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关云长-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吾有如此猛将何愁大事不成!大军三更造饭,五更起程,来日与张角决战!”董卓叫道。

    “诺!”众将领命而去。。。。。。。。。。。。。。。。。。。。。。。。。。。。。

    原来这张绣是西凉武威祖厉人氏,人称“北地枪王”,使一杆虎头金枪。张绣是武术名家童渊的大徒弟。他的“百鸟朝凰枪”威震天下。评书中还说,张任,张绣均师从童渊,赵云是童渊的关门弟子,童渊是张绣、张任、赵云的师父。童渊本来只收徒两人,一人是“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张任。两人均学了他的“百鸟朝凰枪”,并且闯下了极高的名望。童渊晚年隐居深山,后经赵云求拜,收了赵云为关门弟子。所以三人可以称的上是同门师兄弟了,而张绣作为大弟子,显然功力不菲。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出战前奏(求推荐、收藏)
    张绣一直跟随张济,在张济的手下共事,作为张济的副将,跟随张济南征北战,所以很少有机会在董卓面前露脸,但自从作为李傕的副将关羽被保举出战,并且一举成名之后,这张济就一直酝酿着,酝酿着机会准备把自己的亲侄子推介出去,也像关羽这般在危急时刻显露一把,然后扶摇直上,因为张绣本身有着不凡的武力,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所以一直未能获得提拔,而张济作为董卓手下第五大战将,给予张绣施展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凭着他自身的实力很难飞快提升,眼瞧着关羽一路获得提拔,而同样有着非凡功力的侄儿却一直屈居着副将之职,他心急如焚,不过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这不机会就这样悄然到来,张济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举保举张绣出战,张绣的出场也是让董卓的眼前不禁一亮。

    张济携张绣很快出去准备了,一路上张济不停的叮嘱张绣道:“明日之战能有几成把握?”

    张绣信誓旦旦道:“叔父放心,明日定将完败今日张角出战的两员战将,至于他人么就不敢说了!因为毕竟没有见过他人武力!”

    “出战今日的两人没问题?”张济问道。

    张绣遂道:“侄儿纵观今日敌方二人的武力不过如此,如果单挑二人肯定没问题,要是二人合战与我那就不好说了!”

    “这么推来你比华雄的武力还要胜一筹了?”张济继续问道。

    张绣不禁笑道:“华雄匹夫之勇也!不足为虑,侄儿练就了一副百鸟朝凤枪,叔父也许没见识过侄儿的厉害,明日战场上就让叔父一睹为快!”

    “这么多年你一直屈居我的副将很少有出头的机会,这次可一定要好好把握啊!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可一定要抓住这出头的机会啊!要好好表现才行!”张济继续叮嘱道。

    张绣拱手道:“多谢叔父栽培,侄儿一定不负叔父所望,努力讨敌!”

    张济用坚毅的目光看了看张绣,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二人各自回去准备了。

    关羽这次未能如愿争得机会,不过他没有感到失望,在他看来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么多次屡建奇功的他,日后少不了机会,因为他始终坚信自己是个人才,既然是金子就有发光的时候,更不会被埋没,本来他以为董卓身边已经乏良将可用了,没想到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张绣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好奇,他倒想看看这张绣有多大的能耐,居然敢接这么大的“活儿”,因为之前对于这张绣了解的十分有限,就是《三国演义》对他提及的也有他的名字,这枪神的名号看来真的有些看头。

    今日的一战让关羽颇感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仓居然能打败华雄,这是出乎意料的事情,在《三国演义》中,周仓作为二爷的下属未见有过多大能量,书中说他气力过人,而华雄在书中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周仓能战败华雄,看来武力还是可以的,要不怎么能有资格做二爷的小弟呢?

