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成心看李弘笑话,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弘那张死人脸,呵呵乐道:“怎么了弘儿?你三个姑姑多疼你啊,你怎么看样子不乐意啊?放心,闲人少的话,明日母后再从宫里给你挑一些,保证你这个太子出行不比你父皇差。”
“母后,儿臣是那意思吗?”李弘翻着白眼说道。
武媚应该是很清楚自己的,从来出门都是越简单越好,如果带这么多下人去西域,还不如不去,这还没走出长安,估计就要被人笑死了。
肯定有人会说:这太子那是出征西域啊,简直就是游玩儿啊。
带这么多侍女太监,是打算给人家送过去求和吗?
“不是那意思你给我摆着一张臭脸给谁看呢?”兰陵看着李弘对他母后翻白眼,一指禅神功立刻向李弘脑门点去。
“兰陵姑姑,我……我是出征西域,不是出行。我是打仗去的……。”
“哟哟哟,出征怎么了?当年你皇爷爷出征西域,那可汗还为你皇爷爷亲自除草修路来着,你这点儿排场,跟你皇爷爷比起来差远了,怎么就不能带了?这些人怎么了,碍你手脚了?嫌多?你东宫的宫女、太监就少了?就带夏至跟小雪,半梅、寻兰四个宫女,那够用吗?吃喝拉撒睡,哪一个不需要宫女侍候着?我还觉得人少呢?”新城公主年龄最小,才三十二岁,也是三人里说李弘给说自己儿子似的,想怎么数落就怎么数落,武媚也只是旁边站着,反正她觉得有人帮自己收拾李弘,这绝对是好事儿。
“行吧行吧,你们弄吧,随你们折腾吧,我回东宫了,明日还有要事儿处理。”小狗熊此刻无力跟她们力争,自己在她们的一指禅神功下,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留在这里只会给她们更多训斥自己的机会。
“小兔崽子还反了你了,竟然还不耐烦了,这还不都是为你好,怕你路上受委屈?想想你兰陵姑姑我能害你吗?我这每天东奔西跑的,还能不比你知道这出门该带什么?”兰陵一边说,一边一指禅戳着某人往外走的后脑勺,训斥道。
而武媚看着郁闷无比,却又无可奈何的李弘,早已经笑弯了腰。但当听见夜空中传来那朗朗的赋诗声,眼中又开始闪烁着泪花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ps:明天就开始新的旅程了,藏有保底月票的大大们,露个脸儿让我感谢一下呗。谢谢离鸠晒罩大大的打赏。)
168 玉门关
无法无天与权毅各领七千兵马,比李弘提前了两天出发,而留给李弘的,自然只有他这些年,一直在太乙城被列为重中之重的铁浮屠。
东宫门口冗长肃穆的仪式缓缓进行,在李弘看来,每次大将军出征仪式,都像是一群跳大神的在那里装神弄鬼,然后再由皇帝祭天,杀一些活鸡活鸭,用来象征出征大捷。
“到了西域记得提防王方益?”武媚牵着穿着乌黑铠甲的李弘的手,淡淡说道。
头盔此时并未戴在头上,而是抱在怀里,望着下面的群臣问道:“王方翼?为什么要小心他?”
“你个小白痴,真傻假傻啊你,那王景跟王康不明不白的死了,还有那阿史那特勒跟两个手下,这事儿瞎子都知道谁干的,王方翼是近年来晋阳王氏里的唯一武将,任职裴行俭麾下,你要想在西域作出一番成就,就不能给人家留下口舌。”武媚掐了下李弘的手指,没好气的说道。
“这您放心吧,儿臣不会吃亏的,您就跟父皇在这里等我的捷报吧。”李弘挣开武媚的手,抚摸着头盔,然后随着礼官的一声喝礼,熟练的把头盔套在了头上。
缓缓走出两步,面对着大唐的皇帝跟皇后,单膝跪地朗声道:“儿臣今日出征西域,定当为我安西四镇的巩固跟繁华尽心竭力!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母后的期望。”
李治看着单膝跪地李弘,缓缓说道:“朕盼你凯旋而归。”
武媚则是跟在李治身后,望着那个身穿一身黑色铠甲的小男人,没想到平日里看着吊儿郎当,没有一点儿正行的小白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了。
站在那里已经跟他父皇差不多高了,加上他这几年的自我严加苦练,整个人往那一站,竟也是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杀伐气息。
花孟牵过李弘的坐骑“粮票”,自然这匹马还有另外一匹“饭票”,都是当年偷的李治的两匹良马,如今正直壮年,高大威猛,与一身黑色盔甲的李弘站在一起,倒是相得益彰。
翻上跨上马背,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治跟武媚:“父皇、母后保重身体,儿臣去也。”
铁浮屠早已经在长安城外等候,如今跟随李弘来参加出征仪式的,只有那二百人的亲卫队。
随着李弘调转马头,旁边的二百人亲卫队也快速的翻身上马,整个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一丝嘈杂声,在跨上马背后,一下子这二百人的队伍像是一把出鞘的横刀一般,给人一种杀气凌厉的感觉。
花孟、芒种、小雪、夏至,再加上半梅跟寻兰,身后六人同样穿着黑色的铠甲,紧紧跟随在李弘身后向长安城门外行去。
望着那扬起灰尘的队伍,武媚心里突然间有一股莫名的舍不得,看着那已经淹没在队伍的背影,武媚真想即刻派人把他喊回来,真舍得他去那西域受罪。
“你为什么刚才不把令牌给他?”武媚落后李治半步,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说道。
“他没有要,刚才朕给他了,被他拒绝了。”李治手里赫然捏着一块玉佩,这是一块可以调动兵马的玉佩。
虽然李弘如今已经是安西都护府大都护,但如果到了安西都护府,裴行俭不愿意放权,或者以太子年幼尚需磨练为由,不愿意立刻交出兵权,那时候只要李弘拿出这块玉佩,就完全可以轻易的接掌兵权。
武媚奇怪的看着神色坦然的李治,不由纳闷道:“那你就不怕李弘到了安西都护府,与裴行俭因为争夺兵权,反而影响了军队士气?”
