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医泡段(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医泡段(完结)-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想的是怎么让这些人吐出来。段断当然不会让他们这么做,这么做只会逼着最后半岛再次从大唐的手中流失掉。

    “陛下,刚说的是明面上的账,还有暗账,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就有贸易,大唐这年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手工业发达,而琅玡郡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那里有大批的新人口,就会需要更大批的商品,无形中就会养活更多的人。创造出更加巨额的财富。陛下,不可只着眼前利益,而放弃大好的前景。”

    “可是段大人刚也说了,又是免税又是借粮的,他们哪哪里还买得起商品?”马上又有人反驳了。

    “看着咱们免税借粮,可是不代表他们可以不还,但若不这么做,现在就算派人去收税了,能收到什么?再逼着那些平民把刚到手的土地,再转让给你们,然后让你们再像前半岛的贵族们一样,对他们敲骨吸髓?陛下好不容易才建立的亲民形像,就是让你们这么糟蹋吗?臣请陛下严令,此风不可长。”段断一改过去的疲软的形像,梗着脖子吼道。

    文臣们没人敢搭话,生怕一搭就成了存心毁了李治的圣君之名,他们才不触陛下这个霉头呢

    “段大人,那么军功的封赏之地从何而来?”李绩悠悠然的站了出来,慢条斯礼的问道。

    “军功谁说一定要封赏土地?”段断反问道。

    “是不然谁又肯为大唐卖命呢?”文臣们现在马上又站上军方背后了,阴糁渗的说道。

    “请陛下莫要寒了将士们的心呐”又一文臣趴下痛哭流泣起来。

    “清扬还是单纯了些,不过朕倒是想起来了,半岛政策大半皆是出自他手,说起来大半的功劳都是他的,让大唐不费吹灰之力,力夺琅玡郡,封个万户候也不为过了”李治哈哈大笑起。

    “我不要,我今天就把话放这儿了,我不要,看谁好意思要”段断本就是有股子倔脾气,当殿就吼了出来。

    李绩怔怔的看着他,磨了半天的牙,竟然说不出一个字,是啊,李治看来是打定主意要站在段断一边了,轻而易举的把自己放到一边,抬着段断做了第一功臣,应该就是要段断说这句话吧,轻轻的一笑,弓身说道,“老臣有罪”

    “老将军这是做什么?您劳苦功高,切不可与这黄口小儿置气。”李治笑着让人扶起李绩,却不问李绩罪从何来,他根本也不想知道。

    顺便帮着段断用年纪来塞住老爷子的嘴,主意本来就是段断出的,老爷子虽然把计划完善了,但没有这黄口小儿的蓝本,想来也没这么顺利,所以让他当第一功臣,您这样的老爷子好意思跟他抢吗?

    “李尚书,清扬敢问,大唐对半岛是想长治久安还是打抢完了,就让人都回来,由着别人去占领?”段断此时已经气红了眼,也不管李治了,就像是个斗士,不死不休一般。

    段断见不得人动不动拿‘让战士寒心’一说,让人屠城抢珠宝就不寒心?那是没寒将士的心,却寒了老百姓的心那点钱还不够将来补偿的。他们是为了占领,而不是抢了就跑。这些人的脑子能不能想得长远一点?

    李绩没有搭话,他当然知道既定的政策就是为了全面的夺得半岛的控制权,而非像太宗时一样,把高句丽打得半残,然后退回来,等着人家休养好了,再杀大唐一个回马枪。

    李治因为听取了段断的建议,才会耐下心来,死守边境,生生的把半岛困死。说到底就是为了用这几年的时间,把半岛问题彻底解决掉。

    他也是参与了这个计划的,并且也是这个计划的直接执行人。他也是经历过高句丽之战的人,当年太宗也是筹备多年,结果战时死了两千多人,耗费更是无数。比之这役时间上,战损率上,还有耗费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明知这些,可是作为军方的代表,有些话他不得不说,这是他的责任,他不能让自己的徒子徒孙们戳自己的脊梁骨。

    “老臣有罪。”李绩再次弓身长揖。

    “我们在朝上出谋划策为什么?不就是想让当兵的少死几个人,让利益最大话吗?朝庭每年用那么多钱,打造战无不胜的军队又是为什么?不是让他们为自己家多划拉土地、奴隶的”

    “他们是国之利器,国家养着他们是为了保家为国,这是当兵的天职就像我们这些人,保障后勤,让他们安心在前线打仗,也是天职一样。这是应该做的

    我不是说他们不该赏,有功就该赏,不对,不是赏,而是奖赏是赐予,奖是他们应该得到的,那是他们军人至高无尚的荣誉。

    但军人要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成为军人,是大唐和老百姓养育了他们,他们不去保护自己的百姓,反而抢老百姓的土地,这算什么兵?我们这些原本该当百姓公仆的人,也憋着去抢他们土地,我们配当这官吗?”

    “清扬,好了,你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了,朕会好好考虑你的建议。”李治难得看段断这么脸红脖子粗的骂人,而且还把满朝文武都骂了,李治虽然觉得解气,可是却又不得不为段断担起心来,真的要让他站在全部人的对立面去?

