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阳继承了爵位,林家只怕再也借不到侯府的助力了。
失了侯府的支持,林家只怕很快就会没落,这是老夫人绝对不容许发生的事。
母子俩各有各的想法,不过司徒空倒也不想过要在此时忤逆老太太,何况他早就知道当他提到请封世子的时候,老太太会是怎样的表现。
老太太提出要进宫与惠妃商议,无非是想要拖延时间,好让她看重的司徒安有与司徒阳一较高低的机会,不过这样的机会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司徒空的眼中闪过丝丝讥讽和寒意,只是老夫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发现罢了。
“只要娘记得别让惠妃娘娘为难,孩儿自不会阻止娘亲进宫探望惠妃娘娘。若能得惠妃娘娘的提点,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司徒空敛去眼中的神色,语气恭敬地说道。
第三十四章 惠妃
第二天老太太果然让身边的安嬷嬷向宫里递了牌子,倒也极顺利地进了宫,见到了惠妃娘娘。
一进惠妃娘娘的锦绣宫,老夫人就要给惠妃娘娘跪下请安,虽然以惠妃如今的身份,受得起老夫人这一跪。
不过惠妃娘娘自然不会真的让老夫人跪下,在老夫人作势要跪下之前,就已经使了个眼神给身边的大宫女,嘴里道:“老夫人,且请坐下。不知老夫人今日进宫所为何事?”
惠妃的声音清冷疏离,不过老夫人也早就习惯了惠妃的态度,就算是在进宫之前,这个记名在她名下的庶女,也从来没有与她真正亲善过。
在老侯爷还在世的时候,还会称她一声“母亲”,等老侯爷去世以后,难得的几次见面,再没从惠妃嘴里喊出一声“母亲”,有的唯一这一声疏远之极的“老夫人”,仿佛她们只是毫无关系的路人一般。
虽然老夫人心里极不喜惠妃对自个的称呼,可是惠妃如今是圣上的宠妃,还是圣上诸多公主中最得圣上宠爱的三公主之生母,因此就算老夫人心有不甘也只得受着。
何况些年下来,她也已经习惯了,对于惠妃的性子老夫人不算摸得透彻,也把握个七七八八,知道她是个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
于是老夫人定了定神不再虚言假语,连没在锦绣宫见到三公主也直接忽略过去,将自己进宫的目的道了出来:“昨日侯爷与老身提起圣上要侯府请立世子之事。虽然老身觉得阳儿也是个好的,可是到底还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倒不如再观察几年再做打算。侯爷如今四十不到,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说不得还有比阳儿更优秀的继承人。
侯府人丁本就不算旺,总要找个最适当对侯府最有利的人来继承侯府才不会有错,否则老身到地下也不好向老侯爷交待。”
老夫人敢来惠妃面前说这样的话,不过也是因为惠妃是庶女出生,既然她一个庶女都可以坐牢妃位,那么司徒安庶子身份上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老夫人却忘记了,南陵国的律法对妃子的出身并没有严苛的要求,只要身家清白即可。
何况就算出身不好,只要圣上乐意,将身份洗白直接给个好出身抬进宫来的也不是没有,到底南陵国的天下是圣上的天下,谁又敢真的对圣上的女人说三道四?
可是南陵国对各世家,特别是在爵位的继承问题上却有着明确的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司徒安既非嫡,又非长,就算老夫人能够将小林氏抬成平妻,司徒安依然越不过司徒阳,除非司徒阳故去或者韩氏从妻降成妾或者司徒阳自己放弃世子之位放弃继承权,爵位才有可能落到司徒安的头上,只是这样的事情可能性实在太小。
自从小林氏进了侯府,十几年来一直努力上位,不是一直都没有成功吗?
