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小日子-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宫里来的是皇后娘年身边的簪菊姑姑,见了沈清夕只简单的传了皇后的懿旨,说皇后娘娘要见她,让她进宫一趟。

    皇后此刻要见她?沈清夕信中疑惑,不年不节的,而且此刻也没什么大事,为何此时宣她入宫,她虽然心中诧异,却还是按品大妆,随着簪菊姑姑进了宫。

    

 第215章 迷局

    继续求粉红,求打赏~~

    *****——*****——******

    皇后的凤华宫中因为烧了地龙,温暖如春,一点都感觉不到外面冰天雪地的酷寒之气,沈清夕进去的时候,皇后正在逗弄刚满八个月大的和佳公主,大皇子萧昱在一旁相陪,气氛一片和乐。

    八个月大的和佳公主有着和皇后极为相似的眉眼,胖乎乎的脸庞,大大的眼睛,十分的喜人,见到沈清夕进来了,皇后便命旁边伺候的嬷嬷将小公主带了下去,却留了大皇子萧昱下来。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萧昱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天真无知的孩童,相反,他因为从小被皇上冷落而比一般孩子敏感,这一年多来的历练加上沈清夕有意无意的引导,现在的萧昱虽然只有八岁,但已经性格沉稳聪慧,性格果断坚毅,此刻他的小脸上是一片严肃之色。

    沈清夕敏感的意识到有事要发生,果然,嬷嬷已将和佳公主带下去,皇后的脸色便沉了下来,道:“宫里昨夜出事了。”

    沈清夕压下心中的惊讶,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能让皇后这么忌惮的事情只怕不小。

    皇后脸色犹豫了一下,仿佛在思考如何说,旁边的大皇子却开了口:“四弟从假山上摔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太医说以后即使好了,也会留下残疾。”

    沈清夕一惊,四皇子是兰妃所出,今年才一岁半,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怎么可能去爬假山,再说身边那么多此后的宫女嬷嬷,怎么就没人看着?兰妃平日里把四皇子看的跟命根子似的,出了这种事。不知道怎么闹腾呢。

    “四皇子身边伺候的宫女嬷嬷呢?没人看到怎么回事吗?”沈清夕迟疑了片刻,问道,按说这是宫中的事情,她不方便打听,但皇后既然宣了她来,自然是想让她知道的。

    “这件事说来十分的蹊跷,四皇子身边伺候的人都是兰妃精挑细选出来的,昨日事发之时,据说是四皇子哭闹不休,非要让贴身的宫女带她上假山上玩。也不知怎么就从假山上摔了下来,事发之后,那宫女不等兰妃问罪。就说对不起主子,一头撞死在了假山上。”皇后的声音很缓慢,透出一种隐隐的疲惫和冷凝,说道四皇子的贴身宫女撞死的时候,却又带上了一股讥诮。“什么对不起主子,不过是别人培养的死士而已,这样死无对证,兰妃就是再闹腾,也换不回他儿子的一条腿了。”

    沈清夕深以为然,背后算计之人是何其狠毒。不要四皇子的命,只需要让他残一条腿,他便与那个位置永远无缘了。而且,出事的时候身边伺候的人全都是兰妃一手挑选的,谁也怪不上,真正知道真相的人又因为“愧对主子”而选择了自尽,不得不说。这是一招狠棋,也是一招妙棋。能将自己的棋子埋在兰妃身边这么久,只怕不是一两日的功夫。

    “皇上没下令彻查此事吗?”以皇上对四皇子的宠爱不可能不对此事做出反应。

    “父皇震怒,说要将四弟身边伺候的全部收监仗毙,并让母后彻查此事。”答话的是萧昱,小小的眉头皱在一起,“母后这是接了个烫手山芋,这件事先不说不好着手调查不说,就是查出了结果,母后在父皇面前也不见的能落了好。”

