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他岂敢再阻拦?
十几名军卒拜倒在地:“小的拜见大将军,还请大将军恕罪!”
孔晟轻轻一笑:“诸位军士请起,尔等值司所在,本官岂能怪罪你们,林大都督在城门楼上吧?你们速速带我去见他!”
军卒连连称是,一个头目赶紧诚惶诚恐的带着孔晟走上城门楼,去面见林勇。林勇正带着一干将官扒着城墙眺望回纥大营方面的动静,突然见到孔晟道来,不禁皱了皱眉,心道你跑上来干嘛,这不是给本官添乱吗?
林勇沉声道:“长安侯不在后衙安歇,上城楼来作甚?”
孔晟笑了笑,拱手道:“孔某听闻回纥大军来犯,特上城楼来查看究竟。”(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灵武(2)
第五百四十八章灵武(2)
林勇皱了皱眉,心道回纥人突然有了异动,本官得到消息后火急火燎地带人赶到城楼上来准备迎战,这些日子以来,自本官以下,灵武所属文武官员都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寝食不安,生怕回纥人进犯,灵武不保,你一个和亲大使,照顾好你的和亲公主就是了,跑到这里来不是给本官添乱吗?你虽然在京城位高权重,但在本官眼里,不过是一个靠运气和谄媚皇帝发迹的江南少年,靠皇帝宠信一步登天而已。风花雪月吟诗作赋或者你是强中手,但是这上阵杀敌,又岂能靠你们这些只懂靡靡之音莺歌燕舞的当权者?
但孔晟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林勇就是心里不高兴,也不能表现出来。但林勇身后的一干灵武将领就多少表现在脸上了,有些甚至明显投射过来某种不屑一顾和烦躁的目光。
孔晟统统视而不见。
他是何等身份,岂能跟一些边陲将领一般见识?况且,他来的目的是探查回纥人的动向,这些都是小节,没有必要揪住不放。这些人的心态他是一清二楚,不过懒得计较就是了。再说了,就是计较又能如何呢?非要跟他们较出一个短长来?没有必要,也没有意思。
林勇勉强一笑,指了指远端祁连山脉的一侧,隐隐可见烟尘飞扬:“长安候,本官先前得到探马来报,回纥可汗磨延啜聚集十万大军突然开拔,向灵武方向逼近,本官值司灵武一线防卫,自不敢怠慢,所以下令锁闭四面城门,全城全军严阵以待,备战应敌!”
很显然,灵武在回纥人那边肯定有自己的细作。这是毫无疑问的,回纥人的动静在第一时间以某种隐秘的方式传回灵武来。反过来说,这灵武城中又会不会有回纥人的眼线呢?很难说。
两军对垒,两国对阵,有很多事都是见不得光的。除了正面战场的拼杀对抗之外,还有很多无形的战场早已徐徐展开,或许永无止息。
孔晟凝望着远端,淡淡道:“大都督,回纥可汗已经与孔某约好三日后见面,商定和亲事宜,他们应该不会出尔反尔,轻易犯我边境,大都督不必担心。”
林勇撇了撇嘴道:“长安候远在长安,有所不知,这回纥人的信诺并不可信,这段时间以来,回纥大军压境,吾等在灵武寝食不安,****小心谨慎,夜夜防范回纥进犯。对于本官来说,回纥军队任何的异动都不能放过,因为一旦回纥兵临城下,灵武失陷,回纥铁骑就会长驱直入,我大唐危矣!”
林勇说着向长安的方向拱了拱手,凛然道:“本官受陛下恩宠信任,担当灵武防务,岂能尸位素餐,误了陛下大事?回纥人若敢进犯边境,吾辈灵武将士,唯有誓死报国,与灵武共存亡!若是到了那个时候,两国正式开战,还请长安候速速护卫宁国公主返回长安去吧!”
林勇身后的数十将领都振臂高呼:“誓死报国,与灵武共存亡!”
