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那个时候,就是现在,一提到这个理由,林涵依然难以置信,她的父亲,居然去澳祖岛赌博,然后将整个服装公司都给赌输了,一夜之间从西江省赫赫有名的服装大王跌落成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甚至还倒欠别人数百万。
到现在,林涵的父亲林申依然在坐牢,林涵依然还要为父亲的数百万债务而努力赚钱。
……
在门口踟蹰了一会,看着赵星驰的那张笑脸,虽然没有任何奚落的成分,但林涵依然感觉到无比的难堪,脸如火烧,她想落荒而逃。
残存的理智让林涵顶住了心中的羞耻,就这样怔怔的站着。
还是赵星驰起身走了过来,做了一个让她进来的手势,然后笑道:“林涵,怎么几年不见变得害羞了,快进来啊。”
林涵勉强笑了笑,脸色尴尬的走了进来,她有种想哭的冲动。
“林小姐,快进来吧,就差你一个了。”曾红丽这时也笑道。
“谢谢!”林涵低声说道,这才走进了包间。
刚才带路的工作人员这时朝曾红丽点了点头,然后就出去了。
包间之内,整整九个人,除了赵星驰一行人以及林涵、曾红丽之外,另外还有一个也是橙红娱乐的人,是曾红丽的副手,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名叫叶盛,带着一副金边眼镜,斯斯文文。
林涵落座后,曾红丽立即开始点餐,外表斯文的叶盛负责活跃现场气氛。
所有人还真被叶盛的外表给欺骗了,没想到外表斯文的他,在说话的时候却是激情四溢,滔滔不绝,和谁都能聊上几句,和谁也都聊得来。
看得出来,叶盛聊天的重点还是放在了赵星驰的身上,时不时的找话题和赵星驰聊,和其它人聊天的时候有些不专心。
“不知道赵先生现在在哪里高就啊?”
“赵先生对我们公司有没有什么认识?”
“赵先生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
诸如此类的问题,以至于赵星驰和他聊了几句之后,立即没了兴趣,朝钱敏丽打了个眼色之后,转而对林涵旁敲侧击。
钱敏丽心下苦笑一声,但作为赵星驰的私人助理,她的工作就是负责挡驾,所以立即插话接了过去,由她和叶盛侃大山。
“林涵,我们应该有四年时间没见了吧,这些年过得还好吧?”赵星驰小声的问林涵道。
林涵的心里却有些乱糟糟的,听到他问话,下意识的撒谎道:“还好啊,一直都这样。”
“一直都这样?”赵星驰明显不信,这从林涵游离不定的眼神就看得出来,不过他也打算刨根问底,所以故意点了点头,然后转口问道:“对了,马超是我的大学校友,这你知道吧?你和他是怎么认识的?我以前可是没发现啊,隐藏得也太深了吧。”
林涵脸色大变,变得有些惨白,好一会才极为牵强的笑了笑,回答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只是校友而已,又不是同班同学。”
说完,似乎觉得这话有些重,她立即补充道:“而且,我和马超也就是去年夏天才通过朋友认识的,那时候你应该毕业了吧,不知道也正常。”
赵星驰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暗道:“一说到马超就变了脸色,果然有问题。”
第六十一章 进军娱乐圈?
叶盛突然喊出了赵星驰的另一重身份,除了个众人带来惊愕之外,更多的还是羡慕和叹息。
羡慕赵星驰居然是一个大作家。
叹息赵星驰难怪刚才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曾红丽的拉拢。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只要会上网,身在城市,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或者自己看到过有关的消息,或是听到过旁边的人谈论这本书。这本书震动整个文化界的逆天成绩,同样也被众人耳熟能详。
上市两周,突破五十万册销量!
至今,已上市的每一集都突破了一百万册的销量,第一集甚至朝着两百万册的成绩奔去!
最快破一万册的新人新作!
最快破两万册的新人新作!
最快破三万册的新人新作!
最快破十万册的历史小说!
最快破五十万册的华语小说!
……
一系列耀眼的销售成绩,彻底的说明了《明朝那些事儿》到底有多火爆,说明了《明朝那些事儿》在华夏内地的影响力有多大。
负责出版事宜的四联出版社最近甚至公布了一则消息,已有倭国、马来、新加、高丽等等国家的书商前来商谈购买《明朝那些事儿》在各自国内的出版版权,四联出版社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对《明朝那些事儿》进行日文、马来语、韩语等等语种的翻译。一句话总结,《明朝那些事儿》就要远销海外了!
一个作家,名气和地位这听起来有些玄虚的东西,靠什么来的?
就两个字:销量!