    确实如此,从动机上看,会对四皇子下手的人其实很有限,无非就是拥有皇子的皇后和几位妃嫔而已,既然皇上下令皇后负责此事,可见心里对皇后有一定的信任,剩下的无非就二皇子、三皇子那边了,无论是谁,皇上心里只怕都不好受,而对于揭穿此事的皇后,他的心里肯定会有根刺的,就好像人的身上明明长了个脓疮,他的心里也清楚但却不愿意面对,一旦有人站出来说穿了此事,让他不得不面对,他的心里对揭穿之人就会有抵触。

    只是为何是四皇子?如果要对付不应该先对付几位年长的皇子么?沈清夕心里有些疑惑。

    皇后冷笑,“这个本宫倒不怕,本宫怕的是另外一件事。”说到这儿,她的脸色有些发白,停顿了一下才有道:“皇上昨夜来本宫这儿,告诉本宫,他要派昱儿去河间府赈灾。”

    河间府是此次灾情最严重的地方,除了雪本来就下的大,还因为下雪后当地官员没有及时做出处理而导致灾情更严重了几分,听说已经开始有灾民开始暴动了。

    沈清夕一听便明白了皇后的担忧,原本没有四皇子的事情也就罢了,现在四皇子在宫中出了事情,大皇子再远赴灾区,出点什么事情简直再正常不过,“娘娘担心背后之人会在外面对大皇子动手?”

    皇后确实是担心此事,尤其是四皇子的事情发生后,她的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觉得这还只是开始,这个时候皇上提出来让她的儿子去河间府赈灾,不由得她不做思量,此去河间府路途虽然不远,然后河间府是情形最严重的灾区,儿子在宫里她尚且能护住一二,一旦出了宫,如果有人要出手对付大皇子,此时确实是最佳时机,一想到此处,皇后的心就如浇了滚烫的开水一样无法平息,他虽然希望历练自己的儿子,但并不希望她有生命危险。

    “皇上此次只让昱儿一个皇子去赈灾,二皇子和三皇子都留在宫里。”皇后的脸色有些发白,隐隐有怒色闪过。

    坐在一旁的萧昱安抚的拍了拍皇后的胳膊,扭头对沈清夕道:“母后自昨日知道此事后就一直是这样坐卧不安的,姐姐帮我劝劝母后吧,我倒觉得此去河间府是个机会,我也和父皇说了,我愿意去。”

    “昱儿,你。。。你。。怎么就不听母后的话?母后昨日给你说的话都白费了吗?”皇后听了有些气急。

    “大皇子为什么觉得是个机会?”沈清夕问萧昱,如果萧昱要去赈灾,顾照棠必然是要跟着去的,她自然也不希望这里面有危险。

    萧昱的脸上此刻是一片的严肃,丝毫看不出他只是个刚满九岁的孩子,他斟酌了片刻,方才缓缓地道:“我知道母后担心我的安危,但如果背后之人要出手对付我的话,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在宫外,他都一样会出手,我们在明他在暗,防不胜防,这件事我和顾大哥商议过,倒不如干脆借这次出宫赈灾的机会,好好布局一番,兴许可以一举将背后之人除掉,这是其一,其二,我不想做一个终日关在宫中,不知民生疾苦的皇子,姐姐以前不是常和我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借此机会在外面走一走,多增长些见识,以后这样的机会不一定会有了,其三嘛。。。。。。。”

    萧昱说到此处脸色有些迟疑,站起来慢慢踱了几步,方又开口道:“我觉得这次是父皇在给我机会,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沈清夕和皇后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惊讶,“昱儿,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你说你父皇在给你机会,这是什么意思?”

    萧昱小小的眉头皱在一起,似乎在思考如何解说,“这是儿子最近琢磨了几日才得出的结论,父皇最近对儿子的态度很奇怪,有时候特别严厉,考校功课的时候也比其他两位皇弟问的严格,有时候又特别温和,会单独给儿子讲解一些治国之道,我之前只是疑惑,但现在四皇弟一出事,他就让儿子出宫赈灾,儿子总觉得父皇定然是察觉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布局才会如此安排,况且,三皇弟也就罢了,二皇弟却只比我小一岁,父皇为何只让我一人去赈灾?”

