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乐大帝-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凤说:“燕王不是告诉他,我家上辈有麻风病吗?”
  徐妙锦说:“他不在乎。这个男人够痴情的了,他满可以找个借口闯进来,可他不愿意那么做,他说他守候一天不行,就守两天、三天,你总有出门的时候。”
  铁凤很在意地停下活,说,燕王不是要招他当女婿吗?他难道不知道吗?
  这也正是徐妙锦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奇事的,这傻小子一口回绝了,不干。不想当郡主的驸马。
  铁凤猜测,张玉一定见过燕王的小女儿,一定很丑吧?
  正好相反,徐妙锦说,还真长得很标致,张玉常见她。
  

《永乐大帝》第三十八章(7)
铁凤更纳闷了,这可就奇怪了,有这么傻的人吗?
  徐妙锦说:“若不我怎么说他是傻小子呢。”
  铁凤的心有点动了,她问:“他守候在门口,想干什么?”
  徐妙锦说:“丫环问他,他说只想看你一眼。”
  铁凤又低头去干活。
  徐妙锦说:“若不,你去见他一面,打发他走,省得他不死心。”
  铁凤说:“我不去。”
  七
  回到方府,不再给皇上站班,方行子回归了,她穿起了居家女儿装,还破天荒地戴上了钗环,涂了脂粉。当她来到书房时,景展翼正伏案写信,方行子一进来,带进一股香风。
  景展翼一抬头,看她的妩媚娇憨的俊俏模样,忍不住停笔赞道:“好美呀,我好久没见你穿女儿装了,是不是当不成御前侍卫,灰心丧气,从此不再穿男装了?”
  方行子说,穿几天新鲜。上苍毕竟给她一个女儿身嘛,别辜负了造化之功。
  她走过去,想看一眼景展翼写的东西,景展翼忙用手盖上。方行子说:“不就是思念远方伊人的情诗吗?有什么新鲜的。我看得多了。”
  景展翼说:“也不知他怎么样了?他和父亲都陷在叛军营中,是不是凶多吉少啊?我总做噩梦。”
  方行子说:“别害相思病了,快打扮打扮吧,有心上人上门来了。”原来她刚刚把柳如烟引到客厅。
  景展翼刚激动地问了一声“谁呀”,柳如烟已经等不及,大步跨进来了。
  景展翼顿时泪流双行,扑上去抱住了他,马上又意识到自己失态,又羞愧地松开手。
  方行子趁机悄悄走开。
  柳如烟把她扶坐到椅子上,替她揩着泪水,劝慰她别伤心,这不是又相见了吗?他慨叹自己落入虎狼之地,真是九死一生啊。
  景展翼让他快告诉自己,父亲怎么样了?方行子告诉她父亲落入燕王之手,她一天不知哭几场了。更可忧的是那些对父亲不利的传闻,成了景展翼背上无形的沉重包袱。
  这时丫环来上了茶。
  柳如烟说:“他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他是和张昺、谢贵一同进燕王府的,我当时就在场,燕王当众杀了张昺、谢贵,却把你父亲奉为上宾,这是为什么?一是你父亲名气大,二来他是经国栋梁之材,他身边有你父亲这样的人,就有了一面招安天下的大旗。燕王倒是有个求贤若渴的名声。”
  景展翼说:“我父亲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他是宁折不弯的性子,他在燕王那里,迟早会有危险的。”
  听她这么说,柳如烟很迟疑,他说:“也许……世事难料,走一步看一步吧。”
  景展翼不知他为什么吞吞吐吐,就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瞒着我吗?”
  柳如烟喝了一口茶说:“啊,没有。我得马上走。我有个尾巴,是小太监,我说靴子破了,得上鼓楼大街买一双,才溜出来,回去等着进宫去面见皇上呢。”
  说着举起一只脚,靴子果然破了,左脚的靴子前尖已张开了嘴。
  柳如烟说,现买来不及了,让她问问方小姐,方大人有没有靴子,先借他一双。
  景展翼站起身说:“你这么怕那小太监?你还想回北平去呀?”
