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掌柜的人倒是没有看出来。”平妈妈摇摇头说道,“那里的痕迹似乎也被人掩盖过。若不是闻到了血腥味,也不会看出打斗过的痕迹的。”
“难道是京城里的那伙儿人?他们收了菊香的消息,悄悄地感到了那里,正好和玉姑娘碰上了?”慕夫人越想眉头皱得越紧,心里有些烦躁,“看到玉姑娘进城的人可说过,她可否受伤?”如果她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受了伤,上面的那位知道了,一定不会让自己好过的。
“来人说当时马跑得很急,至于有没有受伤,他倒是没有说。”平妈妈想了想说道,“不过,他倒是说了,陆家的那个少爷陆震东跟在她的身后进城。会不会是他们两个人发生了什么冲突?”
慕夫人无意识地转动着手里的水杯,遂摇摇头说道:“不会的。两个人都不是爱惹事儿的人,应该不是他们。”她了是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干脆就不想了,摇头说道,“算了,叫人摆饭吧。等找个机会,到玉家或是把玉姑娘约出来问问便好了。”
“是,夫人。老奴这就去安排。”平妈妈高兴地转身去安排了。
*****
红绡抓着澜心的胳膊,纵身从墙上落下。两人如同那飘落的树叶一般,一点声响都没有发出。澜心朝红绡点点头,示意她不用再送了,赶紧下去休息,待红绡的背影看不到时,才独自一人推开窗户,从屋子后面跳到了屋里。
屋子里静悄悄的,青荷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角落里亮着一支蜡烛,显然是担心澜心回来的时候,看不清路的。那昏黄的灯光,让澜心的整颗心都是暖洋洋的。
听到脚步声,青荷一个激灵醒过来了,懊恼地拍拍头,嘀咕道:“真是没用,竟然来姑娘回来了都不知道。”
“没关系,我也是刚到的。”澜心微笑着安慰她。见青荷眼神清明,澜心知道眼前的人算是清醒过来了,微笑着坐到她的身边,说道,“既然你已经醒了,不如我们说说上次说的那件事情吧。”
第二百六十一敲定
青荷起身给澜心倒了一杯热茶,看着东方泛起的那抹鱼肚白,不可置信地惊呼道:“呀!都已经这个时辰啦!”
澜心捧着茶的手一抖,差点把杯子里的茶水撒了。挑着眉头,没有好气儿地斜了她一眼,嗔怪道:“你那么大声干什么呀?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吧?”
呃,青荷惊觉刚才失态了,伸手捂着嘴,下意识地四下看着。然后,贼兮兮的凑到澜心的身旁,低声问道:“姑娘,您怎么这个时辰才回来呀?!难怪奴婢等着等着睡着,您为什么没有趁着关城门前,先回来呢?”
澜心双手捧着茶杯,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哦,遇到了一点意外,就错过了关城门的时间。只好赶到开城门时进城了。”
“意外?”青荷瞪大了眼睛,惊慌地看着澜心,“那姑娘您没事吧?有没有受伤啊?”
不知为何,澜心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陆震东将她藏在披风下面,将她护在胸前,躲避着对方的暗箭。那冷冽的松香味扑鼻而来,还可以清楚地听到他那有力的心跳声。嘴上却是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当然是没事了,你没有看到你家姑娘好好地坐在你的面前吗?”
