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劳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余劳集-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街头即景
最近在母亲处;陪伴她老人家生活。晚上年九点多了,老母亲已经悄然入睡。窗外的天气很好,晚风徐徐吹来,我轻轻地带上门,独自出去散步,享受一下这秋凉的惬意。

  母亲所住的小区并非闹市。走出小区大门,马路上虽是灯火通明,树影婆娑,却很少见行人。偶尔有夜班公交车驶过,扬起一阵轻尘。我静静地一个人,一会儿看看天,看看马路对面高楼上闪烁的灯火;一会儿又看看地,看看灯光透过摇曳的树影,斑驳地洒落在人行道上不断变幻的图形。突然间,被地上几行醒目黑色的字体吸引住,使得我收住了脚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一首楷书唐诗,字迹工整秀丽,端庄大方。诗文结束,后面还有落款。接着往下看,一连排列了好几首诗文。起初我以为是这地砖上原有的印字,扫目四周,宽宽的人行道上,只有靠近小区围墙小半边的地砖上有字,剩下大半边人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何况这些天,我天天都从此经过也没见到这些书法作品。

  欣赏完了楷书作品,接下来是行草书,有老人家的《沁园春。雪》,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字体干净利索,刚柔相兼。在这小块地砖上能书写出漂亮而工整的楷书已属不易,但要完成飘逸潇洒的行草是何等的难事。地砖整齐排列并有很规则缝隙,书写者的走、润、顿及收笔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见其书法之功底的厚实。我一边欣赏着,一边在猜想书写者模样。看着透亮清晰的字迹,心想这也是刚刚完成的,也许他正在注视着我这个看客呢。这时候,我才注意周围,没有发现异样表情的人。偶尔也有一两个行走的过客只是瞟一眼地上字,又匆匆离去。有的则漫不经心地踩在上面,我替书者有些不平,但也无助。

  洋洋的书法长卷,在人行道上足足拖出四、五拾米长。首尾两端各有几个较大的楷书:“街头献艺,书法欣赏,随意捐助”落款是“江南刘墨村书”,接着留有他个人的手机号码。刘墨村者,不知何许人也。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9月。 最好的txt下载网

秋雨沙沙
昨天台风罗莎来了,带来一夜秋雨。早晨起来,窗外的雨仍然在沙沙地下着,一阵紧似一阵,一阵大似一阵。好像是泾河的小龙王又犯了天条,在和谁故意较劲似的。没有一点停下来,松一口气的意思。上班时间到了,我可不敢跟谁较劲,无奈地撑起小雨伞出门。

  马路上,密密麻麻的雨点无遮无掩地随风飘洒着,五颜六色小雨伞下面的匆匆行人,怀揣各自目标而忙忙碌碌。公交车站上等车的人很多,车流不断,上下车的人流也不断。我静静等待着所要乘坐的26路公交车,却迟迟不来。密雨斜浸,车站的晴雨棚也只成了摆设。我已感觉到自己的一双脚被泡在雨水里,自己的两条裤腿已经湿透了半截,雨水正顺着裤脚边往下淋,鞋里渗满了水。站在我身旁的一位女士情景也大体相同,只不过她那套着一双丝袜的脚放在空花凉鞋里,雨水是存不住的。见她上身只穿一件紧裹着的短袖衫,双手交叉报肩,将小雨伞伞柄紧紧地压在胸前,本可凸现的双峰也被挤压手臂下面。看得出来,她有些冷。我庆幸自己今早添加了这件虽有点儿退色,但还能御寒的夹克衫。

