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李家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之李家庶子-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世充与窦建德都被大唐所平定,这个纷乱了近十年的天下,也该重归太平了,普通百姓也终于能有安生的日子过了。

    李隐到达长安后,将缴获王世充、窦建德及隋朝的乘舆、御物献于太庙,然后举行清点战利品的“饮至礼”祭祀祖先。

    当李渊见到王世充的时候,历数他的罪行,王世充回答道:“我的罪固然该杀,但是晋王答应过允我不死。”

    李渊听后,下诏赦免了王世充,让他作为平民和兄弟子侄一起安置在蜀中,不过当王世充被人带下去的时候,李渊却是冷笑了一会……

    随后,李渊还做出了在闹市中将窦建德处斩的决定,李隐对此立即提出了反对,“父皇,窦建德在河北甚得民心,如将他斩杀,只怕河北又会复叛。”

    李渊道:“正是因为窦建德在河北得民心,朕才留他不得,至于河北,安排好人员镇守期间,应该不会再出大乱,此事朕意已决,皇儿不必再劝了。”

    李隐听后,默然无语,知道那个叫刘黑闼的人,终究还是会有威震天下之时。

    当天,一代枭雄窦建德,就此声陨长安街头,死得可谓是相当的憋屈。

    在得知窦建德被杀的消息后,被暂时安置在雍州官衙内的王世充向身边的人道:“与夏王相比,朕……我能在巴蜀安享晚年,好像也不太差!”

    然而王世充的庆幸,却没有持续多久,当初被王世充所杀的大臣独孤机的儿子、现在的大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这时带着人马赶到了王世充停留的地方,假称有敕令传唤郑王,王世充和兄长王世恽跑出门后,便被独孤修德的人所乱刀砍死了。

    王世充到死之时,也没搞清楚到底是谁杀的他。

    这事发生后,李渊下诏罢免了独孤修德的官爵,不过没过多久,又对其重新启用,而王世充其余的兄弟子侄等人,也在赴蜀途中以谋反罪被处死。

    这时,李渊认为天下已大致平定,于是大赦天下百姓罪人,免除一年的徭役。陕、鼎、函、虢、虞、芮六州由于这些脸承担这转运辛劳、耗费,幽州境内因长期受敌军阻隔,均免除二年徭役,国家的律、令、格、式,暂,暂使用隋朝开皇旧制。

    不过在赦令颁布后,王世充、窦建德的余党仍然有人被李渊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并没有宽赦,治书侍御史孙伏伽上言:“可以没有军队、粮食,但不可以不讲信义。陛下既然已经发布赦令,又将人迁走,这是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本心,让大臣平民以哪个为标准呢?而且王世充尚且得到宽大,何况是他的余党,应当将他们释放。”

    李渊听了孙伏伽的劝谏,这才改变注意,不再对王世充、窦建德的余党区别对待。

    二十日,李渊开始陆续下诏安排人员镇守新收复的中原、河北两地,任命屈突通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

    又任命将军秦武通等人统兵驻扎在州,淮阳王李道玄为洛州总管,镇守窦建德的原来的都城,任命郑善果等人为慰抚大使,赴州选拔任命山东各州县的官员。这时李世绩之父李盖终于平安归来,李渊下诏恢复了他的官爵。

    因为王世充、窦建德的平定,,李渊已开始将目光从军事转向了经济建设上来。二十六日,李渊下诏在洛、并、幽、益等州设置钱监,赐予晋王李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各三处官炉,裴寂一处官炉,准许他们铸钱。除此之外,有敢私自铸钱的,本人处死,家属没收流放边地。

    隋朝末年,钱币的弊病是质量低劣份量不足,甚至有裁剪皮革或糊纸作钱的,老百姓无法承受这弊害。到此时,才开始行用“开元通宝”钱,一枚重二铢四参,十枚钱重一两,轻重、大小很合适,各地使用方便。李渊命给事中欧阳询撰钱币上的文字并书写,文字回环往复都能成义。(注:开元通宝因有“开元”二字,而李隆基又有个年号为开元,所以常被误认为是年号钱,但其实是武德四年时开始铸造的,本书出现的时间则提前了一点点。)

