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世农家-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和庄子里的几个孩子一直往下游去,还真的让他找到了一个长了挺多大虾、螃蟹的好地方。这地方应该算是河道的一个死角。长满了革命草、水葫芦这些生命力超强的杂草,虾子螃蟹就喜欢蜗居在这些杂草里。几个孩子找到那儿的时候,正好有人打捞革命草和水葫芦。准备弄回去喂牲口。幺蛋看到革命草里偶尔有个死掐着不放大夹子的大虾和螃蟹兴奋的大叫,“哈哈哈!大虾、螃蟹,终于叫我找到了!”

    找到了大虾、螃蟹,可是要把他们从革命草和水葫芦里弄出来可不容易,幺蛋儿回到家里就开始想招儿。用猪肉猪肝做饵钓虾子,他娘肯定舍不得要打他,只能用肥蚯蚓或者河蚌肉。等到他在那儿钓过一回。就发现太慢,只有下了学的那点时间根本耗不起。于是他又开动脑筋,求他娘用细麻织成的网布帮他封几个四四方方的大布兜子。再在四角拴上育弯的粗竹条。拿着他娘帮他缝好的虾兜子,他又捞了一些河蚌,将河蚌破开从中间栓线固定在虾兜子的中间,然后放到被人捞了革命草之后的空隙处。过三两刻钟的时候。挑上来一次,很快就能挑上小半篓子。

    至于赵来树得到的启示,就是那个被涨开四角的麻线织的渔网。他终于想到怎么才能提前预备好东西,可以随着水位涨高而将挡栏的高度也能随之提高。

    原先他们都想着可以插在田埂上的竹子编的挡栏,从来没有考虑过用底下不好与田埂紧密联合的麻线织的软网。所以这思维一直被局限了!

    他请人帮着织了将近两丈宽十丈多长的渔网,一共织了几十张,足够那几个荷田用了。到时候一旦发现真有洪涝的危险,就把渔网底下特地编了一圈的竹栏固定在田埂里。上面用两丈左右高度的竹竿挑起来。可以随着水位的上升,将网的顶端往竹竿的上方栓的高一点。如果水位真的要高过两丈去。那也是没有办法可想了。因为他们长到这么大都还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洪水。

    赵来树大约的跟东家娘子说了用渔网做挡栏的意思,二丫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后世有太多那样的防护栏,她竟然都没有想到,也是够迷糊的。

    反正好与不好都这样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二丫又转了几个鱼塘和荷田,跟赵来树交代了一下他们各家住房的安全,要是看着情势不对,就全部搬到一组去暂住,无论如何都要绝对保证人身的安全。另外又让一组二组也要注意点雨水的事情,以及各家房屋和人身安全。交代到实在没有什么可交代得了,这才反身回合浦镇。在去看孩子之前,她又去镇上的那块田和荒山转了一圈。

    这块田地的长工们基本都是罗家庄来的人。虽然他们老家现在因为大量种植灯笼椒和采摘麻椒,已经脱离了贫穷。农田也因为肥料的充足和种子的改良,这几年又风调雨顺年年小丰收,家里的日子也算得上在向小康迈进。但是他们一个也没有说回去,都还留在这边做工,并且这几年还陆陆续续又来了几家投奔的。

    这块田地也被他们整治的非常好,水库的出产也很高,加上大批量养鹅,卖鹅绒的收入,合计算算他们的亩收入价值也已经达到二十多两银子。他们没有离开这里回家自己发展,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到哪儿都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做到这样高的成绩。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养殖,而是他们养出来的那么多的鹅、鹅绒、鱼都不是他们自己能够销得出去。

    荒山的周边,曾经栽下的桑树苗现在都已经长成,而且已经供养了四年的蚕宝宝。沿着桑树林一共建了四个养蚕房,养蚕的几个老师傅,是靳老爷子特地跑回老家帮着请来的,那时候跟着来的还有靳老爷子的几个本家侄子、侄孙。他们见靳老爷子光鲜体面的坐着新式马车回去,说话做事一副财大气粗的派头,让几个在家过的甚是艰难的本家动了心思,哀嚎着求他带他们过来谋生活。