老夫人的惺惺作态,让惠妃平静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小小的波动,只是她掩饰得极好,没让人发觉罢了。
老夫人的这一席话,连让惠妃身边的大宫女眼中不由划过一丝不屑。
这个大宫女跟在惠妃身边十数年,对于侯府的事也算是心知肚明,老夫人这番话摆明了是不让司徒阳成为世子,司徒空如今名下不过两子,不立司徒阳,那只能等着六岁的司徒安长大,难怪她在再等几年。
可是司徒安不过一个姨娘所生的庶子,当今圣上最是重嫡长,再怎么轮也轮不到司徒安吧,真不知这老夫人哪里来的自信,觉得惠妃能够说动圣上更改律法不成?
“请立世子之事,自由圣上和侯爷定夺,侯爷自然会挑个最好的。老夫人还是多将精力放在侯府内院,侯府总不能老是让个姨娘掌家。”惠妃脸色不变,不过说出的话却直接啪啪地打在了老夫人的脸上,让老夫人的心不由沉到了底。
惠妃这话一出口,老夫人立马明白了一件事,司徒空昨夜之所以没有坚持,显然知道惠妃并不会反对立司徒阳为世子,倒是她巴巴地进宫自讨没趣。
老夫人心里堵得懂,半晌没有说话,她心里已经完全明白司徒阳立世子之事,已经基本成定局。
不过老夫人也不是个轻易言弃的人,立了世子又如何,司徒空如今年纪不大,身体也极健康,离司徒阳真正掌控侯府还远得很呢,有的是时间让她们筹谋,且让韩氏和司徒阳得意一段时间吧。
不过惠妃提到的后院掌家之事,却刻不容缓,侯府的掌家权怎么地也得握在自个的掌心里,何况韩氏那样的身子,她有精力管家吗?
小林氏已经管了十年的家,如今再说什么姨娘管家不合适,又有什么意思?
老夫人老脸沉郁,微垂眼帘噎了半晌,这才抬起头来,眼中的不甘已经全然收了起来:“娘娘所言极是,只是老身年纪大了,哪里还有什么精力来管理诺大一个侯府。而韩氏的身体。。。。。。唉。。。。。。”
老夫人的意思,惠妃岂会不知,无非就是以心疼韩氏身子骨弱,不易劳累为名,给小林氏行管家之便。
以前吧惠妃也就那么一笑而过,可是昨日圣上来锦绣宫说了一番话,却让惠妃明白不能再放任下去。
惠妃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这倒也是,如今老夫人年龄大了,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虽说大嫂的身子骨经过这些的调养也好了一些,倒也的确不宜过于操劳。”
“可不是嘛。让琴儿管家,还是舍不得让你大嫂过于操劳。唉,这些年若不是琴儿,还不是府里乱成啥样。只可惜。。。。。”老夫人一付对韩氏无限怜惜,又对小林氏管家无可奈何的模样,让惠妃的眼角不由跳了跳。
惠妃经过多年后宫的浸淫,又岂会落入老夫人的套,反倒一脸欣喜地说道:“不过如今可是好了,两位侄女儿如今都有十来岁了,也该是让她们学习掌家理事的时候。
咱们侯府的小姐,就算是庶出的小姐,以后说不得就是哪个世家的当家媳妇儿,甚至是宗妇也说不准,可不能连个家都不会管。
现在是时候让她们跟在大嫂身边多学学,既能让她们长长本事,也能替大嫂分些操劳。”
惠妃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任谁听了都是一心为侯府考虑,可是听在老夫人的耳里却心塞得不行,一时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第三十五章 过墙梯
锦绣宫里有了片刻的静默,不过老夫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人,这不,她又有了新的借口:“锦儿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跟着她姨娘开始学习掌家,至于娇儿,只怕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难道老夫人真要让侯府嫡出的大小姐,一辈子都生活在别院不成?这成何体统?!”惠妃突然沉下了脸,言辞犀利起来。
老夫人不由心里一突,一直以来惠妃对她是不亲近,可从来不曾有此时的疾言厉色,不由诧异地看向惠妃。
此时惠妃却脸上已经带上浅浅的笑容,缓了缓语气道:“本宫也是为了侯府好,再过两日韩大将军和建国公就要回京来。
韩大将军可是个极爱护大嫂的人,老夫人莫不是忘记了韩大将军当年为了大嫂一怒斩断了在街上调戏大嫂的李太傅幼子手臂之事了?
