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平公主马上又哭丧起脸来,“薛郎,原来怀孕这么可怜呢!……不管了,我要体贴、我要啪啪!”

    次日,离新君亲政还有两天的时间,太后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

    这是帝国最高规格的会议,从来只许宰相重臣们参加,一般只用来商议重大的朝政与军国之事。薛绍虽是南衙十二卫大将军之首,但他不是宰相,没有参政议政之权。若非是会议主持人武太后的特别召许,薛绍原本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的。

    如此一来,“隐身”了将近一个月的大唐军政两界的风云人物——右卫大将军薛绍,终于公然的抛头露面了。一露面jiushi参加帝国最高层次的御前军政会议,这上所有关于他“病危”和被“架空闲置”的谣言不攻而破。

    众臣觉得,太后肯定也是关注到了外界的那些谣言,她dānxin会影响到军队的稳定。因此她才特意的亲自上门前去看望薛绍并特邀他前来出席御前会议。

    薛绍婉言谢绝了宫里派来的轿子抬他进宫,自己骑马进了皇宫。文官乘轿武将骑马,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薛绍觉得自己没必要在众臣面前炫耀太后对自己的特别恩宠。他更希望别人认可他的才能与实力,而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才对他另眼相待。

    会议在门下省的政事堂里举行。这里不算是正式的衙门机构,只是一个挂靠在门下省名下的“办公室”。但它是宰相们集中议事与集体办公的地方,shiji上jiushi大唐的最高行政与决策机构。

    会议开始之前,同僚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打些招呼。薛绍是第一次来这里,入眼看到的大多数是须发苍苍的老人家,五十多岁的裴炎都算是年轻的了。因此二十多岁的薛绍在这里一亮相,显得分外的打眼。

    不过今天来政事堂参加会议的,并非全是宰相。禁军大将、zuoyou羽林卫的大将军程务挺与张虔勖也受邀在例。另外还有一个薛绍没有想到的人也来了——武承嗣!

    薛绍看到武承嗣觉得有点惊奇,至从张窈窕事件之后,有段日子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大动静了。没想到,他今天居然也会出席御前会议?

    薛绍和武承嗣看了个对眼,彼此没有说话都转开了眼睛,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式。薛绍私下一打听,不得了——武承嗣这厮昨天刚刚被提拔为兵部尚书了,难怪会来参加这样的御前军事会议!

    薛绍心里那个郁闷,兵部尚书,居然还是我zhègè检校兵部侍郎的顶头上司——你这傻逼玩艺难道也懂军事吗?!

    再一打听,薛绍心里更是光火——武三思那个废柴篓子居然也当上了礼部尚书,接的还是已故礼部尚书裴公的班。

    另外,中书舍人武攸宁也上升了一大步,成为了中书侍郎。丑八怪武懿宗也由四品中郎将提拔为三品左金吾卫将军了。再加上前不久咸鱼翻身的千骑将军武攸归,武家子侄在新君服丧、太后掌权的这段期间里狠狠的风光了一把。

    薛绍对于这几个小人的发迹倒是不yiwài,武则天一直都想提拔娘家人,这是公开的秘密。之前迫于高宗李治的压力,武则天才临时削去了武承嗣与武三思的官职,让她的侄儿们都收敛了起来。现在既然李治已经去世了,武家的势力会有所抬头这几乎已是必然。

    薛绍只有一件事情想不通,身为总括朝政、领袖百僚的顾命大臣裴炎,对于太后如此任人唯亲,就没有意见么?

    正琢磨着,太后的车驾来了。武承嗣像条哈八狗儿似的迎了上去,斥开了司乘宦官,亲自扶着太后下了车。

    薛绍和很多的大臣们一样,满怀鄙夷的冷眼旁观。
第557章 诛心之刃
    听闻太后突然驾到,太平公主与薛顗等人连忙起迎,李多祚也准备告辞而去,并且是从哪里来从哪里回,想要避开太后。<;-》

    薛绍留住了李多祚,说我们明人不做暗事完全不用回避,随我一同迎接太后。

    今天武则天的排场不大,仅仅是让他的好侄儿武攸归带了一队千骑的兵甲开道连仪仗都不太齐全,显然是仓促出行。薛绍等人前去迎驾,武则天除了应付一些礼节未有多言,只叫薛绍单独坐下说话。

    薛绍把武则天请到了安静的书房,武则天见到了李多祚,便将他一同叫了进来。

    “李将军明知薛驸马在卧**养伤,今日前来是有重大军务求见么?”武则天还是问了一句。

    李多祚连忙答话,说没有重大军务,只是多日不见大将军,私下聚谈一番。

    武则天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薛绍说道:“太后既然问了,李将军何妨直言?”

    “呃……”李多祚犹豫了一下,只好如实的向武则天汇报了一通。

    武则天听完以后,就笑了,说道:“右卫的将士最近确实是辛苦了,有一点情绪也是人之常情。此等事情你们大可直接向朝廷汇报,又何必遮遮掩掩呢?”

