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外慧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绣外慧中-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模喟胧侨恿鸿u。众人心知肚明,所以在靖王府里,二夫人母子地位然,王妃不过顶个虚衔罢了。

    当年迫于父亲的威势送走长子,让王妃悒郁成病,以至再无所出,梁为琛心里着实抱愧,尽管宠幸二夫人母子,倒也从未想过废掉王妃,将二夫人扶正。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他杀了长子,立三子为太子,势必得立二夫人为后,否则。皇后和太子岂非势不两立?为了新朝廷的稳定,他只能牺牲掉结之妻,尽管她在整件事情中没有任何过错,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唉!”面对幽深静谧的林海,梁为琛喟然长叹,他的父王,若能预料到今天这样的结果,还会不会执意送走长孙呢?

    应该还是会的。对他的父王而言,长子和长孙谁杀了谁都无所谓,只要能让靖王府摆脱朝廷的钳制,彻底改变既定的命运,从此更上一层楼。

    从这个意义上说,父王的计划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他的长孙的确被他培养成了一代枭雄,也许比自己更适合做帝王。

    “父王,儿臣给您请安来了。”

    这一声父王喊得比平时的任何一次都亲热,梁为琛却寒毛直竖,惊慌地转动着中年福的身体,在密林中寻找着长子的身影。他知道长子武功高强,能无声无息跟踪到这里,地面上没有,肯定还在树上,仰着脖子搜寻了半天未果,梁为琛色厉内荏地喝道:“逆子,还不快出来参拜!”

    梁瑾瑜从树梢轻轻落下,脸上不见丝毫尴尬,甚至带着一点慵懒的笑意:“如果我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偷袭,你现在已经是死人了。我没那样做,是想问你一个问题。我真的是你儿子吗?”

    “你当然是!”为了活命,即使眼前的人不是他儿子,梁为琛也会一口咬定他是,何况他本来就是呢。

    “既然我是你儿子,为什么你对我全无父子之情?”多年以来,这是梁瑾瑜最大的心结,最大的不甘,他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一表人才,为什么父亲对他全不在意?随手把他丢在外面,任他自生自灭。他可以体谅母亲,女流之辈,在家里做不得主,平时也不能轻易出府,父亲的冷漠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不是自己长得像他,梁瑾瑜会以为自己是母亲跟谁私通后生下的,因为是耻辱,所以王府里容不下。

    梁为琛还以为他在记恨小时候把他送走之事,不耐烦地解释:“那是你爷爷的主意,不是我的,你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我也舍不得。”

    “就算是爷爷做主把我送走的,为何后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在外面九死一生,你却望都没望过一眼,就像我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你爷爷不让”,反正死无对证,梁为琛索性把什么都推到先父身上。

    一开始,他的确是舍不得的,可后来,他的姬妾又给他生了一大堆孩子,对于那个一出生就被送走的长子,他确实很少想起了。即使偶尔想起,他堂堂王爷。公事私事,每天日理万机,哪有闲功夫管他。没在一起生活过的孩子,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我始终是个混混,你还会不会去认我?”

    “当然会了,你是我儿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肯定会让你认祖归宗。”

    “是吗?为什么你找到我三年了,从未提过让我认祖归宗之事?”

    “那是因为你身份特殊,你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宠臣,就是要利用这个身份才好办事,若你是靖王府世子,便只堪为质,哪里还能得到他的半分信任。”

    “你终于承认了!你肯认我,不过就是看中了我的身份,让我在皇帝身边卧底,为靖王府谋出路。若我始终是个混混,你就只当没养过我这个儿子,是不是?”

