,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吴铭仍是很淡然,微笑道,“现在我只是薛府的一名家奴。”
“家奴?!”程务挺震惊不已,看那样子下巴都像要掉到了地上。
“是的,家奴。”吴铭淡然道,“公子的先明府君薛驸马和城阳公主仍然在世之时,我就投靠了薛府。直到今日。”
“那算起来至少有十年了……”程务挺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点了点头,“真是想不到,还能在这里再见到你!”
薛绍顿时好奇心大起,“吴铭,你与恶来将军曾有一段什么样的渊源呢?”
“仅有一面之缘。”吴铭答道。
薛绍皱了皱眉头,或许吴铭不大想提以前的事情。
“的确,我们二人之间没有什么渊源。只不过他当年在西域的名头实在太响,让我如雷贯耳至今难以忘怀啊!”程务挺也如此答道。
吴铭仍是非常淡然,笑了一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都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不愧是得道高人,胸怀如海啊!”程务挺很是感慨甚至有些肃然起敬,主动对吴铭抱拳一拜,“今日,幸会了!”
一旁的郭元振和在刀旅的人无不惊愕——程务挺可是黑沙城十万唐军的主帅,吴铭只是一个连品衔都没有的书令使,程务挺居然主动拜他?
更不可思议的,吴铭只是微笑的回了一礼,非但没有半分惶恐还非常坦然的接受了!
这太夸张了!——连薛绍都如此认为,哪怕是我,也不可能在程务挺面前如此托大啊!
“不打扰诸位休息,我先告辞了。”程务挺说罢就走了。
薛绍深看了吴铭两眼,一时兴起追了出去。
吴铭只是淡然一笑,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又躺了回去。
剩下郭元振等人在一旁错愕不已,呆若木鸡。
薛绍追上了程务挺,直截了当的问吴铭究竟有哪些事迹,能让你都这样的惊叹?
程务挺挺惊讶,“他是你的家奴,你居然不知他的过去?”
薛绍摇了摇头,“他一直跟随我大哥远在济州,最近才跟了我,我对他的过去当真是半点不了解。再加上他是先父的好友,名为家奴实同尊长。他不愿意主动提及,我也就不大方便反复追问了。”
“原来如此。”程务挺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说起来,此人真是一个传奇。如果不是造化弄人,他今时今日的成就与地位,绝对不在程某之下!”
“快快说来!”薛绍拉着程务挺就在一个草墩上坐了下来,颇有几分三姑六婆的八卦风范。
程务挺哈哈的笑了两声,说道:“其实我对他的事情不是特别了解,多半源自道听途说。很多前我曾经追随裴公一同经略西域,时常会有异族进犯,吐蕃犹甚。在西域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有不少大将斩露头角。”
“你与王方翼就是其中之一吧?”薛绍道。
程务挺点了点头,说道:“但是有一个人,他的姓名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史册上,但是他的名气在敌我双方的阵营中,都是如雷贯耳。”
“你是说吴铭?”薛绍好奇的道,“为什么?”
“他以前不叫吴铭。他甚至没有名字,只有一个诨号——斥侯之王!”程务挺深吸了一口气,“有时为了简要,人们就称呼他叫‘斥王’。再后来,他在军籍上的姓名莫名其妙的变成了‘王斥’!”
“王斥?斥侯之王?”薛绍多少有点震惊。
“没错,他是当仁不让的斥侯中的王者。”程务挺说道,“斥侯是战场上的影子和水银,他们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真正的精锐斥侯,不是举着旗子骑着马送一送情报的小卒。他们是军队的眼睛与耳朵,也是主帅手下最神秘也最锋锐的一把暗器,他们的能力和表现能够直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但是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公诸于众也不会出现在军功薄上,他们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刺客,是战场上无所不能的王者!”
薛绍深吸了一口气,深以为然的点头——这段话说得很像我当年刚刚加入特种部队时,中队长的那一番致辞!
没错,特种兵是现代战场上的兵之王者;而斥侯,则是特种兵的祖先!
可以想像,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战场上,一个优秀的斥侯将要发挥多么重要的作用——这似乎都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薛绍指挥三刀旅的人进行的黑沙奇袭战,已经可以视同为一场斥侯的行动!
“吴铭,就是当年西域最厉害的斥侯!”程务挺满副肃然起敬的说道,“且不说他刺探来的情报帮助大唐打了多少胜仗,光是死在他手上的异族大将,都是多到不计其数!吐蕃人用等同于吴铭体重的黄金,悬赏他的性命。结果却是,花了三年的时间他们连吴铭是谁都不知道!”
“如此厉害……”薛绍深吸了一口气,虽然我早就猜到吴铭身上有很多的故事,却未曾想过他有这么大的来路!
