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茂侯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茂侯门-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米糠祭褡约焊嫠吲雷潘盖祝浚∫坏┐鋈ト门匀讼妹羝胶罡乃姆空庋硬恍ⅲ鲎优奶羲糇潘锱鬼∽娓福浚』故侨谜呀谑裁炊疾恢溃驼饷幢缓偶薰ァ⒁槐沧勇湓谏蚴鲜掷锶嗡瓯饽笤沧咦四锏穆罚俊彼胰灰恍Φ溃爸展槲沂峭庾婺福趺此狄埠妥壳逅赝玻词菇凑呀谒德┝俗旎蛞蚬时慌匀酥馈趺匆脖韧肀餐槌け驳拿锰桑俊

    游若珩迟疑片刻,才道:“但卓清素为昭节看中的夫婿明明是那沈小郎君……你为什么要说太子庶三子?那个人……”

    “嘿!那姓沈的小子除了出身外,连咱们特意派到陇右去的人都打听不出来什么不好的地方,他如今又住着侯府,卓清素既有此意,又有沈氏从旁促成,怎能不让他常和昭节遇见?这年岁仿佛郎才女貌的,祖父祖母都乐见其成,虽然昭节与宁世子一直写着信,但她能够经常见到宁世子吗?我怎么知道昭节会不会糊里糊涂的就被骗了去,到时候她自己闹着要嫁给这姓沈的,有卓清素发话沈氏帮腔,郎子、霁娘拦得住么?”班氏冷声问。

    “所以你故意把沈小郎君说成了声名狼狈的太子庶三子?”游若珩喃喃道,“这样污蔑卓清素,让昭节还没见着她祖父就先恨上,到长安后她若是听到那唐五的为人只有更恨卓清素的……即使事后知道卓清素有意将她许配的人是沈小郎君,出于厌恶和不信任卓清素也不肯?昭节是你一手抚养长大的,同是长辈,她自然信你的话,卓清素也不是肯和晚辈细细解释的人……”

    “你不疼霁娘,我可舍不得自己这最后的女儿!这件事情将来若是闹了出来,骂名我一个人担了,到时候你给我张休书即可——我有这点年纪还能怕什么呢?无非就是放不下小孩子们罢了!”班氏捏着帕子,老泪纵横,凄声打断他道,“总而言之为了他们我做什么都愿意,你要守着你那些破规矩净叫自己人吃亏,除非我死了!”

    她流着泪道,“如果姿娘不是嫁得远,单是当年看着她回来时的凄惨样子,连嫁妆都没能带齐……我早就带上人去任家拼命了!这样的亏我已经吃了一次,姿娘过世到现在整整一年竟不能与郎子合葬,慎郎为了按她的叮嘱中榜后再扶灵归故里,如今昼夜苦读,可怜的孩子,他本来就够用功的了,如今简直拿命攻读……如今我就这么一个女儿,长安虽远,我也绝不容她和她的孩子沦为棋子不被当人看!”

    班氏多年持家,向来强势,游若珩记忆中她这样痛哭伤心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游姿去世那晚,班氏也不过在外间落着泪,叮嘱危氏照料好任慎之……如今她这么难过,游若珩再难无动于衷。

    ——想到听着新岁爆竹声却终究没能熬过再一岁的庶女,想到游姿死后仍旧痴痴望向外孙那充满眷恋又满是哀怨的眼睛,想到任家之后的冷漠,嫡长女游霁如今在侯府亦是小心翼翼……亲家不放过任何机会拖自己下水……游若珩心中一痛,再也质问不下去,伸手握住班氏的手,低声道:“是我无能,要你处处操心……还惹你生气,我对你不住!”

    班氏维持着悲痛伤心的神色,慢条斯理的擦着眼角,心中却是哭笑不得的暗啐:“这老头子这把年纪了还是这样好哄,唉……锦章当年说他做不得官,真真是正理……”

    她微微眯眼,想着:霁娘我儿,我连你庶妹的事情都拿出来说了,你父亲这儿再无问题,可长安那边,却要靠你自己了……卓清素这个老贼!昭节乃我亲自抚养长大,想拿她做棋子许给姓沈的作践,当我们母女都死了么!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倒要看看你这老东西手段再高明能把先入为主的昭节哄得听你话?

