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宫宅,宫缘和挂了老李的电话,正准备给宫承品打电话,突然灵机一动,拨通了宫承恩的电话。

    ……

    柳敬亭公布封笔后的十分钟,所有跟他有关系没关系的集团、个人全部动起来,打开任何一个网页,都能看到“古庸生宣布封笔”的字样,踏歌微型博客进入集体刷频模式,华山论剑已经崩溃,正在进行后台修复。

    作者无声无息地躲起来创作新作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一则柳敬亭如今势头正盛,新书、新电视剧都在各自领域进行制霸,即便不趁热打铁,也不应该是这样封笔三年;一则自从他决定公开露面之后,人气成直线上涨,俨然成为偶像级明星。

    此外,一个做了那么多年劳模的作者突然封笔三年,这个落差一时也让人难以消化。

    《西游记》收官晚会宣布结束之后,广场上部分观众好像还没能回过神,茫然站在原地。看着舞台和大屏幕。

    “真的要等三年吗?”

    很多人带着这种疑问,从讲儒广场离开。

    ……

    柳敬亭离开讲儒广场之后,直接去《匠录》办公室。半路上先给家里父母打个电话,本来以为还要解释解释,不料父母都十分理解并且完全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接着又给许源他们打了个电话,跟他们说了下大致情况。

    最后当然是宫承恩。

    “爷爷刚刚打电话过来问我,我完全不知情,难道这个打算是你临时起意?”

    “我跟你哥说过。”

    “他没告诉爷爷?”

    “估计还没来得及,或者是错过了。”

    “所以是真的咯?”

    “难道我要对那么多人撒谎?”

    “那你的诺贝尔之约呢。跟蓝图斯的赌约呢?”

    “诺贝尔之约本来就是三年后,跟蓝图斯又没规定时间,难道他让我用三年的时间追赶他二十几年的成就?”

    “那这三年你准备去做什么?”

    “环球旅行。”

    “啊?”

    “好了宫帅。你不要再问了,我早就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你自己想一下,我这些年做的事情。值不值得出去走走。”

    宫承恩沉默片刻。说:“只是有些突然。”

    “习惯就好。”

    跟宫承恩讲完电话,正好到了办公室楼下,常有道在大门口等着。

    “大家都在办公室。”

    “嗯。”

    柳敬亭和常有道一起进了电梯。

    当柳敬亭推开杂志办公室的门之后,屋里所有人都站起身,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柳敬亭身上。

    “不用站起来,都坐。”

    大家再次坐下。

    “我会在这个办公室待两天,把后面的工作大致跟大家商量好,然后我会回家待一个星期。陪陪爸爸妈妈,接着会直接跟晴姨去希腊。”

    “希腊……”青椒充满向往地接道。

    “大家不要着急。我这次出去等于是探路,等我回来之后,会逐一组织大家出国旅游,每年一个国家。”

    “晴姨呢?”康令月问。

    “她回燕京了。”

    常有道接道:“这个可以直接跟读者说吗?”

    “没问题,不过,大家不必太具体。”

    “明白。”

    “这个还是规定一下吧,柳总你的行程需要保密,不然到时候有书友过去找你,会很麻烦。”苏瑾提议道。

    柳敬亭点点头,说:“就这么办。”

    ……

    柳敬亭在办公室待了两天,可谓一刻未得闲,除了偶尔浏览一下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其余的时间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制定后面的工作安排。

    网上留言、媒体来的电话短信,统统没时间管。

    柳敬亭定的工作方向比较宽泛,具体操作还要落在常有道等人身上,不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陆小凤传奇》两书的出版,柳敬亭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毕竟福尔摩斯要跟其他几个国家同步,中间有些沟通的问题。

    第二天,不知谁在踏歌网微型博客主持了一个话题,关于古庸生三年封笔的终极目的。

    和以前话题讨论不同的是,这次讨论居然出现三个对立方,一方认为这是正常的休息,一方认为这是故技重施,柳敬亭准备躲起来写书,一方认为柳敬亭这是准备逃遁。

    不可思议地是,第三方人数居然占据了五成多。

    “柳敬亭之前也遇到过种种棘手的问题,包括和黄河文艺的恩怨,但是那些只是在国内,而且尽管困难,但只要操作得当,仍然可控,这一次却不然,不论是诺贝尔奖之约还是跟蓝图斯的对赌,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我已经试着把柳敬亭当成上帝,但是仍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那么这个突然而来的封笔,当然是为了避其锋芒。”