    沈清夕从听完此事后就觉得有些奇怪,总觉得整件事怪怪的,先是四皇子出事,接着皇上就安排大皇子出宫,她总觉得这些事背后是有某种联系在里面,具体是什么她又说不上来,现在听萧昱也是这种感觉,她不禁凝眉沉思起来。

    皇后却从萧昱的话中听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她先是一喜,言语间多了几分惊喜和忐忑,“昱儿,你说的是母后理解的意思么?你觉得你父皇在刻意的培养你么?”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皇上已经属意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如果真是这样,皇上怎么从未在自己面前透露过什么?可是皇上之前对昱儿的态度虽说不上讨厌,但也不算宠爱,总是淡淡的,会不会是昱儿理解错了?

    皇后的心里一时间心乱如麻,只觉得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而且听儿子的意思是要以身做诱饵,引出背后之人,这样岂不是将儿子置身于危险之中,想到此处,皇后的脸色又难看起来,“本宫总觉得这件事听起来十分的危险,我不同意你拿自己的命冒险!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说罢,又转头问沈清夕,“本宫知你点子向来多,招你进宫也是想问问你的意见,你怎么看这件事?”

    

 第216章 赈灾

    沈清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方才开口道:“臣妾总觉得这件事有些怪怪的,说句大不敬的话,如果真的是像大皇子说的那样,皇上确实在重点培养大皇子,如果这个假设成真的话,臣妾觉得刚才大皇子的话十分有道理。”

    她知道皇后是想让她进宫劝劝萧昱的,但这件事萧昱既然和顾照棠商议过了,说明两个人都认为此事可行,就是她自己也觉得萧昱说的十分有道理,这种情况下自然没办法开口劝说萧昱,看到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她忙开口劝道:“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臣妾知道娘娘的忧虑,可臣妾不得不承认大皇子说的十分有道理,如果四皇子的出事只是个开始的话,那么背后之人定然还有后招来对付其他的皇子,不管是在宫中还是在外面,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计谋,与其这样,还不如出去,我们好好布局一番,这样就不仅仅是我们在明他在暗了,相反因为他们猜不透我们的布局反而会投鼠忌器,不敢肆意妄为,对大皇子的安全反而有利。”

    “再者,臣妾认为娘娘无需过于担忧大皇子的生命安危,此次赈灾是个好机会,一来可以让大皇子体验民间疾苦,二来此事如果办好了,可以让大皇子在皇上面前立下一功,又可以让天下百姓感念大皇子,俗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对大皇子来说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之事,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别人必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臣妾倒觉得大皇子如果出宫赈灾,他们倒不一定非的伤害大皇子性命,相反,他们有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破坏赈灾事宜。以破坏大皇子的名声,这样反而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但如果大皇子留在宫中的话,他们能想的主意多半还是伤害大皇子的性命。”

    见皇后的脸色逐渐变缓,知道她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沈清夕又接着道:“大皇子不在后宫,宫里就只剩下两位健全的皇子,这样的局面反而有利于皇后娘娘去着手查背后之人的真面目,免得因大皇子在宫中,娘娘既要顾及大皇子的安危。又要防范敌人的冷箭,顾此失彼,反而不好。”

    皇后摩挲着手上的雨过天青色彩釉茶盏。似在思考沈清夕的话,半晌才叹道:“倒是本宫短视了,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昱儿留在宫里,背后之人确实会想办法害他性命。出宫赈灾反而有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就成了一场赌局。”说到此处,皇后的脸上浮现了一抹冷笑,“我们只能赢,不能输,昱儿。你有把握吗?”褪去了作为母亲的本能担忧,皇后又变回了那个充满战斗力的后宫女人。

    “母后你放心吧,儿子会尽全力。我们不会输的。”萧昱的脸上一片严肃之色,说罢,又笑着对沈清夕说:“就知道让姐姐进宫定能说服母后。”

    原来让自己进宫是萧昱的主意,沈清夕柔声道:“皇后娘娘是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否则娘娘哪能看不出其中的利害之处。只是,臣妾还是觉得皇上的态度十分蹊跷。是什么让皇上的态度改变了?娘娘,最近宫里有发生什么大事吗?”