“哦,那就好,那就好。”青荷明显松了一口气,双手合十地说道,随即又埋怨道,“照奴婢说,您就应该带着奴婢去的。红绡虽然有些身手,但是毕竟就经验不足。若是”
“行了,别说这些了。”澜心摇手打断她的叨叨,“留在府里同样重要的,若是有人过来了,红绡可是应付不过来的。”
“嗯,也是!”青荷用力地点点头,抿着嘴嘿嘿地笑着,活像一只偷了油的小老鼠,笑得见牙不见眼。澜心没有好气儿地白了她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端着茶杯小口小口地抿着。
笑闹过后,青荷看着她家姑娘身上的夜行衣,低声建议道:“姑娘,奴婢伺候着您把这身衣服换下来,然后到床上睡会儿吧。”
澜心低头看着身上皱皱巴巴的衣服,便点头答应了。拒绝了青荷要她上床躺会儿的建议,“不躺了,眼下时辰已经不早了,一会儿也该用早饭了,来来回回的,麻烦!”看着青荷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不住地转着,好笑地说道:“行了,你也别想着转移话题了。我刚才说了,和你说说以前我们曾经讨论过的话题。反正现在有时间,我们就聊聊吧。”
“什什么话题呀?还有,奴婢哪有想着转移话题啦?奴婢连姑娘要谈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转移话题呀?”青荷梗着脖子,一本正经地说道,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她家姑娘说她心虚。
切,澜心睨了她一眼,嗤笑着,信你才怪了。见青荷还有继续解释,澜心摆手说道:“好,好,好,你不知道我要找你说什么,行了吧?”见青荷眼神躲闪,她继续说道,“那我就再跟你说一遍,我想问你,关于你的亲事,你考虑地怎么样了?”
“姑娘!”青荷低呼一声,不知为何,她这次没有像以前那样觉得害羞,反倒有种心酸的感觉,“姑娘,奴婢答应过玉枝姑姑,要好好地照顾姑娘的。”
澜心伸手握着青荷的手,低声说道:“你的心意我知道。可是现在我的身边,看似风平浪静,而实则”澜心抬手敲了一下青荷的额头,“说得那样伤感做什么?弄得我都跟着情绪低落了。成亲是好事啊,怎么就这样一幅淹头搭脑的样子?”
“可是,姑娘”
“行了,别可是了。”澜心挥手打断她的话,“不如我们来看看身边都有哪些合适的。郭家倒是有一个,年龄合适,只是那长相”
“姑娘,我们府里不就是有么?干嘛想到庄子那么远呢?”青荷知道她家姑娘故意打趣自己,忍着害羞,低声提议道。她想着,都是在府里,成亲后也可以继续留在姑娘身边伺候的。
“你是说的是薛山?”澜心看着青荷脸颊上的一抹嫣红,低声问道。“嗯!”青荷点头承认道。
“那你喜欢他吗?”澜心认真地问道。青荷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也说不上喜欢,只是不讨厌而已。”
“嗯,其实我也觉得薛山挺好的。”澜心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道,“奎叔和柳妈妈都是很好相处的人,你和冬秀也处得来。将来嫁过去后,你也不会受委屈。而薛山那个人的人品也过得去,其实,在船上时,他受伤了,你去照顾了他一夜。早晨我过去看他的时候,他曾跟我说过,要对娶你的。我当时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我之所以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也就是不想你受他的态度所影响。而今天早晨,柳妈妈过来向我求娶你。足见他们的诚意了。只是当时紫衣送请帖进来,就耽误过去了。如果你同意这么亲事的话,我就让他们找媒人过来提亲,然后下定,接着”
“不用了,不用了,姑娘。”青荷慌乱地摆手拒绝道,“奴婢只是个奴婢而已。”
“你虽然是我身边伺候的人,但是在我的心里,从来都没有把你当做奴婢来看的。”澜心握着青荷那微凉的手,认真地说道,“你我从小一起长大,我更是把你当做妹妹来看的。所以,你的亲事是马虎不得的。”见青荷抿着嘴还要拒绝,澜心虎着脸说道,“好了,拒绝的话就别说了。你要矜持住,可别丢了你家姑娘的脸。”
“是,姑娘。”青荷抿着嘴,只好点头答应道。姑娘这样维护自己,那自己以后对姑娘更好,来回报姑娘吧。
青荷的亲事定下来了,澜心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看着外面的天气渐渐地亮了起来,抿着嘴笑了起来。
“咕咕,咕咕”肚子开始抗议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节礼
徐州方家。
方老太爷见天气晴好,便将装着画眉鸟的笼子挂在了廊下。接过小厮递过来的鸟食,将其装进笼子里的食碗里,笑眯眯地看着两只画眉鸟叽叽喳喳地抢食儿。过了一会儿,两只鸟儿吃饱了,便在笼子里欢快地上蹿下跳起来。
看着杜妈妈匆匆地向内院走去,方老太爷看了身边的小厮一眼。小厮会意,转身跑到了杜妈妈身边。杜妈妈停下脚步,微笑着和他聊了几句,便抬脚继续向前走去。
小厮很快跑了回来,站在方老太爷身边低声说道:“老太爷,杜妈妈说,江州的玉家给我们家姑娘送来了中秋节礼,她正要向老太太禀报呢!”
