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学院的老师;都要求刘云清慎重;不要做出来这样的决定;可惜刘云清去意已绝;听不进去劝告了。
很快;书院的教授出面了;训斥了刘云清。认为刘云清这样做;是大逆不道;投身于一种精神之中;哪里说放弃就能够放弃的;若是这样做了;必将成为东林学子的眼中钉。日后如何的立足。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威胁;东林党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虽然在朝廷内阁中间;暂时没有人。但官员中间;还是不少的。就算是内阁做出来的诸多决定;也要适当考虑到东林党的建议;而且皇上对东林党;持有的态度;也是支持的;没有否定;刘云清不过是生员;算不上什么;更没有多少的地位;得罪了东林党;今后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了。
刘云清不为所动;坚决要求退学。
这件事情;对东林书院;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东林四公子之首的刘云清;居然要退学了;不再承认自己是东林学子。
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三人;与刘云清的关系;毕竟是有所不同的;他们和刘云清交谈了很久;希望刘云清能够回心转意;可惜没有效果。
就在刘云清退学的时候;东林书院的教授;也形成了一种思维;刘云清之所以要退学;是受到了江宁县知县苏天成的蛊惑;这是对东林书院的一种公开的侮辱;结合上次钱谦益遭受的待遇;他们认为;自此以后;苏天成也是东林书院的对头了。
办完了手续;刘云清直接到了江宁县衙;求见苏天成。
苏天成隐隐知道了一些消息;但不是很准确;毕竟他没有心思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刘云清来拜访的时候;他正在看刑房起草的诸多判决文书;要是没有什么意见;就盖上县衙的大印;粘贴到县衙外面的申明亭了。
“江宁县生员刘云清拜见知县大人。”
看见刘云清态度如此的慎重;苏天成有些奇怪了。
“刘云清;你这是何意啊。”
“在下已经从东林书院退学了;今日特意来拜访大人;诉说心中的一番认识之后;打算出去游历了。”
“哦;那你说说;你有什么认识啊。”
“前番聆听了大人的教诲;在下还没有感觉到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在下思索了很多;终于感觉到;大人说的是肺腑之言;东林书院已经改变了初衷;很多的东西;不值得在下学习了;甚至需要摒弃了。”
“刘云清;这样的话;可不是随意能够说出来的啊;我看你还是谨慎一些。”
“感谢大人的提醒;在下认识转变了;不吐不快;按说在下曾经是东林书院一份子;不应该说这些的;在下觉得;东林书院;有两大致命的问题;第一是标榜清流;泛泛空谈;以至于形成了一种风气;没有谁愿意坐下来实际的做事情;仿佛凭着一张嘴;就可以治理国家;说的越好;显示自身的能力越强;不做事的同时;还要依照自身的标准;随意的评判他人;好像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要按照东林书院的标准来做事情;不这样做;就是大逆不道了。”
苏天成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了。
“第二是缺乏怀柔的心理;可笑的是东林书院;标榜的就是怀柔和慎独;要求加强自身的休养;但面对反对意见的时候;却是怒不可遏;俗话说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精神;在下甚至想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了;若是照着这种认识发展下去;一味的去要求别人;自身不愿意进步;能够有什么出息啊。”
苏天成的脸色发生变化了。
刘云清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看来东林党内部;确实有能人;不管是什么思想;或者是什么伟大的人;能够自我反省;能够吸取先进的东西;做到与时俱进;就可以长时间立于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刘云清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呵呵;你的这份言论;本官很是佩服啊;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进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进入朝廷为官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时时刻刻的自我反省;来日必定大有作为啊。”
“大人赞誉了;在下如今已经成为了书院的眼中钉、肉中刺;怕是难以有什么作为了;今后就四处游历一番;多张长见识罢了。”
“呵呵;实话实说;你的这番选择;不怎么样;既然书院的众人;认为你没有出息;你就偏偏要做出来一番事业;这才是最好的回敬;用事实来说话啊。”
“在下也想过这些事情;只不过学识有限;难以发挥作用;来日乡试;在下一定努力;争取高中。”
“恩;我有一个建议;你暂时留在县衙;帮助我做一些事情;你看如何。”
刘云清脸有些红了;东林书院对苏天成的看法;他暂时不敢说出来;想必日后;苏天成总是会遇见一些麻烦的;要是自己到了县衙;岂不是更加凸显了矛盾。