    十二月,高丽国王高建武派遣使节到长安向大唐进贡,高建武之兄高元,已于大业十四年,也就是杨广被试那一年去世了。这件事的发生,大振了大唐的声势。

    高丽国虽不大,但因为杨广三征高丽却未能将其征服的缘故,其实在各藩国中是有极高的威望的,这样一个国家,现在却向大唐进贡,无疑是认同了大唐代隋的地位。

    于是至此之后,便陆陆续续都有各大小不等的藩国至长安进贡了,大唐的威名也开始慢慢的向四周传播。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李渊从未感到如此顺心过,但是唯有一件事,让他感到十分的头疼。

    让李渊感到头疼的,是如何对李隐的封赏问题。

    去年李隐平定刘武周的大功,还未来得及封赏,现在,他又生擒了窦建德,直接导致河北、中原皆被平定,接着又招降了王世充,再率先派人进入洛阳皇宫……

    如此多的功劳加在一起,又因李隐本身的地位本就很高,所以李渊思考了许久,也不知该如何对其封赏才好。

    大唐以武立国,不封赏或是封赏不符战功,都是不行的,于是在思考了两个月后,李渊下达了对李隐的封赏诏书。

    李渊因为晋王李隐功勋卓著,前代王朝的官爵都不能够与之相称,特别设置了天策上将一职,位置在王、公之上,名义上有权统领全国兵马。十二月二十日,李渊任命晋王李隐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太原道大行太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允许他建立天策府,自行设置天策府百官!

第264章江南攻伐

    当李隐被任命为天策上将之后,长安的氛围立即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因为天策上将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不说那名义上的统领全国兵马,单是建立天策府,自行设置天策府百官这一点,就几乎能与东宫相媲美了,李建成与东宫官署,顿时感到了来自天策府的压力与威胁。

    李建成有感于自己在军方的力量过于薄弱,向李渊表东宫宿卫杨文干为庆州都督,统兵于长安西北,随后又着手准备对付天策府的计策。

    为了藏拙,不让众人都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李隐于是向人宣告,他因为天下逐渐平定,决定在宫殿西侧设馆,接待四方的博学之人,从此着开始重于文事。

    对此,李隐很快发布了亲王令,任命秦王府属宋正本,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薄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谘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人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均以本人官职兼任文学馆学士,分三班每日轮值,供给珍馐美味,礼遇恩宠格外优厚。

    李隐上朝、办公之余,总是来到文学馆,找各位学士讨论文章典籍,有时到半夜才就寝。李隐又让库直阎立本分别给各位画像,由褚亮作赞,号称“十八学士”。士大夫能够成为文学馆学士人选,当时人就称为“登瀛州”,比喻他们一步成仙。

    ……

    今年年初之时,李子通渡过长江攻打沈法兴,夺取京口。沈法兴派遣他的仆射蒋元超抵抗李子通,在亭交战,蒋元超兵败身亡,沈法兴放弃毗陵,逃奔吴郡。

    于是丹阳、毗陵等郡都投降了李子通。李子通任命原沈法兴的府掾李百药为内史侍郎、国子祭酒。

    杜伏威自去年饮恨江都后归唐后,一直在寻找机会再打败李子通。杜伏威这时虽没了争霸天下的野心,但却想平定江南后再去长安享清福。

    这时,杜伏威见李子通刚与沈法兴交完战,士卒疲惫,不失为一个好机会,于是便派行台左仆射辅公率数千士卒攻李子通,任命将军阚棱、王雄诞为辅公的副将。

    辅公渡过长江攻打丹阳,攻克丹阳后进军驻扎于溧水,李子通率数万兵马拒敌。

    辅公挑选了一千名精兵手持长刀作前锋,又命一千人跟随在后,对这一千人道:“有退却的,立即斩首。”自己带领其余的兵马,又在这千人的后面。

    李子通列方阵前进,辅公的前锋部队殊死战斗,辅公又以左右翼攻击李子通的方阵。

    双方这时已鏖战了数个时辰,李子通的士兵本就因刚与沈法兴交战不久,尚未修养充足,所以这时便渐渐不是辅公军的对手,在辅公军两翼的冲杀下逐渐的抵挡不住,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士卒溃逃。

