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下知道了;在下今后每年向县衙捐献白银一、不;两万两。”

    “这就对了;本官可不想落井下石啊;万老板每年进项接近十万两银子;这区区两万两;也算不上什么啊。本官还想着;万老板在商贾中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可不能万老板一家这么做啊;本县众多的商贾;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啊;万老板是南厩里商行的成员;很有影响力;说服众多商贾;这点小事情;是不在话下的。”

    到了这个时候;万成贵才知道;原来好多的商贾、大户和富户;都要拿银子的;自己只不过早点拿出来。

    “在下一定竭尽全力做好这件事情的。”

    嘴上是这样说的;万成贵内心可不是这么想的;交了这两万两的白银;自己还是要想办法;早点离开江宁县;只要离开这里了;一切都好说了;就算是上元县的商贾;都不需要捐出来这么多的银子;人家更加的有钱。

    他也有些不明白;苏天成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说逼着江宁县的大户、富户和商贾;都离开吗;按说苏天成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的。

    “苏老板;你一定有些奇怪吧;以为本官是杀鸡取卵啊;不过;等一段时间;你就会明白了;本官保证;你能够赚到更多的银子啊;到时候;你恐怕不想离开江宁县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促销的作用
    面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手段;这是必须要弄清楚的。

    盐商和其余的富户、大户、商贾;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的;盐商的利润惊人;这是如今这个时代的优势;人家有那样的气候了;能够发展起来了;些许的打击;是可以承受的;但另外的一些大商贾;就不同了。

    比如说万成贵这样的商贾;你若是叫他捐出来的银子太多了;人家肯定是卷铺盖走人了;最终你是什么都得不到的;而且对江宁县也是不小的打击;让他们留在江宁县;愿意捐献银子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赚取更多的银两。

    还有一个绝大的难题;那就是江宁县的富户、大户和大商贾;要是联合起来;反对县衙的有些政策了;那就惨了;自己可能要卷铺盖走人了。

    可不要小看这些人;家里多多少少都是有功名的;也有在外面做官的子弟;众怒难犯;逼得人家没有办法了;兔子也会咬人的。

    有些事情;在制度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苏天成也没有好的办法;比如说这纳税的制度;有钱人、有功名的人;就是可以免去赋税;偏偏就是这些人有钱;如果不能够从他们的身上掏出来银子;县衙不要想着做事情的。

    十一月十日;县衙发放俸禄的日子。

    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

    早堂之后;户房就忙开了;半天时间。要为县衙四百多号人发放俸禄、常例和补助银子;以前他们也做这些事情。只不过衙役的补助;都是在年底之前;县衙有银子了;就发放一些;没有银子了;他们就得不到报酬。

    按照知县大人的意见;衙役元月到十月;每月领取四十两银子的补助。十一月和十二月;每月领取五十两银子的补助。

    至于说其余的吏员;按照早先确定的标准;领取俸禄和常例银子。

    众人排队等候的时候;脸色显得有些凝重了;仿佛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银子是早就准备好的。苏平阳的身边;有专人帮着复秤;点到某人的名字;就前来领取;常例银子好发;都是整数。可俸禄有些复杂;需要耽误一些时间。

    领到俸禄和常例银子的吏员;几乎没有在县衙停留;直接回家去了;这些银子。是要放回家里去的;今天是发放俸禄的日子。中途是可以回家的;不会遭到责罚;当然了;放好了银子;依旧要到县衙来的;毕竟还要做事情。

    从辰时开始;一直到未时;四个时辰的时间;才发完了所有的俸禄、常例、补助。

    苏天成、卢天明、渠清泽和刘仲基的银子;有专人送去的;至于说苏天成的银子;直接交给了春屏。

    苏平阳拿着银子;回到了后院。

    他的待遇是比较特殊的;在后院有专门的两间房屋;不用住在吏舍。

    将银子交给了杨氏之后;两人商议;还是在外面租住房屋的好;拖家带口的;老是住在县衙是不行的;每月有了这么多的银两;租住房屋不算什么了;再说了;自己的身份特殊;苏二童也在县衙做事情;人家嘴上不说;心里可能有意见;对少爷影响不好。

    苏二童的婚事;苏平阳和杨氏也考虑过;可少爷还没有成婚;苏二童以前是少爷的小厮;绝对不能僭越的;必须要等到少爷大婚之后;再来考虑这件事情的。

    不过商议了几分钟时间;苏平阳就匆匆离开了;他还要安排工地上的事情;工地上也是每天都要兑现银子的。

    酉时;苏天成再次见到了万成贵。

    万成贵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已经带信回家去了;家人正在准备银两;估计明天就可以送到县衙来了;到时候;自己也可以回家去了;他认为;银子没有送来的时候;苏天成一定是要扣着自己的。

