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侧种了樟树,差不多是同一个年份种下的,所有也都只有手臂那么粗,三四米的高度,这季节里叶子绿油油一簇一簇的挤在一块,华盖似的暂时也能遮挡一些雨水。
余生拉开传达室的铁门,转身向林老头挥了挥手算是告别,一只脚刚跨出门槛,就迫不及待的撑开雨伞朝着王姨喊道:“阿姨,这里!”
王惠怡抬头,看到余生的那一刻眼眸里的情绪有些复杂,几秒之后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抬起手臂和他打了招呼,另一边的肩包却顺着胳膊滑落下去,掉在路边的臭水沟里。
“呀!”反应过来后,王惠怡发出一声惊呼。
似乎被这个插曲影响了心情,她一路上都很沉默,偶尔眉头皱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眼角余光正好看见他的侧脸,稚气未脱,看上去有一点执拗,又有一点洒脱。
五月的江南,气温已经略显闷热,哪怕像今天这样狂风暴雨的天气,也只是稍微凉快一点而已,余生小心的撑着伞,尽量让伞面朝王姨那一侧倾斜,右边衣服早被淋湿了,还是装作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
“什么时候的车票?”王惠怡问的非常突然。
“明天下午。”
他突兀的停下脚步,转过半个身子站到王姨身前,沉默了几秒才道:“我知道您可能会不高兴,舍不得我往外跑,但是您一定要相信,过段时间我一定风风光光的接您去城里。”
“阿姨在镇子里住惯了,哪都不想去。”王惠怡心疼孩子,从包里翻出一包纸巾给他递了过去。
余生接过纸巾直接塞到裤子口袋,闪身给王姨让开道路,隔着雨幕,从老宅窗户里透出的橙黄灯火显得朦胧起来,整条泗水巷子,夜色中远远看去像是一条虚幻的时光隧道,沿着今时今日的这条小径,每往前走一段路程,在下一个路口拐弯的地方或许就能回到八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初期的光景。
“逢年过节的时候记得给家里捎句问候,到了外面就要本本分分做人,别想着不劳而获的事情,吃不了苦,就老实搁家里待着,阿姨养的起你。”带着哭腔讲完这句,王惠怡低着脑袋小声抽泣着。
“姨,以前我在学校,你每天在家都怎么打发时间?”余生似乎想到了什么,特意问道。
“霞光里有间租书的铺子,那时候办了张卡,休息的时候就看书解闷,后院里头也养了盆景,虽然都是不值钱的普通花草,围着它们转的时候时间能过的快些。”
余生脑海里关于王姨看书这块根本没有任何印象,应该就是他在南阳读书那会的事,后院里那些君子兰和秋菊到是见过,这样说来他心里多少还能好受一些。
“现在不看了?”
“铺子早关了,说是挣了钱去沿海开书店去了,谁知道呢,没了就没了吧,反正那里尽是一些小孩子看的书,很少能找到一本看的进去的。”其实从语气里听的出来,她曾经应该也遗憾过。
“都喜欢看哪些类型的书?”
“只要是民国时期的,基本都看。”似乎觉得话题被扯的太远,她便又问:“你问这些做什么?”
“没什么,晚上您想吃什么?”余生立马岔开话题。
“明天阿姨请个假送你,晚上不急着休息,咱娘俩亲手包一笼猪肉饺子,回头街里街坊的每家每户送上一碗!”
镇上的习俗,凡是谁家里顶梁柱出门远行,隔夜全家上下一起包上一宿的饺子,天一亮挨家挨户敲门给送过去,送出去的饺子越多,得到的祝福也就越多,出门在外胆气就能足些。
“姨,你在屋里歇着,我去买面粉和五花肉。”王惠怡只是简单的一句交代,余生心底却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眼圈瞬间红了。
从今天开始,他就是老许家顶天立地的一根脊梁骨,天塌下来他得撑着!
望着孩子变得高大的背影,她的泪水像是断了线似的怎么都止不住,岁月催人老,无数个夕暮辗转,眼看着孩子终于长大,自己不经意间却已经老了,两代人非常默契的完成了家庭责任的交接,从今往后,这个家的话事权就落在孩子身上了。
五花肉,芹菜,再加上一些去了皮的荸荠,红萝卜得切成米粒一样大小,等所有材料准备完毕,余生和王姨开始分头行动,他负责把五花肉辗成肉沫,把材料一样一样的加进去调味,王惠怡负责和面和烧水。
镇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土灶,逢年过节的时候专门用来蒸饺子或者煮年糕,端午的时候几十几百个粽子一锅就能煮下,先用刨木屑引燃柴禾,然后一根一根添些干柴,架上铁锅,蒸饺子是个细心的活,必须精准的算好时间,差了火候不熟,久了就会露陷,没点经验还真不行。
饺子蒸好以后都快十点了,隔壁刘叔家那只黑猫闻着香气从篱笆里钻了过来,这只猫浑身漆黑,唯独脖子上有一撮白毛,胆子挺大,一进屋就粘着王姨,不停围着她双腿打转,一边“喵喵”的叫个不停。
余生从蒸笼里捡出一碟水饺,重新烧了一锅热水,一边往锅里下着饺子,一边冲王姨笑道:“您去客厅歇着,这里交给我来。”
“来,小家伙!”王惠怡弯腰拍了拍手心,那只黑猫懒洋洋的走过去,伸出舌头舔着,她抱起黑猫,这时候才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我那份不要辣椒!”
