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余秋雨这种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却是需要戈文认真学习的。因此戈文就是打算以自己的笔写自己的《道士塔》。
而实际上戈文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这个过程并是那么容易和一蹴而就。
任何一种写作,作者先需要面对的总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喧闹嘈杂,作家总要保持内在的jīng神完整xìng,把对于外部世界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沉淀下来,仔细品味。他需要始终保持着一个属于自己的jīng神天地,在这里让jīng神松绑,在这里,与一个个艺术心灵相遇,在这里苦苦思索、不断追问,让诗意的状态成为可能。
——这是巴金之前教导他的创作理念。而文化散文的写作因为有更多的jīng神思考的因素,所以更需要作家在安静中咀嚼历史和现实生活。不然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无病呻yín的xiao资文章。
文化散文往往选取一些历史片断,讲述的是隔着时间尘埃看过去的陈年旧事,这些事情不可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所以戈文在写《道士塔》时就不得不借助于史料。
他从有关莫高窟有关道士塔的记录里、从有关记载莫高窟经文被盗取到国外的经过的历史文献里收集一切可能会用到的资料,甚至他还专mén通过巴金老先生的关系向那些研究敦煌历史文物的专家们求教……戈文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清清楚楚的将历史真实的还原,而不是主观臆断。
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不过戈文因为自己强烈的创作yù望,倒也是自得其乐。
于是稿纸上就开始出现了一笔一划,于是那优美而又积蓄着戈文抑郁之气的文字就慢慢的流淌了出来——
一
莫高窟大mén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sè。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若移步读去,就会现,它的主人,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就是他现了那个藏有7个世纪里5万多件文书、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的藏经dong;也就是他多次的上报朝廷无果后,独自一人默默的守护着这些文物;同样也是他将这些文物卖给了斯坦因等来自西方的冒险家。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来到了莫高窟,此时他已近不huo之年。于是四处漂泊的道士就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在这个神圣的无人看护的宝窟里安下了家,自觉的当起了这里的守护神,保护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由一个地地道道的道士来保护佛教圣地,这是怎样的yīn差阳和错造化nong人。
他现了藏兵dong,他屡次向那个昏庸的朝廷上报他的现,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再然后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我们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渺xiao了,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个已经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的人来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于心不忍心中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被推上舞台的xiao角sè。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yan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
文化散文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不是人们在紧张奔忙一天之后,慵懒地坐在椅子上沙上,在电视剧cha播广告的空档里,随手一翻,随时丢开的东西。毕竟,它是有所承载、有些沉重的,它是一种以艺术形式进行的文化反省。
所以戈文的思绪随着笔尖的倾吐,陷入了那种沉重的历史氛围之中去了——
那个英国来的斯坦因以利youhuo王道士:“王道士你不是了宏愿要清扫dong窟,修建木楼、架设木桥吗?我可以用银锭来买一些古经,这样你就可以有钱完成自己的宏愿了。”
见王道士虽然犹豫却仍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后,斯坦因就换了一种方式,谲诈的找了一个让善良人无法拒绝的借口:“我很崇奉玄奘,我从我的国家出,沿着玄奘法师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我就是来取经的,像玄奘法师曾经做过的那样……”
于是那个淳朴善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保护的这5万多件文物价值几何的年迈道士终于被感动了,再加上老百姓对于官方的畏惧——这些人还持有当地官方开据的许可证,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生了——斯坦因只以四十个马蹄银锭就轻易的买走了七千份古写本、刻本卷子、残片散页以及佛绢画、佛幡等珍贵文物。
……
戈文似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jīng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yín着。
他开始在笔下出了凄切的乞求和呼唤:
请等一等,等一等……
这是中国的文物,你们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可是那载满了文物的车队真的被拦下来,又能如何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dong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1uan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我曾与一个敦煌文献的专家联系过,曾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
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jī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了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
感谢“倒撒筒子”打赏1176起点币!
感谢“1zhnetbsp;感谢“老子坐dong”筒子3o64起点币!
感谢“木耳大侠”筒子打赏的2oo起点币!
感谢“冰刀二”筒子打赏588起点币!
感谢“绯落之羽”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net水碧于天”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8767o931”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以龙绍妹子为代表的其他所有兄弟们的打赏!谢谢你们!
还是那句话,强推开始,爆开始。大家也给点力,什么推荐票、会员点击、收藏、签到、打赏、催更……你们有什么,叛儿要什么!
………【第85章 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篇洋溢着戈文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他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的《道士塔》完成了,此时据他开始产生创作历史文化散文的念头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
这三天时间里,戈文已经暂时将《瓦尔登湖》的翻译工作放下。虽然写《道士塔》这篇散文仅仅hua费了他半天的时间,可是在收集研究那些史料的过程中,他积蓄了太多的抑郁和悲愤,根本无法平静下来,无法做到心如止水,而宁静、安逸正是翻译《瓦尔登湖》不可或缺的心境。
巴金自然也注意到了戈文的异常,更何况戈文还找他要过关于敦煌文物研究学者们的联系方式。只是巴金并不了解戈文的真正目的。不知怎么回事,这xiao子这次竟然还对自己保起密来了,说是什么不想让自己帮助他,他要给自己一个惊喜,自己只要在一边耐心的等待就行了。这xiao子!