  柳如烟说:“好容易逃出樊笼,我会再钻进去?我是先来见你一面报个平安,回头不走了,有的是时间,我脱离了燕王,这回你也不必东躲西藏的了。”
  景展翼替他找了一双方孝孺的旧朝靴,柳如烟穿上,有点挤脚,他能将就。
  景展翼送柳如烟出来时,碰上朱允炆的轿子在方仁引导下抬进府中,朱允炆微服到此,吓了柳如烟一跳,他连忙把景展翼拉到门后藏起来。
  景展翼说:“你怕什么?”
  柳如烟说:“皇上莫非知道我从北平回来了?”
  景展翼说:“怎么可能!”
  

《永乐大帝》第三十八章(8)
柳如烟说:“那他微服私访也不会访到方家来呀。”
  这时他们看见方孝孺出来了,诚惶诚恐地趋前迎驾,跪在了地上,口中说:“不知圣躬驾到,臣有失远迎。”
  只见朱允炆把他扶了起来,他们向客厅走去。
  景展翼说,皇上跑这儿来了,他也不必急着去陛见皇上了吧。
  柳如烟猜测着皇上此来何干,皇上到方府来干什么?找方孝孺议机密事?也不像啊,以前有过吗?
  景展翼说:“以前有没有过我不知道,我住进来后,这是头一回。”
  柳如烟皱着眉头在思索:“这里很有学问,为什么……”
  景展翼笑道:“你别自作聪明了,皇上是为方行子而来,错不了。”
  柳如烟说:“皇上看中方行子了?”
  景展翼说:“那你得去问皇上。”
  柳如烟又陷入了思索。
  

《永乐大帝》第三十九章(1)
有人说,天下没有没说过谎的人,皇上就举方孝孺为例,岂不知当代大儒也有说谎的时候。演的人、看的人都很精明,只有皇上一人是傻子?不是皇上傻,而是心纯如水,己正,则天下无不正。皇上打赌输了,输的不仅是面子,代价是遍地烽火。程济赢回的是一条命。
  一
  朱允炆进入方家客厅前,忽见一妙龄女子一闪,走出了客厅,竟掩面而去,朱允炆除了见到她的婀娜多姿的身影,并没看清脸孔,他已经想到可能是方行子了,但方孝孺不给皇上留半点空隙,忙掩饰地说:“皇上请……”
  但朱允炆不肯迈步,他问方才那女子是谁?
  方孝孺支吾搪塞,说他没注意,也许是个丫环吧。
  朱允炆笑起来:“有人说,天下人没有不说谎的,朕就举方爱卿为例,朕说方孝孺就不会说谎。可今天朕是自打嘴巴了,原来当代大儒方孝孺也说谎啊。”
  方孝孺闹了个大红脸,他诚惶诚恐地说:“皇上,臣不知何事说了谎。”
  朱允炆进了客厅,环顾一下琳琅满目的字画,才落座,他说:“别演戏了,演的人、看的人都很精明,只朕一个人是傻子。”
  方孝孺已明白皇上为何而来了,他站在那里好不尴尬。这时丫环来上茶。
  朱允炆说:“把你女儿方行子请出来吧,他哪有什么哥哥、弟弟,你们很能瞒天过海呀。”
  方孝孺再也无法遮掩了,好在看皇上的温和表情,不像是要认真追究的样子,便也不十分恐惧,但他必须跪下去认错,要说得重一些:“臣有欺君之罪,罪在不赦。”
  朱允炆说:“欺君是可以坐实的,罪在不赦就未免言重了。朕倒觉得挺好玩。快把你女儿请出来呀,朕要见的是女儿装的方行子。”
  方孝孺只得出去。刚打起门帘子,方行子已经不请自来了,明眸皓齿,清丽可人,一对笑靥,一双明亮如春水的眼睛含着三分笑意,这就是朝夕侍奉君前的佩剑侍卫吗?皇上几乎看呆了,不禁胡思乱想起来。早知她是个女孩,还叫她当什么侍卫,叫她侍奉起居,批答奏章、秉烛夜读时,有她在旁边,红袖添香夜读书,会平添多少乐趣呀。
  方行子粲然一笑,说了声“罪臣给皇上请安”,刚要跪下去,朱允炆不忍,亲自扶起了她。皇上笑着说:“你们看,朕多傻,怎么只有朕看不破你是女儿身呢?”