    “是,臣莽撞了”段断嗓子都喊得沙哑了,低头认错,想想又说道,“臣启陛下,还有一件事,这是很重要的。”

    李治觉得头痛了,段断这是怎么啦还没完没了,可是此时若是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耐烦,段断就会马上被群起而攻之,还是笑了笑,“你说吧”

    “就是琅玡郡不能撤兵。”这是他来之前在家和唐依一起商量过的,准备来说的。结果正经话没说成,把有的没有说了一堆,想想,半岛事可是唐依的心愿,坚决不能办砸了,一定要从根上把这些人掺沙子,掺不过来,洗脑也要洗过来。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兵把守,严防那些顽固的抵抗组织趁机做大,酿成民变。

    要知道抵抗运动从来就不稀罕,原驻民与外来政权总要有磨合期的。强力的压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军队除了有威慑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帮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取消他们的贱民制度。让那些抵抗运动的人们没有滋生的土壤,没人支持你,运动个屁啊

    李治这才明白,刚刚段断声嘶力竭的吼了半天,最终其实还是怕,怕有民变,怕大唐无法长治久安,不然也不会想到要先对琅玡郡进行三年免税,再取消原有贱籍,再放平仓粮借给平民休养生息。这是一系列的动作,让原住民相信,大唐的统治更加人性化,让他们心向大唐。

    “在此同时,这三地的儒生、士大夫们,要强力打压。决对不给他们再抬头的机会,因为顽固份子几乎全是这些人里产生的……”段断继续说道。

    元超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段断的思绪,基本上这殿上的除了几位老将军和段断之外,其它人都是儒家子弟,拜孔子的。今天他不但想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了,连天下的儒生也一并得罪了不成。

    “我说是半岛的儒生,士大夫。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就会感激,他们想法很单纯,谁让他们得到幸福,他们就会认谁当主子。但有些人不会,他们自视极高,他们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他们坚持的正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我们要派自己的先生去,要办学堂、要办图书馆,让每个贱民的孩子像大唐民众一样,每个人都认字,看得懂小说,懂得基本的为人处世之理。告诉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他们是大唐子民,他们是汉人,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国家,他们都是汉时的乱臣贼子后裔”段断瞪了自己大舅子一眼,很理直气壮的说道。

    在坐的全都不是傻子,他们也许会贪心,也许会为了私利而狗咬狗,可是静下心来听了这么半天之后,能反驳的却一个也没有。

    灭了盘踞大唐头上多年的隐患,可以就是一雪前耻,他们当然欣喜若狂,忘乎所以了,可是他们也没忘记之前高句丽的强悍;新罗的狡猾;百济的左右逢源。打下来了,再让它跑了,那才气闷呢,也许段断说得对,现在不是时候,土地哪没有,移民出去那么多,关内不是也有土地了?虽然不多,但也可以抢抢看的。()


第二三九章 雪雁归藏

    第二三九章 雪雁归藏

    吐蕃的禄东赞是有雄才大略的人,这些年看也看明白了,大唐是越来越强,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离开而变得有机可乘,于是再派亲信,并且送了大礼过来,言辞恳切的请求把大太妃文成公主迎回去。这会不是人质了,而是护身符。

    雪雁也一直关注着,知道半岛事了,自己也就该动身了。所以早就准备起来,可是真的到了分离的时刻,她还是心有戚戚。

    李治是大方的弟弟,当然,人家现在把吐蕃当成自己的,自然大方,给雪雁带的比当初的陪嫁有多不少,多好的收买人心的机会,他不用就是傻子了。

    唐依则给雪雁带了不少的药,还有高原反应的预防与冶疗一书,当然雪雁在吐蕃生活了多年,这些根本用不着,可是唐依却不干,在她看来,‘你回来也十年了,身体虽然一直不错,可岁月不饶人,能跟小姑娘时比吗?’

    有些话也没说,比如他们都知道,这回文成公主去能跟上次一样吗?上次是和平使者,这回是女祸祸。大唐还指着她刀不血刃的把吐蕃弄回来呢,这可是劳心劳力的事儿。吐蕃人也不傻,等在那儿让你杀,所以这次文成公主的道路铁定是不好走的。唐依能做什么?只能多给她带药,能带的都都带上,主要是她不是内科,也没法训练几个医女带过去,只能让身边四大丫头跟两个过去,了胜于无。

    “你们听听,越发的跟清扬一个腔调了。”雪雁都哭不下去了,笑骂起来。

    李淑摇头,但也点头,“这回依依倒没说错,你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又不是小姑娘。上次病了,身子本就亏了,这回自然得小心些。再说咱们打什么主意禄东赞能不知道?可是他却没办法。内忧外患之下,把你弄回去,最好扣下,让大唐投鼠忌器。他好争取时间,好快点把内部矛盾处理完成,现在就是毒药他也得硬着头皮喝下去。所以你这回可谓是艰险重重,一个不小心就让皇兄满盘皆输,现在你不仅代表你自己,还有大唐。”