    李子通于是兵败逃跑,辅公乘势追逐,王雄诞劝辅公小心敌军在溃逃的途中设伏,但辅公没有听王雄诞的。

    谁知果如王雄诞所料,李子通久经沙场,虽然战败,却仍有反击之力,于逃跑途中在有利地形设下了埋伏,猝然发难之下,辅公军因没有防备,反被李子通所败,最后返回军营,坚壁不出战。

    王雄诞这时又向辅公建言道;“李子通没有营寨壁垒,又满足于小胜,我们如果乘他不加防备发动袭击,可以打败他。”

    辅公脸色阴沉的道:“这太过于冒险了,本帅自有大败李子通之计,王将军就拭目以待吧!”

    因为辅公已多时不再领军,所以这时的江淮军中,善战而多谋的王雄诞在军中的威望其实已赶上辅公了,辅公此次难得再有机会领军作战,十分不希望让王雄诞出风头,所以对他的献计都是通通拒绝。

    王雄诞皱着眉头退下了,随后,他便带自己的几百名士兵于夜晚袭击李子通,乘风势放火,李子通大败而逃,数千士卒投降。

    经此一战,王雄诞的声威大振,而辅公见王雄诞竟无视他这个主帅而擅自出战,心中已是顿时怒火冲天……

    在得知王雄诞大败李子通后,杜伏威便亲自率兵两万,与辅公军会合,然后围困江都城。

    在杜伏威大军围困江都城月余后,李子通粮草食尽,而有无法战胜杜伏威的军队,于是只好放弃了江都,保守京口

    于是江西之地,遂全部为杜伏威所有,杜伏威也将治所迁到了江都附近的丹阳。

    李子通这时感到自己势弱,而觉得京口离杜伏威的势力比较近,于是又带兵向东逃往了太湖,一路收拾散兵,最后得二万人。

    在太湖修养了月余后,李子通突然在吴郡袭击了沈法兴,将沈法兴的军队打败。

    沈法兴带几百个亲随放弃吴郡城逃走,吴郡贼帅闻人遂安派手下将领叶孝辩迎接沈法兴,沈法兴在半路又后悔,想杀了叶孝辩,改奔会稽。

    叶孝辩发觉了沈法兴的意图,于是打算暗中除去沈法兴,沈法兴在得知叶孝辩要杀自己后,感到处境窘迫,他不想受辱,于是竟投江而死了。

    李子通的兵力再次重新强盛起来,便将都城迁到余杭,接收了沈法兴的全部地盘,北从太湖,南到五岭,东包会稽,西至宣城,全为其所有。

    江南之地的“三国争霸”,于是变成了两虎相争之局,互相之间来回攻伐,但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杜伏威对此感到有些厌倦,上奏李渊想离开江南回长安为官,不过被李渊以江南未定为由拒绝了。

    而辅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常与他的好友左游仙会面,不知在谋划着什么事。

    王雄诞对此有所警惕,隐晦的向杜伏威表示了他对辅公的担忧,但杜伏威却不以为意,认为王雄诞过于多虑了,王雄诞对此只好作罢。

第265章 皇家矛盾

    萧铣性格狭隘,爱猜忌。他手下的将领依仗功劳恣意骄横,又好擅自杀人,萧铣对此深感不安,于是宣布命令要裁军兴农,实际则是想以此夺诸将的兵权。

    大司马董景珍之弟是带兵之将,对萧铣的“裁军兴农”之策心怀不满,于是谋划反叛,但事情尚未发动,便泄露了消息,最后被萧铣所死。

    董景珍当时在外镇守长沙郡,萧铣下诏赦免了董景珍,但却召他返回江陵。当初萧铣还是一个小小的罗川令的时候,便是董景珍首先推他为主的,这些年来,董景珍对萧铣的为人也是看透了,知道他如果返回江陵,必死无疑。