  方行子说皇上这不是傻,而是皇上心纯如水。她说这话一点恭维的意思都没有,是发自内心的。
  方孝孺也说,己正则不疑天下不正。
  父女的话让朱允炆五腑熨帖,皇上也不拒绝恭维。让他们父女坐下后,朱允炆说:“今朕此来,是为宫斗来看望师傅的,倘不能请回,朕的耳根就不会清净啊。”
  方孝孺却以为不妥。这张纸捅破前,怎样都无妨。现在再回去,恐怕就不方便了。
  朱允炆说:“有什么不方便的!知道这事的没有几个人。”皇上的意思是不捅破这张纸,如果方行子愿意,依然扮男装,御前佩剑侍卫也还可以照当不误。
  “谢皇上,我是巴不得的,”方行子真是求之不得。她自幼就不安分,不甘做个三从四德的闺阁中人,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惜好景不长。
  朱允炆说:“这机会朕不是又赐予你了吗?”他以为方行子必定欢呼雀跃呢。
  皇上却没想到,方行子后来的反应就很冷淡了,她说,什么事都有个缘分,她和小皇子的缘分怕也尽了,皇上应该知道,是皇后识破了她,用一乘小轿把她送出宫来的,她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她的话,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了,皇上容得了她,皇后就未见容得了。
  方孝孺也明白个中的隐情,就附和了女儿,她就不要再去给皇上添麻烦了。
  朱允炆却把自己洗刷得干干净净,他说来请方行子回宫,并不是他的意思,他相信,小皇子会使皇后改变主意的。他的话很肯定,似乎小皇子是天生凌驾于皇天后土之上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永乐大帝》第三十九章(2)
他这么说过,就要起驾回宫,似乎也不需要有个结论。
  方家父女也无话可说。
  送走了皇上,方孝孺难免对女儿又是一顿埋怨。方行子也不生气,只是嘻嘻地笑,她觉得皇上为请她出山,肯屈尊如此,这太好玩了。
  二
  朱允炆的轿子刚进宫门,忽见齐泰、黄子澄在御道旁等着呢,朱允炆从轿里探出头来问:“你们这是在等朕?”他的轿子并没有停下的意思。
  齐泰和黄子澄在后边跟着他的轿子徐行,齐泰谏道:“是,圣上。国事冗繁,北方举兵,皇上在这种时候还微服出行,臣不敢苟同。”
  朱允炆对他的责难很反感,马上堵他说:“太祖高皇帝在日,不管天下大事如何,经常微服私访,朕就不该吗?”
  黄子澄斜了齐泰一眼,觉得他多余过问微服出游的事。他赶快奏报大事说:“皇上,柳如烟从北平回来了。”
  朱允炆这才叫住轿子。他意识到出大事了。他走出轿子,与两大臣步行。朱允炆问,柳如烟是逃回来的还是充当朱棣的信使?
  黄子澄说:“兼而有之吧。他是和一个叫郑和的贴身太监同来的,柳如烟带来了朱棣的上疏和文告。有一件事,圣上也许想不到,据那个小太监讲,文告是景清草拟的。”
  朱允炆站住:“这不会吧?”以他对景清的了解,他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啊。
  齐泰私下里问过柳如烟,他说他看见过朱棣和景清一起商议着写什么,朱棣告诉他是草拟文告,他不敢肯定。
  朱允炆还是不信,景清是有名的骨鲠之臣,朱允炆才派他去协助镇抚北方,他这人断不会辜负朝廷  的。
  齐泰说:“别人说,臣也不信,这是柳如烟说的,才不得不信。”
  朱允炆问:“为什么?”
  黄子澄说,景清差一点成了柳如烟的老泰山。柳如烟会给老岳父脸上抹黑吗?