    “我就不爱听你们说那些屁话,雪雁,你别管他们,把自己护着就成了。一定要小心啊”高阳说着又哭了,现在兵役制了,她也没法把小三送到文成公主身边混军功了,现在她是真的舍不得雪雁。

    雪雁知道,其实三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不管其它,先把自己护好,她活着,他们才有再见的机会。至于说吐蕃问题那是男人们的事,与雪雁无关。

    但唐依性子别扭,真的有关心的话她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而李淑也是,当谋士当惯了,虽说生了孩子性子平和许多,可是到关键点上,就使不上力了;也就高阳爽快,直来直去的惯了。

    再舍不得,也得去不是。当然这回李治是用了大心的,怕程老爷子闲得太难受,没事让他带着他的兵把来往的道路来回疏通了好几次,美其名曰让公主别再受二茬罪了。

    这么做也有好几个好处,道路通了,兵马当当然的也就更好长驱直入,而且有好理由,连禄东赞都不好意思说不。只好说,你们管吐蕃之外的道路,入境之内的,我们自己来。生怕程老爷子修高兴了,大兵顺着杆就进了吐蕃。那他才真的引狼入室了。

    老爷子也是人精,修路我们不管,可是也不能让你们糊弄,公主金枝玉叶的,身体也不好,总不能倒在路上不是,所以你们修,我们当监工,保证不超过百人,只是监督你们把路修得合乎我们大唐的标准不是。

    禄东赞能说啥?总不能说一百人也不行?显得他们这么小器。于是程老爷子就派人延途的找茬。吐蕃为了修一条合乎大唐标准的马路算是费了老劲了。

    禄东赞那叫一个悔,却也没法子,好在吐蕃奴隶社会,人也单纯听话,让修路迎回深受敬爱的太妃,他们也乐意,倒真的把道路修得又平又宽,几轮的马车也能过去。

    让程老爷子都没话说。当然程老爷子也把延途的关防什么的看得一清二楚,连细作都省了。

    所以雪雁一路上倒真的又快又舒服,除了延路上的各地官员的迎来送往把她累着了之外,基本上没受一点委曲。

    上次用一年才走完的路,三月就到了。那还是因为公主仪仗队太麻烦,若是大军挥军直入,绝对要不了三月

    到边境看到大唐兵多将广,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架式也知道,这些人素了太久,就等着自己去给他们找机会呢。让雪雁表示鸭梨很大。

    进入吐蕃境内,吐蕃百姓那真诚的笑容再次让雪雁感动,这回她不用再回边远的小村落,以防着皇权的争斗,她直接被迎入了乡下干部给她修建的布达拉宫,虽说是为她而建,可她却没真的住过,一切有如梦境一般,以为一生就在小村里过去了,可是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而两次境遇却那么的不同。

    之前只带工匠、书籍,怕乡下干部疑虑,她连近卫都没带,这次李治配给了她两千人的近卫部队,保卫她的安全。

    禄东赞当然不答应,可是李治能让他不答应?不答应就不让公主回去。禄东赞也只能咬牙应承。

    主要是拖不起了,半岛事毕,禄东赞就派人说了,然后谈修路,到修好路,又不用了一年时间。反正你路没好,我们公主是不会起驾的。等路修好了,再谈带人的事,你不答应,我们就慢慢的谈。弄得禄东赞还以为这是大唐的缓兵之计,就是不想让公主过来。路可是修好了,两地之间太顺畅了也是麻烦,害得禄东赞现在东路之上也派上重兵防守,有点首尾不顾的意思了,再不让公主过去,他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这才咬牙答应了。

    并且急急的定下了公主归藏的时间表,他想得是很好,本想让这近卫没来过吐蕃,不一定能适应,一进吐蕃就放倒,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反正到了我的地方,怎么着也得由我了。

    结果这两千人不是从长安选的,而是直接从程老爷子的部队里精选出来的,对吐蕃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换上吐蕃衣裳混在吐蕃人中,只怕禄东赞都分不清谁不是真的吐蕃人。想放倒他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不能放倒了,那分开也成,只要不让他们跟文成公主在一块,两万人也没用。于是雪雁一到边境,他马上就求见大太妃,文成公主他觉得他还是了解的,是位深明大义的好公主,应该了解他的苦衷。

    他就从雪雁这儿下手,跟雪雁摆事实讲道理,总而言之,你让大唐近卫保护你的安全,让吐蕃很没面子,这不利于团结。

    雪雁上次来是来和亲的,跟这次回来做太后能一个待遇吗?雪雁能像上次一样,被他牵着鼻子走?但也不想跟禄东赞把关系弄僵了,基本上,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侯。

    “大相说得是,只是本宫此次归藏,陛下甚为伤感,一片拳拳爱护之心,本宫万不敢辞。再说了,若不让兵士护送,本宫所带来的这些宝物,只怕也甚安全不是?”雪雁笑笑说道。这次她可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得好好的,边上自有太监送上大唐的好茶。而她身后八个大宫女站得笔直,谱可是摆得十足的。

    禄东赞也觉得此时的文成公主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之前也带了宫女,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