    皇后摇头,语带迟疑,“宫里除了四皇子这件事之外,并未有其他的蹊跷之事发生,本宫想多半是前朝有什么事,让皇上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你知道,后宫不得干政,本宫对前朝之事并未刻意打听,现在看来倒是本宫失误了。”因说着,心里便暗暗盘算是否让自己的母亲进宫来交代一声,以后让父亲在外面多注意一下前朝的动静。

    如果后宫没事,定然是前朝出了什么事,沈清夕想着回头问问顾照棠再说,“娘娘多留心些是好事,尤其是大皇子出宫赈灾后,娘娘更要关注宫里的动静,有任何蛛丝马迹都有可能牵扯到在外面赈灾的大皇子的安危,娘娘一定要慎重。”

    “嗯,这点本宫心里有数,就让我们母子两个,一个在宫外,一个在宫内,一起打赢这场仗。”皇后的语气中有着十分的坚决和遇佛杀佛,遇神杀神的勇气。

    沈清夕想任何一个母亲,但凡遇到自己孩子有危险的时候总是能激发出她们的潜能,更何况是皇后,一旦大皇子出事,意味着他们母子后半生都可能没有指望了。

    “至于出宫赈灾之事,昱儿说他和顾照棠已经商议过了,你向来是有主意的,回去和顾照棠商议看看是否有遗漏之处,记得提醒他们注意。”皇后吩咐沈清夕,待她应下后,才有嘱咐萧昱:“此次跟着出宫赈灾的人选,虽说定然是皇上指派,但那些人可用,那些人需防着,你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才是,出了宫,母后帮不了你,万事自己都要留心才是。”

    “母后放心吧,儿子省得。”萧昱明白皇后的担忧,一一应下不提。

    从宫里出来时天已经半黑,马车出了宫门口,帘子就被掀开了,进来的人带起一道冷风进来,却是顾照棠下值了。

    夫妻两人对视一眼,沈清夕先开了口,“你要跟着大皇子出去赈灾,这件事怎么不早点跟我说?”

    “也是今天早上进宫后才和大皇子商议的,这不还没来得及说嘛。”顾照棠解释道,看妻子没有生气的迹象,便又开口征询道:“你也认为我们该去?”

    沈清夕托着下巴,一只手指无意识的在马车的小几上划拉着,“眼前的形势去比不去要好些,对于赈灾,你和大皇子都商议了什么章程?”

    顾照棠便叹了口气,“也只是大概提了提,具体的事宜还要再商议,因为河间府的具体情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赈灾嘛,无非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先发救济食粮和衣物,让灾民吃的饱,穿的暖,稳定民心;二来帮助灾民修葺压塌的房屋,使其居有定所,这个却有些麻烦,现在天气寒冷,房屋修葺不好开工不说,压塌房屋的数量还没统计出来,具体要花多少银钱也不清楚,朝廷会出食粮和衣物,但不一定会出多少银钱,受灾的可不止河间府一处而已,最麻烦的就是地里的庄稼都冻死了,现在要重新播种已经来不及了,可如果地里没有庄稼,老百姓今年注定还是要过饥荒之年,这次赈灾等于失败了。”

    顾照棠分析的确实有道理,此次雪灾受灾面积广,朝廷要赈灾,粮食和衣物都还好说,但要出大笔的银钱给各地重新修建房屋,只怕有些困难,这几年国库是充盈了,但要一下子拿出大笔的银钱全部赈灾却还是有些困难,再就是地里的庄稼,对于百姓来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