    这边老夫妻抱头痛哭之后重归于好,回到缤蔚院的卓昭节渐渐平静下来,握紧了拳,眼中寒光闪烁:祖父——外祖母说的对,你既然不拿我当孙女看待,我又何必对你心存指望?想叫我为了你嫁个不肖之徒……做梦去罢!

    ——作为陪着游若珩寒窗攻读、经历仕宦长安又荣归故里、多少年风风雨雨下来的班老夫人倾注晚年所有心血栽培出来的晚辈,卓昭节从外祖母身上学到的可不仅仅是端庄典雅四个字!

    班氏十几年来言传身教之余的娇生惯养、容忍她种种小脾气、纵着她不时撒娇使性。子,这样养出来的小娘子,虽然不失还是一位合格的大家闺秀,却绝对不是肯为了没有相处过的长辈可以慷慨的抛头颅撒热血奉献一切的孝顺孙女!

    在游家,向来人人围着我转,回侯府,不奢望继续人人围着我转,但若要我去围着旁人转……嘿!卓昭节神色冷静的思索着自己可能遇见的困境,手中却狠狠捏断了一支紫毫。

第一章 灞陵柳



    “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汉时司马相如的这篇《上林赋》以瑰丽的辞藻描绘了汉时长安的上林苑,也留下了八水绕长安的佳话。

    沧海桑田,曾经巨丽的天子林苑已在时光中灰飞烟灭,如今的长安只留下了更名为曲江芙蓉园的上林旧址,但八水仍存,其中七水汇入渭河,渭入黄河——从江南的秣陵,沿杭渠一路北上,转入黄河之后,再逆渭河经行,出发的时候,江南桃吐杏蕾、烟柳迷人眼,抵达灞陵渡口,渡口如云柳林,却也才堪青色盈盈,南北差异,可见一斑。

    卓昭节在楼船上层怔怔望着柳枝发怔——江南与长安的区别,又岂独一柳枝哉……

    “娘子!”脆生生的呼唤打断了卓昭节的思绪,她偏过头,微皱着眉问:“什么事?”

    初秋走了过来,恭敬道:“八郎说,就要到咱们的船靠上栈桥了,如今三郎已带着人在码头等着——娘子该更衣了。”

    这时候是晌午才过,卓昭节在船上穿着家常衣裙,虽然卓昭质是她同胞长兄,当年她到游家还是卓昭质送的,可这是长大后头一次相见,总也要换身像样点的衣裳,以示尊重,卓昭节听说就快靠上栈桥了,顿时一急,起身道:“怎么不早点叫我!”

    初秋抿嘴笑道:“娘子莫急,说是就到了,但这儿船多,河面又不算宽阔,船家须得小心行事,再说如今只须着春裳,用不了许多功夫的。”

    话是这么说,卓昭节一心要给兄长留个好印象,虽然衣裙早有备好的,却还是又郑重挑选了半晌才能够决定,换过雪青雨丝锦绣缠枝葡萄纹上襦,系杏子黄并青白间色裙,因为如今长安还有些未散尽的料峭春寒,又加了一件朱膘洒绣团花的半臂,腰间束了游灵亲手打的两条五彩攒花串珠宫绦,腕上拢了碧玉镯,颈上戴着璎珞圈,双螺上缠了两垂东珠,另插了一支粉色水晶步摇,一缕儿火焰般的珊瑚珠,落在左鬓畔,雪肤鸦鬓红珊瑚——对镜自照,卓昭节自己也满意得紧。

    还没起身,看着卓昭节贴身紧要之物的明吟进了来,笑着道:“娘子,八郎说,三郎就待上船了,请娘子好了就下去呢。”

    “正好。”卓昭节站起身,初秋和立秋忙一起捧上百花锦帛,卓昭节挽在臂上,明吟又上前一步,替她理了理宫绦,正了璎珞圈,这才退后一步,伺候她下去。

    到了甲板上,也换了一身新衣的卓昭粹笑着招呼卓昭节:“咦,我叫明吟过去跟你说声,怎么就下来了?如今还没靠上去,仔细一会船身摇晃摔着。”

    卓昭节走到他身边道:“八哥扶我把罢,难为如今再叫我上去?”

