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此,《鼎小说》和《少儿文艺》的销量之战,终于拉开帷幕!

    有自己的新书信息,有人气作者的连载和新文章,有自己和旗下美女作家的花边,许薛慕亮完全不用担心这个月杂志销量第一的问题,虽然他把四月刊拖到五月份才发。

    现在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儿童节特刊上,余下的事情就等着全国开卷调查发布“《鼎小说》再登杂志类销量第一宝座”的消息。

    薛慕亮一手捧着助理专门为他调制的咖啡,一手翻看着最新时尚杂志,透过他背后的大落地窗,可以看到那个代表着江海的独特建筑。

    薛慕亮的死对头韩朔曾经调侃他说,看不到东方亮珠和橙浦江,他就不能确定自己在江海。

    轻轻地敲门声打破了年轻总裁的宁静早晨,薛慕亮头也不太,说了声“进来。”

    一个年轻干练的男人面色沉重地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本精致可爱的小本杂志,走到桌前,郑重道:“薛总,《少儿文艺》出了半月刊,继续连载《舒克和贝塔》,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销量遥遥领先咱们杂志。”

    薛慕亮一怔,霍然抬起头,沉声问:“你说什么?”

    年轻男人把手里的杂志递过去,说:“这本书叫《阅读前沿》,内容由《少儿文艺》精华选摘和《舒克和贝塔》的连载组成,五块钱一本,上市第一天就卖出十万多册,是我们杂志的一倍多,现在势头仍旧不减。”

    薛慕亮感到一阵不真实的眩晕,颓然把手里的杯子放到桌上,站起身接过那本薄薄的毫不起眼的杂志,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跟手下说话:“半月刊,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出了半月刊?”

    “这是第一期,说是为了连载《舒克和贝塔》,以后都是这种形式。”

    薛慕亮难以理解地翻着手里的杂志,情不自禁地点评道:“这么普通的封面,这么土气的插画,怎么可能会比我们的杂志卖得好?”

    “还是那个《舒克和贝塔》拉得人气,据说现在十岁以下的小孩都在看这个童话,非常火爆。”

    薛慕亮翻到《舒克和贝塔》的章节,看了一会,抬头道:“小中你先出去吧,我再看看。”

    叫小中的年轻男人点点头,转身离开办公室,薛慕亮合上杂志,嘴里喃喃自语道:“柳敬亭,柳敬亭……”

    柳敬亭此刻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飞速地敲着键盘,《七剑下天山》已经写到第十章,他答应他的大女朋友,也就是弥琥,今天会把十章稿子全部发过去,如果他能做到,弥琥会做一道新菜式给他品尝。

    另外,柳敬亭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回家自习权”,获得这个权利的过程还颇有些曲折:

    上英语课的时候,柳敬亭不小心睡着了,还可耻地说了句梦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和英语老师的强烈不满,愤怒的英语老师立即使用经典惩罚技能,提柳敬亭起来回答问题,结果,柳敬亭同学全程英文作答,其间还反问了老师几个问题,遗憾的是,英语老师没能及时跟上他的节奏,柳敬亭只好又用中文问了一遍。

    之后的英文课,他再没被提问过。

    接着,柳敬亭又以这种“卑鄙”的手法,如法炮制,解决掉其他几科老师,临时获得课堂上的自由,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

    之后,他亲自去班主任办公室,恳切地跟班主任进行了一次交心交底地谈话,他用非常谦虚的语气直白地指出,老师们已然教不了他,他申请回家自习。

    在这之前,几位任课老师纷纷隐晦地表达过同一个意思,特别是有孩子的老师知道这位神人乃是《舒克和贝塔》的作者后,更是由衷地希望他赶紧回家。

    而那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梦话也成为学校流行语录,柳敬亭还因此得到一个“柳大侠”的称号,真正做到了他不在江湖,江湖却仍流传着他的故事。

    若干年后,当郭靖名满天下的时候,这帮与柳敬亭同龄的小伙伴们生出无限的感慨,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插班生的一句梦话,居然喊出了武侠小说界关于大侠定义的最强音,这自然是后话了。

    ……

    柳敬亭眼睛盯着屏幕,手上的动作却毫不停歇:【二申转过山坳,刚到盘地,只见那两条黑影已站在当中,凌未风单剑平胸,桂仲明双剑交错,冷冷笑道:“卫士老爷们,这几步路,你们都走得这样慢!”二申又惊又恼,知道这是敌人故意较量他们。心里骂道:“你们别狂,轻身功夫算得什么?等会叫你尝尝咱们的吴钩剑法的滋味!”】

    写到这里,柳敬亭停了一下,第十章终于只剩最后一段了,他站起身舒展了一下手臂,先模仿了一下凌未风单剑平胸,然后又学着桂仲明做了一个双臂交错的动作,自言自语道:“这种武打动作设计似乎有些拘泥,好像图画里面的动作,规范有余,潇洒不足。”

    又比划了两下,摇了摇头,忽然大叫一声:“左手见龙在田,右手神龙摆尾,看我降龙十八掌!”