程务挺突然一扭头看向薛绍,“薛公子,你身边果然是卧虎藏龙,连吴铭这样的传奇人物也是你的家奴!怪不得你能把三刀旅的人,训练得如此出色!”
〖
第339章 棍棒出孝子
程务挺准备了大量的羊酒犒军,远道而来的唐军将士无不欢喜。等待将军们的当然也会是一场丰盛而热情的接风洗尘宴,众将开怀畅饮非常尽兴。
几杯酒水下杯,薛绍的头脑比平常更为清醒与敏锐。
环顾宴席上的众将,他发现裴行俭的这一次用人除了大胆启用新人,还有另外一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他派来的这些将军包括此前就在这里的程务挺与薛楚玉,全都或多或少的跟自己有些交情。而且他们大多不是军中的“大牌”,也就只有恶来程务挺和右羽林卫将军张虔勖的资格较老、辈份略高。
但是程务挺曾在朔州攻防战时和薛绍结下了生死之交,同时欠下了薛绍若大的一份人情;张虔勖则是在皇家御林军里当职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懂事”,而且他对薛绍的来路根底是知之甚详。再者,张虔勖饱受同级别的左羽林卫将军李尚旦的欺压活得像孙子一样,一直敢怒不敢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张虔勖和薛绍也可算是“同一个战壕里”的袍泽。
那么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群将军围在薛绍这个行军长史的身边共事,很容易就能形成以薛绍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心,不会还有人结成第二股势力出面反对与对抗薛绍。
将帅同心唯令是从,这才是兵法上的取胜之道。
再者黑沙共事之后,这些将军也就很容易养成听命于薛绍的习惯。换句话说,薛绍以后再要驾驭和指挥他们,可就不难了!
看出了裴行俭在人事安排上的深远用意,薛绍不禁心生感叹:为了我这个刚入门的学生,为了大唐的军队和未来,裴公真是用心良苦!
按照薛绍的意见,程务挺给阿史那伏念安排了一个隐密的住处,在辎重营房旁边扎了个帐篷让他住下。薛绍带上吴铭与郭安也一同住了进去。
只不过薛绍第一次接见伏念的地方并非是帐篷里,而是将他带到了埃屯特勤的坟墓前。
“这里面埋的是谁?”没有寒暄,伏念开口就问道。
“阿史德埃屯。”薛绍答道。
伏念眉头一皱表情微变,大概已是猜中了七八分。
“想知道于都今山的现状吗?”薛绍淡淡的道。
伏念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必说了。你们赢了。”
薛绍微然一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我想问一句,我们阿史那汗族的公主呢?”伏念问道。
薛绍嘴角微微一扬,“这不是你现在应该关心的。”
“那我还能关心什么?”伏念仿佛有点万念俱灰的意思。
“如此看来,我还是有必要告诉你一些真相。”薛绍冷冷的一笑,说道,“阿史德温傅父子自相残杀,双双陨命。于都今山群龙无首诸雄相争,目前正陷入混战之中。黑沙十万雄兵枕戈待旦,只待时机一到我一声令下,踏平于都今山易如反掌。无论是阿史那氏还是阿史德氏、仰或是九姓铁勒、但凡一切参与过反叛大唐的草原部族,尽皆面临灭顶之灾——这,才是你现在应该考虑和关心的!”
“说吧,你想让我怎么样?”伏念双眉紧拧,口气当中不乏妥协与任人摆布的意味。
“我想让你成为,名正言顺的草原可汗。”薛绍说道。
伏念愕然,“你说什么?”
“我相信你已经听清楚了。”
“……”伏念连眨了好几下眼睛,“薛将军,这件事情可能不是你能做得了主的。”
“没错,我是做不了主。”薛绍说道,“适才我的话里也表达过这一层意思了,是我‘想’,而不是我‘会’或者我‘能’!”
伏念苦笑一声,“薛将军才高八斗,我自叹弗如。因此,薛将军也就不用再对我咬文嚼字了。”
“我没有咬文嚼字,我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薛绍说道,“我希望你能劝降与聚拢于都今山的叛乱部族,从而结束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事成之后,我会向圣上与朝廷进言,封你为可汗或者郡王。”
伏念呵呵的一笑,“就像当年的颉利那样,做一个永远回不了草原的可汗,和一个永远离开不了长安的郡王,对么?”
“大抵如此。”薛绍平静的答道,“这并不出乎你的预料之外,难道不是么?”
“好吧……这大概也是我预料之中最好的结果了。”伏念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薛将军,请你现在就派人送我去于都今山吧!”
