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根石布衣-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柳妈看得有些狐疑:“就这么在一起?没有一点什么事情?”

    自由发挥的就需要柳清代答:“妈啊!还需要什么事情嘛,我都给你们说了,上前年我跟着他一起到平京去工作,我们就住在一起了,只是那时候没说透,而且阿仁是个事业型的,所有精力都在事业上,我们很少讨论这个,在一起都是顺理成章的。”

    柳爸也有火力:“那小石,以前不是说你跟那个酒店老总……”

    这个石涧仁基本能照实说:“纪总裁的母亲在地震中遇难,把还未成年的纪总裁托付给我照顾,后来她成年以后就去美国学习酒店管理,这个阶段我是替她暂时代管执行,其实也有很多工作都是小清在做,但我跟纪总裁之间从来就没有谈过恋爱,我没有家庭的观念……”

    柳清又得弥补:“说了阿仁是事业型的,做地产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开电子商务公司,然后为了整个经济形势,阿仁又去事业单位挂职,现在更是被统战部聘过去做项目挂职,忙得很,如果不是妈这么成天催着我真的不想打扰他去办什么手续。”

    柳妈还是有点不那么确认:“那为什么你以前从来都不说?”

    柳清无情:“我们还这么年轻,我又比他大几岁,谈恋爱工作在一起就够了,结了婚以后万一离婚怎么办,牵扯到财产分割……”

    就算是石涧仁第一次以女婿身份上门,柳妈还是毫不留情的隔着茶几抓桌上塑料盘子里的糖果砸女儿:“呸呸呸!说什么呢,阿仁你也是,她就这么胡说八道你也不管?”

    石涧仁终于翻到了适合他的剧本,摸摸后脑勺做憨厚状:“我们那边结婚是要给女方彩礼的,而且还很高,但江州没这个习惯,从……从结婚的时候起,小清就说,江州这边虽然不要彩礼,但工资卡是要交给太太的,我两年前就把工资卡交给她了,都是她做主。”

    柳清还趾高气扬的拿过自己那个十几万的celine包,翻了个看起来就比较昂贵的钱包给她妈看:“喏!这张银行卡你以前就看到过还问我是干什么的吧,就是他的工资卡,一直都是我管着的,每天给点零用钱就是了!”说得石涧仁好像随便撒点狗粮就能养活似的。

    不过他的确很好养活,没什么物质需求嘛。

    柳妈还伸手拿过去看了看,终于有点回忆起来这个细节:“阿仁……你来我们家也不是一回两回,你喜欢……妈做的卤菜,你吃了妈这么多卤菜,你都舍得这么瞒着妈?”

    石涧仁看着自己有生以来第一个“妈”,情绪上还是放松不少:“呃,我,我还是听太太的,这点跟……爸学习。”

    柳爸不满了:“我是为了家庭团结安定!”

    石涧仁真心实意:“我也是为了安定团结!”

    柳爸再看女婿的时候,终于有种同病相怜的认同感了:“那我们爷儿俩好好喝几杯!”

    石涧仁艰难的咽了口唾沫:“我……已经戒酒了。”

    柳爸瞪眼:“哦!以前追清清的时候跟我套近乎还喝两杯,现在结婚了就不喝酒?没那么容易!赶紧的,去把酒杯拿过来……开饭开饭,现在已经结婚就是一家人,讨论的就是结婚以后怎么过日子的事情了!”

    其实一进门就能看见满满一桌盘子都叠起来的酒菜!

    所以看看一马当先去了餐桌边的“岳父”,石涧仁权衡一下,觉得喝两杯也比坐在这里受审好,连忙起身跟过去,柳清也觉得大功告成,款款跟着,还顺手帮石涧仁把衣服后襟拉了拉,一直坐在对面观察的柳妈最后动身,火力却是对着老伴:“喝什么喝!既然已经结婚,那就说婚礼的事情!”

