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长个记性也是好的。下次再想要参加什么诗会便提前打听清楚了,是不是有人想要招赘婿。”
谢慎笑骂了一句,搓了搓手掌道:“今日便不温书了吧,既然已经出来了,索性便玩个尽兴。”
。。。。。。
。。。。。。
第四十一章 巧论倭患
(求收藏,求推荐票!)
“咦,今天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慎贤弟你居然不再把自己锁在阁楼里温书了?”
王守文颇是惊讶的说道:“慎贤弟想去哪儿玩儿?沉鱼馆,还是紫云阁?这两个地方的姑娘我都熟络,保准慎贤弟你满意。”
谢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守文兄你脑子里光装着这些啊,我说出去玩个尽兴又没要你去逛窑子。。。。。。”
谢丕听到这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想必守文大哥这些时日一直憋着,心情烦躁的紧吧。不过短时间内守仁兄应该是不会回余姚了,守文大哥便是要发泄也不急于这一时嘛。”
王守文听得心中一惊,连忙道:“慎贤弟你不会也好男风吧。。。。。。”
谢慎笑骂道:“你当谁人都是曹主簿吗?我口味还没那么重。我是叫你和我一起去趟书院。”
这下王守文真的有些懵了。
书院?那不是读书的地方吗?
孔教谕可是出了名的严厉啊,他们要是去书院还能玩的尽兴?
王守文等人因为要准备即将到来的府试,故而这段时间可以不必每日都去书院进学。王守文好不容易得了空闲,正自窃喜,哪里肯随谢慎回什么书院。
他连连摇头道:“慎贤弟,若你说别的地方我一定毫不犹豫的跟你去。可这书院我可是不想去了。”
谢慎嘴角一挑道:“真的不去?”
王守文咬牙道:“绝对不去。”
“好,那你到时候可别后悔。”
说完他便拉着谢丕一起朝马车走去。
“唉,慎贤弟有话好好说嘛。你倒是说说,去书院怎么个玩法?”
王守文又追了上来,谢慎摇了摇头叹息道:“你若真的想来到时可得听我的。”
“哎,这好说。刚刚我是在和慎贤弟你开玩笑呢。”
王守文忽然想起县试之前谢慎得到孔教谕一番特训,这小子似乎总能抓准时机,在最正确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跟着他总归不会有错。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上马车啊。”
。。。。。。
。。。。。。
王家马车停在三味书院时,正巧赶上了下学的时间。
有不少书院的学生三三两两结伴从内堂中走出,见到谢慎等人直是十分惊讶。
谢慎则是无视这些惊讶的目光,径直朝院内走去。谢丕和王守文紧紧跟在谢慎身后,亦是不发一言。
内堂之中,孔教谕正在捧着一本古籍细看,听见脚步声下意识的抬起头去看。见来人是谢慎等人,孔教谕放下书本淡淡道:“怎么,不好好准备府试,来老夫这里做什么?”
“学生谢慎拜见夫子。”
少年躬身一礼,先将礼数做足。
“学生听说最近倭患频繁,浙东各府都有倭寇袭扰。宁波府那边甚至都有屠村的惨剧发生。学生担心府尊会戒严城池,若是临近府试考期再前往,恐会耽误考试。”
虽然绍兴府距离余姚不过一百余里,若是脚程快两整天也差不多能到了。可是若是遇到了倭寇袭扰海境,绍兴全府戒严,恐怕就得绕路走。若是赶上不通情理的,甚至会拒绝谢慎他们入城。他的担心倒不是没有道理。
事实上,倭患问题一直是困扰大明的顽疾。
而要说倭患最严重的省份,莫过于浙江省了。
浙东六府,枕江接海。
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六府时刻会面临倭寇的袭扰。
大明朝变化反复的海防政策导致了倭患时而肆虐,时而沉寂。但短暂的沉寂后总会以更猛烈的势头重新肆虐临海六府。
正统七年,明英宗曾明确了海防政策,“不许居民临水开市以诱贼寇及私下海。”简而言之就是你们这帮刁民不要想着在海边开设集市了,这样会引诱倭寇前来劫掠。而且,你们这帮刁民未经朝廷的允准不能私自造船下海。
天顺三年,这一禁令变得更加严厉。
“禁浙江并直隶缘海卫军民不许私造大船,纠集人众,携军器下海为盗,敢有违者,正犯处以极刑,家属发戍边卫。”
翻译成大白话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刁民不准造船下海,若是敢有私带兵器下海的一律视作盗寇,抓到了主谋正犯斩首,家属全部发配。
这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一度也取得了不错的震慑效果。
不过这一切都从宪宗时发生了变化。宪宗朱见深最出名的莫过于专宠比自己大了十七岁的万贵妃了,事实上他对于政治确实也不怎么感兴趣。反映在海防上,便是“浙东海防日益废弛。”
不过到了弘治朝海防又严厉了起来。
听闻谢慎提起了倭患,孔教谕似乎也有些忧心。他捋了捋花白的银须,叹声道:“陛下鸿德,却不能感化这些蛮夷,逼得我大明严禁海防,一板一木不得入海,直是可惜。”
稍顿了顿,孔教谕继续说道:“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近来宁波府那边倭寇确实闹得厉害,绍兴虽然好一些,但谁也保不准这些倭人会不会绕将过来。距离府试还有一个月,若是你担心,便提早些启程前往绍兴府吧,且莫因为倭患戒严耽误了赴试。”
“学生多谢夫子。”
谢慎拱手致谢后冲王守文和谢丕使了个眼色,二人连忙随声附和。
“到了府城切莫贪图玩乐,要悉心备考,莫要辜负县尊对你们的殷切期盼。”
孔教谕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毕竟常年在余姚任县学教谕,对于绍兴府的人事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他虽然也想帮谢慎等人顺利通过府试,但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总不能修书一封,叫绍兴知府对这三人特殊关照吧。
“如此,学生告退。”
谢慎又冲孔教谕恭敬施了一礼,孔德道满意的点了点头。
三人这么出了内堂,王守文这才是恍然大悟。
“原来慎贤弟你说的玩的尽兴是这个意思,我差点都被你弄晕了。”
。。。。。。
。。。。。。
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
(求收藏,求推荐票!)