    当然,来了这里,他们只要不是孬货,是个想要好好过日子的,一般都会过的好。即便不愿意在二丫家的工厂里做事,二丫也能帮着他们谋个小生意做做,总能给他们一个出路。反正,他们这些后来的虽然比不上靳老爷子一家过得那么富足,但是比起他们在老家,那是拔高了好几十个层次了。(未完待续。。)

    ps:  昨天周五,一直以为是周四,就没有想到为周日预备存稿,今天一下子来不及写两章。恐怕明天更不了了!现在写明天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写的完。这几天老是诸多状况,真是要疯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宴席前来客

    镇上的田地不用担心洪涝,只是蚕宝宝却不能总是在雨天里成长,不过这种情况自有养蚕的老师傅们去管,二丫根本就烦不了那个神。

    这也就是因为他们一大家子走了好久才回来,不到处看看她心里不踏实。工厂因为有小虎在巡查,她就没进去了。直接回到育儿部和幼儿部,去看看孩子们适应的怎么样了。

    因为孩子们还不能丢手,二丫便让小虎带着大伯、二叔、还有史馆长他们先过去。她在后面再带孩子几天,等他们熟悉了新的婶婶们,不再哭闹,她就单身骑马过去,一天的时间就能到。

    二丫赶到芦苇荡的时候,有很多小龙邀请的人都已经住了好几天的时间了。到的最早的是原来小龙就读时的县城学院和先生、院长,以及小龙的同窗们。还有后届的一些学生为了要认识状元郎也都跟了来。也跟他们一样来的挺早的是府城的学院,院长带着几个先生,以及由先生挑选的各自的得意学生。

    另外还有很多这芦苇荡所在的县城以及省府学院的先生、院长带着各自挑选的学生,他们是听说来了很多先生和优秀学子才过来的,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号。其实他们也想明说是来赴状元郎的宴席,只是他们虽然不怕别人说什么趋炎附势,却怕状元郎没请而他们自到,反而让状元郎难堪。其实他们想多了,小龙才不会难堪呢!本来他请客也只会请亲朋好友。谁会请不相干的陌生人来着,没得让人犯嘀咕。

    这也只能说小龙以及二丫、小虎都还停留在小农意识当中。象小龙这样高中状元的情况下,要么不在本地请客。既是要在本地请客,那么本地的学府和官员是必须要请的,这是对学府和官员最起码的尊重。好在小龙他们的福气是个人都羡慕不来的,这些学府的先生、院长不用他主动请,就冲着史馆长的名声、方大学士的威望,他们也必定要来。人家来都来了,还要维护小龙的面子。愣是把小龙的失误转圜的毫无漏洞。

    史馆长和几个能够走的开的先生、管事也早早的陪同县城学院和府城学院的大佬们,想着帮忙接待客人。来到这里他们才知道,根本没有她们的用武之地。

    不说一到此地。就有专人把马车停放好,把马安顿好,只说这休息、茶水、吃饭的安排就没有用到他们的地方。

    他们一下马车,就有人把他们带到前面矗立着的一排三层高的楼房那里(这楼房是查师傅的两个徒弟带着人手建的)。首先看到的是非常宽敞的大门。也可是说没有门。因为那门竟然是卷不卷不,卷成圈儿放在门头上了。看的好几个老先生直犯愣,这要是一不小心掉下来,且不砸着人?

