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噗……”

    车子启动,车内众人顿时心情紧张,停止谈话。集中精神看着前方。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柳敬亭,回头问:“重新开通投稿渠道,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吗?”

    这个问题一下将唐僧的话匣打开。

    青椒率先回答道:“质量好的投稿有不少,不够极品作者也有很多。今天早晨就有一个投稿作者在邮件里跟我说。他的目标就是超越你,声称已经把你研究透了,假以时日,必将把你拍在沙滩上。”

    柳敬亭捏了一下耳垂,点点头,没有做任何评论。

    常有道接道:“那算什么,我这边有个作者未曾投稿,首先跟我上了一通的文艺理论课。对老柳以及当前畅销的几位作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特意把老柳和薛慕亮拿出来进行了对比。终于聊到自己投稿的时候,跟我说,他的这个作品,乃是博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谓是集大成之作,倘若杂志愿意力推,前途不可限量。”

    柳敬亭问:“你看了稿子吗?”

    “看了。”

    “博了多少家之长呢?”

    常有道笑着摇头,说:“什么博众家之长,就是四不像,一会学习《楚留香》的句式,一会模仿《射雕》的语言,一会又来两段薛慕亮的《年轮》风,最让我掉鸡皮疙瘩的是,他还假装这是恶搞,装模作样地做‘下一段风格会变呦’的预警,简直不忍卒读。”

    “能模仿得像,也不失为奇文。”

    “没有,就是纯粹的四不像,根本抓不住重点,连模仿薛慕亮都差火候。”

    康令月接道:“我也碰到一个类似的,投稿附注说明,说他这篇稿子学习的是伊水安的哲思、古庸生的大气、柳敬亭的深刻以及丽阳的洒脱,可谓于平淡处见惊奇,举类迩见义远。”

    徐晴笑道:“居然连我也一块拍上了。”

    “拍编辑马屁的确是一个思路,但是也太小瞧我们的专业性了吧,见过哪个红作者是靠马屁出来的?”

    “我最不能接受的,其实是个别跟我拿理想说事的作者,动则写作是他的一切,是他的生命,他为了写作可以什么工作都不做,我内心深处真的很想对这些投稿者说,不要拿写作当逃避现实的借口,我们又不是搞中国好写手选秀,说那些没用的有什么用?”

    “对啊,最让人崩溃的是,他们有时还认不清这点,认为他没有大红大紫是我们不愿意包装他,甚至觉得这个世界没人能懂他,我们这些渣渣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柳敬亭道:“碰到这些作者,还是以鼓励为主,我们做杂志这一行,除了给读者们提供好的内容换取衣食,挖掘有潜力的作者也是目的之一。”

    大家认真点头,柳敬亭续道:“至于有人问到要不要辞去工作全职写作,就回说,在没有确定写作能带来稳定收入之前,不建议这么做,毕竟,接触社会也是积累写作资源的一种方式,闭门造军,本来就难以长久。”

    徐晴道:“不管怎么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自由职业将会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坦白地说,倘若无写作,我也没办法生活得像现在这样轻松。”

    说着,转头看柳敬亭,“你就太着急了。”

    柳敬亭点头受教。

    “前面转一个弯,就到地方了。”

    ……

    大家到了餐厅之后,话题跳到晴姨的驾车经验上,接着又几经转变。

    按照约定。大家吃饭时不准玩手机,但是刚在位子上坐好,柳敬亭就接到一个电话。号码显示来自美国。

    柳敬亭抱歉地跟大家摇摇手机,然后起身离座。

    “怎么想起这个时候打电话?”柳敬亭也没问对方是谁,直接抛出这样的问题。

    “别的时候不是你忙就是我忙,而且——我在想怎么跟你说。”正是胡小米。

    “说什么?”

    “明人不说暗话啊,你会不知道?”

    “你是指杨丽璐?”

    “不然还有谁?”

    “你说。”

    “我跟她订了一个约定,关于你的。”

    “……”

    “你配合一下。”

    “噢,什么约定?”

    “君子之约。公平竞争,抢你。”

    “……”

    “怎么又不说话,我打国际长途过去。又不是想听你呼吸的。”

    “那你们约定了什么呢?”

    “她让我想一想要不要接受这个挑战,并承诺说在我答复她之前,会和你保持距离。”

    “难怪。”柳敬亭苦笑,

    “你生气吗?”

    “什么?”

    “这个约定啊。你不生气吗?”

    “没有生气的立足点。”

    “那你知道我怎么回复她的吗?”

    “……”

    “又来!”

    “你怎么回复的?”