孔晟回头扫了情绪激动的众人一眼,心里暗暗点头,这些边陲将领,无论性格品性怎样,但都有一股誓死报国的激情和精神,为国戍边,如果没有这种精气神,大唐的边境防线就形同虚设了。但孔晟心里也很清楚,这些人常年戍守边陲,性格粗狂,对一些礼数什么的不太在乎,所以也就对众人对他的某种轻视不放在心上。
孔晟向林勇拱手为礼:“大都督及灵武将士忠心为国,陛下在长安常有提起,朝野上下皆有敬意。而孔某此次入灵武,护卫宁国公主出塞去回纥和亲,更是给大都督添了不少麻烦,在此一并谢过了!”
孔晟说这个本就是一番客套话,但听在林勇和灵武诸将的耳朵里,就成了孔晟拿着皇帝的招牌说事了,心说你动不动就打皇帝的旗号干嘛?吓唬谁呢?狐假虎威的小人!心里因此对孔晟的轻视就更加明显。
“长安候客气!宁国公主和亲回纥,乃是大唐国策。本官戍守灵武,自当保证公主的安危。但出了灵武,就不是本官的值司范围之内,公主的安全就只能依靠长安候自己了。本官听闻长安候文武双全,此番又带了诺大人马出塞,想必不会有问题吧。”林勇的话微有讥讽之意。
其实对于孔晟的和亲队伍这么多人、这么大的规模、携带这么多的财富出塞送给回纥人,灵武将士颇有微词。因为大唐朝廷现在国力微弱,国库空虚,边陲将士的粮饷有时都要拖延,但眼睁睁地看着巨大财富送给回纥人,他们心里肯定不舒服。
孔晟闻言微微闭上了眼睛,心里略有些不爽。
和亲回纥,也不是他的本意。这是皇帝和大唐朝廷的坚持,与他无关。他虽然出任和亲使,但这只是责任和使命,仅此而已。对于这些,你林勇作为藩镇高官,岂能不懂?皇帝为什么硬着头皮跟回纥人和亲,你林勇比谁都清楚,反过来说,如果大唐不同意和亲,你这灵武一线,瞬间就会变成血与火的战场,首当其冲的就是灵武数万将士……普通的将领不理解也就罢了,你林勇竟然还冲孔某说这种风凉话,真是岂有此理?!
但孔晟还不至于为了一句话就跟林勇翻脸。
他缓缓睁开眼睛,微微一笑:“公主的安危是孔某值司所在,自不敢怠慢。大都督,请恕孔某直言,还是打开城门,放开战备,恢复百姓的耕种生活吧,回纥人大军压境这么久,如果要进犯早就进犯了,何必等到公主抵达灵武后再为之呢?这不合情理,没有必要草木皆兵。”
“当然了,这只是孔某的建议,具体如何,还请大都督决断。”孔晟转身就要走。因为他发觉气氛不对,所有的灵武将领都似乎对他有些敌对或者排斥的情绪充斥其中,他留下徒添不快。
如果孔晟就这么走了,大概也就不会有下面的事情发生了。但阴差阳错,冥冥中自有天定,活该今日有事发生。(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灵武(补)
第五百四十八章灵武(3)
对于孔晟的话,林勇很不以为然,但只是嘴角一抽,因为他还是要顾忌孔晟的身份。他与孔晟等级品阶一般无二,但孔晟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京城显贵,他只在地方出任藩镇,不能过分得罪孔晟这种京官。
京官在天子身边,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没准哪一天就会在皇帝那里告自己一次黑状,像地方掌握军权的藩镇,本就为皇帝所猜疑,一旦为人构陷,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也不止是林勇,凡地方藩镇者,很少有愿意得罪京官的,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三品以上京官。
但林勇的副将周政却是一个性如烈火脾气暴躁的人,他早就看孔晟有点不顺眼了——实际上,在周政这种边将眼里,能看顺眼的京城权贵根本就没有几个,在他眼里,这些京城显贵在京城花天酒地尸位素餐,关键时候也只会纸上谈兵,完全不懂军务,更不知他们这些边陲将士的辛苦。
就像现在,你孔晟懂个屁啊,凭什么说回纥人不会进攻灵武?你知道什么?回纥人是什么本性,你懂吗?