谢丕也道:“距离府试还有足足一月,慎大哥这么早启程绝不仅仅是害怕倭患吧。”
谢慎苦笑道:“既然都说了要带你们玩的尽兴,自然不能食言。在这余姚城待得腻了,不妨去府城耍耍。”
“高,实在是高。若不是慎贤弟扯到倭患上,孔教谕肯定不准许我们这么早提前去府城。”
王守文直是对谢慎佩服的五体投地。作为县试上榜的学子,谢慎他们当然有权力决定何时前往绍兴府参加府试。但他们同时也是三味书院的学生,是孔老夫子的学生。孔教谕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组织学子一起前往绍兴府参加府试,这个时间通常在开考前的五日。
要说嘛这件事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方面孔教谕认真负责,另一方面便恰恰相反,他有些多管闲事了。
孔教谕的这个习惯持续了足足二十年,自然也不会因为谢慎他们做出改变。但谢慎扯出倭患之事,孔教谕只当他们对府试重视,怕因意外耽误了赴试,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允准他们提前前往。
三人约定了翌日一早启程,便先各自回家了。
竹楼之中,谢陈氏和水芸正在剥菱角,见谢慎回来皆是面露喜色。
谢陈氏冲谢慎招手道:“小郎回来了?快这边坐。”
谢慎挠了挠头道:“大兄呢?”
谢陈氏叹息一声道:“你大兄要跟着商队去杭州府售卖姚江茶,恐怕得去上个把月吧。”
“哦。”
谢慎心中暗暗叫苦。这事情赶得还真是巧。他要提前去绍兴府准备参加府试,大兄偏偏也赶在此时去杭州府贩卖茶叶。这样一来家中就只有大嫂和水芸两个女人。好在余姚城的治安还不错,不然谢慎真有些不放心。
“大嫂,明日我便要和同窗一起赴府城参加府试了,你和水芸在一起一定要互相照拂啊。”
谢陈氏微微一愣,旋即道:“怎么,府试不是四月吗,恁的这么早便要去。”
谢慎淡淡道:“我怕路上遇到倭患,还是早些到府城的好,反正也不差这几天。”
以谢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当然不会在意多出十几天的住宿银钱,谢陈氏点了点头道:“奴家懂了,小郎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啊,考完了府试便早些回来。”
谢慎如今已经成为了谢家的希望,谢陈氏自然对其寄予厚望。自打谢慎夺得了县试案首,往日里那些流氓恶痞再不敢到谢方的茶铺斗勇闹事。而那些早与谢家不往来的亲戚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跳了出来,赶着与谢家结交。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嫂嫂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谢陈氏冲水芸使了个眼色道:“你去陪小郎收拾收拾行囊,这些剩下的菱角我一个人剥就好。”
“嗯。”水芸轻应了一声,便跟着谢慎一起上了阁楼。
“公子,你真的要走吗?”小娘子轻咬薄唇,幽幽说道。
谢慎只觉得好笑,摊开双手道:“不过是去府城参加府试,又不是不回来了,瞧把你吓得。”
“那。。。那倭寇真的如公子说的那么可怕吗?”
水芸之前一直在王家庄子里做事,可谓是典型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便能够听到一些关于倭寇的传言也都是王家仆人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准确性自然不能得到保障。相较之下,她更想从谢慎口中得到关于倭寇的信息。
“这些倭寇行事狠辣,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皆是焦土连连,白骨累累。”
提到倭寇,谢慎自然是恨得牙痒,紧攥的拳头上青筋暴露。
“那公子一定要小心啊。”
水芸的面色一时变得煞白。经过谢慎的一番描述,倭寇完全就是无恶不作的恶棍,她着实为谢慎的安危担心。
“放心好了,现在绍兴府倭患的压力还不大,若是在宁波府那边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如果谢慎没有记错的话,弘治一朝,绍兴府都没有经历过大的倭患。虽然也有零星的袭扰,但毕竟不能构成大的威胁。当然在倭患最严重的嘉靖朝,便是绍兴府也被倭寇多次袭扰,百姓苦不堪言。
因为倭寇的存在,东南海防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明朝廷本就不算富裕,长此以往国库更是见底。
在谢慎看来一味的严禁海防并不能杜绝倭患,毕竟整个东南沿海都是经济富裕之地,经商者不计其数。这些商人既不能设立集市,又不能下海通商,收益自然大受影响。他们既然赚不到钱,索性就造船下海当起了“倭寇”。既然朝廷不允许他们经商,他们便去抢好了!