    柳爸可能还是觉得要在女婿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也不是永远都受欺负的:“我很喜欢小石,既然结了婚就是自己的儿子,他是个明道理的人,要怎么做都是他和清清自己拿主意,只要他们高兴,那就是最好的!你说是不是?小石……那以后我也叫你阿仁?其实我们江州不这么叫的。”

    从未有过父母关爱的事情,这一刻居然有点惭愧,心里想的是万一以后穿帮,如何面对老人家。

    柳清时刻关注他的,连忙伸手挽住嬉笑:“谢谢爸!我们会好好的,不过我们准备这几年不要孩子……”

    她的确是下了功夫准备,果然这个观点抛出来,那个婚礼的事情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柳妈立刻被带走注意力:“什么?不要孩子?你多少岁了……”转头又拿柳爸发飙提升士气:“吃吃吃!就知道吃……”伸手一把端过柳爸刚伸筷子的一盘卤菜:“我给狗吃都不给你吃!”

    转手却放在石涧仁面前:“阿仁你吃,你说该不该生孩子?”

    “狗”拿着筷子讪讪的尴尬!

    柳清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未完待续。。)

免费感言

    之前一直说过,这本石布衣很接近进入起点书库的精品频道,也就是均订人数达到一条界线,对于大神们来说每本书的最低要求,对我这个码字已经五年半的笨拙之人,却好像很难企及。

    结果春节这段时间的双更,还是得到了书友们的捧场,不经意的就跨过那条线,成为起点五十万本书库里不到一千本精品书之列,也就类似少林寺进了罗汉堂,算是各位对我码字一千七百万字以来的肯定。

    谢谢各位了。

    石布衣这本书,已经写了二百五十万字,按照合同,这本书不会超过四百万,也就是过了三百万字以后,随时可能结束,所以在这个春节以后重新开始码字的时候,我也难得聊几句这几天停工以后的思考。

    《老衲还年轻》当年是信手随笔之作,连试水都谈不上,仅仅因为写着玩打发时间才开始捣鼓的,但找到乐趣以后才有了《舵爷》《叛徒》,后者是我写得最轻松也最受好评的书,因为军事枪械是我本来就热爱的事物,大国博弈也是男人喜欢夸夸其谈的玩意儿,难得让自己过把瘾,只不过当年起点的女编辑不太明白这种军文的爽点在哪,所以才放到别处去发了,重新写的前者。

    两本书之间本来前者是主业,后者是兴趣,虽然双开很累,也颇有乐趣,结果后来的反响大出意料,《叛徒》一路飘红,《舵爷》却叫好不叫座,还随时面临打黑的压力,所以后来重心转移到《叛徒》上,也是这本书的影响力和成绩,让我重新回到这里来,写了《逍遥军医》。

    这本书的波折就不用多说,在完本感言里面说过,今天主要说石布衣。

    这本书用主编的话说就是没想到成绩这么好,其实这话是很脸红的,我这点成绩在大神们看来不屑一顾,但对我这个小众写手来说,真的很难得,这一切都来自于各位的认同。

    我以前就说过,我是学美术出身,对于所谓艺术性跟市场化的博弈观点都理解了二三十年,书站的爽文几乎都是市场化的代表,而传统文学就是艺术性的延伸,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但放眼看去,网文界和传统文学业内水火不相容的斗争其实在美术界,几十上百年前,国内国外早就上演过,到最后,赚钱的固然是市场化,但流传经典多半是艺术品,而我不自量力的就想做这个两者契合点的先锋。

    十多年前我看网文的时候都得偷偷摸摸看,因为我最好的那个朋友一贯笑话我爱看小黄文,到现在提起写网文或者看网文也依旧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消遣娱乐。

    而传统文学的穷困潦倒在我参加一些会议的时候有点难以置信。

    但看看地铁、餐馆、路边那些拿着手机看小说的路人,这就是历史滚动的车轮不可逆转的,这两者之间最终一定会沿着数字化这条道路前进,纸质书不会消失,但主流会是数字化阅读。