所以,孔晟无意中的一番话就引起了周政的强烈反弹,他忍不住站出来冷笑道:“长安候这是说我们灵武将士在小题大做了?你可知回纥大军十万压境,若不是吾辈将士枕戈待旦,灵武城焉能保得住?若不是吾辈戍边将士常年镇守边关流血流汗,又岂能有长安帝都的安定繁华?打开城门放开战备,说得轻松,你且看看,回纥大军正在向灵武方向移动开拔,我军若不整军备战,让回纥人一举拿下灵武城,全城军民都将性命不保,而灵武之后,大唐千里山河又岂能保存?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让长安候来承担责任吗?如何向陛下和朝廷交代?”
“更有甚者,回纥人与我为敌,而长安候却要向回纥人谄媚献上厚礼,枉顾吾辈将士浴血奋战的苦心!”
周政越说越激动,声调变得极高,而一连串的诘问更是问得酣畅淋漓,听得周遭的灵武将领心里那个痛快啊。
众人冷视着孔晟,且看孔晟如何作答应对。
林勇眉头一皱,感觉有些不妥。周政不过是灵武副将,四品宣威将军,乃是下官,当众向孔晟这种上官和朝廷特使挑衅,一旦让孔晟恼羞成怒发作起来,他这个灵武主官也很难收场。
但灵武城毕竟不是帝都长安,天高皇帝远,这些属下又是桀骜不驯的性子,林勇也不可能完全压制得住。而说白了,周政也说出了他的心声,他也想借周政的口来压一压孔晟的威风,试探一下孔晟的反应。
孔晟缓缓回身,望着周政,淡淡一笑,且没有说话。
孔晟本不想跟这些边陲将领发生不愉快的冲突,但周政的话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如果此时此刻孔晟什么都不做,他这个朝廷特使和长安候、禁军大将军的威信就会荡然不存。
乌显乌解闻言大怒,立即冲上前来,怒斥道:“大胆,汝竟敢以下犯上,对大将军无礼!”
周政连孔晟都不怕,何况是孔晟身边的部将属下。他呸了一声,怒视着乌显乌解道:“本将就事论事,何来冒犯无礼?有些话,不要说当着长安候的面,就是陛下亲面,本将也是该说就说!”
“放肆!”乌显暴怒起来,手扶住腰间的佩刀,眼看就要控制不住动起武来。
孔晟拍了拍乌显的肩膀,淡淡道:“乌显,退下!”
孔晟缓步上来,凝视着周政,轻轻一笑道:“你的问题很多,孔某只能慢慢回答你。”
“第一,回纥十万大军压境,无非是威胁朝廷履行和亲约定,为的是索要公主的嫁妆,缓解回纥粮草物资匮乏的现状。这一点,朝野上下都很明白,但朝廷和陛下还是不得不维持和亲,因为河东河北还有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叛军未平,大唐社稷不稳,不能腹背受敌。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定和长远大局,所以我们不得不向回纥人战略让步。此其一。”
“所以,回纥人不会真的进犯我边陲,大唐与回纥也不可能真起战事。战端不可轻启,无论对我大唐,还是对于回纥,都是如此。回纥粮草短缺,打一场仗,他们根本消耗不起。所以,孔某才说,回纥人不会主动进犯我边境,否则早就长驱直入了,又何必等到今天?”
