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朝(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在明朝(完结)-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仲晗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样子,自椅子上直起身子,失笑,“早先夫人还是说自己不好斗,现今看来,果然是好斗的”

    苏瑾一怔,随即呵呵地笑了,是,方才她没发觉,自打说起生意上的事儿,她的情绪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甚至于在说方才那番话时,颇有些斗志昂扬的感觉。

    捧着杯子吃了半杯茶,平复一下心绪,缓缓笑道,“并非是斗,只是防范而已”

    “那你为何要查盛记的底?”陆仲晗一脸不信,在叹服她心思缜密的同时,也在叹她的目光犀利,一眼切重要害,看她的话似是告一段落,便以指叩桌轻轻一笑,“夫人要查盛记,莫不是有什么盘算?”

    “嘿,你猜猜?”苏瑾的心情莫名爽快,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人。

    “我猜啊……”陆仲晗轻漫笑着,往窗外撇了一眼,又将目光移回来,“夫人之前的话皆是为了坊子本身,即便那宫里采买的事儿不作真,这事也必然要做可对?”

    苏瑾笑呵呵地点头,“自然攘外必先安内嘛”

    “至于查盛记么,若宫里采买是真的,夫人对这笔生意想来是志在必得?且凭苏记现今的坊子规模,这生意除了苏记能接,旁的坊子似乎也不够格……当然,但若有人使诈,事情便不会那么顺利了。而最有可能使诈的人,现今可以预知的,便是盛记”

    说着陆仲晗往前倾了身子,盯着苏瑾,轻笑,“我猜夫人要查盛记,是想早作防备,若他敢使诈,自然好还击,是不是?”

    “对对对”苏瑾眼眸含笑,连连点头,接着笑意微落,叹了一声,“当然,若是正大光明的争,我也不屑使什么手段。”

    “由此可见,早先夫人的手段都压着呢”陆仲晗缩回身子,黝黑的眸子含着笑意盯着她看。

    苏瑾嘻嘻地笑,“无外乎人不欺我,我不欺人罢了。”说着收了笑容,正色道,“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防范,至于能不能完全做好,我心中却是没底。”

    陆仲晗就笑了,“那位盛公子还没有所动作,夫人可是已将他当作假想敌了?”

    苏瑾一怔,随即也笑了,“你这么一说,确实有那么个意思在里头。不过……”她余下的话还没出口,若是她盛凌风,她会认为现在是很好的机会。自家生意未完稳下来,但名头也略略有一些,现在插手不是正当时?

    低头思量一会儿,她抬头看向陆仲晗,“昨儿丁姨问你忻州的事儿,你当时没与她提盛记的事吧?”

    陆仲晗点头,“并未提。我记得早先你似乎不曾与她提过此人,因而也不好贸然提及。”

    苏瑾微微点头,想了想,“等家里忙过这两日,摆了宴请丁姨过府来坐坐。她即问及忻州的境况,是说明她真的关心我,还是要略与她提一提的。”

    陆仲晗含笑点头,“好。”

    苏瑾一笑,看看身边的人,有些感叹,为她那么快就接受他不再去忻州的事实当然,对她而言这是好事,若她还要摆脸子,就是太不识趣了。只是……让男人为了她将事业荒废到如此地步,终不是她内心所愿。

    说过生意上的大事儿,陆仲晗取了笔墨来,当即将她方才所说的一一记录下来,并给苏士贞和闵晨各写了一封信,写完叫人即刻送到信局去。

    办完这些事儿,日头已到头顶,秋天特有的亮白光线倾泻一院子,自早上他们进了书房之后,院中的几人便安静得很,此时大约在准备摆午饭,院中更是静无一人。陆仲晗低头凝眉沉思,苏瑾也不打扰他,窝在椅子里,手捧香茗静静注视着窗外。