    “我说。等我毕业之后才能答复她,也就是说,她要等三年,毕竟这种事情,要回到自己的国土才能做决定。”

    “嗯。”

    “现在生气了吗?”

    柳敬亭笑。

    “笑是怎么说?我打国际长途过去,又不是为了听你笑的。”

    “你是在考验我,这个约定?”

    “一部分原因,主要是为了自己。她不辞万里跑到美国来问我这句话,无非就是求个心安理得。我让她等三年,也是为了自己念头通达,你一定我觉得很有心机对不对?”

    “没有。”

    “口是心非吧?”

    “所有的错都在我,你们怎么做都是没问题的。”

    “那倒是。”

    “你在生气?”

    “……”

    “所以你打国际长途过来……”

    “柳敬亭,我问你……我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你难道……你到底什么态度?你为什么不生气?”

    “我何德何能呢,最近一直在反思这些问题。”

    “所以,你前段时间晕倒是因为这个?”

    “可能。”

    “你很在乎她?”

    “一个朋友,莫名其妙地开始跟你冷战,你自己代入一下,不管是杨丽璐,还是戴岸桥或者是林薰许源,我都会觉得不舒服,说起来,我有一天推完小说,说不定会回到自己的星球去,我实在不想过得太别扭。”

    “听着就像逃避的理由,你心里总有倾向的,这种事情,不然你为什么问那个问题?”

    “很难解释。”

    一小会的沉默。

    胡小米问:“话说,你们杂志还在招聘编辑吗?”

    “嗯?”

    “我想去应聘。”胡小米笑着说。

    “嗯?!”

    “你不记得了吧,很久很久以前,你说自己有一天做杂志,让我做主编来着。”

    “你不是说要待在美国了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人家都把战书送到面前了,当然要接招。”

    “你不必故意这么说。至于别的,就留到三年之后再说,我们一起实验一下,看看时间到底能改变什么。”

    胡小米隐约听出柳敬亭的言外之意,但是无法确定,属于女孩的第六感告诉她,那可能是一段长时间的离别。

    ……

    从餐厅回办公室的路上,柳敬亭依旧若无其事的跟大家聊天,只有徐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过高架桥的时候,徐晴因为速度太慢,被交警拦下,走南闯北多年的徐晴,发挥了让全车小辈叹为观止的处理危机的手段,最后不仅没有接罚单,还得到交警同志的亲切嘱咐:“下次注意点啊。”

    “我以前有个梦想,就是下辈子做一个晴姨这样的美女,挽着发髻,穿着宽松的t恤,开着车在公路上奔驰,不料被交警拦下罚款,但是我稍施美人计,就将交警打发——简直就太有范了。”

    常有道感叹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获(一)
    7月初,万象学园的期末考试基本告一段落,柳敬亭参加了这一学期的全部考试,依照万象的传统,考试是不设监考老师的,但是奇怪的是,今次期末考,凡柳敬亭参加的考试,负责科目的教授都会到场监考,并在考试过程中,长时间站在柳敬亭身后观看他答卷。

    柳敬亭心里不由得叫苦,那是一种很奇怪的经验,不论你在写什么,在写得过程中,总是介意他人观看,哪怕是一条必将公布的个人状态,或者是一篇简单的生活记录。

    人们在将思想转化为文字的时候,会在心中下意识地设下屏障,将自己与他人隔开,至少在那一刻,不希望被任何人窥见。

    因为,这个世界上,基本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自己的思想被他人跟踪,大家追求的只是,被接受。

    所以,“没人懂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伪命题。

    答卷的过程类似,尽管知道答案最终要被教授审核,但是在过程中还是不自在,柳敬亭试着用高考前老师们传授的考场应对技巧——礼貌地请老师走开,表示影响到自己。

    不过,老奸巨猾的教授们一旦发现这个苗头,就立即自己走开,根本不给他发挥的余地。

    柳敬亭就这样在几位教授的“亲切”监视下,完成大二的期末考试。

    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时候,柳敬亭终于忍不住问那位女教授:“为什么每个老师在考试的时候都要监视我。难道是担心我作弊吗?”

    “不是啊,我们就是想看看你这个一字千金的大作家是怎么写字的。”

    “……”

    教授们无聊起来,根本非常人所能及也。

    大家离校之前。照例聚餐,林薰正在为柳敬亭和杨丽璐的共存问题发愁,结果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主动出现,让林薰又是一阵不解,以为二人终于在学期末和好,不料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两人完全零交流。柳敬亭也一反常态地没有主动示好。

    两人互相保持着默契的无视,直到吃完饭,柳敬亭突然叫住杨丽璐:“聊聊?”