“在下也想跟着大人学习;只是在下离开了东林书院;众人都以为;在下是受到了大人的蛊惑;东林书院对大人;已经颇有微词了;这样的情况下;在下留在县衙;恐怕不妥当啊。”
“哈哈哈。。。”
苏天成站起来了;脸上带着傲然的神情。
“刘云清;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啊;你想想;周顺清是什么背景;尚且被拿下了;我害怕过吗;东林书院的长处;我虚心学习;不足之处;我也不会迁就;若是想着排除异己;想着以精神来压人;最终是什么结局;还说不定。”
看见刘云清还是有匈疑;苏天成再次开口了。
“刘云清;这世界上的事情;你不要害怕;有些东西;貌似强大;但你深入其中;就知道是不堪一击的;东林书院的精神;有可取的地方;不能够完全抛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我一直都牢记;你现在退出了东林书院;并不意味着你完全抛弃了东林精神;有朝一日;你要用自身的行动;说明你是正确的;让更多的东林学子;围绕在你的身边;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你才能够证明;你是正确的。”
刘云清差点没有忍住。
这样的想法;他是不敢随意有的;可内心深处;谁不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如今苏天成说出来了。
刘云清站起来;面对着苏天成;抱拳行礼。
“大人的见识;在下望尘莫及;今后愿意追随大人学习;东林书院的精神;在下不会随意抛弃的;只是在下以为;需要不断改进;在下愿意在江宁县县衙;效犬马之劳;时时刻刻聆听大人的教诲。”
“好啊;明日起;你就到县衙来;你是读书人;有功名在身;不能够做县衙的吏员;那就做幕僚吧;时时刻刻提出来意见建议。”
“在下一定尽心竭力;绝不辜负大人的期盼。”
刘云清离开之后;苏天成面容严肃了。
和东林党做对;他暂时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让刘云清到县衙来做事情;这件事情;慢慢的就浮现出来了;他不会害怕;但也不能够不在乎。
不管怎么说;做出来成绩;才是硬道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幕僚
(感谢范宣子投出来的宝贵月票;谢谢了
提议刘云清到江宁县县衙来做幕僚;这是苏天成经过考虑的;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够办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幕僚也就是师爷;但师爷称呼的出现;是在清朝。
明朝称之为幕僚;也有称呼为幕客的;这是对幕僚一种较为尊敬的称呼;将幕僚当做尊贵的客人。
幕僚的队伍;有大有小;并不是说你的职位高了;就需要诸多的幕僚了;县衙有专门为幕僚安排的房屋;他们有着明确的身份;不是官吏;性质上;属于官员个人请来的智囊。
幕僚一般都是读书人;以生员居多;他们出谋划策;虽然没有参与到决策中间来;但提出来的意见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幕僚职责的特殊性;要求这些人必须有不错的知识;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能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形势;提出来好的意见建议;特别在牵涉到刑名和钱粮事宜的时候;幕僚是不能够含糊其辞的。幕僚的俸禄;是官员自掏腰包支付的;他们在官员的身边;能够产生不小的影响力;收入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真正的本事;幕僚不可能干的很长。
苏天成对幕僚的理解;有所不同;他没有将幕僚和师爷的性质;完全糅合起来;在他的内心里面;幕僚是需要真正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能够临危受命;能够提出来准确的意见建议。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直接做出来决策。
基于这样的原因;苏天成一直都没有请幕僚;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对明朝读书人的看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读书人确实是社会上的佼佼者;但不少的读书人。沉湎于八股文里面;很少关心社会上的事情;这也是明显存在的问题;愿意成为幕僚的人;几乎都是生员;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酸秀才;要在这些人中间。找到真正的能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做事情;总是要达到目的的;否则就不要去做。
熊子健是他心目中;较为成熟的幕僚的人选;可熊子健偏向于军事方面。对民生方面;也不是太熟悉;当初刘仲基跟着到江宁县;也是作为幕僚来培养的;可刘仲基已经是江宁县典史。只好作罢了。
刘云清愿意到自己的身边;还是可以的。至少刘云清有学识;对社会上的事情;有着一定的认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肯定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熊子健来到县衙之后;苏天成专门在三堂等候。
熊子健一直都是在府邸负责的;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了;父亲是赫赫有名的熊廷弼;这样的人;向朝廷推荐的时候;是需要看准时机的;否则适得其反。