老夫人更应该记得建国公夫人与大嫂之间的情谊吧,那也是个极护短的主。
虽然事关侯府后院之事,别人是不能说三道四。
可是让个姨娘掌家,把个嫡长女直接送出侯府,一直养在别院,总归是侯府的不是。
至于什么克母之说,是真是假,我想老夫人最是清楚。
当然当年老夫人也是一片好心,完全都是为了大嫂的身子着想,可是都这么些年过去了,也该将娇娇接回侯府来教养。
谁不知老夫人最是慈善之人,又岂会真的置自个的亲孙女于不顾?
说不得老夫人早就有打算接回娇娇,本宫也不过多此一嘴罢了。”
惠妃的这一番话语气极为柔和,仿佛只是与老夫人拉拉家常,说说闲话,听在老夫人耳里却如雷鸣。
老夫人万没想到她今日进宫来,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有一种偷鸡不成佘把米的感觉,心里极不舒爽,可是她又能惠妃如何呢?
可是事到如今,她不甘心让司徒阳封为世子,也已经大势已去。
于是回到侯府,失意的老夫人自然对着司徒空好一顿怒火,只是司徒空这次似乎已经铁了心,无论老夫人如何闹腾,始终没有松口。
他的理由就一点,圣上的意思岂是他这个做臣子的能够忤逆的?除非老夫人不想要一府人的生命,除非老夫人是想让侯府毁灭。。。。。。
请立世子的事,虽然还没有明旨下来,事实上却可以算是尘埃落定。
当消息在侯府慢慢传开之后,无论是小林氏的芙蓉苑,还有司徒锦住的蔷薇阁,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瓷器碎裂的声音,或者传出打骂丫环婆子的声音,总之很是闹腾了一阵。
等老夫人渐渐平静下来,将惠妃的话反复想了许久,慢慢品出了一些味来,世子之位暂时争不得,那么管家权她还是可以捏在掌心的。
谁让她是个慈善的人呢?要管好诺大个侯府,没个好身体自然是不行的。
韩氏不是身子肯不好嘛,那么老夫人做为婆母,理该多体贴体贴她,还是不让她操心为好。
虽然惠妃一再强调老夫人年纪大了,可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嘛。
小林氏是个姨娘,将管家权放在她手上让人笑话也不假,那么就将管家权拢在老夫人自个的手上,让小林氏从旁协助总可以吧。
如此一想通,老夫人心里别提多得意!看看看看,她是多么慈爱的一个老夫人啊!
哼,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墙梯,惠妃就算手再长也伸不到侯府的后院来!
至于韩大将军、建国公夫人之流,老夫人现在还真没将他们放在眼里,他们是韩氏的亲大哥和好姐妹,那又如何?谁让韩氏自个的身子骨不争气呢?!
至于司徒娇,嗯,原本小林氏就与老夫人提出过要接她回侯府来,司徒娇可有着大用场呢!
老夫人平静下来,一番权衡以后,将身边的安嬷嬷将小林氏叫进了慈安苑,两个人关起门来好一番商量。
“娘是要收回管家权?是要交给韩氏吗?那我这些年算什么?”一听到老夫人要她接出管家权,刚刚得知世子之位已经落定,没想到如今连管家权也要被老夫人收回,小林氏如遭雷击,心里既慌又怕,脸色顿时黑沉如墨。
没有了管家权,她一个当姨娘的人在侯府还有什么地位可言?
一个有实权的姨娘,与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姨娘,怎可同日而语?