    “怎么会?瑜儿你……”

    “不要叫我瑜儿,我嫌恶心,你的瑄儿才是你心目中真正的世子人选吧。梁瑾诚是替身没错,却不是我的,而是梁瑾瑄的!可笑我还一度信了你的鬼话,以为梁瑾诚真是我的替身。”

    梁瑾瑜哈哈大笑,笑中带泪,指着梁为琛的鼻子说:“我原来还以为,你对我多少有点父子之情,到王府后才现,你不只抛弃了我,连我的生母都已经被你冷落多年,靖王府的二夫人才是真正的当家主母,梁瑾瑄才是奴仆心中的少主子,难怪你一直让我当隐身人,你从没打算公开我的身份,对不对?”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梁瑾瑜很少回靖王府。偶尔回去一趟,也是半夜三更,偷偷跟王妃见上一面,在某处僻静的院落住个一晚半晚,根本没机会跟靖王府的人打交道。虽然也曾派人调查过王府,知道王妃多病,二夫人当家,却没想到,妾侍和庶子已经嚣张到了那种程度,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尤其是王爷领兵去了外地后,府里完全成了二夫人母子的天下,所以他回来的当天就把那对贱人母子投进了地牢。

    梁为琛强作镇定的面孔终于出现了裂隙,紧张地问:“你把瑄儿怎样了?”

    梁瑾瑜再也不掩饰自己的杀意:“放心,他还活着,我要让他亲耳听见我登基时的礼炮声,让他心满意足地去死。你不是最爱他吗?我不会拆散你们父子的,很快就会送他去地底下陪伴父王。”

    “你……”梁为琛再也说不出任何话,因为他的口中被儿子弹进了一颗黑色的药丸。

    梁瑾瑜笑眯眯地看着他放大的瞳孔:“不是儿臣不愿意跟父王闲话家常,只是登基典礼将近,儿臣必须回去更衣了。”

    梁瑾瑜把父亲的尸体拖到树林外,那儿有一处悬崖,只要往下一推就万事大吉,悬崖很陡峭,从没听说掉下去的人生还过。

    如果时间再充裕点的话,也许他会挖个坑把父亲好好地掩埋,可现在真的来不及了。

    这种事,他又不愿假手于人,即使如周济那样的亲信也不行,说到底,他不相信任何人。虽然他从不在意别人的言论,可头上戴顶“弑父”的大帽子,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施展轻功回去的路上,梁瑾瑜心里除了轻松,还是轻松,再没有其他感觉。上次杀了梁瑾诚,他还有些难过呢,这回干掉亲爹,反而无感了。看来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无论多不近情理的事,做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关保没找到云乔,云乔既是二夫人的兄长,梁瑾瑜岂能留下他坏事?云乔现在跟自己的外甥梁瑾瑄一样关在牢里。至于被王爷点到其他几位,有行动自由的,都是识时务的,不会跟过气王爷的亲兵走;那不识时务的,要么做了刀下鬼,要么进了牢房,早失去了行动自由。

    四位亲兵在茶寮没见到王爷,跑到树林里找了一圈,心知王爷已经凶多吉少,决定合四人之力,闯进大殿去揭穿梁瑾瑜的罪行。

    可惜,他们一入城就被捉住了。他们第一次在城门口探头探脑时就暴露了行踪,梁瑾瑜指示不要打草惊蛇,自己亲自出城,跟着他们找到了王爷。看他们再也联络不到任何人,留着无用,等他们再次入城时,便索性抓了。

    梁孝帝定乾二年八月初一,梁瑾瑜在樊城称帝,国号为靖,年号元禧;与此同时,云阳王,临海郡王,郑王,巴王纷纷称帝。各国各有年号,各有货币,各有关卡,苦的是老百姓,走到哪里,路引一大叠,货币几大包,言语之间更是小心又小心,若在靖国投宿,却按梁国的年历算日子,会被当成奸细的。

    后来他们都学聪明了,说到至尊,只称“吾皇”,说到日期,只说“今儿,明儿,后儿,大后儿,万后儿……”

【文字版】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都一景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都一景