    网文需要进入主流,为这个行当正名,为喜爱网文阅读的人正名,我在这个时候选择让自己来冒险尝试一下。

    到现在,从书的角度,是成功了,因为有你们的认同,一本不靠异能、穿越、装逼打脸的书,依旧能进入精品频道,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向往着一些内心的认同,在追求感官刺激之外追求心灵、精神以及灵魂上的东西,所以有时候在书评区看见一些不知所谓的点评,我估计大多数书友和我一样,有一点点思想上的优越感,也有想耐心解释的心,但最后还是选择顺其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有从这本书里找寻不一样“小确幸”的权利,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本书里能感受到什么那就是什么,如果喜欢,那我们漫步同行一段,不对胃口请好走不送,都不恶语相向,也不趾高气扬,这才是个成熟正常的反应,而前几天有位高中生给我留言,谈到他因为这几本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态度,我想,我写这几本书已经收获了意义。

    但从刚才说的契合点上,失败了,这本参加现实主义题材大赛的书,最终还是除了有位华东师大的老师提到跟《平凡的世界》有一定观点,其他出了个安慰性的优胜奖都失败了,并没有多少评委正眼看过这本书,至于原因很多,我不归咎于别的客观因素,还是自己写得不够好,难过了几天,下次再努力就是了。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起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任何事情都要反复努力,几年来我坚持每天不断更,每本书认真写完,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下去,总有一天会收获成绩的,因为我已经幸运的收获了现在的一切。

    我是个很幸运的人,幸运的结识网文,从《世界那么大》那本书开始自己离开爽文的心态,幸运的鬼使神差因为双开避开当年起点分裂,幸运的在军文上获得了养家糊口的生存权利,幸运的被一位金牌主编看中,不在乎我的市场化小众签下我,才能让我从容的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不是像几乎所有网文作者那样被迫写着自己都要吐的桥段,而最幸运的是从第一本书开始,就有读者用不同的眼光跟心态理解我,和我一起走,正是因为有这些书友,我才思考自己写书的责任,我没有对任何人生活跟人生观指手画脚的权利,但我这几年改变了自己的一些命运,也在改变自己的性格,更改变了脑海中思考的东西,想和大家安利下,希望能有哪怕一点点的帮助,在阅读这个精神堡垒以外的冰冷残酷世界里给到一点点内心上的支撑。

    这也算是我对大家的回报。

    仅此而已,感谢大家。

    中秋月明(端午正阳)

    丁酉年正月初八

    ~六点三更,没啥存稿,但我尽量恢复状态

986、新版请君入瓮

    这顿饭真是颇为尴尬。

    以石涧仁的心性,他不愿对任何人撒谎欺骗,原以为办个结婚证就能帮柳清从逼婚里面解脱出来,可从小没有在这种社会家庭里面长大的小布衣还是忽略了一纸婚书背后牵带出来一大堆也许会萦绕一生的麻烦!

    当然,齐雪娇那个笑嚯提醒也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

    所以石涧仁觉得自己好像是掉进蜘蛛网里的小虫子,越挣扎越无力,况且还是自己头脑发热主动给柳清提出的这个建议,现在只好满嘴黄连的不做声。

    柳清脸上当然是幸福得有若在发光,真正如同任何一个沉浸在幸福婚姻中的小妇人一样,眼底流淌的都是情思和笑意,坐在石涧仁的旁边,帮他挟菜都是挑拣剔骨,鱼怕有刺汤怕烫,嘴角的笑意更是随着目光在石涧仁的脸上盘桓,温柔极了。

    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本色出演,殊不知在柳爸柳妈的眼里,这份幸福越灿烂,就衬着石涧仁那份木讷越不对劲。

    石涧仁常说观人如观心,他没有一颗结婚的心,脸上自然也就和柳清的情绪相去甚远,哪怕不会看相,几十岁的爸妈多少还是能看出些端倪来的,虽然他们不知道这种不对劲在什么地方,总是有点格格不入吧,特别是柳妈注意到了女儿手指上闪烁的婚戒:“老柳!你看,小清这个婚戒好漂亮!”

