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风暴-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人都以为黄宗羲与俞国振的矛盾在于俞国振轻视东林,而黄宗羡的父亲就是东林六君子之一。唯有黄宗羲自己知道,自己敌视俞国振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两人治政理念的不同。

    俞国振不愿意将权力交到以东林为代表的士林手中,而黄宗羲此时已经有“非君”之念:他认为皇帝乃是天下万恶之源,以天下男女财富供一己之欢心,实在没有存在的价值。

    “总得做些什么,不过在那之前,倒是先得将身后的尾巴甩了。”黄宗羲如是想。

    他顺着街走。看到两边的街市都开始张灯结彩,心里就越发不痛快。这些都是为五日后的俞国振登基仪式而准备的,据说到时要弄得甚为热闹,这两天从上海一船又一船地运来人和物资。天下尚未大定,奢糜之风便起,俞国振固然雄才伟略,却终究跳不出帝王的圈子。

    来到一处卖成衣的店铺前,黄宗羲假作是在查看衣料。借助店中的穿衣镜观察身后的“尾巴”,发现几个可疑人物都直接经过,并没有停留下来。

    “倒是狡诈,俞国振被人称为鱼精,没有说错,便是底下的虾兵蟹将。也是一个个如此!”

    黄宗羲并没有因为未曾看到跟踪的而掉以轻心,他向店主人问了一声,只称腹内内急,求着茅房一用。那店主人倒是热心的,不仅带着他入了后门,还引着他到茅房,只不过这茅房却非同一般,乃是按着新襄样式建成的冲水蹲坑。

    “咦,连这边都建成冲水蹲坑了?”这一点倒是出乎黄宗羲意料。他忍不住问道。

    “那是自然,大伙都说,俞统帅坐了天下,咱们金陵仍旧是首善之地,若是弄得到种臭气熏天,只怕新的朝廷要不喜了。”那店老板哈哈一笑:“反正都是要改的,迟改不如早改,免得到时一窝蜂要改茅房,人工价钱反倒是要涨。这种样式的茅房。可不是一个小泥工能弄成的……”…;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一个茅房的故事。听得黄宗羲却几乎便秘,因为他跑来是想借机溜走。可不是来欣赏茅房的,但是那老板守着茅房门口,他如何走得脱?

    “听闻新襄那边用的是自来水,以镀了锌的铁管送水,想必俞统帅坐稳了江山,咱们金陵也要换这种自来水了,啧啧,也不知那水如何来的,不象我现在还得在茅房里放一个水桶和一个瓢……”

    “这个,老板,你不去前面看着生意?”黄宗羲苦着脸道。

    “不必,今天原本就不会有什么生意,大伙都忙着准备五天后的登基大典呢,据说万国来朝,连南海那边的什么渤泥国都有专使来。”

    这老板太过健谈,黄宗羲只得道:“老板,可是你在这前边,我便觉得怪怪的,实在是……实在是方便不出啊。”

    “哦,这事我倒是忘了,先生你一看就是读书的斯文人,读书人吃喝拉撒与我们这些粗人不同的,哈哈哈哈……”

    听得那老板善意的嘲讽,黄宗羲心中有些不快,忍不住刺了一句:“你方才说俞国振之事,不怕有人报官,说你擅言国是么?”

    “如今可不是莫谈国是的大明了,如今是华夏,华夏!”

    有关新的国号问题,在各地都引发了不少争议,这也是黄宗羲对俞国振不满的问题之一。俞国振否决了所有饱学宿儒引经据典定的国号,什么“大楚”、什么“大唐”,以楚为国号是因为俞国振兴起于南方,以唐为国号则是因为明为火德而以水代火应该是唐尧之姓。他定国号为“华夏”,最初时这两字的国号众人还有些不适应,但到现在,就是刚刚收入华夏治下之地的百姓,也能极为顺溜地将这个名字说出来了。

    “华夏又如何了,自古以来帝王都是换汤不换药。”

    “自然不同,我可是去过上海,那边百姓谈起国家大事,一个个都无甚忌讳,官府也从不计较。”

    必须承认,在俞国振治下,对于言论是给予了相当的自由。一般百姓私下谈论国家大事,不但不受禁止,报纸上有时还会有意引导。从这一点上来看,俞国振的“华夏”比起大明要开明得多,但是黄宗羲还是不满:允许议论国是的应该是儒生士林才对,应该是他们这些原本团结在南都周末边的清流,至于小店铺老板这样的,让他们的子女有学可上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还想议论国是?