    近八月的天气,室内已开始有些凉,她腿上盖着自家的羊毛毯子,鼻尖茶香幽幽,内心是畅谈过后的畅意,带着点点疲惫,一股奇异的愉悦感涌上了心头。

    下午午睡醒来,陆仲晗已出了府,当是出去打听宫内采买的事儿是否属实。苏瑾坐在床沿上醒了会神儿,心头想着这件事儿。

    对她而言,做生意早先是想改变家人的生活,现在么,对银子的渴求已没那么迫切了,不过是寻求一种满足感,或者说有事可做,让自己的日子不用过得那么无聊。

    算是一种生活常态罢。

    也是这种心态,使得她虽然渴望自家生意有朝一日成功,但却并不急功尽利,更不急切。

    按说以她这种心态,若是宫内采买额度超过现今苏记可承受的范围,她应该不是很热衷,可一想到毯子是自已打头做的营生,若失去这次机会,那么便意味着,她又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别人不要的银子——无论如何在这点上她不甘心。

    坐着思量半晌,矛盾的心态还是没有得到缓解,便微微摇摇头,先不想了,先探探消息再说。

    刚歇了这心思,肚子里的宝宝突然伸拳又给她一下子。苏瑾笑了,伸手在肚子拍了一下,笑叹,“小家伙还不老实我被你缠得什么事儿也做不了”

    常氏和叶妈妈就在廊子下坐着,听见里屋的动静,就打了水来,正巧听到这句话,就笑微微地近前道,“小姐这话可错了,孩子在肚子还算安生,等小小少爷出生之后啊,到时小姐才知道什么叫缠人”

    说着放好水盆,拧了帕子递过去,苏瑾接过,一边擦脸一边和常氏闲话,“奶娘,你们为何都说是小少爷?若是小丫头片子呢?”

    事实上她更喜欢是个丫头。

    常氏一怔,随即轻笑着小心安抚道,“小姐别多心,皆是讨个口彩,即便是小小姐,姑爷也必定欢喜地。”

    这话倒让苏瑾怔了,将帕子递给她,不在意地笑笑,接过她手中的衣衫边穿边道,“我不过是随口说说,儿子也好,女儿也罢,我倒不在乎……”至于陆家么,她微微摇摇头,决定不想这个。

    望望外面的天色,起身,“奶娘,走,我们到园子里转转。”身子一天天沉重,她还真怕临盆那日到来,这些日子对太医的叮嘱,半点不敢忘。

    常氏看她神色开朗,心知昨儿姑爷说了实话,她没郁结在心,便喜孜孜地应了声,叫上小秀和香草跟着,出了正房院子,去了后花园。

    常氏就趁机跟她说说家中最近杂事儿,说到陆三夫人九月将来杭州时,常氏悄悄道,“小姐,您和姑爷现在住的才是正院儿,到时三夫人要来,这院子如何安置?”

    “嗯?”苏瑾迷惑了一下,这事她倒没想过。若三夫人来此长居,自然要住主院的,若是客居的话,偏院也使得吧?不过随即她便将自己的想法推翻,回头说道,“那就将正院腾出来,我们住偏院儿罢。”

    “哎”常氏应了一声。虽说自姑爷和周妈妈口中得知这位陆三夫人性子还好,现今也算孤儿寡母,并无旁的依靠,没有过份挑剔儿媳妇的道理,但婆媳关系自古便有些难处,还是谨慎一些好。

    即存着好好迎接正头婆婆的心思,苏瑾在园中散了一会步,便回到正房内,和常氏合计室内都要再添些什么物件儿,合计好后,列了张单子,回头叫陆仲晗过目之后,再去采买。

    ………………………………………………………………………………

    还是语感不对,继续调整。报歉哈。


244章 嫁妆

    244章 嫁妆

    却说朱老太爷自得了陆仲晗带回来的信儿,知道陆老太太应下补聘之事,心头这才算真正松快起来。即是唯一的外孙女“出嫁”,他自然十分重视,又心疼她母亡父远游,苏家虽有些银钱,到底与陆家还有些门户之差,有心借此机会替她办得隆重些,也叫徽州陆家人瞧瞧,朱家的外孙女也非无依无靠,日后不可任他们欺负。

    因而聘仪之事他格外重视。叫朱大夫人郭氏与王氏将嫁妆单子列了后,由秦氏陪着他,带着礼单到了陆府。

    苏瑾正和常氏商议着趁这两日有工夫,请丁氏过府来一叙,正说到兴起处,突听他来了,连忙自塌上起身,迎到正房门外,笑意盈盈地道,“外祖父您怎么了?”