    声音刚落,突然电话响了起来,吓了他一大跳,不用猜也知道打电话的一定是弥琥,因为目前只有她一个人知道这个号码,因为这个号码就是用她的身份证办理的,故意等电话响了几声之后,柳敬亭才接通:

    “喂,弥琥大大,有什么指示?”

    “你叫谁大大呢?”

    “噢,小琥琥啊,有什么请示?”

    “柳敬亭,你想死是吧?”

    “不想死,想你。”柳敬亭脱口而出,说完顿觉气氛诡异,他一向自诩幽默成性,在语言交锋中以反应敏捷自傲,不过这一次,反应得有些太敏捷。

    “咳咳,那个,我刚在写小说,头脑昏昏沉沉,早饭都还没吃,现在满脑子全都是故事剧情和人物对话,我刚刚说什么了?”

    “少装蒜,找你有正事。”弥琥并没有因为柳敬亭的玩笑生气。

    “还差最后一段,十章稿子宣告完成。”

    “真乖,但不是这个事,嗯—”弥琥稍作犹豫,道:“《少儿文艺》有人找你吗?”

    “没有,怎么了?”

    “那你自己看新闻了吗,或者微型博客,论坛?”

    “我真的没开小差,天地良心啊,我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写作,完全就没联网。”

    “谁跟你说这个啦?你这个做贼心虚的家伙,我是要告诉你,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连载你那个童话的《少儿文艺》半月刊,销量正遥遥领先《鼎小说》,现在各家杂志社和出版社都在议论这事。”

    “啊,真的吗,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好假,”弥琥嗔了一句,但是难以掩饰语气中的得意,毕竟这是自己的小男朋友啊,“我们总编决定借这个势,宣传一下你的《七剑下天山》,到时……”

    “绝对不可以!”柳敬亭悍然打断了弥琥的话,“柳敬亭是柳敬亭,古庸生是古庸生,我不希望他们再有联系。”

    第一次《大江湖》以柳敬亭的名义宣扬《龙湖斗京华》,柳敬亭已经感觉有些不自在,只是事情发生的太快,根本没时间阻止。

    “为什么?”弥琥听出了柳敬亭的郑重,语气也严肃起来。

    “第一,我觉得写故事的人应该保持神秘感,和读者的交流最好通过文本本身来进行;二,童话作者因为读者群年龄较小,没有什么粉丝概念,媒体和商家可能会对作品感兴趣,不会太过关注作者本人,这是我用真名发表童话的原因,但是武侠不同,读者群太复杂,问题比较多,我不希望因为这两个身份的关系误导读者;三,我不喜欢你们这么做。”

    弥琥安静地听着,直到柳敬亭说完半分钟后,才反应过来,她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答应你。”

    “真乖。”

    “你……”弥琥愕然,她虽然喜欢对柳敬亭张牙舞爪,吆五喝六,但一旦事关原则问题,她会毫不保留地支持她的小男朋友,因为她明白,越是像柳敬亭这种随和亲切的人,原则和底线越是不容触碰,可是他突然以牙还牙地调侃了自己一句,弥琥如何能忍,斥道:“你这个臭家伙。”

    “嘻嘻,等着做好吃的给我吃吧。”

    “吃货!好了,你去写字吧,我去跟总编沟通一下。”

    “嗯。”

    柳敬亭挂了电话,神清气爽地回到位子上,为小说第十章写完结尾:

    【过了一会,罗达等人也己到齐,其中还多出一位红衣少女,一对秋水盈盈的眼睛,注视着黄衫少年桂仲明。

    这时,朝日初升,晓霞映照,幽谷中的螟岩怪石,豁然显露,群豪和冒浣莲箕踞作壁上观,在凹凸不平的山谷盆地中则两阵对圆,刽拔弩张。

    正是:荒山剑气冲牛斗,万木无声待雨来。】

    ……

    就在柳敬亭挂了弥琥电话的时候,江海一栋顶级的写字楼里,一个一身名牌的年轻人也挂了一个电话,他刚刚拨出去三个电话,分别打给公司里名气最大的三位作者。

    特意做了应对准备,甚至还放出了自己的绯闻作为噱头,最后居然搞成这样,败局已现,且基本不可逆转。

    “难道真特么的要让我放裸。照?”

    江海这位新晋贵族,沉着脸,攥紧了拳头,在桌上重重打了一记。
第十八章 一起走向儿童节
    “什么叫做柳敬亭和古庸生没有关系?他们明明就是一个人。”

    周道然背靠着黑色的转椅,脸上挂着不以为然的表情,看着眼前的女孩说道。

    “这是作者本人的意思,而且他态度非常坚决。”弥琥只能无奈转述。

    “原因呢?”

