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2章 元宵
颜家这个年过得比往年还更热闹些,程家赶在年前把帖子送了过来,纪氏没想着在婚事上头拿乔,那头一递过来,她也把帖子还了回去。∷四∷五∷中∷文
明潼明沅那会儿,纪氏却没这么不讲究,郑家送得帖子来,她留了几天,这才把明潼的庚帖送过去,到得纪舜英也是一样,在黄氏面前显得爱重这个女儿,叫男家急上一急。
再一个便是合八字,明潼那会儿,除了郑家请人合过一回,纪氏也送出去合了一回,两边都是吉利的,这才定下事来,连着明沅也是一样,到得明湘,程家说合得好,她就没再着人去问。
一桩事本就有两种办法,明潼明沅是一样,明湘又是一样,开春儿明潼就要及笄办婚事了,纪氏从年前就忙乱起来,哪里还能顾得过明湘。
下人哪一个不是看着眉眼高低来行事的,纪氏盯着的就往精细了办,纪氏看过便算的,那就躲个懒儿,明湘的嫁妆办的且比明沅还快上些,得过且过,可不就快了。
安姨娘只当女儿要备嫁,太太腾不出手来,这事儿必还得交给她来看着,哪里知道纪氏把这事儿给了管事婆子,都不是喜姑姑来料理,列个单子出来,她也不看物件了,略翻一翻就点了头。
安姨娘见着女儿便又一通哭诉,她自家叫禁了足不算,还罚了月例,张姨娘同她倒是一样责罚,两个都叫关在院里,年节祭祀都没许她们出来。
这下倒把苏姨娘显出来了,纪氏赏了衣裳下来,她便穿着纪氏的旧衣叩拜,下人有眼尖的,便把苏姨娘得了太太青眼的话传开去。
纪氏也确是有意抬举她,院里两个已是那样,苏姨娘原来那些倒抹了去,趁着年节,除了衣裳又赏下首饰来,苏姨娘晓得这东西份量有多重,赏的越是多,越是让她好好侍候颜连章。
安姨娘当着人不敢说,对着女儿却哭,说纪氏偏颇,有意折腾她们:“她女儿的亲事还没定,罚个一年算得什么,你都要办嫁妆了,怎么能差了这一年的钱。”
除开月例,连着缎子首饰都减半了,安姨娘正是攒东西添补女儿的时候,失了这些怎么不叫她心焦,明湘难得来看她一回,进得门就见她哭,坐得远远的回上一句:“姨娘不必忧心这些,太太会预备的。”
安姨娘叫她说的一噎,她病好了大半了,在明湘眼里便是这病又是装的,答起话来便有些不冷不热,她那时正是伤心失望,过后虽好了些,却实是不愿再顺着安姨娘了。
“太太预备的都是死钱,你便比不过三姑娘,也不该比六丫头差!”她一面说一面恨不得捶床板了,何止是比不过明潼,连跟明沅都相差远矣。
明潼的嫁妆是打出生起就备下来的,存的那些个好木料,因着是要嫁进侯府,原来存下的便有些不相衬,开了大价钱到外头去寻好料,送出去叫人又雕又凿,做了成套的二十四样家具出来,放在库房里头晾晒吹风,只等着搬到郑家去。
到那头请了期,眼看着就要抬家具了,颜连章又不知道从哪儿淘换了一套更好的来,黑漆嵌螺贴贝的千工床,榻案条几俱是全的,这么一套可不得万把两银子。
若说这个安姨娘也眼红不上,叫她眼红的是原来预备给明潼的花梨木家具,全漏下来给了明沅,按着年纪怎么着也该是明湘的。
便明湘不及明沅得宠爱,也不该一件都得不着,纪氏把那一套全给了明沅,因着是备给明潼用的,样样都是精雕细刻,木匠做了整年,才做出这么一套来,不及那贴贝嵌螺的富贵,却连茶桌都分了大小,各有两桌的,明湘的反倒再去寻了木料子雕造去了。