    不过他却没有办法将这话当面说给那店铺老板听。

    “在上海那边,我听得一个有趣的说法,便是儒林中有些人说,唯有智者方有能商讨国事。天下大事,庸人不足以论之,他们又自称秉持一片公心,故自诩为‘公智’是也。不过也有人说他们这些年把持朝廷权柄,上下勾结欺君害民,根本不算什么公智,乃是公痔——公公们的痔疮是也……”

    “住嘴!”

    “啊,哈哈。是我失言了,哈哈……”那店老板一听黄宗羲在茅房里发怒,心中顿时明白,这位先生只怕也是公智一员,不由得尴尬一笑,他只是一个小店铺的老板。犯不着为着这样的事情与人较劲,冷眼旁观罢了,因此告了声罪,终于跑到店铺里去了。

    黄宗羲蹲在那蹲坑上,闭着眼睛痛苦地呼出一口气——这干蹲了好半会儿,他的痔疮倒真有些犯了。…;

    他是听过这种嘲讽的,而带来这种嘲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夏允彝。夏允彝又是从阎应元口中听到的,而阎应元则说。第一个对他们这些清流评价为“公痔”的不是旁人,正是崇祯。

    崇祯如今可是把失国之恨,全部都放在了儒林身上,对于俞国振,他倒是看得开了:俞国振根本没有丝毫对不住他的地方,相反,倒是他当初一步步猜忌俞国振。如今他想来,当初之所以猜忌俞国振,似乎与朝中儒生也有很大关系。

    “民心啊民心。俞国振倒是会蛊惑民心。这些愚氓,根本不知道独夫民贼一时的好处。是要拿两百年当奴当婢来换的……事到如今,唯有用更激烈的手段,才能唤起民心,让百姓看穿俞国振的假仁君实独夫的真面目!”

    黄宗羲心中如此想。

    他从茅房后的后门出了这家成衣铺子,想来那些跟着的尾巴都被甩掉了,于是便再飞快地穿过街巷,连着如此三次之后,他到了河边,这才招了一艘小船,让船将自己送往旧院。

    旧院比起往日更为热闹,因为俞国振的登基仪式之事,四面八方前来观礼致贺的人不少,其中最多的就是俞国振的华夏军略委员会下属成员。黄宗羲戴着顶皮帽子,将自己的脸掩住一半,看到那些神采飞扬的华夏军略委员会下属成员,他心中就是一阵厌恶。

    天下权柄竟然掌握在这些人手中,掌握在这些不能吟诗作词不习儒家经典的人手中!

    这一点黄宗羲还能忍,最不能忍的是,在这场瓜分权力的盛宴中,他最为尊重的东林竟然只是看客!

    他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知道俞国振登基之后会如何安排原先金陵的小朝廷。象钱谦益、阮大铖、马士英等都会荣养,也就是给一个很好听的名头,却没有任何实权,每年提供相应的薪水,据说这个荣养的机构名为“明史编撰所”,其余大小官员,都会领一份相当于过去三年的薪水,然后再打发回乡。

    以黄宗羲对俞国振的了解,这三年的薪水可不好领,若是被俞国振派来的审计组审出有贪腐之行,怕是要追赃。因此不少官员如今都是拼命变卖古董珠宝,只希望赶在审计组入驻之前将亏空填上。

    这么算来,俞国振这笔三年薪水打发官员回乡的买卖,不但不亏钱,只怕还能小赚一笔。

    当然,若是有志于继续为官者,俞国振也不是全部拒绝,那种年纪较轻又愿意学习新东西的,俞国振将把他们编入所谓的“储备官员进修班”,进行培训然后再上位。

    黄宗羲一眼就瞧出,俞国振这是分化瓦解和拖延时间,这个进修班号称可以带薪免费进修三年,三年后便根据成绩各自委任职位,但以黄宗羲对俞国振的了解,最后委任的只怕也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副职,甚至就是弄到各地的地方志编撰司去编地方志去!