一个作家写出来的书籍,能卖出多少销量,能翻译成多少种语种进行海外出版,这些才是一个作家名气和地位的来源。
书籍卖出的销量越多,作家的名气和地位也就越大。
书籍翻译成的语种越多,销售到海外国家的数量越多,作家的名气和地位也就越大。
这些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即便有些作家虽然写出了畅销书,但是被传统文化圈子的作家所排斥,在影响力上有着难以填补的弱势,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作家在社会上的名气和地位,因为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在乎的从来就只是这个作家写的书好不好看。
无论是在哪个国家,作家的地位相对于其它行业杰出人士的地位来说,都是要高上一筹的,这无关科学,也无关理性,这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共性,因为人类要传承自身的文明,要使文明绵延不灭,需要的就是文字,就是作家。
在华夏同样是如此。
尤其是相对于娱乐圈的人来说,作家的地位就更加的高高在上了。
一般的作家,小有名气的作家,网络上的写手们,娱乐圈内的人完全可以不甩他们,甚至一直都用高高在上的眼光俯视他们,或者干脆无视他们。
但如果这作家是一个大作家、当红作家,任何一个娱乐圈内的人就都不能无视他和俯视他,甚至可能反过来需要仰视他。
最典型的例子,要属从事演艺事业的明星们在面对大作家之时。
譬如要改编一本大作家的小说拍摄成电视剧或者电影,明星们甚至都导演都要求上大作家的们去,往往还要吃闭门羹和白眼。
尤其是一直在娱乐圈内流传的一则八卦,更是说明了大作家的牛掰之处。
这则八卦是有关香江功夫巨星林龙的,说1983年的时候,林龙虽然是一流电影明星,但始终不能大红大紫,力捧他的大导演邹冠昌于是带着他去见青龙子,打算买下青龙子的武侠小说《天骄无双》的电影改编权,然后让林龙主演,期望借助青龙子当时的名声和《天骄无双》的名声来将林龙捧上巨星的神坛。谁知道,青龙子一见到林龙的相貌,一身的肌肉,个子矮小,再听邹冠昌的来意,立即就不客气的说道:“我小说的男主角是给林润发那样帅的人拍的。”当时,堂堂一个一流电影明星居然只能躲在卫生间里嚎啕大哭!
现在的林龙,早已经是超越了林润发的国际功夫巨星,随便拍摄一部电影,版权都能卖遍全球不发愁,是唯一一个在整个世界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华语明星。
林润发,当年那个被青龙子看重的电影明星,虽然一样是巨星,在华语娱乐圈的名头甚至比林龙还响亮,但就全球影响力而言,林润发却远逊于林龙。
邹冠昌已经去世了,青龙子也已经封笔退休了。
以上的这则八卦,因为两人地位和影响力的关系,一直都只能在暗地里流传,没人敢爆料出来,林龙和青龙子两人也是三缄其口。
饶是如此,从林龙没有出面制止这个谣言,只是默认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则八卦多半是真的,也从中可见真正大作家的风头!
当年的青龙子,《天骄无双》是他个人的第二部武侠作品,已经是当时社会上最著名的作家,人们不认识国家主席是谁,不知道全球首富是谁,但一定知道青龙子是谁,当红的程度可谓是如日中天。
赵星驰现在在社会上的地位远远比不上青龙子当时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敢小看赵星驰,曾红丽和叶盛也不敢,反而下意识的有了淡淡的敬畏。
赵星驰1990年生人,今年才24岁,正是一个人刚刚发力的年龄,未来大有可为,谁也不知道他今后的成就会到达怎样的一个高点。
宁欺白须公,莫期少年头!
散场的时候,曾红丽和叶盛都还沉浸在惊讶当中。
当然,两人的心里还是稍微有些不快的,赵星驰居然扮猪吃老虎?
临别的时候,两人带着赵星驰的一句话走了,赵星驰笑道:“娱乐行业大有可为,我正准备成立一家娱乐公司进军娱乐行业。以后,相信我和贵公司肯定少不了合作。”
走到无人的地方,叶盛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笑着和曾红丽说道:“曾姐,你说这人搞笑不搞笑,开口就说进军娱乐行业,他以为他是谁?写了一本历史小说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他以为他是青龙子啊。”
曾红丽笑了笑,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名片,然后收了起来,说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怎么知道他以后不会成为青龙子?而且,你看看现在陈敬明和王寒,谁不是开始插手娱乐圈了啊?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陈敬明和王寒。”
“这倒也是。”叶盛笑道,心下却想:“看来曾红丽还挺看重那个赵星驰的,难道赵星驰真的很有前途?”
第六十三章 武侠小说界的黑马
说真的,就在赵星驰郁闷的同时,作为今天主角之一的欧阳伟正还真是也在郁闷当中。
尼玛的,不待这么玩人的!