“娘不会管家权交给韩氏?韩氏想管家也得有命管不是?她那个风一吹就倒的身子还能管家?”老夫人嗤笑道。
“那娘的意思?”一听管家权不会交到韩氏手上,小林氏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毕竟这些年她从中捞得好处可真不少,若让韩氏重新掌家,只要稍稍查一下,就会有一个天坑等着小林氏去填补。
她得到的银钱大多花出去了,只有少部分悄悄置了些产业,为一对儿女做了些打算。
若真要让韩氏掌了家,那么大的一个坑,她哪里有能力填补?到时不但落不得好,兴许还得被赶出侯府,那是万不得行的!
“韩氏自然还是好生在梅苑休养,既然有人看不得你管家,那也只有老身辛苦些,重新把侯府的家给管起来。以后少不得要琴儿给老身撑着些,琴儿放心,有老身在,谁敢给你苦吃?”老夫人将自个早就想好的管家模式向小林氏细细道出,顿时让小林氏重新欢喜起来。
“那以后琴儿可就靠娘多疼疼了。”小林氏向来就是个会说甜言蜜语的人,此时嘴巴又如同涂了一般,哄得老夫人眉开眼笑。
小林氏小意奉承,老夫人刻意承欢,慈安苑表面上倒也是和风煦煦。
老夫人又与小林氏合计起接司徒娇回府的事情,决定此事瞒着司徒空和韩氏,先将司徒娇接回来再说。
于是老夫人从宫里回府不过两个时辰,从侯府里后门驶出一辆十分平常的马车,方向直去桃林别院,只是这辆车直到天黑才回到侯府,同样还是从侯府后门进了侯府,随车的管理妈妈黑着张脸进了慈安苑,随即慈安苑里又传来了瓷器碎裂的声音。
私下打听来的消息,让林嬷嬷心里大惊,老夫人这到底安的什么心?去桃林别院接大小姐,居然瞒亲睹侯爷和夫人。
好在大小姐并不在桃林别院,据说早就被韩大将军接去了驿站,说不得会跟着韩大将军的家眷一起回京城来。
难道老夫人着了慌,小林氏变了脸,连带着司徒锦的蔷薇阁也传出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
韩氏得知这个消息,脸上浮上了浓浓的愠怒。
不过在得知司徒娇去向的以后,韩氏的脸上划过轻快的笑容,与林嬷嬷耳语一番,林嬷嬷起身离开梅苑。
林嬷嬷也没去哪里,只是与往常一样去外院找了她的男人说了几句话,就平静地回到了梅苑。
回到梅苑以后,林嬷嬷又与韩氏耳语了一番,韩氏笑了,梅苑的灯火渐渐暗了下去。。。。。。
第三十六章 巧思量
第三十六章巧思量
相对于京城侯府的鸡飞狗跳,京郊的枣林别院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因为李妈妈的针灸和汤药的配合治疗,建国公府老夫人的风寒和头疼的老毛病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而杨凌浩已经退了烧,就算他因为早产身子骨弱了些,此时还是欢快地在枣树下奔跑着,欢笑声在枣林里回荡,听着杨凌浩清亮的欢笑声,陈氏悬了几天的心总算大大地松了口气。
建国公老夫人怜惜司徒娇,感念李妈妈的出手解困,故而特意留司徒娇主仆在枣林别院用饭。
陈氏更是喜气洋洋地吩咐庄子里的厨娘和身边的管事嬷嬷,整了席丰盛的午餐。
由于人在京外,加上建国公府是武将世家,对男女之防并不太注重,因此虽然男女有别没有同席而坐,却将两席同开在了别院主院的花厅里。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枣林别院与桃林别院除了所植果树不同以外,其他的产出相仿,端上来的几乎全都是别院里土生土长的新鲜蔬菜和鸡鸭鱼肉,新鲜自不必说。
不过今日席上除了别院的土产以外,还有建国公父子专门带着侍卫去后山猎来的野鸡野兔。
最让司徒娇觉得放松的是,建国公府的席上没有一般世家那种食不言的规矩,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好得让司徒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