    总而言之,俞国振太狡猾,使用某些激烈手段来唤醒天下士子,实在是势在必行!

    想到这里,黄宗羲的决心终于下定了。

    (大伙有新‘浪微博的可以去关注一下我的微博,圣者晨雷2012,刚学会玩这个,正有兴趣呢,每天就刷微博,结果耽误了码字,哈哈。)

六七八、钟山风雨起苍黄(二)

    旧院青楼云集,自是销金之所,在这里的人特别多,就是金发碧眼的西夷,都可以于此堂皇出入。

    丽春院原是这里的一座不出名的妓馆,而韦春花则是这不出名的妓馆里的不出名的妓人,这些年来,她一直抑郁不得志,因为秦淮河畔是重包装的地方,只有活儿好还不成,还必须有人包装。

    比如说,那些著名的才子若是吹捧,就是老母猪也能比拟成杨玉环。

    韦春花觉得,自己就缺一个能够发现自己的内秀的才子。旁人不敢说,反正她们秦淮河畔的这些妓家中,有不少对于俞国振是心怀不满的,据闻俞国振坐了朝廷之后,便要取消国子监与八股取仕,这也就意味着,她们最主要的客人将被遣还原籍。

    这可就断了秦淮河畔不知多少人的生计!

    她拎着个大扫帚,将方才好奇进来探头探脑的一个洋和尚赶了出去,口中喃喃咒骂了一声:“该死的海佬,该死的洋和尚!”

    原本金陵城中没有这么多深目隆鼻的欧洲白夷,可是随着俞国振即将入主金陵,原先的各种各样禁止百姓迁移的政策渐渐放宽了,特别是这些欧洲白夷,竟然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金陵城——这可是皇都!

    然后她看到了黄宗羲。

    “这不是白先生么,当真是好久不曾见了,白先生快请,快请,有人正等着你呢。”

    韦春花上前招呼着,同时将黄宗羲半拉半扯地弄进了丽春馆。看到她这模样。和她一般的对面老妓呸了一声:“好几天没开张了,这婊子痒得慌吧?”

    诸人都是讪讪。

    这其貌不扬的丽春馆,乃是黄宗羲等人在金陵城中布下的一个据点。从五年前开始,他们就为这一天做准备,当时便琢磨着,日后俞国振入城了,满城都是俞国振的探子。他们该如何联络互通消息。

    现在算是派上了用场。

    这边的喧哗同样惊动了对面楼上靠窗的位置,卜弥格向这边伸出头望了一眼,没有看到什么名堂。便又缩回了头。

    “神甫,刚才让你受惊了。”

    坐在他对面的另一个欧洲人虽然也是神甫打扮,穿着修士的衣裳。但他的气度却不太象是神甫。卜弥格相信,如果这不是东方,而是遥远的欧洲,那么对方在第一时间就会被认出来。

    这是一个军人。

    “真没有想到,达达尼盎先生,马扎然枢机竟然会派遣你来此,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效劳的。”卜弥格很恭敬地问道。

    对方的身份虽然未必高贵,但对方背后的那位却是欧洲了不起的大人物,如今法国国王的宰相。教会的枢机主教,儒勒?马扎然竟然会关注远在万里之外的东方,关注他这样一个虔诚的传教士,这让卜弥格有些受宠若惊。

    “事实上,我本来应该跟阁下一起过来的。但是当我赶到锡兰时,阁下已经乘中国人的船走了,所以我晚到了一个月。”对面的这个军人微笑了一下:“我奉命来主要有三件事情,一件是得到蒸汽机的秘密,二是得到后装火枪的样品,三是获得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专营权。”

    卜弥格惊讶地看着对方。

    虽然在这里不会有人懂得他们使用对话的语言。但两人还是压低了声音。可对方的目的,还是让卜弥格大吃一惊。

    “法兰西需要财富,教会需要财富,而蒸汽机与后装火枪,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财富。”这个军人低声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你愿意为此帮助我,上帝必会降福于你。”

    “我只是很奇怪,蒸汽机的名声竟然连马扎然大人都听说了?”