她越是说越是气,半点法子也无,只好对着女儿垂泪,明湘坐着听得一刻,也不管她说完没有,立起来告辞:“程家送了尺寸过来,我这些日子要裁衣裳做鞋子,姨娘这头,便不过来了。”
说着转身出去,安姨娘在后头又是哭又是骂,都没能留住女儿,银屏劝了她,她还只是哭:“我一片心全为着她,她怎么不明白。”
银屏没口子的劝她,她这一哭,不到夜里再不会好,连银屏都知道,越哭四姑娘便越远,可安姨娘却偏偏想不明白。
连五姑娘都知道往太太那头献殷勤了,安姨娘这儿还只是埋怨,知道嫁妆只有公中的例了,还不加紧讨好太太,银屏叹一口气,扶安姨娘躺下去,又往门上去,跟她娘老子通声气,过得节就求了她出去。
明湘回来的时候,正撞上小丫头来送元宵节的插戴,雪柳灯球闹娥儿,满当当摆了两匣子,俱是明蓁送来的,都是宫里头新造的样式,分到她那儿,她又叫太监送回了娘家。
明沅见着她来赶紧招一招手:“我说四姐姐快回来了,明儿要戴的,我挑了两个,你看看哪个好些。”
明湘见明沅给她挑得玉梅雪柳,点一点头:“便这两个好了。”伸手却去拿了只红纱扎就勾了金线的蝴蝶,捏在手里一转,蝴蝶翅膀微微打颤,便似活的一般,她咬咬唇儿把这个搁在一边:“这个五妹妹一定喜欢的。”
明沅听她说得这一句,心底一叹,自打出了那事儿,都快正元十五了,这两个面对面儿也不曾说过一句话:“四姐姐记挂她,她也未尝不记着四姐姐呢。”
明沅却知道,明洛这回是铁了心了,明湘也不是没有同她和好的意思,送了几回东西去,却回回都叫纹丝不动的送了回来,明洛心里头存了芥蒂,这两个要想再和好并非易事。
明洛忽的就开了窍,原来一味爱闹爱玩,于纪氏那头也并不十分上心,年前做得个手筒送了上去,这会儿还没到十五,才能动针线,她又预备着做个抹额送去了,明沅回回去看她,她回回都是针线不离手:“太太大恩德,我不似你知道太太的心意,也只好在这上头出点力气了。”
张姨娘不念叨了,她倒自个儿明白起来,知道往后全靠着纪氏,连着请安也比明沅明湘更早,她失了一桩婚事,在纪氏心里倒进得一步,纪氏用着手筒还赏了她一块皮子。
明湘听了低了头微微一笑,自家也知再难和好,看见桌上明芃发来的帖子道:“二姐姐那里我便不去了,你替我带个好罢。”说着便辞了出去。
跟着闹妆赐过来的还有花灯,比旧岁梅季明买的还更多些,单有一树扎着彩的梅花灯,全给了明芃,就摆在她院子里头,明芃还递了帖子过来请,说要作东道办花灯宴。
外头市井人家能到街巷上看花灯会去,宅门里头可不兴这个,小的时候不许是怕抱出去叫拍花子的拍走了,等大些就是这个年纪的姑娘不能出头露脸。
明蓁赏得发饰花灯,一并赏的还有吃食,元宵节送来的自然是元宵,宫里头的却跟外边做的不一样,同是糯米细面加上核桃白糖玫瑰馅调成馅,裹得一个核桃那样大,却是在酒水里头滚出来的,吃着还带些甜酒酿的味道。
一家子除了明潼是吃惯了的,没一个爱吃这口味的,明洛扁了嘴儿说这宫里头出来的东西,还没
街角十五个大钱一碗的元宵好吃,里头纯是黑麻馅的,咬一口甜馅儿就从里头涌出来,别提有多香甜了。
厨房上头的人在穗州还学得新鲜作法,打些虾茸肉茸做咸元宵,这个却是明洛爱吃的了,一碗里头个个都不重样。
想着去岁元宵节怎么热闹,再想想明年过节,明潼已经嫁了出去,明芃只怕也嫁了出去,原来一家子人只剩下她们三个了。
明沅想趁着元宵宴,把她们两个再撮合起来,想想往后聚一年少一年,等嫁出去了,更不似如今松快,当人媳妇的,哪里还能想吃酒就吃酒,想猜枚就猜枚。