  朱允炆的脸上刮上了一片阴云。
  皇上离开方家后,见方行子又折腾着换上了男装,方孝孺皱着眉头,问她又想去哪儿招摇。
  方行子说,该给那个倒霉蛋送饭了,她答应过人家,每月初一、十五去探监,让她吃上一顿大荤的菜肴。
  方孝孺这才意识到,今个是十五,外面的月亮圆了,他知道,女儿说的那个倒霉蛋就是程济。
  刑部大牢里,早已被人遗忘的程济这天显得反常,在牢中洗了头,又招呼牢头再打一盆水来,他还要洗洗脚。
  牢头对他一向客气,见他要梳洗打扮,就说:“怎么程大人忽然爱干净了?莫非是……”
  牢头说,囚犯中,有两种人要好好洗一洗,一是要开释的,回家团圆前,洗尽晦气。
  这时方行子提着食盒从走廊走来,程济和牢头都没发现,牢头仍旧贩卖他的“牢经”:第二种啊,就是砍头前夜,好好洗洗涮涮,到阎王爷那里去,当个干净鬼,别惹他老人家烦。
  门外的方行子咯咯地乐起来,她一边往里走一边用调侃的语气说,不知程大人是为出狱而洗呢,还是为断头而洗?
  程济洗着脚说:“我掐指一算,再有七天,我就到了生死大限了,燕王不反,我断头,燕王一反我自由,不管是哪种结果,我都得好好洗一洗吧。”
  方行子往桌上摆酒菜,她让他程济猜一猜,他的结局会是哪一种啊?
  程济说:“好香,有酒?我猜,燕王已经起刀兵不止一日了。”
  方行子说,按约定,他可以活命了。不过,她想,皇上早把程济忘得一干二净了。
  程济揩干了脚,坐到桌边香甜地喝酒、吃饭,他说:“那你得提醒皇上啊。你是御前卫士呀。我的命虽不济也是一条命啊。”
  “我不是御前侍卫了。”方行子说。
  程济望着她,忽然说:“你女扮男装露馅了,是不是?”
   。。

《永乐大帝》第三十九章(3)
方行子笑道:“你真是绝顶聪明啊!”
  方行子告诉程济放心,指望不上她也没关系,方孝孺还记着他呢,会提醒皇上的。
  三
  面对群臣,朱允炆显得很焦躁,那口气是指责、训斥的:“你们不说朱棣掀不起大浪,北方之患是疥癣之疾吗?现在可倒好,通州丢了,居庸关陷了,遵化丢了,连大宁也失守了,丧师辱国,朝廷  数万大军,竟这样无能,损兵折将!令朕一夕数惊。”
  徐辉祖和柳如烟也在群臣中。听见皇上发怒,吊着一只胳膊的徐辉祖出班奏道:“臣有罪,臣甘愿受罚。”
  柳如烟为他开脱道:“臣是见证人。如果不是张信偷入燕王府告密,也不至于弄成这样结果。如果不是魏国公受伤,也不会让张昺他们如此轻信,上了当。否则,持密诏抓捕朱棣还不是瓮中捉鳖?”
  朱允炆显得很无奈,现在急于要说的已不是追究责任、给谁定罪的事了。这话让徐辉祖大失面子。
  徐辉祖满面羞愧地退了下去,始终用笏板遮挡着脸。
  齐泰出班奏道:“臣这里刚刚接到北方奏报,守大宁的陈亨、陈理也都降了朱棣。”
  黄子澄说:“朱棣前次上疏,自知师出无名,《祖训》也帮不了他忙。《祖训》里虽有诛杀奸臣,藩王可起兵一说,但又说必须有皇帝密诏方可,所以他想从皇上这里讨到密诏,他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方孝孺说,柳如烟带来的文告,朱棣又露了马脚,矛头所指,不再是奸臣,而是当今天子了。
  朱允炆说:“他知道从朕这里讨到密诏是异想天开,他便原形毕露了,他在文告里把朕继位以来所有新政攻讦殆尽,什么朝廷  无道,变更祖法,屠戮骨肉,危及社稷……这都成了他谋反的口实。他把自己打扮成救祸图存、誓与奸佞不两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