  秋雨沙沙,仍旧肆虐。好不容易等到26路公交车来了。周围的人立刻收起了雨伞,一窝蜂地挤向车的前门,雨水迅速打在脸上,前面已经上不了。只听驾驶员嚷着:“从后门上”。我迅速伸手划过IC卡,转身挤向后门上车。车启动了,才松了口气。还没缓过神,车厢里的闷热和拥挤感觉有点透不过气来。大家簇拥中间过道,被夹在中心的人根本构不着扶手。车只要有一个小颠簸,车厢里便嘘声一片,骂天的,骂公交公司的都有,但很快就寂静下来。我好在上车后紧依车门边那根立柱,双手连同湿漉漉小雨伞紧紧地抓住它,背靠其他的人保持自己的呼吸畅通。不过自己倒成了别人的支撑物。这时候,自己时时感觉脊背上偶有两团软柔的东西在摩擦,意识到背后肯定是位女人。我赶紧向前靠了靠,好个他挪出点空间。车一路行驶,一路有人上下,颠颠簸簸,骚动不已。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

  渐渐的车辆驶进了工业区,车上的人也渐渐的少了一些。这时候我才回过头来看看身后,只见在车站见到的那位女士正站在我的身后,她那紧裹的*在车辆行驶的颠簸中,不时微微地弹动着。蓦然间我想到自己的妻子,好在她从单位退下来了,不然也会在这打工族的群体中,遭受这份艰辛。我的思绪突然被一阵刹车声打断,车门开了,只见她下车后又撑起那把小雨伞,似乎又将双手抱在胸前。车又启动了,窗外的雨似乎更大了,雨点噼哩叭啦打在车窗玻璃上,立刻化作行行细细的水流,像辛酸眼泪簌簌地流着。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10月

独祭太白墓
周日,寂寞的我,孤身一人独往当涂青山太白墓。早晨刚乘车离开市区那会儿,天气尚好,淡淡的晨雾不时还透出一丝阳光的微笑。当中巴车渐渐地远离城市,老天爷也彻底收起了笑脸。天气愈来愈昏暗,放眼望去田野光秃秃的,树木也被剥去了美丽的衣裳,孤守在道路两旁。只有依稀可见的农舍村庄在灰蒙蒙天空的映衬下,倒带有几分写意山水画的韵味。巍巍大青山,朦朦胧胧,车到近处也看不清他它的眉目。直至山脚下,一个醒目牌坊矗立在眼前,紧挨着它身后是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中巴车嘎然而止,售票员愣愣地说了一声:“太白墓到了”。只有我一人从车上下来后,中巴车扬起一阵轻尘又继续它行程。

  中巴车走了,空空荡荡的墓园广场上,只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面对高大的汉白玉牌坊。“太白圣境”四个镏金大字,古朴苍劲,唯不见落款,不知何人所书。过牌坊至墓园门前,一排建筑得古色古香店铺还闭着门。也许无游人,我独自敲开墓园售票窗口,购票进园。

  踏进墓园,脚底下大理石镶嵌的地面将我引领进入一道水泥浇筑回廊,回廊墙壁上一块块表面光滑铮亮石碑,都是出自今人之手的书写镌刻太白先生的名篇诗文,像是现代工艺品的橱窗。整个园区,尽管是传统园林布局,不过随处可见的当代建筑痕迹让人无法回避。我本满怀着探古的心境,此时不知道哪里去了。“念天地之悠悠”,不过仍在仔细寻找着,试图从这充满现代气息院落里找回自己凭吊古贤的幽思。

  这时候天公作美,下起蒙蒙小雨,眼前本来就显得有些昏暗景色就更加模糊起来。原先那些清晰可辨的散发现代气息回廊碑文、亭台楼阁,在郁郁葱葱常绿灌木和映衬下,朦朦胧胧的变得一下子缥缈起来。翠竹隐道,曲径通幽。过十咏亭,便到了太白祠。此亦属新建,祠内有李白塑像一尊,还有一些零散残碑。残缺碑刻是真实的,岁月的刻痕,一目了然。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无不拜倒这位“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人面前?