    “太后,臣可没打算遮掩。”薛绍笑道,“臣正准备进宫向太后讨要一批钱帛酒肉的赏赐,用以安抚将士们的情绪。”

    “此事应当。”武则天表现得非常大度,说道,“明日本宫就会着令有司,操办犒军之事。右卫大军是镇守东都的主力王师,军队的内部情绪绝对不容忽视。薛绍,李多祚,以后此类事情你们大可以在在朝堂之上提出,或者直接到对本宫言说,不必隐讳。”

    “是!”

    李多祚暗吁了一口气,心想这种“讨要封赏”的事情我怎么开得了口?还是大将军和太后之间有默契——看来还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胜任得了右卫大将军这份职事!

    李多祚的事情算是说完了,不久他便很识趣的退了下去。书房之内,只剩薛绍与武则天两个人。

    “如你所料,北方突厥反了!”武则天果然开口见山。

    薛绍眉头紧拧,“太后,他们攻打了丰州吗?”

    “你猜对了一半。”武则天的表情非常的严肃,从袖口里拿出了一份军情驰报交给薛绍,“这是一个时辰以前,本宫刚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前方军报。除了侍中裴炎,其他的宰相重臣都还没有看过,你先看一眼。”

    薛绍连忙接过军报一看,顿时心中一紧神色微变!

    武则天说道:“你献上的疑兵之计还是起了作用,突厥人南下阴山之后未敢滋扰丰州。但是他们非常的狡猾,丰州有疑兵他们不敢靠近,于是转走一条小道隐伏而行,前去劫掠与丰州相邻不远的蔚州。蔚州兵力不多,遇敌之后以狼烟示警并派人突围向邻州求救。丰州都督崔智辩急忙出兵去救,不料中了突厥人的伏兵之计。就这样蔚州失陷刺史李思俭被杀,蔚州满城鸡犬不留,军民百姓或被屠杀或被突厥人掳掠而去。丰州都督崔智辩全军覆没,本人也被生擒而去!”

    薛绍一拳砸到了桌几上,“既是疑兵,为何要主动出击自行暴露?突厥人明显是在围城打援,**丰州兵马出击然后调虎离山——崔智辩中计战败,害人害己!”

    “确实如此!”武则天也非常懊恼的重叹了一声,“如果崔智辩不出击,就算蔚州陷落,至少也可以保得住丰州的兵力不失!”

    薛绍再看了军报一眼,说道:“太后,幸好有丰州司马唐休璟力挽狂澜,率领余下不多的人马抗拒了突厥叛军的猛烈攻击,否则丰州这块国门也要失去了!”

    “这个唐休璟,还算不错。”武则天点头赞道,“此人曾是营州都督周道务麾下的户曹参军,是一员儒将。他曾追随周道务一同效力于裴公麾下参与北伐,期间立了战功因此被提拔为丰州司马执掌边镇军务。如果丰州都督崔智辩听了唐休璟的谏言按兵不动,就不会有此一败。如今突厥人正在围攻丰州,纵然唐休璟是个难得的将才,但是丰州毕竟兵力薄弱恐怕难以持久。险矣!”

    薛绍点了点头,唐休璟这人我还算有点印象,曾在北伐期间与周道务的短暂接触之上见过他一两次面。记得他已经五十来岁了,但仍像是年轻人一样生龙活虎而且射得一手好箭。武则天评价唐休璟为“儒将”倒是颇为贴切,唐休璟举明经入仕一直都是担任文职但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是随后他调任地处边关的营州之后,就展现出了他在军事方面的特殊才能,没过几年就成了营州都督周道务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北伐之后更是调任丰州司马,成为了重要边镇的军事长官,肩负起了看守一道国门的重任。

    思忖片刻之后,薛绍抱拳一拜,“太后,没有别的办法了——臣,请命出征!”

    “且慢!”武则天说道,“新君三天之后即将亲政,大唐的朝廷面临一场重大的变数。值此非常时期,镇戍帝都的主力王师岂可轻动?”

    薛绍咬了咬牙暂且忍耐,问道:“那太后与裴相公之意,若何?”

    武则天眉头微拧,平静的说道:“收到军报之后裴炎与来本宫紧急商议,虽未做下决断,但有了初步的想法。裴炎说,大将军精通军事不如向大将军请教之后,再作决断。于是本宫才会亲自登门,向你请教。”

    “臣万万不敢当!”薛绍抱拳而拜,心想看来武则天此来并非是想出兵,只是把我当作一个“参谋”那样听一听我的意见……罢了,毕竟我不是谋国谋军的宰相,他们肯来问我,已经很给我面子了!

    “侍中之意,是废弃丰州,退守营州。”武则天说道。

    薛绍听完当场惊愕的瞪大了眼睛,“太后,此举万万不可!”

