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与他人亲近,就是想与他人分享自己最深的自我。”这是麦克?亚当斯博士的话。爱是向对方打开自我的过程,是接受对方并相互靠近的过程。靠近就意味着走向对方的内心更深处。但太靠近的话,双方都会萌生一种害怕失去自我的警惕,产生唯恐被对方占有、被对方操纵的恐惧,以及一种自我保护的欲望。当然,人人都需要“心理距离”,好以此来保护自己。所谓“心理距离”就是指,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免受他人的侵入和干涉、维护自己的整体性、防止自己内心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等危险因素暴露,而必须与他人保持的一种安全距离。
了解自己缺陷的人们,生怕对方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后感到失望,从而离开自己;还怕自己潜藏的攻击性突然爆发出来,伤害自己最爱的人,为此,人们试图避免过于亲密的行为。于是,亲密有时候会变成比被抛弃更令人畏惧的事情。有这种忧虑的人,其实是没有正确确立自身整体性的人,所以只能逃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原本,亲密关系是在维持自己整体性的条件下与别人持续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对于不能正确确立自身整体性的人们,这却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
没有无伤痛的世界,也没有无伤痛的爱情。只要是有人呼吸、有人受罪的地方,就不存在像无菌室那样的空间。为了能和自己的爱人更加亲密,人们得穿过覆盖着像伏兵一样的伤痛的峡谷。因为,激情过后,有些人就会发现自己的爱人身上处处是缺点。于是期待已久的、理想主义的浪漫爱情随即破灭。
在这个过程中,受挫的爱情会突然变成愤怒。越是相爱至深,那些很不起眼的事情越会导致争吵或心灵的受伤,这都是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因此,再相爱的人在艰难的日子里也可能于无意中给对方造成伤害。
想克服困难、维持爱情的话就必须信赖对方和自己,并且具备照顾对方的能力。
所谓的信赖,就是能够控制内心潜在的危险的能力,即使偶尔发现自己内心中那些危险的元素,也要坚信自己是个不错的人,而不是自我怀疑;同时,即使发现爱人有令人失望的举动,也要基本相信对方的人格,相信爱可以永恒。
所谓的照顾,就是承认对方跟自己是不同的人,要有尽量不让对方受伤的谨慎的心态。照顾对方可以使我们自身的攻击性得以化解,从而不会直接伤害到对方,也不会给爱情带来无法修复的创伤。圣?埃克苏佩里曾经说过:“爱情不是相互对视,而是看向同一个地方。”想要一起看向同一个地方,就要承认对方是独立于我们的存在,是和我们不同的人。
在相爱的双方互相尊重和互相照顾的过程中,爱情会经历无数次的考验,并随之慢慢加深。这时的爱情就是喜欢并渴望,在互相照顾、信赖的基础上建立亲密关系。爱情可以让我们成长为真正的大人。弗洛伊德早就把爱情视为成人的必要条件。
害怕受伤而不想恋爱的人们,或许可以避开痛苦和悲伤,但他们无法进取并亲身体验,无法改变自己,更不能成长。这世上没有无伤痛的爱情,重要的是怎样避免致命的伤痛,并在受伤时治愈伤口。
6。结婚,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1)
婚姻啊,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结婚呢?
结婚,大约会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是现实领域的问题,比如经济独立的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对孤独的正确理解和处理方式等;第二个问题是文化领域的问题,是指两个人在文化上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默契;最后一个问题是,在心理上,两人之间如何寻找平衡点,相互间无意识的冲突会造成什么后果。正因为有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婚姻生活才变得极为复杂,经历过相互期待、彼此失望、深爱以及憎恨等所有情感地不断混合,夫妻双方就会逐渐暴露出自己最深层的本质。
只有经历过爱情与婚姻,人才能够真正成熟起来,三十岁时期的人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必须直面爱情与婚姻,从而向真正的成人过渡的时期。
勇石有一个交往了好几年的女友。但他自己也不敢确信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她,尽管他不是因为没人陪他玩才跟女友见面,但也不是因为想念她才和她见面的。
最近女友常常提起结婚的事情。勇石一直都把结婚看成是人生的坟墓,听到女友说起结婚时,他感到了无比沉重的压力。一想到生孩子后怎样对孩子负责,他就开始头晕。因此,每当谈起结婚时他就转移话题。但女友好像决心等他的答案,不但照说不误,还毫无顾虑地威胁他,说要是他不明确表态就要离开他。一听到她要离开,勇石也有些不安,但他还是不愿意去想结婚的事。
已婚的人常常会劝未婚的人不要结婚,还说:“结婚就是现实。”“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
这句话往往会触及像勇石这样逃避现实的人的痛处。像勇石这样,就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或者说他有一种“警戒性人格障碍”,这样的人爱情总是很不幸。他们被慢性空虚所折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情和责任,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很不稳定,是“不能爱”的人。但这不是勇石一个人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无法理解火热的爱情无法持续很长时间这个道理,婚姻面临破裂的可能性就很大,结婚后还一直鼓吹浪漫的话,离婚的几率也会非常高。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就是如此,她无法放弃对婚姻生活的浪漫幻想,因此在现实和想象中总是感觉受到抛弃,最终以自杀告终。