    那个截天夜叉何曼,在《三国演义》中提到他为曹洪所杀,然并非是武力取胜而是使用拖刀计斩之,也就是说属于偷袭,二人战有50余合不分胜负,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何曼绝非等闲之辈,毕竟曹洪也算是一员大将了,而文聘的武艺应该比曹洪强不到哪去,今日一战,何曼能打败文聘,足可见何曼的武艺不差,也许是因为文聘年轻的缘故吧,看来张角的部下还是相当的有实力的,难怪连朝廷的官军都胜不了他。

    张角手下有着如此猛将,更兼军队素质很强,一看就是经过训练的精英部队,如此对敌,关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次征讨不同以往,兵强马壮,敌人势力庞大,所以要取胜就绝不是件容易事,不过关羽并不会因此退缩,越是困难就越要往前冲,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退缩两个字,即使面对死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也许这正是对自己的考验,他要坚强面对,将所有的困难都踩在脚下,唯有如此方不辜负重生二爷的名声,而且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走过的第一步,他的路还很长,他不能被敌人所吓倒,相反他要征服对方。

    这也许是董卓面对的最大的一次考验了,如果成功的击破黄巾主力的话,董卓将是汉朝的第一功臣,那时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入主京都洛阳了,而自己也将是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如果此次征讨失败,自己又将何去何从呢?自己从未打过败仗,一路走到现在,即使前面是万丈悬崖,他也不会后退了,为了自己的梦想冲了,关羽边走边想边坚定信心,明日将要有一场好戏看了,而自己不仅仅是观众,或许还将参加演出。。。。。。。。。。。。。。。。。。。。。。。。。。。。。。。

    第二日如约已至,董卓携大军按照事先的安排计划,提兵列阵与张角的黄巾军开始了第二次对决,两军摆开了阵势,依然是兵对兵、将对将,只是与上次不同的是,董卓大军的士气明显的衰落了很多,而张角的黄巾军则士气大振,当下两军对垒,张角仍然被士兵们用四轮车推着拥出,见董卓骑马列阵,谓董卓道:“败军之将还不退兵,居然敢前来二次挑战,真是自不量力!”

    “兵家胜败无常论,岂能因为一次两次的胜败就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负,况且我大军岂是你这帮乌合之众所能击垮的,今日就要轮到我大军发力了,让你知道我西凉将领的厉害!张绣何在?”董卓边说边招呼张绣道。

    董卓话音刚毕,却见一将领跃马而出,手提金枪,一身戎装,身披如意战袍,一脸的坚毅,飞速冲出阵去,张角见董卓大军再次杀出一员年轻将领,遂对手下招呼道:“谁可出战?”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枪神战黄巾(求推荐、收藏)
    周仓早已安奈不住,跨马提刀道:“周仓愿取这竖子性命!”言罢提着大刀直奔张绣杀去,二人一个提刀一个舞枪,很快便杀到了一起,张绣这把金枪重60余斤,也是相当的有分量,二人很快便交了手。

    周仓前番战败华雄,全赖气力之大,这次他仍然想凭借他的优势压倒对方,却见他大刀一挥,拼尽全身气力向张绣砍去,张绣前番通过观战,晓得这周仓的厉害,他的优势就在于气力之大,如果单纯的这般跟他拼气力,自己恐怕还要重蹈华雄的覆辙,但他怎么能继续这么傻呢?

    张绣毕竟不是华雄,他没有用他的金枪去接周仓的大刀,而且很巧妙的避开了周仓这致命的一击,周仓大刀一下子扑了个空,张绣很巧妙的躲开了周仓这一击,周仓见没有砍到张绣十分愤怒,大刀一挥再次向张绣袭来,张绣金枪一挑,接住了周仓这一刀,但并没有与他死磕,而是顺势一滑,随着周仓的大刀而去,将周仓的大刀一下子缓冲开来,周仓的大刀便没了之前的冲劲,张绣很快金枪一晃从周仓的大刀下抽了出来,枪头一拐直戳周仓的胸膛而去,还没等周仓反应过来,张绣的金枪已至,这金枪不偏不倚直戳在了周仓的身上。