    虽这外孙女一直不说委屈,但他心底猜测着,婚姻大事,陆府那般作态,让她身怀六甲,至今名不正言不顺,她心底终还是有忧虑地吧?

    现今事情得以解决,她必是放下一桩心事,心头当是好受些。因而看到她双颊丰腴红润,笑意满堆,他心头就愈发安宁,背着双手,淡淡地“嗯”了一声当作回答,缓缓踱过来,慢条斯理地问道,“无事来转转。你在家里做什么?近日身子可好?”

    这时,秦氏则在一旁悄悄地向苏瑾扬扬了那厚厚的大红礼单封,苏瑾向她了然一笑,伸手扶着朱老太爷的胳膊,“相公把生意接了去,我在家里还能做什么?不过是做做针纸弹弹琴罢了。外祖父不必担心,我身子极好呢……”说着轻拍了下肚子笑道,“……只是这些日子他愈发不安生,一天到晚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大闹天宫似的,好似他又学会了翻跟头,天天在肚子里练倒立拿大顶呢”

    秦氏听了这话,抬眸悄悄看了苏瑾一眼,捂嘴无声笑起来。因她的话形象生动,也因她的话不避讳,虽说朱老太爷是长辈,到底是男子……

    朱老太爷一怔,往她高挺的肚子上瞄了一眼,身子微微一侧,挣开她的手,指着叶妈妈和常氏道,“你们快扶了她坐下。”

    苏瑾先是一怔,随即嘿嘿地笑起来,手又扶住朱老太爷的胳膊,“外祖父放心罢,太医都说无碍地,还说让我不要时时坐着,多活动活动才好。”

    秦氏想帮腔,又不好开口。倒是叶妈妈和常氏二人见天在跟前儿听苏瑾说,自已也经验,一人笑着去扶苏瑾,另一人垂手回老太爷的话,“表小姐说的对,老太爷请放心,太医说这是因表小姐腹中必个小小少爷的缘故,因而活泼些。”

    说话间儿,几人进了正房,苏瑾将朱老太爷扶到上座,又给秦氏让了座,这才在老太爷身边坐了下来。朱老太爷偏头看了她一会儿,半晌,微微颔道,轻叹一声,“要是个男丁才好,你将来也能少些责难”

    他当不是擅长说此类话的,因而语调有些别扭,却让苏瑾心头一热,看着这个面冷心热的老人,心中感慨万千。她虽从不祈求旁人一定要对她好,也不认为,别人对她的好是应当应分的,可,一旦有旁人对她一分好,她便会格外感激。

    登时如有什么东西哽在喉头,一时不能接言。

    秦氏赶在气氛沉默的当口,赶忙起身,将手中礼单递给苏瑾,“这是祖父叫人备的聘礼单子,瑾儿你也瞧瞧,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言说。”

    苏瑾向她感激一笑,伸手接过。早先几人来说嫁妆聘仪时,郭氏和王氏虽说不让她操心,但她也表了态,只须她们拟了单子即可,现今除了运往忻州的银钱和用去买茶山的银子,可动用的还有三四千两之多,置办嫁妆的银子皆从这里面出。

    一边低头看手中的单子,一面心中盘算价钱。看着看着她的眉头便紧紧皱起,指着单上列的《墨花墨妙八家》《山水雨雪》《虞山桧并题》《文征明祓禊画》等十来幅书画名称,诧异转向朱老太爷道,“外祖父,这些可是名人字画?”