“嗯!”方老太爷淡淡地点着头,拿着鸟食的手却是一顿,佯装不经意地问道,“知道姑娘现在在哪里吗?”
“回老太爷,杜妈妈已经让人去请姑娘到老夫人院子里了。”小厮躬身回答道。
方老太爷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的鸟笼,嘴角微翘,扬起一抹满意的笑容。逗弄了几下笼子里的画眉鸟后,拍拍手,接过下人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把帕子随意扔在托盘上,背着手向老夫人的院子走去。表面上看起来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熟悉他的人却知道,他的脚步乱了。
走进老夫人院子里,小丫头赶忙过来打帘。坐在主座的椅子上,接过下人递过来的茶。眼角的余光紧盯着方柠手中的信纸,放下茶杯,随意地问道:“这是谁给柠姐儿的信呀?”
“是江州的玉姑娘。”方老夫人面带慈祥和蔼的笑容,语气尽是宠溺。她和方老太爷夫妻多年,岂会不知道他心中所想。想到京中的儿子,虽然解除禁足,但是皇上就是这样不远不近地吊着,让人捉摸不透,唉!
两人对视一眼,方老夫人看着放下信的方柠,笑盈盈地问道:“看把你高兴的,信上都写的什么?澜心现在可好?她一个人撑着家,也是怪不容易的,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如果遇到了,你也不用帮她瞒着。我和你祖父虽然都是一把年纪了,伸把手的能力还是有的。”
方老太爷端着茶杯,若无其事地喝着茶,耳朵竖起,仔细地倾听着方柠接下来的话。
方柠将手里的信纸仔细地折好,递给了身边的小梨。听到方老夫人的话,脸上的笑意更盛了。澜心不像京中的那些贵女们,看起来端庄优雅,实则自私冷漠。她虽然生在小户人家,却爽利大方,和她相处起来非常轻松愉快。现在祖母这样说,可是在肯定她结交的这个朋友,怎么能不高兴呢?
笑盈盈地说道:“祖母和澜心还真是心有灵犀呀!她在信里关心您和祖父的身体,而您在这儿心疼着她撑家不容易。”
“哦,是么?”方老夫人笑呵呵地问道,心里却是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她还说了什么?”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方柠,充满了期待。具体要期待什么,她也说不出来。
“再就是一些平常的事情了。”方柠笑嘻嘻地说道,“她说她在江州很好,府里的事情已经上手了。前段时间,她还带着人出海了,在还是遇到了风暴,不过幸运的是,漂到了一个小岛上,遇到了许多珍珠。还特意送给孙女一盒,以及她亲手设计的珍珠头面。”方柠越说越兴奋,完全没有注意到方老太爷和方老夫人眼中的复杂之色。
“哎呦,那个小丫头胆子还真是够大的,竟然敢带着人出海。真是不得了!”方老夫人笑呵呵地说道,完全是一个慈爱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担忧。
“是呀,孙女也觉得澜心胆子挺大的。”方柠点头说道,“要是孙女的话,肯定是不敢去冒险的。不过到海上划船,孙女倒是停期待的。她说要不是要去卢大人府上参加宴会,就邀请孙女去江州赏月了。中秋节,海上会有许多画舫,非常热闹的。”
“去卢大人府上参加宴会?”方老夫人挑着眉问道。