人们的心理并无二致,结婚后我们都想通过与配偶的关系来实现以前曾梦想过的爱情。但配偶绝对无法填满我们的空虚。他不会搭救你,或者让你变得更加完美,他只是望着你、照顾你,但无法满足你的这些迫切愿望。对方不能帮我们完成理想的生活,尽管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我们还是会为此愤怒,为此讨厌我们的配偶。如此,对不可能的事情始终抱有期待,正是婚姻生活中关系紧张和争吵不断的原因所在。
我们应该铭记,婚姻本身并不是爱情的坟墓,我们错误的行为或许有可能在瞬间把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
男人与女人的差异也是在婚姻生活中造成矛盾的“主犯”。在害怕孤单、易受伤害、渴望爱情等方面,男人和女人是相同的。但是,女人重视的是亲密;与之相反,男人则更加重视自律性。而且女人喜欢共享感情,喜欢互相沟通;但是男人并不喜欢。所以,两个人有时会针锋相对,再亲近也会感到陌生,会成为对方的“亲密的陌生人”。在这里要说的一个坏消息是,天底下没有比夫妻双方相互留下的伤痛更深的伤痛了;好消息则是,夫妻双方可以战胜所有这些憎恨,并保全婚姻。这就是生活和婚姻的真相。而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婚姻的本质,被自己的心理障碍所左右,就不可能享受到爱与婚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6。结婚,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2)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婚姻生活心怀不满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女人认为婚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会比男人所认为的更多;在幸福感方面,女人也没有男人容易满足,她们还认为结婚并不幸福。所以,女人会在离婚和其他方面想得比男人更多。
关于这种现象,社会学家维西?伯纳德认为,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观是截然不同的,这使女人会比男人付出更高昂的结婚代价。另一种研究结果也显示,婚姻中,在精神健康和心理稳定性方面,男人比女人更低。
对于婚姻的未来走向,伯纳德预言——不管以何种形态存在,婚姻还是会持续。虽然说男人和女人对婚姻的要求不一致,也无法一致,但只要有人类存在,男女之间的婚姻就会持续。所以,不管婚姻的形式如何变化,女人和男人从对方那里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会感到失望,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婚姻在本质上是悲剧性关系,因此从对方那里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会促使恨恶变得越来越深。但在说明婚姻的本质时,如果用到“憎恨”或“憎恶”等残酷的字眼,我们依然会被吓到,以至于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如果是多愁善感的人,那就更无法接受自己心里已经对配偶产生憎恨或憎恶的感情。
但这就是现实。妻子和丈夫虽然可以亲密无间、融为一体,但夜以继日的战争也会一直持续。憎恨可能会一闪而过,也可能会深深地扎根在心底;憎恨可能会表现为一种过激的语言暴力,也可能表现为掐住对方脖子的暴力想象。有时连我们自己也会被自己的想象吓一大跳。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样适用于婚姻生活。结婚后,随着浪漫感觉的消失,我们就只能在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压力中挣扎。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把配偶看成是自己不幸的原因,想极力挣脱对方的束缚,我们错误地以为,摆脱对方就可以让一切重新开始或拥有别样人生。如果想要维护好婚姻生活,就要相互关心和尊重,不要给对方造成不能恢复的伤痛。尤其要克制那些破坏信任或给对方造成严重伤害的话语和行为。
要是有一对夫妻总是在标榜他们多么多么幸福的话,那就说明他们是在否定现实。周围的人可能会因此羡慕他们,但他们则会因刻意掩盖矛盾而付出代价,会经历精神上的煎熬,也可能会经历身体上的痛苦。他们的问题甚至还可能会传到下一代,以至于他们的子辈不得不承受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
没有憎恨的爱情是不存在的,但是精神分析学家阿尔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愉快地憎恨的话,将会换来更加美好的爱情。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世上没有不包含攻击性的人际关系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更加调皮、更加轻松的方式来表露增恨。
爱情的确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需要对方的情感,但有着无止境要求的爱情,是不成熟的爱情;觉得自己幸福了,想当然地以为对方也会幸福有时是一种错觉。真正的爱情是在相互关照中成长起来的。努力不伤对方的心、分享对方的困难,才不会对日常重复而无聊的事情感到疲惫,才可以营造幸福的婚姻生活。
我们会用我们笨拙的方式,在不足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去爱。