所以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嘉靖朝的倭寇里,有不少都是大明商人。他们黑白通吃,烧杀抢掠,比真的倭寇还可恶。
所以治理倭寇问题绝不能一味的海禁,这其中还有许多可以斡旋的东西。当然这些得是掌握了足够的权柄后才能谈论的,眼下谢慎需要做的是先考好府试。
“我有些累了,就先睡了。麻烦帮我整理下衣物,我明日一早就走。”
谢慎淡淡一笑,便去歇息了。
烛火摇曳,小娘子水芸身着薄衫默默为少年收置着此行的衣物。
。。。。。。
。。。。。。
翌日一早,谢慎便爽利的起床,一番梳洗后和大嫂谢陈氏、水芸一起用早饭。
来到大明朝后,谢慎便得到大哥大嫂的悉心照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谢慎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谢慎,但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后,他早已把大哥大嫂当做最亲近的人。此番离别,虽然只有短短一月,谢慎却是颇为不舍。
用完早饭,谢慎与大嫂、水芸一一道别,随后便毅然转身离开了竹楼。
大街上王家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王守文和谢丕坐在马车上冲谢慎招手,少年再回首看了一眼竹楼,不舍的跳将上了马车。
。。。。。。
。。。。。。
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天下纵横有我的打赏~)
来到大明朝一年有余,谢慎的全部生活都集中在余姚城中。这在古代自然没有什么,不少人一辈子都蜗居在一个小县城中,与外界的交流几乎为零。
对于绍兴府,谢慎还是颇为期待的。毕竟是浙江布政使司最人杰地灵的地方,掌控了江南百年文脉,少年直想看看它究竟与其他地方有何不同。
马车行了不久便出了余姚城,走在蜿蜒曲折的土路上,留下浓厚的车辙印。滚滚黄尘扬起,点缀在青山绿水间颇是一种别样的韵味。
“慎贤弟,你说这次绍兴府试,你会不会再夺一次案首。”
王守文忽然觉得无趣,便随口问道。
谢慎摇头苦笑道:“尽人事听天命,这种事情谁又说的准,但求无憾吧。”
余姚县距离绍兴府城并不远,若是步行两整日即可。
谢慎一行人乘坐马车,一早出发,日落时分已经到达城门外。
看守城门的兵勇例行搜查了马车,确认并无携带甲胄兵器后,谢慎一行人便顺利的进入了绍兴府城。
与余姚相比,绍兴府最大的特点就是阔气。
不管是衙门、城隍庙这些标志性建筑,还是临街的铺面、百姓居住的瓦屋都比余姚整整大了一圈。
王守文曾经来过两次府城,故而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谢丕却是一直啧啧称叹了。看他的样子,恨不得当即便围着城墙绕上一圈,将绍兴府的草草木木看个遍了。
谢慎还是很淡定的,毕竟经历过后世大都市钢筋混凝土的生活,这些所谓的阔气建筑相比之下完全不够看啊。
“守文兄,天色渐暗,我们还是快些找个旅店住下吧。”
既然要在绍兴府待一个月,还是早些找到住处的好。
王守文嘿嘿一笑道:“找旅店住下?到了这绍兴府,某要是还需要住旅店,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谢慎皱眉道:“不找旅店住。。。难道你在绍兴府有好友可让我们借宿?”
王守文得意的拍了拍胸脯道:“陆家和我们王家是世交。陆家原先也住在余姚,但自从陆相陆大哥入了国子监,他们阖家便搬到了绍兴府来。若是我们来府城参加府试还瞒着他们,让陆伯父知道了,肯定会数落我的。”
谢慎苦笑道:“我们一住便是一月,不会打扰到他们吗?”
王守文翻了一记白眼道:“打扰?他陆家的宅子在绍兴府也就比府尊的小,我们独住一跨院怎么会打搅到他们。慎贤弟,你可别多想。”
谢慎也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和王守文争辩,索性和谢丕一起坐上马车,朝那陆家大宅而去。
不多时的工夫马车便停了下来。王守文第一个跳下了马车,一马当先上前叩了叩门。
出来开门的门子大约三十来岁,他眼力极好,只一眼便认出了王守文来。
“王公子,您怎么来了?”
王守文摆了摆手道:“我这次和几个同窗来府城参加府试,特地前来拜访一番伯母和陆大哥。”
那门子知道王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