“是呀,就是卢笙舅舅的府上。”方柠点头说道,“听说舅母他们到江州了,准备在中秋前夕举办一场宴会,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方老夫人挑着眉头看向方老太爷,卢家的宴会怎么会邀请一个小丫头呢?方老太爷也是一脸不解,至今他也没有明白,卢笙为何要去争江州知府那个位置。虽然他打乱了自己所有的计划,但是现在情况特殊,却不敢贸然地对江州出手。
就听方柠继续说道:“祖母,祖父,真是没有想到,澜心竟然和卢笙舅舅有些渊源的。卢笙舅舅和澜心的父母是旧识。两人也是到了江州以后才知道的。”
难怪卢笙迫不及待地要去争江州知府这个位置,原因竟在这里,只是不知道卢笙和玉家老爷有何渊源。回过神来,就听方柠兴奋地说道:“珍妈妈可是宫里出来的人,她做的月饼一定是非比寻常的。而且她还做了祖母爱吃的豆沙陷儿,以及祖父喜欢的莲蓉月饼。澜心在信里可是说了,她知道祖父和祖母喜欢这两种馅儿的月饼,特意多装了一盒。还有”方柠叽叽喳喳地说着,兴奋的小脸通红。
方柠离开后,方老夫人再次看了一遍澜心送来的礼单。合下礼单,叹息道:“老爷,您说是不是那个丫头年纪小,没有看懂我们上次捎去的礼物的意思呀?”
“呵呵”方老太爷嘴角扬起一抹讥讽的笑容,不知道是在笑方老夫人想多了,还是在笑澜心自不量力。眯着眼睛哼哼道:“就算是她看不懂,府里那位不是看得懂吗?何况,她在给柠姐儿的信里不是说了么,她对府里的事情已经上手了,你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吗?”
也不待方老夫人回答,方老太爷看着窗外,幽幽地说道:“她这是在告诉我们,她不但看懂了我们的意思,也得到了珍嬷嬷的支持。”
第二百六十三章从容
方老夫人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我们方家,好歹也是官宦人家。老爷您的学生更是遍布各州,想来她也是一个会权衡利弊的人。这样做可是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呵呵!”方老太爷意味不明地哼笑了一声,就在方老夫人觉得他什么也不会说的时候,他叹息道,“恐怕现在她已经知道了我们和玉家当年的那些事情了。”
“难道是那个珍嬷嬷告诉她的?”方老夫人脱口而出道。
“糊涂!”方老太爷瞪了她一眼,扔下这句话,也就不再言语,陷入了沉思。方老夫人觉得有些委屈,抿着嘴唇,心有不甘地说道:“难道皇上真的就因为这件事情,便抹杀了你多年的功劳么?”
“慎言!”方老太爷瞪了方老夫人一眼,低声呵斥道,下意识地四处看了看,转过头来,皱着眉头,不满地看了她一眼,端起桌子上的茶杯。茶杯凑到嘴边时,动作一顿,有些心烦意乱地把杯子放了回去。
“明远那个性子,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呀!唉!”方老太爷幽幽地叹息道,也不顾方老夫人眼中的不满,继续说道,“皇上坐在那个位置上,他的想法自然与常人不同,他的心思,无人能够揣摩得透,就算是我跟在他身边多年,也无能为力。玉家的那个人可是把玉家小印都一并给了皇上,这些年,皇上整顿朝政,发展军队。若是没有玉家的那些银子,光靠着国库里的那些银子,那就捉襟见肘,做什么事情都力不从心的。”
“一个商人,竟然有那么远的远见和那么大的胆子?!”方老夫人不可思议地瞪着眼睛,惊呼道。方老夫人出身高贵,方老太爷更是位极人臣。对于那些商贾人家,她还是从骨子里看轻的。
“皇上是觉得他愧对于玉家。”所以,会对玉家仅剩的这一棵独苗这样照顾有加。方老太爷叹息道,“如果玉家没有惨遭屠杀,或许皇上的态度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