    八月初五,梁瑾瑜派人来南都跟赵国秘密协商,希望两国通力合作,一起灭掉梁国。

    赵国自然求之不得。梁毕竟是正统,也许在西部,老百姓不排斥靖王称帝;在南方,老百姓更拥立赵氏,但在中原,即使梁帝对待战俘的态度令老百姓有些失望,真要让南方的赵国或西部的靖国统治他们,他们还是不甘心的。梁帝不先接回俘虏,而是忙着征兵让他们过江打赵国,他们不积极,不代表他们不会殊死抵抗来犯之敌,捍卫自己的领土。

    即使抛开百姓因素,单从三国的兵力来看,梁国依然是占优势的。光是彭克山率领的西北军就有三十万之多,还有据守在东部的孙恪靖,手下亦有二十万之众。

    赵国和靖国,无论哪一个跟梁国单打独斗,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只有合作,才是最好的出路。

    靖国使者在赵国受到了热情款待,双方绝口不提靖王,就像那个人从未存在过一样。

    前几天听到梁瑾瑜顺利登基的消息,赵延昌就明白,靖王梁为琛多半已经命丧其子之手。他当初会放梁为琛回去,不过是试试他的能耐,如果梁为琛能赶跑儿子,自己上位,赵靖同样可以合作,根本没差。

    若从意愿上讲,赵延昌希望梁为琛胜出,因为他比梁瑾瑜好对付。但梁为琛自己没用,斗不过儿子,谁也没办法,赵国不可能派出兵马帮梁为琛从他儿子手里夺回江山,那未免太荒唐。他们父子彼此难容,关别人什么事?赵国肯放梁为琛回去,已经是额外开恩了。

    靖国的使者还没走,八月初九,梁国的使者又来了,这次,他们很爽快地接受了停战协定,赵国也很爽快地放走了战俘。

    战俘走后,赵佑熙便派人把俞宛秋母子接进了水师营,这些天,他都在没日没夜地训练水师——之所以要夜里练,是因为对方水军很可能会趁着夜色进攻——已经连着三个晚上没回东宫,想着以后只会更忙,索性把妻小接到身边。

    晚饭时,俞宛秋总算见到了自己的夫君,夫妻俩只来得及说几句话,他又被部将喊了出去,说牟军师有请。

    漏刻指向戌正,俞宛秋把尧儿哄得睡下,让乳娘和兰姨在房里陪着,自己带上知墨和茗香来到城墙上。

    据说河岸边本没有城墙,是安南开府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慢慢修建起来的,现在,这条因形而得名的之江边,不仅建有牢固的城墙,还有三个大码头,修在三座城门下,分别是:碧波门,望潮门和望仙门。

    水师营驻扎的地方,就是望仙门。

    站在城墙上俯瞰,河中的船只正在战鼓声中进行划行比赛,俞宛秋忽然想起现代的皮划艇,特意修造成那种船头尖尖船身窄窄的样子,就是为了提高度。这古代的战船,船身似乎宽了一点,肚子也大了一点。

    再一会,鼓声变快,战船上的人开始互击,随着金属碰击声和呼喝声传来的,还有噗通噗通地落水声,知墨担心地说:“黑灯瞎火的,万一掉到江里淹死了怎么办?”

    茗香嗤了一口道:“要是掉到水里就能淹死,那还当什么水军啊,当个船夫都不够格。”

    “说得好!”她们的身后,猛地传来了一道带着笑意的浑厚男声,三个人赶紧回头,原来是一名年青将军领着一队士兵在巡逻。

    6军将领俞宛秋基本上都认识,水师营的人却没见过,遂开口问:“请问这位将军贵姓?”

    “免贵姓程,末将也想请问姑娘贵姓,这么晚了,怎么还在江边逗留?”

    因为晚饭后洗浴过,头只在一侧松松地绾了个慵妆髻,后面的全披散着,看不出已婚身份。俞宛秋也没刻意更正,只是简单回答他的话:“天气热,想到江边吹吹风。”

    倒是知墨问了一句:“下面好像在练兵,是不是不能看?”