李治呵呵笑了笑,看着前方威武庄严的含元殿,扭头说道:“李弘他什么侍候干过没把握的事情?朕相信他能够处理好此事,将帅不和的弊端,李弘他比谁都清楚,看他那样子,恐怕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了,既然放出去了,就无需想太多。何况朕也已经下旨给裴行俭了,想来不会影响军队的。”
武媚听着李治宽心的话语,却是眉头紧蹙,安西都护府可不比这关中地区,赚钱上李弘是一把好手,就看那太乙城就知道了。
但这几年,他那太子六率搞什么改革的,向来好像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知道他那太子六率的战力如何,最起码,这放眼朝堂,没有一个人说过太子六率有多好。
如今的安西都护府所管辖的范围,相较于前几年缩小了不少,但碎叶、于阗、疏勒、龟兹四镇作为西域最重要的四大城镇,依然是握在大唐手里。
依旧震慑着四方蛮夷,除了处于高原的吐蕃,因为不利于唐兵作战,一直无法在战争中占的先机,甚至是与吐蕃作战,大唐向来都是负多胜少,这今年甚至是已经是由攻转守,只能是被动的防守了。
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唯一道路,同样,作为咽喉的玉门关,作为河西走廊的一部分,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在商贸上,都是大唐的重镇之地。
如果不是未来几十年因为大唐府兵制跟均田制的破坏,河西走廊这块儿肥沃的土地,也不会被吐蕃趁机抢走。
但就算是如今,大唐能够通往西域,除了河西走廊也别无他路。北边的祁连山山脉,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为大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防止吐蕃侵入的屏障。
但随着吐谷浑被吐蕃侵占,吐蕃的触觉已经延伸到,仿佛就是身在长安,都能闻到一丝丝危险的气味儿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弘并未催促自己这小一万人快速行军,而是走入河西走廊后,他便开始观察地形、地貌,这一次的出征,能不能拿下吐蕃他不知道,但最起码他必须把吐谷浑控制在手里。
吐谷浑作为大唐对吐蕃在西南的战略缓冲带,任何一个人都知道他的重要性,但随着吐蕃的强大,吐谷浑在诺曷钵这个废物的管理下,竟然让吐蕃轻而易举的拿走。
无法无天与权毅,早已经到达了玉门关,在斥候与李弘的兵马取得联系后,两人留下了无天率领左右卫等候,然后便立刻率领兵马前往肃州迎接李弘。
李弘老神在在的骑在马背上,这一路上,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心里也不由的感叹:大唐能够在西域取得如今这番影响力,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末将无法、权毅见过大都护。”两人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李弘马前,行礼说道。
“起来说话,如今都已经进入冬季了,别老动不动就跪了。”李弘的铠甲早已经脱掉了,早就把兰陵的大皮裘穿在身上了,如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狗熊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是,末将听命。”两人肃声回答道。
李弘很满意如今的这两人,权毅、无法无天,都已经是正四品的卫将军了。
“可有通知到裴行俭?他现在在哪里?”知会两人上马,然后开始率队前往玉门关,李弘淡淡的问道。
“裴都护如今在龟兹,都护府也设在龟兹。”
“为什么是在龟兹?”李弘眉头突然间皱了起来。
碎叶最靠西边,可以说是大唐在西域最为边关的军镇了,于阗靠南,紧邻吐蕃边境,按说裴行俭此刻应该于阗,为何会跑到了靠东的龟兹?而且龟兹向来与东 突厥接壤,属于云中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疏勒如何了?”李弘心有点儿往下沉,他发觉不对劲了,这跟他记忆中的历史信息不一样啊。
疏勒的地理位置按说是最为安全的,北边往西是碎叶镇,南边往东于阗镇,三镇成一条斜线,扼守着大唐的边关。
但如今裴行俭却在三镇后面的龟兹,按照基本都护府设置,无论如何都护府都应该在疏勒,如此左右都可以出击、救援,向后自然也就可以援兵指挥龟兹。
“回大都护,惊蛰跟猎豹送来的情报上说……。”无法看着李弘一下子冷了下来的脸,有些紧张的说道。
“拿过来。”李弘打断无法的话,伸手向他要着情报。
接过无法递过来的情报,李弘扫视了一眼,淡淡说道:“全军加快行军速度,今夜在玉门关休整,明日一早出发前往疏勒。”
“大都护,裴行俭请您先去龟兹,说是有要事相商。”权毅也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弘。