    幸好此时的周仓还身穿着掩心甲,才不至于被戳死,不过挨上了张绣一枪,但对于身强体壮的周仓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不过吃人一枪这种奇耻大辱却着实激怒了周仓,周仓“哇哇哇”的直叫着向张绣发起了猛攻,他大刀飞舞对着张绣就是一阵乱砍,张绣并不为他的情绪所染,而是身轻如燕进退自如的尽情的挥洒着他的金枪,一边躲闪,一边寻找周仓的破绽,不一会儿功夫,又一记枪伤出现在了周仓身上,这已经是周仓身披的第二枪了。

    周仓连着身披两枪,十分恼怒,但面对着张绣,他却是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这家伙总是有意的避开他的锋芒,而攻其弱点,周仓唯一的优势就是力大,而张绣作为习武之人,很快看出了他的这一优势,所以不急于跟他拼力,而是寻找他的弱点,周仓的弱点当然是技法不精了,他空有一身气力,但对于打斗的招式和技巧方面就十分的欠缺了,张绣看准了他的这一弱项,扬长避短攻其软肋,果然没过了多少回合,周仓就被张绣刺中了两枪。

    二人斗至30余合,周仓已经身披三枪了,气力上也消减了不少,但他还是不退缩,仍然在与张绣苦战着,此时的张绣开始渐渐反客为主,步步为营,在气力上也开始与周仓周旋开来,二人斗至四五十合,周仓再也支撑不住了,眼瞧着就要被张绣挑于马下了,就在这时却听周仓背后有人喊道:“周将军暂且退下,让我来会一会他!”

    众人视之说话者乃是截天夜叉何曼也,挺一副双戟来战张绣,张绣见是何曼,抖擞精神,挺枪跃马直取何曼,二人很快交起手来,二人的武器重量相当,但对于彼此的气力却是不晓得,张绣只知道他前番战败了文聘,文聘乃是一少年小将,但武力了得,前番经过比试却输给了何曼,八成就是因为何曼比他年长,在武力上胜他一筹。

    张绣作为与何曼年龄相仿的同龄人,自然不是小将文聘可比,他这次选择了与何曼针锋相对的对决,二人很快挥舞兵器,拼起气力开来,却听“当”的一声响,二人的兵器很快在空中撞击开来,张绣金枪直压,何曼双戟来迎,很快两样兵器交接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二人气力在兵器上的涌动,张绣双臂张力,将金枪使劲的朝何曼压去,何曼则是双戟紧挺,志在将张绣的金枪驳回,二人都要紧了牙关,拼尽了气力。

    却见两样兵器在空中不停的摇摆着,一会儿张绣的金枪朝着何曼的方向压去,一会儿何曼的双戟将张绣的金枪向张绣一方弹去,双方谁也不肯退让,毕竟这是一场对决,谁要是出局了谁就是失败者,最起码表现在气力上是如此,二人就这样的僵持着,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在气力上二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无论是谁也不可能压倒对方一头。

    张绣见在气力上压不倒何曼,便转而跟何曼展开技法上的相斗开来,张绣师从童渊练就一副百鸟朝凤枪,号称“北地枪王”,光听这名号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小觑的,只见他金枪摇摆,枪法富于变化,招式百出,“百鸟朝凤”顾名思义就是说招式变化最少在上百次,这百余次的变化都旨在攻击对方,截天夜叉何曼摆弄一副双戟不断的抵挡着张绣的进攻,张绣枪法娴熟,又兼招式百出,多出奇招,经常是出其不意,何曼双戟飞舞,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在百鸟朝凤枪面前他必须保持时刻的警惕和提防,但何曼毕竟不是周仓,他的双戟运用如飞,行使自如,灵活机动,很少露出破绽。

    二人一连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两军见二将斗的正酐,对于他们来说这真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比试,关羽更是看的投入,张绣的百鸟朝凤枪,枪法过人,真不愧是北地枪王,董卓对这个年轻人的出色表现也是不断点头,张角那边一下子被董卓这边的这个年轻人着实的震惊了,连战两员大将依然不在下风,看来董卓这边还真是卧虎藏龙啊!