    卓昭粹是习过些武艺的,虽然不知道他身手如何,但下盘极稳,船在黄河里的颠簸,他都能稳稳的站在船头与船家说笑垂钓,更不必说这靠岸了,卓昭节一路北上,兄妹两个在船上也熟悉了,就笑着扯住他袖子。

    “郎君、娘子请放心,今儿个天清气好,这灞水无风无浪的,这样靠岸还要摔着娘子,某家往后也没脸吃这水上的饭了!”远处的船家倒是耳尖,听得这话,笑呵呵的转过头来保证道。

    这船家果真技艺不差,说话间就将船稳稳停住——卓家兄妹都赞了一声,跳板搭下去,就见码头上早早等待的一群人,登时有一群健仆簇拥着一个华服玉冠的男子快步上来,这男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身量颀长,眉目和卓昭粹有几分相似,一望可知是兄弟,他神色很是激动——这模样让卓昭节几乎是立刻想起了两年前第一次见到卓昭粹时的景象,心下不由一暖。

    卓昭质理都没理上去向他行礼的卓昭粹,径自到卓昭节跟前打量她几眼,眼眶顿时微红,语带哽咽道:“七娘?”

    “……三哥!”卓昭节才唤了他一声,卓昭质已经抬手抚了抚她的鬓发,声音微微颤抖着道:“父亲母亲这些年都想念得紧——母亲今儿个本打算亲自过来接你的,奈何家里事情多……一晃十几年,你都长这么大了!”

    当初卓昭节多病即将夭折,要离家别居,游霁不放心沈氏建议的在京畿寻人寄养,又无人可信,只能让年仅十一岁的长子卓昭质送还在襁褓中的妹妹南下——虽然那时候卓昭节还不能记人与事,对卓昭质来说却是记忆深刻的,现在又是他亲自来接,难免感慨万千。

    ——只是这感慨之情才起,卓昭质还没问完旅途劳顿,忽然又有数人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强行闯上甲板,一个带着分明惊喜的声音叫道:“昭……”

    卓昭节一听这声音先是一喜,随即惊得面色苍白——果然宁摇碧一身锦衣,头顶金冠,手拿折扇,兴冲冲的快步向自己走过来!

    “找的就是你,卓八郎君!”她正不知所措,亏得旁边苏史那立刻高喝一声,将宁摇碧接下来叫出的字压了下去。

    卓昭粹愕然无比,道:“宁世子、苏将军?未知两位到此是什么意思?”

    “卓八郎君,闻说你今日归来,小主人与某家在此等候多时了。”苏史那见宁摇碧虽然被自己打断了话,但分明有些心不在焉,目光也不住往卓昭节那边瞟去,压根就没有接话的意思,只得自己继续出马,把场面圆住。

    闻言卓昭质也皱起眉,不冷不热的道:“苏将军等候舍弟?”

    苏史那咳嗽了一声,换上一副笑脸,道:“两位郎君莫要误会,是这么回事,当年小主人也曾在秣陵小住过些日子,还记得秣陵有一种蜜饯做得极好,惜乎匆匆南归未及多带,打听到今日卓八郎君从秣陵归来,料想应该也带着些,所以想与郎君商量,匀上一些,未知郎君意下如何?”

    听说是为了蜜饯,卓昭质和卓昭粹脸色都缓和下来,虽然敏平侯与雍城侯不和是长安城里人尽皆知之事,但区区蜜饯,又是宁摇碧亲自来索,他们若是不答应,那传了出去也显得敏平侯府太过小气了,再说雍城侯父子背后,可还有个纪阳长公主的,犯不着为了点小东西让长公主到皇帝、皇后跟前去骂敏平侯。

    卓昭粹吩咐下去,卓缓亲自去提了一个食盒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打开食盒,却见里头盛放蜜饯的皆是银盘,三层食盒全部抽出让四周的人都过目,确定每个银盘都鲜亮如新,卓昭粹这才接了过来,亲手交给苏史那。

    “八哥看着温文尔雅,很好说话,不想也是心思缜密之人……”卓昭节当然知道卓昭粹特别吩咐用银盘装蜜饯的意思,对卓家来说这么几个银盘不算什么,银可鉴毒,这是人人知道的事情,敏平侯和雍城侯不和,这也不是秘密,宁摇碧亲自跑来要蜜饯,卓家虽然为了息事宁人答应下来,但也怕宁摇碧拿了蜜饯反污卓家趁机谋害,当然也要留上一手。