李弘再次接过,快速的看完合上,闷头不做声,双腿轻拍马腹,便第一个主动加快速度往玉门关行去。
玉门关距离龟兹最起码也得有十天的路程,距离疏勒还得少说十五天的路程,就算是有事儿,此刻也都是晚了。
李弘在脑海里费力的搜索回忆着,自己能够记起来的一切历史细节,但无论他如何回忆,也想不起来西域如今的暴动者会是哪些人。
天色要比长安黑的早太多了,刚刚到达玉门关,那原本还斜挂在天际边的夕阳,比他们还匆忙的就躲进了地平线下面。
(ps:谢谢静望枫雪、3兄弟坚持住、专门修手机、ak卍亡道、一蚊二豪三大大的打赏跟月票支持。)
169 棉服
月光洒在整个玉门关,仿佛是被沾染上了一层白霜一般,城内依然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此时的玉门关并不是汉代时建立的那座玉门关,而是在后汉时被废弃,断绝后便再也有没用过。
如今的玉门关是乃前隋时开建,距离汉代的玉门关又偏移了几十里地。
地势险要、依山傍水,整个玉门关因为大唐这些年的繁华盛世,经过一再扩建,如今已经是一个成规模的小城。
四周的山顶、还有前方的各个路口关卡,包括那河道处,如今都建有烽火台,再加上地势的险要,形成了易守难攻之势,整个玉门关就像是西域与中原的大门,同时也成了唯一的进出口。
玉门关内大部分是各国商旅,加上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构成了整个玉门关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数。
几万人的小城在李弘率领的两万进驻后,并没有引起在这里住宿的客商的瞩目,毕竟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加上客商常年在外行走的缘故,军队已经见多了,所以并没有人因为这两万人,而显得局促不安。
李弘身上披着一件白色的皮裘,手放在嘴跟前哈着热气,说道:“我还一直以为玉门关很小呢,没想到现在这么大。”
城墙上陪同他的玉门关卫队将军,早就已经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太子殿下不日将抵达玉门关,任何要求都要满足。
原本还以为太子殿下会在到来之后,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但没想到,太子殿下人却随和的很,除了晚饭是在他的宫女侍候下吃的外,并没有提出什么更多的要求。
“现在驻守这里多少人?”李弘望着洁白的月光,散发这清冷的光辉问道。
“禀告大都护,现在这里驻守一万兵士。”卫将军恭敬的答道。
“城里每天来往客商呢?你虽然现在只是镇守一关,但你的职责可跟一个都护没什么两样,顶多就是管辖的地方小点儿,但没有谁镇守的地方比你镇守的地方更为重要不是?”李弘缓缓在城楼上踱步,一会儿看看城外,一会儿看看城内。
“如今是冬季来临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数量庞大的客商基本上也该减少了,来来回回的,他们都会赶在元日前回到自己家的,等大概再过个十天半个月,进入关内的就少了,出关的就多了。”袁恕己看太子殿下随和,自己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烽火台十二个时辰都有人?”朦胧的夜色下,烽火台或隐若现。
“是,大都护。每座烽火台都有二十人在守护,白天的时候人会少一些。”
“带我去看看你们的营地。”李弘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没办法,这边的天气真冷,就算是现在还未走出玉门关进入沙漠,但是这晚上已经足矣把人冻僵了。
“是,大都护。”袁恕己三十岁上下,身材不是很强壮,个子也不是很高,但身上溢出的却是一种常年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杀伐气质,让人不得不对他侧目相看。
在袁恕己的带领下,李弘一行人跟着走到了位于玉门关面向西域这边的城门一侧,这里虽然同样有灯火,但并没有显得人声鼎沸。
栅栏门在袁恕己出示了令牌之后,才缓缓打开。兵士手拿风灯,一手握着横刀,警惕的眼神打量着李弘等人。
“不错,看得出来你们虽然不归安西都护统领,但是警惕性还未因为他们驻守安西四镇而丧失。”李弘看着门口的几个兵士,淡淡的说道。
“谢大都护夸赞。”袁恕己好像到现在还没有笑过。
跟着袁恕己走到了一排排用石头砌成的房子中,里面的兵士此时正百无聊赖,而一些军官也已经跑到城内疯去了。
随便找了一间兵士的房间,这是足足可以容纳五十人的房间。按照唐代军制:十人一火,五十人一队,三百人一团的建制。
所以这里这样的房子,足足有四五十个,再加上玉门关城内其他地方的兵营,容纳万人看来不在话下。
看着一个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