    进了大门,明亮的屋子里整齐的摆着一排排小长条餐桌,配套四个小靠椅,一水儿的浅黄色,看起来鲜亮清爽。一片餐桌餐椅的中间竟然是半封闭的厨房和点菜、付款的吧台。这让进门的一大团师生们大为惊诧。

    让他们更惊奇的是,左手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环形长案子。案面上差不多每隔两尺宽就有一个洞洞,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锅子,跟此相配套的有一把椅子。环形的中间又是一个半封闭的厨房,就在他们面面相觑满腹不解的时候,带领他们进屋的小伙子开始给他们一一介绍。

    “这边的吧台可以要各种茶水、饮料,你们要是口渴了,就过来这儿挑选自己爱喝的,热的冷的都有,这些餐桌可以选位子坐。

    要是饿了,随时可以过来点餐。右边那个很大很长的吧台都是点菜和各种小吃的地方,冷的热的都有。

    想要吃火锅也有,我们这儿都是单人锅子,就是这左手边的环形吧台,一个人过来吃也行,三、四十个人一起过来吃也行,这是个比较随意的人员组合方式。

    这儿都是室内美食场所,楼顶上是很大很宽敞的亭阁,那儿还有烧烤、铁板烧、烤饼、烤鸭、现场炒菜、炒饭,可以一边吃菜喝酒一边观赏远近美景。

    二楼和三楼是住宿的房间,房间里有专门供洗漱用的小间,冷、热水都有,并且配备有独立卫生间,到你们入住的时候,会有专人教你们怎么用。

    这些房间的朝向有两个,一个朝西,就是面对你们来时的那条宽阔的水泥大路。一面朝东,东面的窗子比较好,它面对的是芦苇荡荷田,清早起来在朝阳的照耀下、荷田里那大片青绿的荷叶,美得能让人心都要飞起来。呵呵!

    不管怎么说,你们来了这里,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一下田园生活,绝对不会后悔来这一趟的。

    要什么吃的,什么喝的,你们都可随意,若是有什么不知道、不了解的,就问我们的工作人员。”

    他说着话,就拎起自己胸口上挂着的牌子,给大家看:“大家看!这是我们的工作证,上面有我们的编号,如果有谁恶意怠慢大家,可以记下编号投诉,我们管事一定会及时给与处理和答复。”

    那些相约而来的院长、先生们只管傻笑着点头应是,心下却暗暗惊奇,没想到天下还有这种让来客自己照顾自己却一点都不觉得被怠慢的待客方式。难怪人家能够从穷苦困顿的状态下迅速成为大富之家,实在是他们能想人所不能想、做人所不能做的。

    这些院长先生带着各自的学生与大家一起赏着美景、说着学识、谈着国事,还有无时无响、各种不同的饭食、茶点、果实供应。最主要的是在这期间都是不用花钱滴,这日子真的美得冒泡。

    其实这芦苇荡的美景并没有什么奇巧之处。不过看着让人感觉舒心惬意。

    芦苇荡周边是淤泥堆积起来、宽宽的旱路。旱路靠近田地这边的平面以及坡面都被种上一泷泷蔬菜,有青椒、茄子、鸡毛菜、芫荽、茼蒿、莴笋等等,凡是这儿气候能种的菜。这里都有。靠着芦苇荡这边的平面留了一条两三尺宽,供人行走的空地,坡面是蔓延上来的芦苇,长得密密麻麻,嚣张的展示着自己超强的攻占能力。

    从坡面芦苇到水面有很大一片都是芦苇,之后才是铺满水面的荷叶和间在荷叶之中,刚刚露出粉红花尖儿的花骨朵。广阔的荷田当中还散落着好几个漂浮在水面上。隐于荷叶间的水上亭阁。从楼房的后院伸出一条漂浮在水面隐于荷叶间的木板桥,一直延伸到远处用淤泥堆积起来的小岛。

    这些漂浮在水面的木板桥、亭阁,小龙并没有像二丫说的。找人建造甲板船,一个是太耗费时间,第二个是花费太大。他让人给扎了很大很结实的竹排,又做了差不大的空心木盒放在竹排上面。一个是保证人站在上面不湿脚。另一个一旦竹排散了,人站在木盒上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掉到水里。亭阁是事先做好的正好可以套在木盒子上的木架子,上面用帆布涨起来的挡雨或太阳的棚面。浮桥也是一样的做法,竹排上面铺着一个个大木盒子,两边用两排深埋在水底的大木柱子,拴上粗麻绳做护栏,以防有人不小心滑倒落入水中。人走在上面除了有些晃晃悠悠的,倒也安全的很。