    “本宫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武则天的反应很平静,说道,“其实本宫也知道,丰州若弃则失一国门,千里疆土尽丧敌手,从而也会极大的滋长突厥人的野心。但是现在,朝廷内部不稳难以派出军队增援丰州。就算派兵,恐怕不等王师开到丰州,丰州就已经失陷了。既如此,还不如顾全大局放弃丰州,尽早在灵州与夏州一带加强布防。”

    “太后,这是侍中之意?”薛绍问道。

    武则天表情严肃的点了点头,“也是本宫之意。”

    薛绍开始思寻,其实从大局来说,放弃丰州确实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千里疆土放弃容易,想要再夺回来谈何容易?而且,那千里疆土上的军民百姓将要遭受什么样的痛苦和折磨,也不是武则天和裴炎这样的人能够体谅。

    更为重要的是,武则天与裴炎是纯粹的政客,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是朝廷与权柄,随后才是军事战略与保境安民这些事情。但是薛绍做为一名将军,他的本职就是保境安民。这或许就是政客与军帅之间本质的差距。

    “太后,请恕臣直言!”薛绍抱拳一拜,说道,“臣无法同意,侍中的意见!”

    武则天显然也料到了薛绍会如此回答,她平静的问道:“那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薛绍说道:“太后,臣是一名将军,臣在军在军。丰州倚黄河为天险,扼守突厥人南下的险冲要道,身后是一片坦途千里沃野,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如果说胡人在边疆那些小打小闹的劫掠,只是疥癣之疾,那么夺去丰州可就比得上是砍去大唐的一只手脚了。疥癣之疾不伤筋骨,手脚若被砍去,岂能重生?”

    武则天眉头紧皱,“丰州只是暂时放弃,以后再行夺回,不可吗?”

    “不可。”薛绍答得非常的肯定,“突厥人有如强盗,如果让他们攻破丰州,他们势必长驱直入践踏千里,杀尽军民、掳掠人口、焚烧城池、践踏田野,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尽成一片废墟。以后大唐想要拿回丰州,攻城掠地本身或许不难,但是要想再度重塑边防就得要依靠身后强大的国力与民力的支撑。但是千里疆土尽成废墟元气大伤,想要恢复过来非数十年功夫与百倍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可。如果朝廷为应一时之急而遭百年之苦,臣以为,大不可取!”

    武则天听完这番话,沉默了很久。

    薛绍也没有急于劝服武则天,给了她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这时武则天还站了起来开始慢慢的踱起步子,沉思良久。

    “承誉,你说得非常的有道理。丰州,确实不可枉弃。”武则天说道,“但是眼前的危局你也了解,朝廷该要如何处决?”

    薛绍说道:“臣也理解太后与朝廷的苦处,此时面临新君亲政时局不稳,帝都亟需大量的兵力护卫,难以抽调大军前去助战。但是朝廷绝对不可以坐视丰州被破,否则……将成千古罪人!”

    武则天微微一怔,表情变得非常的严峻,沉默而郑重的点了点头。

    薛绍的话没有挑明了说,暗中隐喻如果这次因为朝廷的不作为而导致丰州失陷,将是一次重大的军国错误,这笔帐肯定会被算到太后的头上——现在可不是二圣同朝了,而是太后代为施政的皇权更迭时期。这笔帐一算下来,太后可就是万夫所指的千古罪人了!

    这样的罪名不是任何一个政治家所能承担的,尤其是武则天这种身份特殊的“代理人”。如果在自己的短暂施政期间就犯下了这样重大的错误,对武则天以后的“发展”必将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如果她想更加“向上”迈一步的话!

    所以,薛绍的这一句“千古罪人”就像是一把刀子那样,狠狠扎进了武则天的心里!

    其中堪称“诛心”的深意,薛绍与武则天,各自心照不宣。。。。
第556章 翻墙入院
    薛绍闭门不出的这段日子,就让吴铭和杨思勖一同负责操练宫中选来的那一批射生儿宫婢。<;-》~薛绍提出的标准是,虽然没必要把她们炼得和郭安他们,但也不能差得太多!

    其实,射生儿宫女的“底子”要比郭安那些土兵们好得多。她们和琳琅一样都是被发配宫中的犯人的后代,或者是被卖到宫里的“官奴婢”。她们从小在宫里长大接受极其严格的“洗脑”教育,以服侍帝室、陪从射猎为职业。“忠于主上”和“练箭习武”几乎已经成了她们的本能和生活的全部。说得难听一些,这一群看起来如花似玉、弱不禁风的小美人儿,其实就是一群忠心到无脑的职业奴婢和绝对服从主上命令的冷血杀手,让她们去亲手宰了自己的亲人那都是毫不犹豫。

    射生儿有了这样的基础,再经过吴铭与杨思勖的联手训练,她们的“职业素质”已经远非一般的射生儿和护卫保镖可比。

    离新君服丧期满还有三日,薛绍背后的箭疮已经基本痊愈,只是还不能拉弓射箭这样剧烈活动。侍御医赵秉诚说驸马年轻力壮身体底子也好因此恢复得较常人要快,但是伤筋动骨一百天,为免落下病根老来痛苦,驸马还应静养一段时间以图彻底的康复。

    但是薛绍知道,自己恐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现如今,大唐的朝堂之上就像是一锅即将开锅的热油,表面平静内里暗流汹涌。三天之后新君亲政,薛绍自己这位执掌兵权的右卫大将军就算是被人抬着,也得去上朝面君、亲掌军事。不然,那就是明摆着不给新君面子,并且严重的“有负先帝所托”。

    正是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