这便是不开心了吧?他用食指和拇指掐着一双筷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锅沿,说到底王姨终究还是个女人,因为这事闹些情绪也很正常。
这让余生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书名已经忘了,里面有一句话却让他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作者麦琪笔下的描述,原文是这样的:“家居生活,与鸡,与狗,与猫。”
这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形式,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用视觉冲击来形容文字,很多人会觉得嗤之以鼻。
然而,他当年看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连续几天脑子里都有一副画面萦绕着,那便是一个王姨这般的女子,家长里短之余,抱着一只黑猫躲在墙垛里打盹。
等饺子出锅的时候,王惠怡特意让他用小碗单独盛开一份放在一边凉着,两人一猫围着桌子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因为头顶那盏昏黄的灯火,地面上倒影着他们的影子,屋子外面还在下着小雨,屋子里的画面却显得平淡而温馨。
“咱家也养只猫吧!”余生提出建议。
“你当猫那么好养活?老一辈都说猫养好了可以通灵,可要是饿着了,冻着了就容易往外乱跑,它不像狗那样忠诚,打比方来说,狗是男人的命,家里在脏在乱也得守着,猫是女人的命,有些一辈子勤俭持家,有些却可以抛夫弃子。”
王惠怡摸着黑猫的脖子,动作非常轻柔,暗淡的脸上突然有些自嘲的笑意,恰似旷野里纷飞的柳絮,从路人眼前滑落的时候身姿总是会格外轻盈。
“女人和猫?”余生沉思着。
“也就随便一说,好像是哪本书里看到的,拿女人和猫对比,因为写的很形象,就记住了。”
“您等我一下!”
余生上了一趟阁楼,几分钟后手里抱着吉他坐在王姨对面,撩动琴弦试了试音,简短的音符在寂静的雨夜显得清脆利落,那只黑猫被吓的不轻,背上的黑毛瞬间炸了起来,朝他投去一抹警惕的眼神。
“我记得跟您说过准备学习写歌挣钱,您肯定不能全信,借着这个机会,就当给阿姨解解闷吧!”余生深情款款的说道。
旋律响起,屋子里除了吉他和弦再无其他杂音,她已经屏住呼吸,怀着复杂的心情坐在椅子上,原本抚摸黑猫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她虽然不懂音乐,却能感觉到余生身上气质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0020章 《再见吧,喵小姐》
(求推荐,求收藏,0梦在公众章节保持每一章3000字,也是希望大家能够读的更爽快些,虽然书的签约状态还没改过来,暂时也没有任何推荐,但是每一个字0梦都是非常认真去写的,故事可能慢热了些,希望看官们再多点耐心。)
“那些不回家的清早~又失了眠
又会想起~那个夏天
我在~这喧嚣里把你寻找
人见人爱~的喵小姐
她也像我一样~睡不着
每天也想着~如何吃饱
但她~的眼神仍是那么纯洁
即使早已感到~世间的浮躁
王晓天的这首《再见吧,喵小姐》,听过的人可能不多,它的传唱率远没有同期其他歌曲那么高,却是一首几乎没有商业气息的作品,歌词也好,旋律也罢,甚至当时他整个人背着吉他站上舞台上给余生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
这也是《中国好歌曲》里能够打动他的几首歌曲之一,《中国好歌曲》里出了那么多的新曲,论起对哪首歌的映像最深,他会毫无疑问的选择这首《再见吧,喵小姐》,这是一首为猫而写的歌,同样将猫和女人糅合在一块,而且糅的非常仔细和用心。
仅仅一段而已,王惠怡抱着猫的手臂已经开始颤抖起来,她抬起头,眼珠一转不转的盯着他看,这些歌词浅显易懂,加上简短舒缓的节奏,反佛只是一场漫不经心的演唱,加上屋外的雨,躺在怀里的猫,一切契合的天衣无缝。
可是再见吧~再见吧~喵小姐
能否原谅那个招惹你的少年~
跟随~那一缕阳光
就能找到~最美的世界
歌声,雨声,声声入耳,王惠怡怎么也不会想到,余生不仅真的会唱歌,而且还唱的非常好听,反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心底震撼的情绪,只好呆呆的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心里依旧还在翻江倒海,脸色变得有些潮红。
这是一种盼子成龙的激动,没有什么比眼看着孩子展露才华更值得骄傲,她把余生看做自己亲生的骨肉,并没有因为血脉的关系而发生丝毫的变化。
那些不回家的清早~又失了眠
又会想起~那个夏天
我在这喧嚣里把你寻找~
人见人爱~的喵小姐!