    程将军笑着说:“这里白天挤满了姑娘,都是来看太子练兵的。末将只是好奇,三位姑娘怎么挑晚上来呢?又看不见太子殿下的真容。”

    俞宛秋惊问:“你是说,她们都是冲着太子来的?”

    程将军越好奇了:“姑娘竟不知道?末将倒要怀疑姑娘是不是南都人了。每次太子训练水军,城墙上就挤满了大姑娘小嫂子,人山人海的,这已成为南都一景。今日还有人提议,不如把望仙门改成望夫门更合适。”

    “为什么?”俞宛秋现自己牙酸起来。

    “因为她们都想嫁给太子啊,可惜太子妃太跋扈,不许太子纳妾。”

    “太子妃才没有,是太子自己不喜欢别的女人”,茗香气得不得了,指着程将军说:“太子妃每天起早贪黑,连着开了三家成衣坊,专门给你们做军衣。最近又开了一家济慈院,征募名医,收购药材,就怕你们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治。连裹伤的绫带都要求先用开水煮过,在大太阳底下晒干,再密封起来备用。你们倒好,这么编排她!”

    “茗香!住嘴!”俞宛秋连喝几声,茗香才委屈地住了嘴。

    程将军到此刻才现情况有点不对劲了,疑惑地打量着俞宛秋,尴尬地问:“您不会就是……”

    “我就是太子妃,我这个小丫环没见过世面,性子又急,让将军见笑了。”

    程将军大惊失色,带着手下跪在地上请罪,俞宛秋只得一再表明自己不介意,搜肠刮肚地找词儿安慰。她之所以先不表明身份,是指望能听到几句真话,哪怕是对朝廷,甚至是对太子本人的不满也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知却听到了关于自己跋扈的传闻。

    这些话,在宫里有人传还好理解,太后给太子挑的那十个女人,不管太子纳不纳,她们在名义上都属于太子,站在她们的立场上,她们有理由嫉恨自己。宫外的这些人却是为什么呢?难道嫁给太子,就必须跟很多女人分享他,否则就是不正常,不贤惠,跋扈成性,不管在别的方面怎么努力都弥补不了?

    茗香是冲动了一点,但她嚷出来的,却是自己的心里话。

    如果连这些她一力维护的军人都站在太后那边指责她,她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她苦笑着想:军人都是男人,而且是古代的男人,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个个都巴不得三妻四妾,身为他们主帅的太子却不纳妾,也许他们真的觉得难以接受吧。

    她甚至想,这一点会不会影响到太子的声威,因为他的手下认为他怕老婆,没有男儿气概?

    这天深夜,赵佑熙回房就寝时,现小妻子还睁着大大的眼睛,他心疼地问:“是不是练兵的声音吵着你了?”

    俞宛秋笑着说:“没有,其实江水拍岸的声音很有节奏的,听着这个很容易入睡。”

    赵佑熙学着她的样子把耳朵贴在床板上,俞宛秋凑过来问:“是不是很有节奏?咦,我好像听到了……”

    夫妻俩同时色变,这声音他们太熟悉了,是王府护卫出的警报声。

    ————————分隔线————————

    今日有点卡文,第三更估计码不出来了,现在还只1k。

    跟人拼字总是我最少,以后没有2o万存稿决不文,呜呜。

【文字版】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半夜遇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半夜遇袭

    佑熙飞快地换上战袍。一面殷殷叮嘱:“你待在营房里,千万不要出去,三更半夜的,外面又乱。”

    “嗯,我知道了,你也要小心。”俞宛秋走过去给他拉好衣领,这件衣服的夹层是金丝软甲,理论上是可以挡箭的,就不知道真实性能如何。

    赵佑熙走后不久,外面就传来了战鼓声和喊杀声,其中还夹杂着惨叫声。俞宛秋心惊胆战地守在尧儿床前,几个女仆全都一脸苍白,绞着手绢静静围坐。

    她们都明白,这回不是练兵,而是真的开战了。第一次距离战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