    朱老太爷虽知她读过女学,但心底对那等简陋女学瞧不上眼儿,又加她只喜经商,虽识得些字儿,却不见她读些文雅修身之物,倒是传记之类的闲书看得多些……朱家子孙岂能只与那些银钱庸俗之物为伍?再者陆家也是书香门第,相交之家也多是官宦世家,嫁妆之中宁可金银少些,此类文人雅物却不可缺。

    便哼了一声,道,“这些皆是你二位舅父的所藏之物,虽比不得唐宋古物,也是本朝文人墨客之中的上乘之作,便是陆家也说不得什么”

    说着又斜了她一眼,哼道,“我听陆小子说,他在徽州找了两个大掌柜,即如此,便把生意叫人帮你管着,再叫你爹爹早早回来,你日后也要多习女红琴艺,安心相夫教子,做些妇人该做的事儿,莫叫陆家人拿这些说你的嘴……”

    苏瑾本是正想着他话中的“二位舅父的所藏之物”是何意,听他又老调重弹,忙抬头,笑嘻嘻地应道,“外祖的教诲,我记下了”

    朱老太爷看她面色无半诚意,气哼了一声,便住了嘴。伸手端起杯子吃茶。

    苏瑾悄悄看向秦氏,与她相视一笑。

    朱老太爷吃了半杯茶又道,“你父亲那里可去了信?叫他及早回来补聘之事,必要他在才行”

    苏瑾忙点头应下,“这个我已与相公商议好了。待与徽州来的大掌柜见过面儿,定下人选,便叫他带信去忻州,一是接管生意,二来是给爹爹带信儿让他回来。”

    朱老太爷就哼一声,吹起胡子,表达对苏士贞的不满。

    苏瑾知他对苏士贞的气儿还不消,只好赔着笑,拉老太爷说些闲话儿。朱老太爷听闻她正在的收拾主院儿给陆三夫人住,便赞许地点了点头。

    实则经过这么些事儿,他也知道这个外孙女虽然不服管教,但通事达理,人情世故也不算糊涂……只是,想起女儿早先在朱府百般娇养,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女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都是略通的……那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气度,这外孙女虽有本事,在他看来,仍旧有些不足,若能将其母的才艺都学了来,这才合他的心意。

    因而总想说教她——虽然明知说她不动,她亦不会听。依旧想说一说

    想到逝去的朱素馨,朱老太爷的面色就微暗了下来。

    本来好好的气氛,突然就压抑起来。苏瑾有些莫不着头脑,小心觑眼儿瞧了瞧朱老太爷,正想说些什么活跃下气氛,却见他站起身子,背着双手往外走去,“我累了,礼单你与你大表嫂详细议一议。若有需要添加之处,只管与你大表嫂说。”

    苏瑾忙站起身子,应了一声,看看秦氏,秦氏也微微摇头,表示不知内情。

    转眼朱老太爷已走到门口,苏瑾忙叫叶妈妈,“你快跟了去。老太爷院中的被褥之类可是新换上的?”

    “是呢。昨儿天气好,皆是刚拿到太阳底下晒过地。”叶妈妈应了一声,便匆匆跟着朱老太去了。

    “外祖父这是怎么了?”苏瑾缓缓回座到椅子上,叫小秀给秦氏添茶,苦笑着道,“莫不是因我不听话的缘故?”

    秦氏此时倒有些回过味儿来了。每回跟着朱老太爷来陆府,回去的时候,他总会沉默一会子,面容肃穆,目光盯着幽幽不知名处,情绪莫名低沉。若说他是不高兴,倒也不尽然,后来郭氏与王氏皆说,许是又想起了朱氏的缘故。也是,秦氏虽没见过朱素馨,但府中的老人,人人都说瑾儿与她面目有八分肖似,老太爷十几年不见女儿面,再得消息时,已做了他乡魂,怎能不让人心里难受。

    但这话她也不能说,只是轻笑了一下,安抚她道,“没事,许是累了的缘故。歇一歇便好了。”

    苏瑾心知他不是累了,但她有话要与秦氏说,便按下这话头,遣常氏和几个丫头到门外候着,这才悄悄地问,“大表嫂,外祖父单上所列的十几件本朝名人字画,每卷价值几何?可是外祖父自大舅母和二舅母那里硬要了来地?”

    秦氏自打决定在松江府开铺子,二人因有了一致的利益,关系便近了不少,因而苏瑾便也不怎么避讳。

    秦氏先是一怔,随即明了,暗赞她心思灵敏,又知她一向不肯白白沾了旁人地光,便是在朱府住的那些日子,还硬叫叶妈妈取了二百两银了送到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