  天色蒙蒙,小雨依旧,墓园内仍不见其他游人。绕过太白祠,祠后,见一青砖垒砌的圆冢,高不过三尺,对径丈余。这正是伟大诗人的长眠之处。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坟上绿草依稀,青砖墓墙上苔藓茸茸。冢前一方石碑书有“唐贤士李太白之墓”几个大字。我肃穆地站在诗人的墓前,静静地沉思着。孤独的我此时此刻多么想和寂寞的诗人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啊!但又“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纵想从这绿树丛中寻出“花间一壶酒”来,“与尔同消万古愁”!怕惊扰了先生。只有默默地仰望苍天,以细雨代酒吧,洒祭诗人的英灵!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12月

雨山
又是一场秋雨,汽车在崎岖山路上颠簸,看着车窗外山景,朦朦胧胧。“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看着眼前景色,云吞雾绕,冷雨飘飘。我怎么也感受不到苏子的那份惬意。我想,同是他的佳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绝非雨中即景。老人家也感慨过“须晴日”才能品味祖国壮美河山的“分外妖娆”。雨中的山,飘飘渺渺,小家碧玉;朦胧而哀怨,羞涩而凄婉,它既无巍峨雄姿,又无博大胸怀,只有昏昏的灰色。如果说男人也是一座山的话,那我就如同这座雨中的山了。山的脊梁在哪里也看不清了,它又能承载什么呢?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10月

陋巷
这是一个大山深处的村落,几座残破的老宅紧依相夹,高大的女儿墙头上伸出几枝老树枝条,摇摆着几片残叶。

  “簌簌衣巾落枣花,牛衣古柳卖黄瓜。”小巷喧嚣早已远去,留下这片寂寞惆怅。昔日的粉墙黛瓦退色了,带着岁月伤痕,向我们述说着它曾经的沧桑。小巷沉寂了,不知它还能存世多少年,这细长石板路上还将有多少过客,它的尽头又是何方?我迷迷糊糊地徘徊在这条悠长的小巷里,久久地沉思着。。。。。。

  古代徽州人所创造的辉煌,只留下了这些散落于大山之间的残缺的记忆?
  作者题外话:2007年10月写于皖南山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窗外
窗外,秋天的艳阳已退去火一般的热情,天空是蓝的底色,一蹓浮云十分随意地在上面闲荡。浮云飘来,地上立刻印下几块阴影,又匆匆过去了。影儿掠过一湾水面,在一片白鹭飞翔的浅滩上缓缓飘行。我闲立在远离都市的澛港水边,闲看窗外白鹭秋水,浮云蓝天。

  此刻,我不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如此亲近自然,心存一份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尽管自己在一天天地苍老,忧郁的日子也常常象铅一般地压的我喘不过气来,白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爬上自己荒凉的额头。是啊,人生何尝没有无奈和烦恼?只要我们不忘记追寻快乐,藏匿在心底的那一朵永不言败的花儿,始终向你微笑、绽放。

  若将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此时自己正值秋天。我在想,已步入人生之秋的我,心中还依然执着某种期待?不然哪儿来的这份心情的灿烂?在脑海里瞬间搜索,我一无所获。噢,年少时那一份份幻想,早已化作丝丝淡忘。随意在键盘敲击几个字吧,记录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绪,不至于又草草淡忘。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9月

心语
最近比较烦,如同一个厌倦了手边所有玩具的烦躁孩子,只想一手推开眼前这一堆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新鲜感的东西。

  走出户外,晚风习习。满街的人流,满街的灯火,还有那不绝于耳的靡靡歌声,好像都与自己无缘了。在这喧嚣繁杂世界里,要想寻觅一处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安宁寂寞的天地,只怕也难了。 

  出门独步,自己本想好好清静下来,将头脑中混乱如杂货铺般陈设清理一下,将那些无用而烦心的杂念,坚决地剪除,扫地出门。

  我边走边想,可是脑海里滚动的一幕幕,“剪不断,理还乱”。

  几年来的生活磨砺太辛酸,下岗失业后的飘浮不定,生活无着落,处处缺乏安全感。自己的这颗悬浮的心,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踏实下来啊!我仰望苍天想问它。苍天晦涩,几点星星,孤寂而惆怅地与我对视着,好像反问:你寻找什么?