    张绣与何曼斗至60合,张绣枪法稳健、步步紧逼、招招夺人,何曼双戟应接不暇,渐渐处于下风,这时他一个防备不及,张绣金枪已至,直戳在何曼的胳膊之上,何曼顿时丢下一戟,拨马逃回本阵中去。

    张绣连胜两阵,董卓大军士气一下子提升起来,一改之前的败军耻辱,张角这边黄巾军不禁有些心慌起来,何曼败归本阵,张角不禁大怒道:“谁可出战?”

    “我来会会他!”张角身边一员大将应声而出道。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射死娄乌(求推荐、收藏)
    张角循声望去乃是大将娄乌也,这娄乌乃是张角手下第二猛将,号称“万人敌”,当下跃马提刀而出,直杀出阵营,望张绣杀去,娄乌正如其名一般,此人生的面相黑如火炭一般,但身体健壮身高八尺,提一口70斤重的三叉双刃大刀,煞是威武。此时的娄乌已经是30多岁的年纪了,正值壮年。

    张绣见张角阵营杀出了第三员大将,不禁冷笑道:“败军之将安敢复出?”

    娄乌一听这话不觉大怒:“竖子!汝还不知道爷爷的厉害,居然口出狂言!”

    二人话不投机当下动起手来,这娄乌号称“万人敌”,光听这称号就可断知此人的功力了,“万人敌”要知道能有此殊荣的在三国可是不多啊!娄乌号称“万人敌”,虽然有些灌水的成分,但功力也应该不差,娄乌大刀一挥,直向张绣砍去,张绣见娄乌首先发起了攻击,金枪一横拦将开来,“咣”的一声响,火光四溅,娄乌的大刀一下子砍到了张绣的金枪之上,这一刀果然厉害,张绣两手直感到一阵发麻,随之而来的就是娄乌的发力了,娄乌卯足了气力,咧着大嘴使劲的向张绣压去,张绣就如同感到一座五行山在向自己压了过来,他的金枪被压得直向自己的身体倾斜。。。。。。。。。。。。。。。。。。。。。。。。。

    初次交手张绣便直感到娄乌的气力之大,“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张绣被娄乌的大刀直压到了近前,直逼他的头顶,张绣牙关紧咬,拼尽气力将娄乌的大刀拨了回去,张绣费了好大气力将娄乌的大刀拨了回去,丝毫没等他喘过气来,娄乌再次发起了进攻,大刀再次袭来,张绣金枪急挡,娄乌此次大刀依然是气力十足,张绣再次被倒逼起来,此次娄乌从侧面袭来,张绣将金枪一竖,将娄乌的大刀挡了下来,张绣深知如果拼气力他绝对拼不过眼前这个黑鬼,他灵机一动,就势将金枪一滑,整个连人带枪都避了开去。

    娄乌大刀一下子扑了个空,张绣一下子结脱开来,金枪摇摆从拼气力转移到斗技法开来,一副百鸟朝凤枪使得是呼呼挂风,直向娄乌戳去,娄乌见状,大刀飞舞,二人的兵器开始在空中急转,厮杀开来,二人打得是难解难分,董卓暗暗称奇。。。。。。。。。。。。。。。。。。。。。

    二人一连斗有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从这个方面看,二人在技法上的差距不是太大,但张绣毕竟气力不敌娄乌,而娄乌却是越战越勇,大刀在张绣面前也愈发的沉重,张绣渐渐乏力,枪法也渐渐紊乱,头盔都被娄乌砍歪了,二人斗至60合,张绣渐渐处于下风。

    二人的打斗张济早已看在眼里,见自己的亲侄儿眼瞧着就要败下阵来,张绣一旦败下阵来,不旦前功尽弃,一旦有失就连功名也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张绣此次得失关系厉害十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