最后的尾声,余生张开右手的五根手指让掌心贴在琴弦上,另一只手轻轻握着琴头,只用他低沉的嗓音演绎着,有一缕同病相怜的怜惜之情,也会流露出深深的眷恋和依赖。
“我还以为您会感动到哭。”他小心翼翼的将吉他放在桌面上,用深呼吸的额方式来调整心里惆怅的情绪,微笑着绕到王姨身后,用轻柔的动作帮她按摩着肩膀。
“你刚辍学那会,阿姨其实听担心你的,怕你钻牛角尖,之所以带着你到处去找工作也是想分散一下你的注意力,那时候你整天板着一张脸,眼珠子里全然没有神采,哪怕就那样拉着你四处走走,都比让你一个人闷在屋里强。”
她心底是欣喜的,孩子最终还是挨过去了,到现在她也时常想起,那是一段揪心的日子,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染了肺炎,前后在医院里躺了快一个月,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正好又到学校催交学费的日子,只能无奈的让孩子辍学了。
这之后余生回到家里连话也不爱说了,整天一个人闷在阁楼里,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捧着一本语文课本来来回回的背,他爱读书,而且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这让王惠怡心里越发内疚起来,常常半夜从噩梦里醒来一遍一遍的谴责自己。
这首曲子有种奇特的力量,她总觉的怀里那只脖子上有白斑的黑猫眼神有些迷离,像是温情女子面对离别时惆怅的眼波,又像是因为灯光的角度问题而产生出了幻觉。
“都是个过程,总不会一直消沉下去,一切都能好起来,就像这雨总会停的,明天说不定就会是个大好的晴天。”
“这个曲子叫什么?”王惠怡左手抬起来拍了拍他的手背问道。
“《再见吧,喵小姐》”
“喵小姐?”她皱起眉,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
“就是随意的一个称呼,形容那些像猫一样的女人,或者像女人一样的猫。”
余生并不觉得将王姨形容成一只猫有贬低的意思,在他心目中猫是勤劳和灵巧的,无论城市炎热或者潮湿,垃圾桶里的剩菜剩饭味道如何,也不管红砖垒起来的围墙会有多高,它们总能灵活的穿梭其中。
“你这一闹,家里以后就非养只猫不可咯?”
“也不是非要养猫,就是…”余生说到一半的话停了下来。
王姨怀里那只猫突然竖起一对耳朵,发出一阵腻人的叫声,晃晃悠悠的站起来,一个跳跃落在地上,悄无声息的朝后院里走去,顺着那个方向望过去,有一个穿着蓝色条纹睡衣的女孩,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愣愣得杵在门槛。
“不…不好意思,王阿姨,那么晚了,小丫又给您添麻烦了吧?”
女孩因为紧张紧紧抿着嘴唇,外面还下着细雨,她总算鼓足勇气抬脚迈过门槛,蹲下去抓起黑猫的两只前腿,故作生气的拍了拍它的脑袋,站起来的时候已经将猫抱在怀里。
“妮,什么时候回来的?”王惠怡一脸惊喜的凑了过去,拉起女孩的小手,一边扯着凳子一边招呼,“赶紧进来坐,被淋到雨,余生你愣着干嘛,赶紧给妮煮碗饺子去。”
女孩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神情忐忑的坐到凳子上,露出一脸尴尬的笑容。
“王阿姨,我都吃过晚饭了,别麻烦余生哥了。”女孩性格有些腼腆,这才一会儿的功夫脸都红了,这时候才答道:“学校里放五一长假,同学组织去黄山旅游今天刚回来的,明天还要回学校去。”
刘晓妮今年十八岁,生日和余生前后就差了三天,余生是农历六月初三,她是六月初六,读书那时候两人还是同班同学,又同是一个镇子里走出去的,彼此之间的关系自然不错,后来余生辍学了,她还央求过家里帮忙,不过老刘家的底子也薄,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
她下午刚从黄山旅游回来,陪着父母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饭,帮着母亲一起洗刷完碗筷,早早冲完凉换上睡衣准备休息,这时候才发现家里养的那只黑猫突然不见了,问了母亲才知道,小丫经常往王阿姨家院子里跑,跟母亲打了一声招呼就打着手电,撑着雨伞一路寻了过来。
刚从篱笆围栏那头穿进院子里,就听到小丫“喵喵”的叫声,紧跟着屋子里响起一段舒缓的吉他声,再往后她听到了那首《再见吧,喵小姐》,等她蹑手蹑脚的绕过院子里的盆栽,透过门框看见坐在灯火下弹唱着的余生时,一时间就被他身上那股洒脱的气质给镇住了。
他唱歌竟然这么好听?
她和余生可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在一所学校,哪怕后来到了南阳传媒大学,他们两人依旧是播音系里的同班同学,在刘晓妮的印象里,他是那种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也从来不会参加,可是他的歌声竟然这样好听!
难道一年时间真的可以让人改变这么大吗?
“呃…还是再吃点吧,我少下几个。”余生心底有点没底,眼前这个女孩可是和他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知根知底的,在外面见过的世面也多,可不像王姨这么好糊弄,万一露出点马脚,惹人非议总是很麻烦的。
“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趟去黄山班里同学就我一个缺席吧?咳咳…咳咳。”他一边蹲着往灶台里添刨木屑,一边回头问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