    “大家都说柳敬亭这次是故技重施,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不过我所认为的‘故技’可能跟大家有所不同,你们觉得他这次是躲起来搞写作,我却认为他这次是重演金蝉脱壳,大家仔细再看一遍那个视频,他说的是古庸生和柳敬亭不再写作,没有说龙贪杯啊,没有说林欢啊,没有说其他的xxx呀,所以,柳敬亭这次封笔其实是掩人耳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匠录》近期的杂志,如果有新冒出来的‘杰出新人’,那就有可能是咱们的古庸生大大。”

    这个讨论话题出来之后,徐晴打抱不平地写了一条微博:“就是想休息休息,就是想绕地球溜达一圈而已,都省省吧。”

    这条微博固然向很多人透露了柳敬亭的可能去向,但同时也坐实了那个猜测。

    “果然不出所料,柳敬亭决定出去‘环球旅行’,三年之后‘归来’,只要轻轻松松地回应说,出去转了一圈,心态已经改变,俗世的纷争实在可笑,以前的赌具统统作罢,或者干脆就直接认输,摆出一副我出去玩了一圈,压根就没把什么赌约当一回事,即便输,也是输的伟大,输得无所谓。嘿嘿,柳敬亭,你连应付对手的手法都江郎才尽了吗?”

    这个名为“东山之客”的id在兵荒马乱的争论中独树一帜,发言往往都是另辟奇径,但往往能别开一番局面,引一时舆论,在分析柳敬亭封笔动机的过程中,迅速脱颖而出。

    “所以,柳敬亭这次的封笔,究竟是急流勇退还是江郎才尽,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东山之客信心满满地在微型博客上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动身
    “东山之客”在网络上掀起好大动静,自然很快引起《匠录》编辑们的注意,如果是以前,他们早就热烈讨论起来,是否回应,如何回应,是否要把消息告诉他们的老板。

    由于柳敬亭走怀柔和放权的管理路线,所以只要编辑们商定好应对方案,他们就可以在不通知柳敬亭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现在情况自然不同,办公室北侧靠窗的位子,柳敬亭正在一丝不苟地调整“福尔摩斯”和“陆小凤”的连载和出版计划。

    大家都了解柳敬亭对网络舆论的态度,现在煞有其事地讨论起来,有违“无所谓才能无所畏”的铁律,何况柳老板现在正忙得焦头烂额。

    常有道拉了一个临时讨论组,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王见山、苏瑾和青椒都认为应该跟他商量这件事,毕竟那个东山之客现在已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康令月是可说可不说的态度,她由衷地觉得,以柳敬亭的风格,估计照例不会搭理。

    “我感觉是个熟人,而且是水平非常高的熟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那个东山之客完全是凭借自己发帖积累人气,没有任何拉帮结派的痕迹,这种人一看就是玩论坛的顶尖高手,而且还是一位同行。”常有道说。

    “崔嵩?薛慕亮?”

    “可能的人太多了,毕竟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包括见山的老东家。毕竟我们是挖墙脚。”

    “关键是我们也不是百分百清楚咱们的老板大人真正的计划是什么啊。”

    “旅游肯定是真的,从昨天开会的内容来看,他不可能再化身投稿。至少这两点,那个什么东山之客的没有说对。”常有道分析道。

    “以我的智慧,怎么可能故技重施?”

    柳敬亭赫然露面,大家都吓了一跳。

    “所以,你们拉这个讨论组的目的是?”柳敬亭紧随其后问道。

    常有道尴尬地恨不能钻进屏幕里。

    康令月回:“我们在讨论网上关于你封笔的新闻,因为不想打扰你,所以拉个临时讨论组来的。”

    “没错。”常有道灰头灰脑地接道。

    “我被大家当做老板。虚荣心是得到一定的满足啦,但是你们这样公然排斥我,我就不开心了。老常你这个月的奖金还想不想要了?”

    除了王见山和常有道,其他人都开始窃笑不已,康令月火上浇油地说:“不是公然,是私自。”

    “我错了。老大。这个月奖金全部拿出来请客。”

    “拿出来?从哪里拿?”柳敬亭问。

    其他人纷纷回复捂嘴笑的表情,王见山看得暗暗称奇,他以前的那个公司,老大发飙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敢接话,虽然平时老大们也偶尔跟下属聊天说笑,但一旦事关工作,就像今天这种情况。犯事者会被十分严厉的责骂一顿。

    可是,眼前是什么情况?

    “我搞错了。是上个月奖金拿出来请客。”

    “噢,大家同意吗?”

    “同意。”

    “同意+1!”