明洛那里说定了,明湘这里她说得些好话,明湘是最听不得离别的,一听往后果真没日子好相聚,点头答允,还想着到那日说些软话,趁着节里把明洛劝回来。
哪知道这最末一个元宵宴,也没能办起来,明芃不知为着甚事同梅季明争了起来,元宵这一日便提得几盏灯分送下来,那一树梅花灯,叫她扔了出去,梅季明袖子一甩,跑出去了。
里头的因由不好探问,却知道梅氏脸上很是不好看了几日,许氏当着这个小姑子的面差点儿抬不起头来,对着明芃又是哄又是劝,又差了人往外头去寻儿子,不打听不要紧,一听打,梅季明坐了船,不知往哪里去了。
许氏告诉梅氏是说他回陇西去了,明芃这回再不肯服软,总归她也不跟着去,把自个儿锁在屋里头生闷气,到得明潼及笄那一日,她也少笑。
梅氏也是愁眉不展的模样,明潼的笄礼赞者就是梅氏,纪氏见着她这付模样心里很有些不得劲儿,还是明蓁接过手去,帮着插钗,她虽是姐姐,总还有王妃这个身份,算是全了礼。
她是带着仪仗回来的,过门并不能多歇,拉着母亲的手急急催问一声:“既是定了礼怎么还闹这一出?母亲赶紧把事儿回了,悄没声儿的,往后便是再说亲,也不难。”
梅氏却皱得眉头:“何至于就成不了亲了,季明还是孩子脾气,你妹妹同他是知根知底的,便咱们开得口,她也不乐意。”
明蓁知道同母亲扯不清楚,干脆道:“我一个人在王府,总归寂寞,不如接了妹妹来散心。”留她住了劝她,哪有解不开的结,这话梅氏倒是应了,却说要打点东西,等明蓁再来接她。
郑夫人也带了女儿过来观礼,两家把日子定在暮春时节,见着成王王妃很是得意,这个媳妇倒没讨错。
八十四抬嫁妆,抬抬塞得满当当插不进手去,一院子里全是空的,明潼的东西一样样抬进来,把院子摆的落脚的地儿都无,光是紫檀的箱子就是二十只,专开了个库放摆设,钿螺家具看的郑家亲戚无一不交口称赞,郑夫人面上有空,便很给明潼作脸,及笄这日送得一对儿长公主留下来的金簪儿。
到得吉日,郑衍带着一对儿大雁过门来娶,明潼穿得真红大裳,戴得七翟礼冠,由澄哥儿扶着上轿,她眼儿一睇,见着郑衍正乐陶陶的等着,眉眼一低,垂下头去,说怅然并不全是,说喜意又不尽然,倒有些空落落,抬头望着那道背影,听见外边说一声:“新娘子可真是端庄。”
。。。
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
明沅自然知道纪舜华在看她,不独她觉出来了,纪舜华那直通通不知道避讳的模样儿,在场的俱都瞧在眼里。
小胡氏就立在夏氏身边,见夏氏笑盈盈看着老太太,半点儿也没瞧见的模样,拿手肘碰她一下,再往纪舜华那儿抛了一个眼色,夏氏接了眼色往那头一瞧,到底不干自事,把脸一偏又去跟老太太说话,这么个看法,很有些不对劲了。
在场的就无人不知道明沅打了纪舜华的事,这事还得担在黄氏身上,别个瞒还不及,偏她为着退了门亲,把这事儿嚷嚷得无人不知,说明沅没教养没规矩,一翻苦水倒了又倒。
也不想想指谪明沅教养不好,那便是在说纪氏教养不好,明沅那么丁点儿大的时候就跟着纪氏来了纪家,哪个不知道她是养在上房的庶女。
再往前攀扯,纪氏可是打小由着纪老太太养大的,黄氏一句话骂了三个人,等她觉出来,纪老太太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亲事没退成不说,还成了一桩笑谈。