    杨丽璐点头答应。林薰迅速组织大家离开。

    ……

    “我已经知道你和胡小米的约定。”

    两人出了餐厅之后,没有去赶公交,也没有准备打车,而是沿着青砖路漫步向前走。缓慢地路过路灯杆和琳琅的店铺。

    “嗯。”杨丽璐单音节作答。

    “所以。真的决定要学习残剑和飞雪,三年无话?”柳敬亭笑。

    杨丽璐不答,走了一段路,说:“我对她的补偿,你自己的反思,她的等待,三年本来就是属于三个人,你难道真不明白吗?”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得意过。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尴尬过。”

    杨丽璐一怔,说:“所以。让你反思。”

    “我知道了。”

    柳敬亭走到路边伸手叫车。

    林薰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杨丽璐和柳敬亭会回来这么快。

    ……

    大二就这样结束,完全不理会某些人站在学期尾巴处岁月如梭的感叹。

    柳敬亭、常有道、肖庆宇当然不可能回家过暑假,于是他们在办公室整理出了几间卧室,直接住了进去,康令月则住进了徐晴家。

    暑假之初,柳敬亭象征性地放了大家三天假,接着开始新一期的杂志筹备工作。

    《侠客行》、《欢乐英雄》以及《陆小凤》的连载即将结束,准备结成书出版,几个编辑则要精益求精地从浩瀚投稿中选出接力稿件。

    古庸生新书要上市的消息刚一放出,出版界立即进入紧张期,不错,这次紧张的要持续地久一些,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是七个连载,新书上市肯定也是接二连三,有人甚至猜测古庸生这次会一个月发一本,让对手们月月都坐立不安。

    不过,一如既往让大家失算的是,映日文化官方发布消息称,他们已经决定会在一周之内,把三本书全部推向市场。

    大家也突然明白过来,一个月一个月发,和一起发,其实没有实质性区别,这一年的图书市场以及各大畅销排行榜,仍然属于古庸生。

    网上有人吐槽说:““古庸生”年已经过去,让我们一起充满期待。饱含热泪地迎接下一个——“古庸生年”。”

    “年年有古”的俗语随之在网上流传开。

    ……

    到七月中旬,除了《西游记》和《福尔摩斯》,柳敬亭基本完成了所有的稿子,于是他开始跟徐晴一起整理《西游记》的剧本。

    86版的《西游记》早已在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在改剧本的过程中,柳敬亭不自觉地就一一对应过去,包括人物形象、音乐、背景等。

    尽管如此,现在还是有个老大难的问题摆在他和徐晴面前,那就是制作周期,吴启光团队制作的第一集的纪录片已经发了预告,将于9月1日正式在中央电视播放,而根据电视剧的拍摄时长和制作流程来看,估计人家纪录片放两个来回,《西游记》电视剧版都未必能开播。

    “不能同期比较一下,我就是不痛快。”徐晴坦白了自己的想法,“可是我也知道,根本没什么可能。”

    柳敬亭沉思许久,摇头道:“我看未必。”

    徐晴眼睛一亮,忙问:“你有什么主意?”

    “边拍边播,学习美剧的播出方式。”

    徐晴听到“边拍边播”就已经明白柳敬亭的意思,惊喜地突然从位子上跳起来,完全不像一个比眼前男孩大七岁的女子,而是相反。

    柳敬亭一脸黑线,吃惊地看着徐晴,徐晴忙“咳咳”两声,稳重地坐下,说:“那个,你把具体计划说一下我听听。”

    柳敬亭忍着笑,说:“我先去找宫承品谈谈,确定项目之后,即刻动手。”

    徐晴点头,然后踢了柳敬亭一脚,说:“想笑就笑出来,别绷着了,小姨我聊发一下少女狂,什么大惊小怪的?”

    柳敬亭笑着说:“没有,我本来是有很重要的问题想咨询下您的意见,现在不知怎么开口了。”

    徐晴漫瞥了他一眼,说:“你不问我,我也要问你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收获(二)
    当第一次见面,徐晴把“喜欢和爱”的悖论关系问题抛给柳敬亭的时候,她在柳敬亭今后情感历程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定下基调。

    情感顾问算不上,偶尔当头棒喝的参与是不可避免,特别是事关到杨丽璐。

    从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柳敬亭恰恰也需要这么一个有阅历、有经验的人从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我不知道杨丽璐有没有把情况说给您听,她去美国的事情?”柳敬亭把面前的文稿合上,推到一旁,认真地问徐晴。

    “不用她跟我说,”徐晴身子往后挪了挪,以一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背上,“我是从她那个年纪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