    “那是自然的,葡萄牙人可不是什么好的保密者,他们为了夸耀自己独占与东方贸易的权利,多次描述这种在陆上和海上都能得以运用的机械,而且这些年来到中国的商人也不少,他们中有些绕过葡萄牙人的控制,取道美洲回到了欧洲,在带来海量财富的同时,他们也带来了这个神秘国家的传说。”

    卜弥格没有急着回答。

    正如这位秘使所言,四年前的一六四八年,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已然结束,法国虽然获取了欧洲陆上霸主地位,但是也已精疲力竭。获取殖民地,通过与东方的贸易来获取财富,成为巩固法国地位的必然选择。

    而且此时的法国比起历史上还有一个优势,那便是海上的实力也不弱。原本取代西班牙人成为海上霸主的荷兰人被俞国振在东南亚两次胖揍,实力大为萎缩,虽然仍然是欧洲的海上马车夫,却不能独霸海上贸易。葡萄牙人凭借与俞国振的协议,这几年赚了不少,仍然维持着一支可观的海上船队。

    法国的前任宰相黎塞留是个极出色的政治家,而现任宰相马扎然虽然稍稍逊色,却也不弱,他们在把目光投向陆地的同时,同样也希望能够获取海上利益。一六四二年时,黎塞留支持下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从此便开始向着印度洋不停探索。他们甚至曾经尝试在印度半岛东部建立殖民据点,但他们的武装商船在经过锡兰后便被巡航的华夏西海舰队发现,直接驱了回去。

    正是在那一次短暂冲突中,法国人亲眼目睹了蒸汽轮船,才意识到,这些来自东方的“神话”竟然是事实。

    “阁下,事情恐怕不好办,首先,蒸汽机的图纸在华夏是受专利保护的,我们根本接触不到这个,然后,华夏的武器并不好买,特别是后膛枪,据我所知是禁止民间持有,至于贸易专利……华夏与葡萄牙人的生意做得很好。他们未必有意改变。”

    “卜弥格神甫,正是因为困难,所以我才会来找你,我知道神甫们都是交游广阔的,枢机主教派我来之前曾经专门搜寻过神甫们在东方活动的记录,你们和他们的统治者都有往来,听说汤若望神甫还与明国的宰相有联系。为他们施了洗礼?”

    “这是过去的事情了,前些天,我们才见过现在实际上控制着这个国家的领主俞统帅。他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不友好,提出了许多条件,汤神甫已经回转欧洲。就是去进行交涉的。”

    卜弥格并不想揽这一摊事,虽然神甫们同时是欧洲各国殖民者的急先锋,并且在殖民过程中获得大量的财富,可是卜弥格并不是法国人,为法王效力总得有个名头。

    “你就愿意看到这些中国人成为世界的主宰,把他们的异端邪说带到欧洲去吗?”那位秘使想起了马扎然派他来时说的话:“这是黄祸,要对抗黄祸,我们就必须获得他们的力量,哪怕那力量来自于魔鬼!”

    卜弥格瞪着秘使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有关黄祸的传闻,在俞国振从南海赶走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起。便在欧洲传播,当时甚至有欧洲诸国中断三十年战争,联合起来发起远征的畅议,但是欧洲诸国内部矛盾重重,彼此分出胜负之前不可能有什么联合。直到现在,法国虽然想要纠集一群盟友来东亚分一杯羹,仍然面临着重重的阻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