让熊子健成为自己的幕僚;显得有些委屈;所以说;这么长时间以来;苏天成一直都没有开口;如今;刘云清要到县衙来了;自己也该提出来想法了;若是熊子健不愿意;那就还是回到府邸;等候机会。
“苏公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下去做啊。”
“熊公子;我有一屑虑;还是想着征询一下你的意见;看看你是怎么想的。”
“需要做什么;公子尽管吩咐。”
“你考虑一下;是不是到县衙来做些事情;我的意见;暂时做幕僚。”
熊子健楞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大人安排了;在下就做。”
“熊公子;不需要勉强自己;我的考虑;你还是要熟悉一些事情的;做幕僚不过是暂时的;你的身份不同了;若是长期呆在府邸;不能够接触到实际的政务;他日有什么事情了;一时间也难以应付。”
“大人;在下明白了;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
“那好;你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就到县衙来吧。”
“府邸那边的事情;该怎么办啊;交给谁管理啊。”
府邸那边的事情;确实是不少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管理;肯定是不行的;其实熊子健也不是最好的人选;无奈苏平阳、苏俊两人;都在县衙做事情了;不可能管理府邸了。
“我的考虑;让王芙蓉直接管理府邸;你回去准备一下;王芙蓉一会就会过来的;你直接给她办理移交。”
回到后院;王芙蓉和春屏两人正在说笑。
苏天成回来的时间有些早;两人都有性惊;站起来了。
还是王芙蓉走上前来;轻轻拂去了苏天成肩膀上的灰尘;这一切;被春屏看在了眼里。
“芙蓉;我有邪;要和你单独说一下。”
春屏很是乖巧;连忙站起身来来;出去了。
“芙蓉;我考虑;让你离开县衙;到府邸去;管理府邸的事情;你看怎么样啊。”
王芙蓉的脸马上就红了;低下头;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其实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大凡管理府邸;都是夫人的职责;下人是没有这样的权力的;就算是管家;也要得到主人家的授权;才能够处理一些日常的事物;牵涉到一些重大的事情;依旧需要请示;可夫人就不同了;可以直接处理。
苏天成说出来这件事情;王芙蓉的小心思就动弹了;她清楚;自己不可能成为原配夫人;从春屏到县衙的那一天;自家少爷的原配夫人;实际上已经确定下来了;可少爷要自己管理府邸;实际的意思;是不是也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了呢。
管理府邸;是可以树立权威的;在府里的下人来看;自己也就是主人家了;说的更加明确一些;就是少爷的小妾了;只不过少爷还没有大婚;按照礼制;是不能够首先纳妾的。
“怎么了;芙蓉;你是不是不愿意啊。”
“没有;少爷;奴婢愿意。”
王芙蓉回答的有些急促。
苏天成瞬间明白了意思;脸上出现了笑容。
“芙蓉;既然如此;你准备一下;一会就出发;我安排大治去送你;好好管理府邸。”
王芙蓉点点头;出人预料的靠到了苏天成的胸前。
“少爷;奴婢不能够时常在您的身边;你一定要保重身体;春屏姐姐也是很不错的;奴婢会告诉她注意事情的;少爷的事情多;千万不要劳累了。”
苏天成紧紧的抱住了王芙蓉;什么都没有说。
翌日;早堂的时候。
熊子酵刘云清都参加了。
苏天成开诚布公的给大家介绍了。
“熊公子和刘公子;大家都是认识的;今后;两位就是我的幕僚了;有什么事情;大家一同商议;民生上的事情;刘公子多多参谋;军政上的事情;熊公子多多参谋;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江宁县的事情。”
卢天明首先表态了。
“熊公子;刘公子;今后还要多多关照啊。”
渠清泽面带微笑;接着表态了;之后是刘仲基;至于说六房司吏;都是抱拳示意。
熊子酵刘云清两人;赶忙抱拳还礼;说着客气话;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苏天成还专门介绍了他们;实际上是抬高了他们的身份。
早堂结束之后;熊子健直接到巡检司去了;刘云清跟随刘仲基;到典史衙去了。
很快;熊子截到了县衙。
“大人;在下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情;以前以为大人是有所安排的;刚刚和孙巡检商谈过了;就是匡思明属下的盐丁的事宜;如今还有两千多盐丁;在巡检司新建的营房里面;这些人的身份不是很明确;似乎是有些不妥的。”
“恩;你是怎么考虑的。”
“在下觉得;还是要让他们有归属感;他们的身份有些奇特;报酬暂时是盐商负责;可身份已经不是盐丁了;这样下去;最终不是很好的办法;不如将他们纳入到巡检司;成为巡检司的军士。”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有些为难;匡思明涉嫌谋反;畏罪自杀了;这些盐丁;以前是跟随匡思明的;要是将他们纳入到巡检司;是不是会引发非议啊;若是他们进入了巡检司;军士就是五千余人了;相当于一个卫所的军士了;这是不是会引发上面的弹劾啊。”
“在下以为不会的;匡思明的事情;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两千多盐丁;一直都是在巡检司大营里面训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