    “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另外,既然大家提了,我就认真地说下吧,不管那个东山之客是何方神圣,大家都不要花时间理会,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披上马甲去耍耍,然后就是关于这件事,我的确做了一些准备,不过都是信手拈来,并不是酝酿良久,谋定后动,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暂时先不跟大家细说,总之一句话,随机应变。”

    “好的。”

    “明白。”

    “最后,我刚刚在算两本书档期的时候,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点子,福尔摩斯和陆小凤都是和侦探有关的题材,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做一期书评大赛吧,老常、见山?”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常有道接道。

    “好的柳总。”王见山仍然有些拘谨。

    “pps,大家以后有事情,不管什么事,包括网购、游戏、生活琐事,什么都可以在工作群里说,小组一旦拉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不自觉地产生了,那我当初干嘛还拉你们入伙?”

    “老柳,这事我会做深刻检讨。”

    “要非常深刻!”

    “绝对,而且,今天中午的外卖,我一个人下去拿。”

    王见山看着屏幕,若有所思,又想起之前拒绝的那几个应聘者,对常有道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

    柳敬亭下午五点半才从办公室离开,康令月当仁不让地主动去送,大家都默契地没有跟随,实际上,杨丽璐莫名隐身之后,大家逐渐开始把柳敬亭和康令月脑补成新cp,老师的得意门生和老师的女儿,自古就是容易产生**的一对。

    “柳总……”

    柳敬亭笑着阻止道:“康指导,你不是真的吧?”

    康令月耸肩,道:“跟着大家叫顺口了,那个,其实我们都是叫柳肿。”

    柳敬亭笑着点头。

    “那个,我过来其实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你到了希腊之后,抽空给我寄张明信片呗。”

    柳敬亭怔了一下,随即道:“这个没问题。”

    下了电梯,康令月突然说:“为什么不把《哈姆雷特》和《阿q正传》拿去申请诺奖,我觉得这两部作品都符合标准,还有那首《西风颂》。”

    柳敬亭猛然想起来康令月乃是世界名校、比较文学专业的高材生,不过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实在不好跟人解释,因为莎士比亚比诺贝尔要早两百年,他本人对诺贝文学奖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无人可知,柳敬亭原本的打算是,所有作品尽量各有归属,就好像他同样没准备拿《红楼梦》去申请一样。

    “它们不需要被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奖认可,也能一样伟大。”

    柳敬亭只好这么解释,这句话其实是文学界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作为“全人类的骄傲”,他一生与诺奖无缘,而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诺奖作品没有一部能与他相提并论,实际上,纵观诺贝尔文学奖历史,找出能与托尔斯泰三名著比肩的作品都非常困难。

    这其中固然有文化地域差异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这个奖项并非绝对的公正,并非能慷慨容纳所有的伟大作品。

    康令月认可了这个回答,顺口问道:“嗯,对了,半仙她?”

    “她要学同传。”

    “不在《匠录》了?”

    “有时间,我再找她谈谈吧。”柳敬亭底气不是很足地说。

    康令月点头。

    “再替我跟大家说再见。”

    “三年后见?”

    “我会偷偷回来看你们。”(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世界波(上)
    柳敬亭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待了七天,陪父亲一起出应酬,见朋友,给老爸长脸;帮妈妈在镇上选了一家地理位置不错的门面,圆了妈妈做衣服店老板的梦想。

    此外,亲戚邻居有很多慕名而来的粉丝带着小说或者干脆带着朋友来要签名,当然揣着各种明信片的“还珠粉”和“西游粉”也不在少数,不过对他们来说,能要到章学艺和赵欣的签名似乎更加理想,要这两位明星的签名对柳敬亭来说,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但操作起来却是一件麻烦事,遇到这种要求,哪怕他们的眼神很渴望,也只能婉拒。

    这种门庭若市的情况接连持续了四天,而且只要柳敬亭在家,都会尽量满足大家提出来的请求,做这件事除了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是为自家积累人缘。

    第五天柳敬亭和爸妈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表兄弟姐妹听说他来,基本聚齐,又是一番热闹;

    第六天拜访了中小学的老师,难免又要回顾一遍青葱的校园生活;

    第七天,也是计划中待在家里的最后一天,柳敬亭没有去任何地方,而是把高中几位合得来的同学包括赵侃、于小树、孙信阳等几位室友,一并邀请到自己家里做客。

    不知是不是因为柳敬亭这几年闯下的名头太大,大家刚来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得有些拘谨。

    柳敬亭如今也是见识过各种大小场面的人,对这种场面并不陌生。他也不刻意跟大家套近乎,只是顺其自然地与他们说话聊天,十多分钟后。气氛终于开始缓和,毕竟一起经历过那些二缺的岁月,从来不会缺少共同话题。

    赵侃说起大学时代跟柳敬亭的那次通信,引得大家集体吐槽,连孙信阳都没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