  我赶忙闭上双眼,风儿轻轻地从脸上滑过。蓦地,一阵心酸,两滴老泪潸然而至,我又能寻觅什么呢?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4月

无语
今晚月光很好,出门散步。在湖滨公园,我看到一个人力三轮车夫,由于违反了城市文明建设规定,将他和他的三轮车骑到了“禁区”载客,被大盖帽城管人员逮个正着。大盖帽要拉走他的三轮车。车夫哭丧着脸,他紧紧地揪住车把手,半身死死地压在上面。苦苦哀求着:“饶我这一次吧,我再也不敢了”。两个带着大盖帽小青年,其中一个也拽着三轮车不松手:“今天已经是第二回了,两小时前你就说‘再也不敢了’”。  

  双方僵持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大盖帽要用报话机通知巡逻车过来,将三轮车强行拖走。车夫见状,猛地往下一跪:“千万不能啊,求求你们,行行好吧!我家里有八十多岁的瞎子母亲,残废老婆……”说着眼泪潸然而下。其情其景,一下子打动在场围观的人群。

  “你们就放他这一回吧,怪可怜的”。首先发话的是位老者,戴了副眼镜,他说话声不大,音色很厚重。“男人膝下如金啦”!老人丢下一句话离开了。他是说大盖帽,还是说那车夫?人群像开锅似的,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

  “男人跪天跪地,跪父母,对一张‘黄皮’你也跪?太不值了”!

  “起来,看他们能把你怎样?太不像话了!”一个中年女人将那车夫拽站起来。

  先时那个拽三轮车的大盖帽忙对大家解释说:“我们也没办法,执行任务,在这地段蹬三轮车要是被巡逻警看见也要处罚我们……”这个时候,那个准备喊巡逻车伙伴关了报话机,靠近拽拽他的衣角,耳语一句。他这才松开手对车夫瞪了一眼,两人离开了人群走了。

  只是这么一瞬间,车夫脸上的苦相立刻消失,转为胜利者的笑容。并对着大盖帽渐渐远去的背影得意地说:“跟我搞,还嫩了一点!我娘正在家里看电视呢!”还没有散去的围观者中开始有人摇头。有人小语:“不像话”!我无语,心想对待同样的人和事,人们的同情心理和厌恶心理随时可以发生转换和变化啊!
  作者题外话:2007年11月 。 想看书来

天堂小龟
我饲养了好几年的小乌龟,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冬眠一觉竟睡成了一具木乃伊似的“干尸”。

  昨早晨风和日丽,天气暖洋洋的。我将平日饲养乌龟瓷盆端了出来,打算让它晒晒太阳。过不了多少天就是清明节了,小乌龟也该进食了。

  本该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爬盆小龟,则伏在盆里一动不动。我低下头仔细端详小龟,它依然将头、爪和小尾巴紧紧地缩在龟板里面,用手轻轻地碰碰它,身体一点弹性也没有了。这时我才发现它那爪子上本与灰黑皮肤同色指甲已经变成了白白颜色。它僵硬了,四支竟没有一点水分。它确确实实已经死了。觉得挺可惜的,自己饲养多年的一个小生命就这么走完了生命的历程。

  妻子将这事儿告诉了在南京读大四的儿子。晚上上网竟读到儿子为小乌龟写了一篇短文,标题就是《悼小龟》,不曾想到,他对这小生命竟如此怜惜,引发我关于该不该再饲养这些小动物的深思……现将他的短文录在下面。

  《悼小龟》

  中午,食堂人山人海,正兴致勃勃地吃饭,忽然收到家里发来的短信,仅仅五个字“小乌龟死了”。一时,美食哽在喉头,难以下咽。

  他甚至连名字都还没有呢。                  

  这只小龟是老爸六年前从地摊上领养回来的,原来是一对的。小龟的对象没能在我家捱过第一个冬天,于是,他孤单地做了五年半的鳏夫,直至追随而去。

  在孤单的日子里,小龟一度消沉。但是,岁月渐渐弥合了创伤,他的体格也日益健壮,至去年最后见他活着的时候已比一个巴掌还大,胃口还很好,也从不挑食,正茁壮成长。悲剧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生命却不幸英年早逝。、

  我甚至不知道小龟是暴毙的还是慢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