难道不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作家之间,如果是举行签售会,除非是一男一女,一对好基友,否则绝对是互相排斥的啊?
欧阳伟正除了在心理面对着文化广场负责单位的人画圈圈叉叉之外,都有种冲上去狠揍对方一顿的冲动。
不过,活动都已经安排好了,就绝对没有取消的道理,不仅文化广场负责单位不同意,出版社也不会同意,欧阳伟正的经纪人也不会同意,欧阳伟正自己也倾向于不同意。因为一旦签售会取消了,除了损失时间和金钱之外,更会深深的伤害他的书友们,伤害到他自己的名气和以后的前途。
再说,凭什么是他取消啊?
欧阳伟正很快就将这股郁闷憋出来的邪火转移到了另一边的赵星驰身上,抬头一看隔壁,一个大大的横幅“热烈欢迎青年历史小说家金古传奇先生《明朝那些事儿》魔都签售会在文化广场举行”。欧阳伟正有理由相信,也绝对相信,文化广场的负责单位绝对是故意的,居然把他们俩安排在一起。
欧阳伟正都想仰天怒吼一句:“麻辣隔壁的,你们脑子里都进水了吗?”
欧阳伟正是1985年生人,今年虚岁三十。
人常说三十而立,不过欧阳伟正目前还是单身,唯有事业开始日渐红火。
欧阳伟正是南湖省人,一代领袖的家乡人,和领袖同一个市,只是不同镇而已。
得说一下题外话,在华夏近代的历史上,从南湖省走出的惊天动地的大人物还真是非常多非常多。从前朝最后一个封建重臣,到新华夏成立的一代伟人和领袖、以及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军和元帅们,再到这几届政府的高官和国家领导人们,南湖省走出来的是一茬接一茬,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因为一走出来就是几个甚至十几、几十个。
“老天何其钟爱南湖省啊!”任何一个华夏人在千度了一下这些资料后都会从内心发出这样一句感叹。
与此同时,老天似乎还嫌不够。
除了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之外,从南湖省走出来的文人才子大作家,同样是多不胜数。
传统文人圈子不提,就说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学排斥在外的武侠小说圈子,闻名全球的青龙子的祖籍就是南湖省。
当然,现在还得加上欧阳伟正这么一号人物。
2006年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报社工作的欧阳伟正始终没有放弃一直以来的武侠作家梦,几年来笔耕不缀,终于在2011年凭借《金剑江湖》一炮而红,成为武侠小说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金剑江湖》先是在南湖省《文萃周刊》上连载,原本欧阳伟正并没有期望太多,谁知道居然意外走俏,被广大观众所喜爱,连带着《文萃周刊》的发行量居然都大幅度提升,从之前的每期三十万册提升到最巅峰时期的六十万册,整整翻了一倍,震惊了整个南湖省,就算在全国也都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2012年,欧阳伟正和百花文艺社达成了《金剑江湖》整册出版的协议,并在同年的8月份正式上市。
《金剑江湖》一开始的销售并不乐观,除了南湖省在一个月内贡献了十万册之外,全国其它地区反响平平。
意外就意外在《金剑江湖》这本书虽然大红不起来,但销售成绩却一直很平稳。半年之后,量变引起质变,《金剑江湖》的销售量突破了五十万册,欧阳伟正终于在全国范围内爆红了起来,成为了新锐武侠小说作家,也是那一年武侠小说界的一匹大黑马。
红了之后,欧阳伟正赚到了自己原先工作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钱,于是他很快就辞掉了工作,开始专心于武侠小说的创作。
一年后,经过2013年一年的沉寂,欧阳伟正写出了《英雄传》这本书,并且早早的和百花文艺出版社达成了出版协议,版税问题也比《金剑江湖》时高多了,达到了10%的版税,欧阳伟正很满意。
今天,也就是欧阳伟正《英雄传》签售会的日子,从今天开始,《英雄传》正式面向全国读者开始销售。
现在却出现这样一档子事,欧阳伟正没有当场发火已经算是耐心很好了,但心里也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欧阳伟正的经纪人苏雯面对着这种情况,微微低下了眼睛,尴尬的说道:“伟正,这事是我没有办妥,要怪就怪我吧,我也不知道他们居然会这样安排。早知道的话,我就……”
“你就怎么样?”欧阳伟正一句话就将苏雯顶到了墙角。
苏雯讪讪一笑,半响无语。
欧阳伟正见她这个样子,难看的脸色终于稍微好转了一点,哼了一声后说道:“算了,既然都已经这样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不过,这金古传奇到底是什么来头?划给他的区域居然有我这边的两倍大了?”
“……”苏雯还是无语,不过这一次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