    卓昭粹现在当着众人的面让大家看过装蜜饯的银盘一点也未变色,便是暗示蜜饯并没有动手脚,这样再加上是宁摇碧主动来索取的,过后不管宁摇碧吃了有什么结果,反正别想赖到敏平侯府的头上了。

    宁摇碧拿了蜜饯,又深深看了眼卓昭节,到底没想到合适的理由继续留下来,只得被苏史那暗暗劝着,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经过这么一件事,卓家兄妹也没了心思在船上继续叙别情,卓昭质亲自指挥人搬下行李装车,让卓昭节上了游霁常用的马车——他与卓昭粹则都是策马,等队伍启动,卓昭质吩咐带来的管事看好了队伍,侧首对卓昭粹冷声道:“你跟我来!”

    卓昭粹也不说话,反手加了一鞭,跟上兄长,两兄弟离开车队些许距离,卓昭质阴着脸问:“那宁摇碧是怎么回事?”

    “我也是一头雾水。”卓昭粹皱眉道,“我这两年都没有惹过他。”

    卓昭质道:“是吗?那他忽然跑过来做什么,眼睛还一个劲的往七娘身上瞟?”

    卓昭粹皱眉道:“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跑过来——但看七娘不奇怪罢?这宁摇碧向来和时五是一路货色,七娘生的美貌,他哪里是守礼的人?然他除了多看几眼也没有做旁的,咱们也不能为了这个和他理论。”

    卓昭质训斥道:“糊涂!两年前你南下,不是正与宁摇碧一起?他今日当真是头一次见着七娘吗?为什么我看他刚才想要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找的就是你’,分明是‘昭节’?!”

    “什么?”卓昭粹吃了一惊,忍不住一下勒住了马,道,“当真如此?”

    卓昭质皱眉轻斥:“你给我小点声!”

    卓昭粹也察觉到自己太过惊讶,使得下人们都纷纷看了过来,忙又松了缰绳,让坐骑跟住了卓昭质,低声道:“三哥,这可不是小事!”

    “我只问你,当初宁摇碧在秣陵时可曾与七娘见过面?”卓昭质心头有些不祥,沉声道,“你也知道刚才宁摇碧闯到咱们船上来的那一幕是瞒不住的,咱们回去之后,必然要被问起——宁摇碧叫的明明就是‘昭节’,虽然苏史那及时出声压住了他后一个字,但也未必只我一人看出……七娘这才回来,又是小娘家家,我不好直接问她,你给我仔细想想!”

    卓昭粹回忆了下,低声道:“见过是见过,那是在青草湖上游湖时偶然遇见的,据说还被宁摇碧帮了把手——但七娘当时可不是一个人,几位表弟、表妹都在的,后来外祖父为了这个还上门去致谢过。”

    “就这样?”卓昭质皱着眉,“后来呢?后来两个人可见过?”

    “外祖父寿辰,我听人说宁摇碧纠缠过七娘几句,还特意告诫过七娘。”卓昭粹想了想道,“当时七娘说只是被他拦住了问起走散的下人,我告诉七娘不要多理这个人,七娘也答应了的。”

    卓昭质沉吟着道:“这事情回头再说,总之咱们须得一口咬定宁摇碧是来寻你要蜜饯的,旁的一概不认……七娘和宁摇碧以前认识的事情也不要提了,就说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免得生出是非谣言来!”

    “是!”卓昭粹忙道。

第二章 卓家



    长安一百单八坊,敏平侯府所在的靖善坊位于朱雀长街之畔,就位置差不多算得城南,站在靖善坊的坊门外北眺就是号称大内的太极宫巍峨的牌楼,只不过从文宗皇帝起,这太极宫就只在大典时才会动用,更多的时候,圣驾都在所谓的东内——大明宫。

    由于靖善坊距离大明宫较为遥远,敏平侯多半住在大明宫附近的永兴坊的别院里,只有休沐才会回靖善坊的祖宅。

    卓昭节回来的这日,恰好赶上了敏平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