说明沅打了纪舜华,那是再没人信的,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胳膊伸出来还没纪舜华一半粗,能把他按在地上打,那可不得是个女夜叉。
纪舜华这一向越发生的高壮起来,两边站的也不远,看着已经比明沅高了一个头,说被一拳头打在地上,那真似明潼说的,明沅好去考武举人了。
纵是一家子亲戚,那也是纪舜英没过门的媳妇,便是纪舜英当着这许多人,也没这样子瞧她,纪舜华惹得这一出便有些不规矩了。
黄氏兀自不觉,她跟她儿子一个样,也在暗地里打量着明沅,从身高长相挑剔到穿衣打扮,可看了一圈儿,还真没挑出什么不是来。
不说明沅本来就生的好,好吃好穿精细养大的姑娘,皮子嫩得能掐出水来,弯眉大眼,一张樱桃口点得口脂,眉间还贴着时兴的花钿,立在姐妹间,除了明潼便是她最出挑了。
出来见客几个姑娘都穿一样的衣裳,独明潼因着年纪大些,穿得也比她们更富丽些,余下三个都穿着一水儿金红缎子的衣裳,不独衣裳一样,首饰也是成套的。
明沅头上那一套却是纪老太太赏下来的,她捡得几件戴了,领了如意长生锞子,还被纪老太太拉过去,一手拖了明潼,一手拖了明沅,笑眯眯的打量一回:“都是大姑娘了。”
老太太眼睛发花,拿着玳瑁眼镜看向明沅,一把拖住了她:“你们年轻的手气灵,等会子摸牌,你帮我摸。”
原来帮着老太太抹牌的是明潼,这会儿轮到明沅身上,黄氏便打趣:“老太太真是见一个爱一个,这会儿又把潼姐儿抛到脑后去了。”说着拿帕子掩了口笑,在座的还有谁听不出这其中玄机,只都不开口。
老太太也作个没听见的模样,连明潼都轻飘飘看过一眼去,黄氏说得这句冷了场,她却半点不尴尬,脸上还有笑:“我还想着,带了沅丫头去拜一拜太太呢。”
黄氏口里说的太太,便是她的婆婆曾氏,曾氏一向推说身子不好,在房里养病念佛吃长斋的,等闲并不出来,年节里家祭出来一回,还得叫两个丫头扶着,看着是真个身子不好的模样。
黄氏心里也不知道咒了她多少回,她虽时不时就要闹个病,打发了丫头婆子往了黄氏这儿要一回人参灵芝,可若真说哪里不好,大夫也说不上来,只说她身子弱,要好好养,这一养,就养了七八年。
黄氏这话,谁也挑不出错来,可却谁都知道她没安好心,纪氏目光往黄氏脸上一溜,见她嘴角含笑,知道她是有意的,再看明沅还端着笑,很是持的住的模样,半点也没因着黄氏这句就露出怯色来,她还伸手挽了老太太撒娇:“曾外祖母不必急,等我转来了,再给你摸牌。”
拜见曾氏本来就是规矩,只不过原来无人计较,既然计较起来了,那明沅也就跟着照做,黄氏还当得计,这一路去可不得好好敲打她一番,她再胆大也是要当媳妇的,见着婆婆教训还能不领着。
黄氏打得主意,哪知道纪舜英这当口开了口:“我也该去拜见祖母,给她老人家请安。”他这话一说,屋里头飞来飘去好些眼色。
小胡氏捏着帕子一掩口,差点儿笑声来,千挑万选的,偏给冤家挑了个助力回来,这还没进门呢,若是进了门,黄氏这恶婆婆的名头可不坐定了,哪家子还敢把女儿嫁给纪舜华。
黄氏便是枉自作了恶人。原来不过想着言语上头敲打明沅一回,除了骂她两句,难不成还能打她?可纪舜英这么回护,两边脸上就都不好看了。
他的话也在理上,一屋子人都不接话茬,连纪氏都有心晾着黄氏,明沅却开了口:“原就该去请安的。”
曾氏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