    那头连接的人工小岛。其实是个环形岛。中间是二三十亩大小的清水塘,没有放养荷花或其他任何漂浮于水面的动植物。虽然各种鱼养了不少。但是相对于这个面积来说,正好是可以清理水中游生物,又不会影响水的清澈度的数量。

    环形岛内侧低端沿着水塘的一圈是垂杨柳,内坡面栽种的全部是挺直的水杉树。内侧上端围了一圈将近一人高的木栏杆,并且已经爬满了金银花的藤蔓。这时候正开满了白色的花,散发着悠远的清香。其实这时候也正是金银花采摘制作精油的时候,不过,今年为了供客人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闻到金银花这种特别好闻的清香,小龙就没有让人采摘。等明年所有的建兰都可以供应上了之后,将建兰盆栽藏于各花行间,让它既能不受阳光照射,又能分享雨露,散发香气。有了建兰花的香气代替金银花的香味,这金银花就可以随时采摘了。

    环形岛的平面是用一盆盆盆栽组成各种的图案,其中还有用木头架起来的立体形态。这盆花和立体形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随着当季的花王变化也变化的。

    例如这次岛上摆放的当季花是牡丹,这平面和面对河岸人们能够看到的坡面,都是牡丹盆栽。立体形态是从花骨朵儿的牡丹到盛开到将要凋谢的牡丹,围着环形隔一段一个,一圈儿下来,正好将牡丹花从开花到凋谢演变完成。平面图案是以盆栽组成可爱的小动物为主。而坡面就比较重要了,那是由牡丹花盆栽组成一个个字,这些字第一年是历史上最好的牡丹花赋,下一年就用今年在这儿评出最好辞赋组上去。这个做起来很费事也很费钱,但是对于发展这儿旅游的意义却很重大,芦苇荡此后几十年经久不衰的观赏人流,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各地闻名而来的读书人(多为身有功名)。

    这么多花,要是直接买现成的,二丫家别看家底不小,那也是买不起的。他们这是提前几年就买了各种花的花籽,然后高价请回来花匠给培育的。中原人比较喜爱的牡丹、芍药、茶花、菊花、梅花,只要能够做成盆栽的,他们基本都弄了。其中还有大民朝没有的,就是赵福金他们从远洋带回来的薰衣草、玫瑰的种子,二丫因为要大量种植这两种花草,提炼精油,所以也都放到这边,在它们盛开的时候也可以供游客们观赏观赏。

    因为种植这些花的花田就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学子们看完了这儿美景,又都好奇的跑去花田想要看看里面的各种花卉。不过那个可就不能让人随便进去了,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跑过去,却都推头丧气的跑回来。不过见到那么好吃的随便自己点、自己吃,又都满脸喜色的要这个要那个,然后端着满满的盘子坐到一边,慰劳累空了的肚子。

    二丫放下东西,洗漱好、又将自己整理清楚,便下楼想喝点、吃点,没想到大厅里坐得满满的都是吃的热火朝天的来客们。她便一闪身从侧门进入专门为女客准备的小餐厅,在那儿点了几样吃的和一杯热茶,由专门服务女客的女员工帮她送进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

    庐州府那边被邀请的还有陈老掌柜、赵掌柜、张掌柜以及他的东家、天下行总镖头、李老板现在应该叫李总管,原本在江南的总舵被李总管搬到庐州府,他自己正在各地巡查当中,这次是得到消息特地赶回来庆祝小龙高中的。他们是跟着廖承志在正日子的头天中午赶到的,在这边州府管着生意的几个管事,也在他们到这儿不久也相继到达。

    两处官员中被邀请的有六、合县孟县令及其师爷,随行人员自带,原来的王县令已经升任庐州府任同知。

    有庐州府现任的知府及王同知,随行人员由他们自带,原来的秦知府已经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