    于是董景珍决定索性不再奉萧铣为主,十二月初五,董景珍以长沙郡投降唐,李渊诏令峡州刺史许绍出兵接应。

    十二月十五日,唐峡州刺史许绍进攻萧铣的荆门镇,守取该镇,不过与董景珍所在的长沙郡相隔仍是比较远,只能声援,而无法提供再多的帮助了。

    许绍所辖峡州在之前一直是与王世充的郑、萧铣的梁两国接壤的,王世充未被灭的时候,他的人与萧铣的人每次抓获许绍的部下,全部都杀死,而许绍抓获郑、梁的士兵,却发放路费全部遣返。

    郑、梁的士兵为此深感羞愧,也颇受感动,不再侵犯骚扰,峡州境内于是得以一直较为安定。

    萧铣在董景珍降唐后,感到震怒,立即派他手下的齐王张绣攻打长沙的董景珍,董景珍对张绣道:“你没见西汉李渊‘去年彭越,往年杀韩信’这样诛杀功臣的事吗?为什么要互相攻杀呢?”

    张绣不作回答,继续进兵包围了长沙。董景珍感到苦守而无援,最终唯有败亡,于是打算突围,但却在准备突围的前一晚,为部下所砍下头颅,送往张绣处,长沙遂为张绣所平定。

    张绣返回江陵后,被萧铣任命为尚书令,张绣仗着有功,骄傲蛮横,为萧铣所记恨,不久后,萧铣又寻了个借口杀了张绣。

    董景珍和张绣都是萧铣成事的从龙功臣,在经过他们的先后惨死之事后,梁国的功臣及众将领都产生了离心。

    此后,李渊下诏征发巴、蜀军队,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襄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准备攻萧铣,定荆襄之地。

    ……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渊下诏立皇子李元景为赵王,李元昌为鲁王,李元亨为酆王,二十九日,又封皇子李元方为周王,李元礼为郑王,李元嘉为吴王,李元则为荆王,李元茂为越王。

    李渊入主长安后,可谓是焕发第二春了,宠幸的妃嫔很多,且都陆续怀了孕,现在受封为王的那八人,都是李渊的儿子,至于女儿现在更是多了十几个。

    那些受宠的妃嫔,争相交结各位年长的王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嫔,奉承献媚、贿赂、馈赠,无所不用,以求得皇上的宠爱。

    李智云因为是个富贵闲王,没什么实权,所以与之结交的妃嫔并不多,而李隐和李世民,都是出于忌讳,而没去讨好诸位妃嫔,所以诸妃嫔妃这时都争相称赞李建成、李元吉而对李隐和李世民所有诋毁。

    当然,李隐虽没故意结交宫中的妃嫔,但他与李智云的母亲万贵妃,因之前的互相帮助,而一直有联系,有她的枕边风相助,李渊对李隐的厌恶感要比李世民好上一些。

    因为李建成与李元吉与后宫来往甚密,后世也有人说他们与张婕妤、尹德妃私通,但宫禁幽深神秘,此事却是无从证实之事了。

    这时,太子东宫、各王公、妃主之家以及后宫妃嫔的亲属,在长安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而有司部门却不敢追究,这对大唐的威望有所损伤。

    为了显示皇家和睦,李渊下诏让李隐住在皇宫的外殿承德殿,而李世民则住在承乾殿,李元吉住在武德殿后院,他们的住处与皇帝寝宫、太子东宫之间日夜通行,没有限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