    柳清要显摆:“阿仁买的,他去香港出差的时候买回来给我的!”

    柳妈伸手拉着石涧仁的手看:“戴了多久了?这么新?”

    柳清掩盖:“一年多嘛,他爱惜啊,晚上睡觉都要取下来擦干净的。”估计是她在臆想。

    石涧仁垂着手指有些呐呐的不做声。

    柳妈飞快的瞥他一眼狐疑:“那无名指上怎么一点痕迹都没?”说着翻翻自己的手指,抹下上面一颗金戒指:“你看看!戴过戒指的手指是这样,十天半个月就能变成这样,慢慢都抹不去这个印记了,这怎么才是刚刚戴的样子?”

    柳清简直要怪自己画蛇添足:“哎呀……他经常出席各种场面,现在还是个副镇长,时不时的和领导群众见面握手,手上戴个十几万亮晶晶的钻戒很好看么?平时他都放在家里的!”

    前大堂经理得益于最近几年的工作场面,现在什么话都能张口就来,还完全没漏洞,石涧仁眉毛抬抬看“妻子”,有种重新认识的感觉。

    其实他和柳爸一样更诧异这么个戒指居然要十几万,那根无辜的手指都抖了一下,丈母娘还攥着呢,感觉到了:“阿仁你买成十几万?”

    石涧仁只能含煳:“钱财乃身外之物,这些东西不重要,主要是小清高兴。”

    柳妈还拖了女儿的手指来并排欣赏,终于忍不住问了个可能一直按捺的问题:“那……你俩现在有多少钱了?”说了还连忙解释:“绝对不是找你们要养老啊,我跟你爸有退休工资,我们有吃有住,我是说你俩现在又搞公司又搞房地产,街坊邻居都说你们好有钱了,小清一个包包就几十万,这个戒指又……”

    石涧仁还是那个说法:“我们不在乎……”

    柳妈难以置信:“怎么可能不在乎,柴米油盐都要钱,现在你们结婚了,要养家煳口要为以后做打算,还有孩子……”

    又带到这个问题上,柳清嗔“丈夫”一眼把两人的手指都从母亲那拉出来,但顺势勾在一起不松开:“妈!阿仁如果想有钱,前几年就有几百万了,但是他转手就去拍电影,后来随随便便也有几千万,但又用作开公司做大事,我很崇拜阿仁这种对待金钱的态度,到了他这个境界,钱真的是身外之物,钱才是他的奴隶,而不是被钱牵着走,我们现在对生活物质要求就那么一点点,真的不重要。”

    石涧仁今晚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笑,被自己的伙伴认同相知还是很高兴的,柳妈注意着女婿的表情,终于满意点:“你们觉得好,那就好,阿仁,你可不能亏待了小清,我们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从小也是把小清当成掌上明珠,她爸爸怎么也是个厂领导……”

    柳清无奈的阻挠了母亲:“阿仁对我很好,我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傻不愣登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了,以后一辈子……我都会这样好好的跟他在一起。”说到后面却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石涧仁,勾住的手指也紧了紧,那眸子里的意味又没了无奈,只有轻柔的诉说。

    石涧仁的手指挣扎了一下,芊芊玉指顽强的固定住,石涧仁那胡萝卜一样略微粗糙的手指就放弃了,端酒杯对一直看着他的柳爸示意:“……爸,祝您身体健康。”

    柳爸喜滋滋的端起酒杯来:“这才对嘛,你妈是有点嗦,但只有在乎你才会嗦,对吧,听惯了当成是一种关心就好了,我一直觉得你跟小清会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我很满意,很满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