有时相爱,有时相恨,有时是亲密无间的配偶,有时又会成为亲爱的敌人,我们就是这么努力地在维持着叫做婚姻的非常不完全的关系。我们正在一步步学会接纳一个事实——没有憎恨的爱情是不存在的,没有痛苦的爱情也是不存在的……经历过这些心路的坎坷后,我们如果能够原原本本地接受爱人的话,爱情将把我们带到感激之地。
所谓的感激就是,感激在现有爱情中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对象,感激能和现有的爱人一起迎接过去无法拥有的一切,感激能够与爱人共同经历两个人合为一体的欢喜,最后是感激爱人能够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能够不因爱情的盲目而迷失方向的话,我们就会感谢命运让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伴侣。对婚姻的幻想让我们选择结婚,而结婚后那些幻想破灭所带来的悲伤和痛苦,又将使我们成长,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这就是婚姻。
。。
7。身体是大人,心灵却是孩子
《彼得?潘》的作者杰?姆?巴里以哥哥的死为契机创造了永远的孩子——彼得?潘。
巴里6岁时,妈妈最疼爱的戴维(巴里的二哥)死于冰刀事故。妈妈为此陷入绝望,并开始变得对其他的孩子漠不关心。戴维的死让巴里不但失去了哥哥,还失去了母亲的爱。
为了安慰妈妈,巴里常常守在哭泣的妈妈身边。有一天,当巴里走进妈妈的房间时,妈妈问:“是戴维吗?”“妈妈,我是巴里。”巴里回答。妈妈立即转身哭了起来。这一瞬间,巴里感受到了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感。从那以后,为了得到妈妈的爱,他竭尽全力想成为死去的哥哥。
在妈妈的心里,戴维永远都是13岁的少年,拥有妈妈最多的爱。于是,巴里也不想长大了,他想像哥哥一样永远都是13岁,这样就可以永远拥有妈妈的爱。因此,即使在长大后巴里也一直扮演着死去的哥哥的角色。就这样,身体已经成年、心却还在童年的巴里就成为一种不幸。尽管他已经结婚,却时时在外面徘徊、游荡,无法正常处理自己与家庭以及与妻子的关系。
一个6岁的少年失去了哥哥,悲痛万分的母亲又对他不理不睬,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替代哥哥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这让他十分伤心。这种双重丧失让巴里害怕再度被人抛弃,所以他不想长大。他想变成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孩子,并且可以战胜那些无能的大人,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不死之身。所以他创造出了《彼得?潘》中的主人公彼得?潘。彼得?潘就是巴里那个不用长大、不会死亡、无所不能的梦想。
彼得?潘穿着绿色的衣服,开心地到处冒险,他是赢得所有人喜爱的天真烂漫的淘气包,在所有人都会变老的世界上,唯独他可以永远都做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事实上,彼得?潘不是巴里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向往。
彼得?潘永远都不会变老,永远都不会被世俗污染,永远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够像彼得?潘那样获得世上所有人的羡慕和爱,能够做任何事情都不用负责的话,该有多好啊!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有些人像彼得?潘一样,虽然已成年,但思想和行为还像孩子一样,他们不喜欢复杂的事物,不喜欢承担责任,只想着享受玩乐,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大孩子”(Man Child)。美国的心理学家凯利博士把这种虽然已经成年,却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中的“大孩子现象”称为“彼得?潘综合征”。
在我们的想象和梦想中,彼得?潘应该是十分帅气和幸福的;但是在现实中,彼得?潘虽然已经成年,却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中,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彼得?潘过得并不幸福。 反过来,他们像巴里一样,非常痛苦。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但他们逃避这一切,对所有的事情都仅仅保持三分钟热度,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现代版的彼得?潘,大部分出现在中产阶级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隐藏在叛逆、快活后的另一面。看起来非常渴望得到爱情,其实“彼得?潘们”只是希望得到同情和照顾;看起来非常想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其实“彼得?潘们”不会被任何人打动。在现实生活中,不光是他们自己会像巴里一样感到痛苦,就连周围的人都会因他们而感到痛苦。因为,“彼得?潘们”想要过得开心的话,必须有很多人在背后为他们作出牺牲。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8。彼得?潘热潮(1)
进入21世纪后,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现代版彼得?潘。尤其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人们中间开始流行“袋鼠族”这一说法。因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类人就像在妈妈肚袋里的小袋鼠一样,无法自食其力,一直依靠父母生活。最近,也有人把这样的一群人叫做“甲鱼族”,意思是说他们躲在父母这层保护壳里面。一般来说,那些选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