    “他倒是说了三个原因,前面两个大致意思是说,他认为作者应该保持一种神秘感,要专注于故事,他用真名写童话,是因为童话的读者都是小孩子,他们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故事上,对创造故事的人没什么兴趣,而武侠不一样。”

    “所以呢?”周道然调整了一下坐姿,问道。

    “他的意思是,他不想误导读者,那些看童话的读者不要爱屋及乌地去看武侠,那些看武侠的读者不必要因为他原因,去关注他的童话,”弥琥顿了一下,继续说:“据我对他的了解,他是希望完全依靠故事本身去吸引读者,这就是您说的文本对读者的逆向选择。”

    周道然轻轻哼了一声,道:“你知道现在他那个童话火成什么样子吗?”

    弥琥点点头,道:“大致了解了一下,我很多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都在看,他们还托我找人要后面的故事。”

    “姚主编跟我说,很多公司老总乃至政府官员都给了她电话,点名要《舒克和贝塔》后续故事,保守估计,单那一期杂志能卖出一百五十万册,一百五十万,什么概念?咱们《大江湖》巅峰时期,一期也就接近小百万,就是那本嚣张地不知东南西北的《鼎小说》最多也就卖过一百三十万,这种变态的人气不知道利用,别人知道会说我脑子坏掉的。”

    弥琥还要说出柳敬亭的第三个理由,但周总编摆摆手阻止了她,直接下命令道:“你负责去说服他,跟他分析形势,用数据和事实使他让步,我们选择六一推出他的作品,无异于是正面迎击薛慕亮,如果不用《舒克和贝塔》累积的人气,我们谈何胜算?”

    弥琥极没有信心地说道:“我尽力去做,不过请允许我对结果表示悲观,那个家伙平时笑眯眯的,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一旦事涉原则,立即变成一块臭石头。”

    “看来你很了解他,正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道然语气轻松,却不容反驳。

    弥琥撇撇嘴,离开总编办公室。

    ……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一次我们就是输在知己不知彼上,”当今青春文学掌门人,畅销天王薛慕亮,此时正在开会,白色的衬衫袖子卷到臂弯处,表情坚毅,颇有一份少年总裁的气度和干练,“儿童文学是我们的弱项,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的空白区,经过这次事件,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

    “我们的目标读者群是14岁到20岁之间的中学生,这块市场,我们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这次失败……”

    “失败?”薛慕亮眉毛一扬,截断道:“陈总监,你要注意自己的措辞,我的公司从来没有失败这两个字存在。”

    “是的,薛总,我措辞失当。”说话人名叫陈印,《鼎小说》执行主编,和吴曼两人最早跟随薛慕亮,可谓左膀右臂,“这次事件是因为一篇童话的突然崛起所致,所以我想,我们三月份提的那个议案,现在可以提上日程。”

    薛慕亮难得地点点头,环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说:“这次开会的主题,一则是聊六月一号的儿童节特刊,一则就是讨论《鼎小说》子杂志《下课了》的筹办问题,因为这是公司一个比较大的决策,所以特地请了申由、adam、洛暗和北鹤堂过来参谋一下。”

    这四位全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气写手,再加上薛慕亮本人,这样的组合足以让成千上万的年轻读者为之疯狂。

    “《下课了》这本杂志读者群定位在十四岁以下,目标是‘凡是识字的孩子,手里都有一本《下课了》’。”吴曼不紧不慢地说道,“所以杂志风格走轻快可爱路线,插画和内容都尽量简单有趣。”

    “也就是缤纷,我们做少儿市场,但是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品味,我看了《少儿文艺》的封面以及插画设计,完全没有看下去的**,太土。”薛慕亮有些狂妄地说道。

    四位作者以及一些编辑的脸色,默默地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小时候接触到的第一本儿童读物,基本都是《少儿文艺》,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最后走上与文字有关的道路,都和他们老板嘴里那本“土杂志”分不开。

    薛慕亮微有察觉,顿了一下,道:“我知道,那本小说承载着很多人童年的记忆,甚至也包括我的,我也知道那本杂志出过一些名家作者,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现在也是一个杂志人,我们既然进入这个行业,就要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不同,让这个行业的规则因为我们有所改变。”

    薛慕亮一边发表演说,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家的反应,看到众人脸色有所好转,话锋一转:“我们不能因为之前吃过窝窝头就认为它比馒头好吃,我们不能因为吃过馒头,就认为它比面包好吃,同样的道理,我们既然做杂志,就要做到行业最好。”

    薛总的这类观点,已经不是第一次宣之于口,可能门口的保安都知道薛总有要做行业规则破坏者的志向,何况这些高层?

    当然,薛慕亮强调公司理念,对那四个作者来说意义不是特别大,他们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接下来的话题——儿童节特刊。

    似乎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现在的儿童节已经不再单纯只是儿童们的节日,大学生们、乃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