看样子现在惊喜终于就要来了。巴金眯着眼睛看着戈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之后,就收拾了一下桌上的文稿,然后就拿着几页稿纸冲自己走了过来。
“巴老,我刚刚完成了一篇散文,您给帮忙看下。”戈文恭恭敬敬的把手中的稿子双手递了过来。
“哦,这就是你说的惊喜吗?”巴金一边饶有兴趣的接过稿子,一边还在嘴边唠唠叨叨的说着,“我倒要看看你xiao子折腾了三天究竟写出了什么惊世大作!事先竟然一点消息都不透漏!不过你xiao子现在的架子是越来越牛bī了,连老头子我的话都当做浮云……”
听到巴金老先生竟然在自己面前爆粗口,还将自己前几天无意间说出“浮云”运用的活灵活现,戈文的不由的爆起一阵冷汗——老人的心态极为开阔,真要是被自己习染的习惯了后世一些口语的话,那岂不是成了我的罪过?联想到巴金要是在什么工作会议上张口浮云闭口杯具之类的场面,戈文更是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头顶呱呱的飞过几只乌鸦。
随着目光在稿纸上一行一行的移动,巴金的唠叨声越来越低,越来越低,显然他被戈文的文章mí住了。
短短四千多字的稿子,巴金很快就看完了。
戈文紧张的注视着巴金的一举一动,这篇《道士塔》在他手上已经全然变换了模样,不仅主题思想变了,便是具体的情节内容也都重新做了扩充和完善。可以说这篇文章蕴含着他穿越后所学习到的一切有关创作方面的知识,积蓄了他最大的心血和成就,他不可能再写出比这篇《道士塔》更加jīng炼和有价值的文章来了。所以此刻他的心情很忐忑,生怕巴金说出个不好来。
巴金没有注意到戈文的紧张,他砸吧砸吧了嘴,什么话都没说,然后皱着眉头又一次重新从头阅读起这篇《道士塔》来。
而戈文也在心中轻轻的轻轻的松了一口气,既然巴金没有吱声,没有在第一时间指出自己文章的问题,那么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还过得去,还不是惨不忍睹。
巴金再一次将这篇蕴含着深切感情的文章看完之后,才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合上手中的稿子,抬头看着戈文,赞叹道:“这果然是个惊喜!没想到你除了思想xìng的评论写得好之外,便连散文也写的入味三分啊!不错,这篇文章不错。足够在国内任何一家杂志上表了。”
“哈哈……其实我诗歌也写得很厉害的……”亲自听到崇拜的偶像如此赞扬,戈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挠了挠头,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突然止住了笑声,急切的问道:“巴老,你是说这篇《道士塔》可以在《收获》杂志上表吗?”
也怪不得戈文如此急迫,他穿越后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就是在《收获》编辑部里当编辑,在应聘之初,他就已经下决心要成为一个作家。作家、作家,不就是靠着自己的作品来证明自己吗?只有自己的作品表了,被读者阅读了,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才配称的上是作家。
戈文并不是没有表过文章,那篇无意中抄袭的《一代人》不算,其他表的作品中,那两篇报纸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并不完全算是作品,此外他就只有几篇短篇xiao说在《民间》上表过。《民间》是什么杂志?那只是一本通俗的阅读刊物,根本没法和《收获》这样的纯杂志相提并论。而戈文每写出一篇称心的xiao说都会让《收获》编辑部的李煜过目,他就是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在《收获》杂志上表作品。可惜每一次都是得到李煜“其他杂志表没问题,《收获》这种纯杂志则稍差了点”的评价。
多少次的屡败屡战,多少次的黯然神伤,这都快成了戈文的一块心病,他做梦都想靠着自己的实力在《收获》杂志上表一篇文章。
然后今天他竟然从巴金的口中听到自己的这篇《道士塔》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家杂志上表的话语,这言外之意岂不是在说——纵然是《收获》杂志也不例外吗。
好像沙漠里的旅行者乞求着雨水从天上降落一般,戈文眼巴巴的看着巴金。
“这么好的文章自然可以在《收获》杂志上表了!”听到戈文的问话,巴金有些奇怪的抬起头瞥了一眼戈文说道。再然后他就有些所有所思的盯着戈文猛瞧,然后带着一点惊奇的说道:“咦,戈文啊,我看你有些不自信啊!年轻人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有自信。没有一个人在经历了努力之后会没有提高。这么多天来,你每天陪着老头子我学习、阅读,难道就没有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认知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吗?”
戈文被巴金这么一说教,便仍不住仔细回想起自己这一段日子来的经历。这时他才赫然现自己早已经把巴金家中那个占据了一面墙大xiao的书架上的所有中文的书籍都仔细阅读过一遍。原来自己不仅仅是心境比以前沉稳了许多,便是连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很大的提高。
怪不得在写《道士塔》时,除了hua两天半的时间来收集史料费了劲外,我真正用在写《道士塔》上的时间还不够半天呢。要知道以前那些表在《民间》上的短篇xiao说哪一篇不是经过再三修改的呢!
戈文恍然大悟起来,然后就是一阵心喜。
********************
感谢“opium2oo8”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猪!将军!”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海仪”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龙绍LL1”妹子打赏588起点币!
感谢“荣光”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麻烦的咔嚓”筒子打赏588起点币!
感谢“1a1a拉拉4567”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阎魔の青叶”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一缕浮萍水中漾”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老子坐dong”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感谢“谅解备忘录”筒子打赏1oo起点币!
谢谢所有支持叛儿的兄弟们!你们真的很给力,竟然将大时代推上了页!谢谢!
………【第86章 愿望落空】………
“戈文啊,这篇《道士塔》写的很好啊,通过对一个古老人物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而且这篇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到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情致。这样的写法可和现在国内的那些散文有着截然不同的面目,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嗯,不错,不错。没想到你xiao子竟然能有如此新奇的创意,真的算是一个牛bī人物了!”巴金摇晃着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