“不着急,再等一段日子。”薛绍淡然道。
伏念眉头一皱,“为何还要等?”
薛绍表情淡漠不动声色,也没有回答。
伏念稍后寻思,愕然一怔神色有变,“莫非,你想让于都今山的草原部族继续内斗下去?莫非,你和黑沙的十万唐军都在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仍要发动一次清剿战争?”
薛绍呵呵一笑仍是没有回答,心想,不把你们这一拨叛军的有生力量打掉,不让你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到恐惧、在沉睡中也要被噩梦惊醒,不让你们从此后悔与大唐为敌——我岂能善罢干休!!
有时候,沉默也就是一种表态。
伏念何等精明的人,这时心中已然明白了薛绍的意图。
“薛将军,你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伏念连忙说道,“大唐以仁孝治天下,现在这时候你应该在草原之上广施仁义,不能再行征伐与杀戮。如果你真对于都今山发动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那势必加深大唐与草原部族之间仇恨,和平将会极难争取。”
“你错了。”薛绍的反应出乎伏念意料之外的平静,他说道,“五十年来,大唐一直以仁孝治中原,也同样以仁孝治草原。可是结果呢?”
“薛将军,近年来唐朝屡在草原征兵远征,十去九不归,再加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吏仗势欺人草原人不堪其辱,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伏念急切的争辩道,“要想结束眼前这一场战争,还是要行王道之举。霸道杀伐,只会引起更大的风波!”
“我的看法刚好与你相反。所谓的征用兵夫、苛捐杂税与官吏不肖,虽也属实,但并非如你夸大其辞的那样严重,至还还没有达官逼民反的程度。你以此做为谋反的借口——牵强!”薛绍义正辞严。
伏念深吸了一口气,“那你如何解释草原上先后爆发的两次战争?若非人心所向,每次参战的草原兵力都多达十万以上规模?”
“很好解释。”薛绍冷冷一笑,说道:“在我看来,大唐针对归顺异族采取的宽松羁縻自治政策,只能是开国之初的权宜之计,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局势。突厥归顺大唐已有五十年,如今再又复叛,正是因为宽松的羁縻政策养出了你们这些突厥贵族的复国野心。天下哪有完美的王朝,百姓与官府之间滋生矛盾那是正常之事,历朝历代从未断绝。但是你们这些食君之禄的部落酋长非但不加以调解,反而任凭野心不停的驱使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在大唐朝廷与草原百姓之间挑拨离间。你们利用草原百姓对官府的一些怨愤,夸大其辞煽风点火,接连发动叛乱。眼下,你们就像是一个娇生惯养的逆子,越是宠溺越是惯坏到最后任何道理都已是讲不通。那么,就该是到了让棍棒出孝子的时候了!”
伏念的脸皮连着抽筋,几口急气喷出胡子都吹得翘了起来,喃喃道:“在你看来,我们就是唐朝娇生惯养的……逆子?”
薛绍笑了一笑,“我这个比方难道还不够生动吗?”
旁边的吴铭和郭安听着都笑了起来,一同道:“极其生动。”
伏念倒是沉得住气,他深呼吸了两口,说道:“薛将军,我想问一句——这是大唐朝廷的意思么?”
薛绍淡漠的微然一笑,“很遗憾,这也不是你应该关心的。”
“……”伏念无语了。同时,脑子里面也彻底的清醒了。
现在,摆在伏念眼前的事实已经很明显,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者面临强权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权益可言,更没有什么争辩的资格。
那么现在伏念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草原上少死一些人。那样,他因为发动这一次叛乱而造成的罪孽,或许能够稍有减轻。
薛绍留给伏念发挥的余地,也就仅此而已了。
“成王败寇,我别无选择,也无话可说了。”伏念仰着头来眯起眼睛看着遥远的远方,夕阳如血,千里草原。
薛绍点了点头,“我相信你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伏念仰天长叹一声,突然扑腾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举喃喃而道:“我的家园,我的部族,我的同胞……尽皆,毁于我手!”
薛绍闻言扭头一看,伏念居然闭上了眼睛,发出了抽泣之声。
薛绍不由得想到,这一刻伏念的心中,是否有了一种类似于“亡国之君”的觉悟?现在看来伏念至少有一个优点,他没有把眼前这一切失败的责任,归咎到别人的身上,或是用客观原因来加以推卸。
片刻后。
“我们该回去了。”薛绍在伏念身后说道。
伏念这位历经风浪的草原枭雄慢慢的爬了起来,长久的凝视薛绍,说道:“裴闻喜说得没错,你的确是未来几十年里,所有草原部族的噩梦。”
薛绍微然一笑,对伏念说道,“那么今天我要补充一句,是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