“对于所有为大唐戍守边陲的将士,其功绩其辛苦其浴血奋战的牺牲精神,包括孔某在内,所有人都心怀敬意。当然,为国戍边的何止是尔等灵武将士?!但一码归一码,若是十万回纥大军真有进犯灵武之意,单凭灵武数万军马,根本无力抗衡,灵武城也注定保不住。这是实话,你们或许不愿意听,可事实就是事实。此其二。”
“长安候,莫要小视我灵武将士!吾辈奋勇杀敌,舍生忘死,只要有吾辈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回纥人踏进灵武城半步!”周政义愤填膺,上前一步,怒气凛然。
孔晟轻轻一笑:“周将军是吧?孔某从未轻视过任何一位边关将士,也从来没有否认过诸位舍生忘死为国戍边的真性情!但是,两国交战,国之大事,不是靠血气之勇能左右的。我只是在阐述一个基本的事实,不是小视诸位的勇猛,还请你不要误会。”
以孔晟的身份而言,对周政这么一个下级将官,耐着性子解释宽容了他的咄咄逼人,已经算是一种大度,这其实正是孔晟对于边关将士的某种敬意所在——否则,孔晟岂能容许他人肆意践踏自己的尊严?!
“血气之勇?长安候的话本将不敢苟同。吾辈灵武将士,自随陛下靖难以来,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哪一次不是靠着所谓的血气之勇?不是本将小瞧长安候属下的号称骁勇之师的禁军……”周政的话虽然欲言又止,没有直接说出口来,但其嘲讽和轻蔑之意已经溢于言表了。
“长安候久居长安,莺歌燕舞,哪里知道我们边关将士的悲苦心酸?吾辈灵武军马虽然只有三万余人,能个个勇猛善战,以一当十,我们豁出命去,回纥十万大军又能如何?!”周政傲然道。(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 灵武(4)
第五百四十九章灵武(4)
听了周政一连串的嘲讽之言,孔晟不怒反笑,心道你这厮真是有点不知进退了。我一让再让,给足了你们灵武军面子,你倒是反过来得寸进尺了。如果你们灵武军当真以一当十的话,又何必对回纥军马压境心惊胆战呢?
身经百战或许并不夸张,但战无不胜完全就是扯淡。皇帝靖难以来,这支灵武军压根就没有离开过灵武前后数百里,一直处在守防的位置,哪里来的战无不胜?
孔晟斜眼扫了林勇一眼,见林勇没有半点制止周政向自己挑衅发难的意思,心里更加恼火。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性,况且是孔晟。
而周遭灵武诸将,都向自己投射过来的某种混杂了轻蔑和不屑一顾的眼神,让孔晟眉头紧蹙,一股怒火渐渐滋生起来,遍布全身。
而随着情绪的变化,他的耐心便自然降到了一个极限,语气也就不再那么和颜悦色了:“孔某曾经河南平叛,不敢说身经百战,也曾与叛贼大大小小数十战!孔某曾率五百骑兵歼灭叛军数千,又曾以数百精锐奔袭睢阳渠,拿下叛军大营!更是以万余夏邑军马一路西征,光复河南各州府,直入东都洛阳!……孔某本就是带军之人,岂能不懂将士之艰苦?你一个灵武副将,在孔某面前放肆无礼,一再挑衅,这就是你们灵武所属的礼数吗?”
“至于孔晟麾下的禁军,乃是河南平叛的胜利之师整编而成,你区区一个宣威将军,竟敢蔑视皇帝亲军?!简直是岂有此理!”
孔晟声色俱厉,怒斥周政。
孔晟的战功与文采同样惊人,但在向天下传播的过程中,流传最广阔的还是他的文采,至于他在河南平叛的诸多功勋,还是淹没在了他那几首天下间广为传唱的诗歌璀璨光彩之下。
更重要的是,天下人其实很难相信一个文人士子尤其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还能领军打仗。所以,大多数人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有人故意给孔晟脸上涂脂抹粉,以讹传讹的结果。灵武周政这些将领,大多如此认为。
再加上当面眼见孔晟身材瘦削弱不禁风,一副江南士子形象,哪里能与三军统帅和沙场勇将画上等号?
周政冷笑一声:“末将也不愿意跟长安候一争口舌之利,若是长安候愿意,末将愿意与禁军麾下诸将比试一二,自有分晓。”
孔晟怒气升腾到了一个顶点,他当即仰面狂笑一声,扬手指着周政淡漠道:“既然你要逞强,那么,本官就满足了你——乌显乌解,你们去跟周将军比划比划,尽力而已,不要伤了你我两军的和气!”
乌显乌解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