    “大人;在下已经给府里送信了;明日一大早;银子就送来了。”

    “呵呵;万老板不是很高兴啊;觉得本官强抢了你家的银子;还要扣着你;不准你回家;一定要银子送来了;才准许你回家啊。”

    万成贵暗暗想着;情况就是这样;还有什么其他说的;反正自己是打算离开江宁县了;一天的思索;他已经决定了;有把柄捏在苏天成的手里;今后还不知道会遇见多大的事情;说不定和匡思明的遭遇一样的;家里有了那么多的银两;大不了不做生意了。

    “万老板不说话;就是默认了;其实你昨日就可以回家了;本官可不是不讲信誉的人;昨日和你说到了;想着你赚取更多的银子;今日就是来和你商议办法的。”

    万成贵有些奇怪;从来没有听说过;赚钱有那么容易的;自己在江宁县;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几十年时间;集聚起来了不少的财富;而且还是靠着招牌的作用;尽管说这个招牌;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

    “万老板经营的苏酥坊;生产的糕点;本官也品尝过了;味道很是不错的;做工也是精良的;这是家传的手艺吧。”

    万成贵的脸色发白;身体再次颤抖了;莫非苏天成要这苏酥生产的秘方;那就是要了老命了;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也是苏酥坊能够在江宁县乃至于南厩立足的根本。

    看见万成贵脸色发白;苏天成有些好笑;但也无所谓。

    “万老板;苏酥坊经营上百年了;信誉很不错;这么多年下来;可曾想到扩大经营啊。”

    “在下也曾经想过;可这销路有限啊;家里的银子;都是百年以来的积层;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恩;本官想到了一个法子;这县衙有四百多官吏和衙役;每人十份苏酥;就是四千份;巡检司军士每人五份苏酥;就是两万份;还有参与修建沟渠官田的农民;每人一份苏酥;就是三万份;合起来有五万多份了;不知道这么多的苏酥;需要生产多长的时间啊。”

    万成贵身体哆嗦了一下;五万多份苏酥;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的销量了;生产这些苏酥;至少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但自己说的时候;要留有余地。

    “大人;生产五万多份的苏酥;大约要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时间;太长了;本官是这样想的;县衙印制票据;发给众人;众人拿着票据;到苏酥坊去领取苏酥;也算是县衙给官吏、衙役、军士以及脓的补助了;也就是说;在本月底的时候;众人要领走五万多的苏酥;万老板拿着票据;每天到县衙户房来结账;当天领取了多少;县衙兑现多少的银子;苏酥的价格;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你看怎么样。”

    万成贵惊得站起来了。

    县衙定下了这么多的苏酥;发给了众人;这样的影响;可想而知;苏酥坊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名声大震;要是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肯定是需要扩大经营了;赚取的银子;多出来数倍了。

    “万老板;本官是说到做到的;你回家之后;立刻准备;县衙这两天;就要开始发放票据了;要是众人到了苏酥坊;领不到东西;本官可不好交待啊。”

    “大人放心;苏酥坊绝对保证;随时都能够领到苏酥的。”

    “恩;本官曾经委托你给诸多的商贾做工作;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们;若是支持县衙的事情;县衙也会支持他们的;要做到双赢啊;你看怎么样啊。”

    “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会说服他们的。”

    “恩;你现在就回去吧;好好准备一下;本官还要定几份特殊的苏酥;送给六部、都察院和应天府的大人;请他们品尝的。”

    万成贵突然回到了家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太太看见万成贵的脸上;带着喜色;很是奇怪;按说遭遇了这么大的事情;还损失了两万两的银子;老爷应该是沮丧的。

    万成贵和家人寒暄了两句话;马上要掌柜的到府里来。

    太太有些奇怪了。

    “老爷;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啊;你刚刚回家;还是好好歇息吧。”

    “没有时间歇息了;苏酥坊要开始忙起来了;我现在是真正的佩服苏大人了;对了;明日辰时;两万两的银子;一定要送到县衙去;决不能耽误的。”

    掌柜很快到了府里;半个时辰之后;掌柜匆匆离开了;很是急促。

    万成贵也没有歇息;他回家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有些商贾;上门来拜访了;苏天成安排的任务;他是不会忘记的;若是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江宁县的大商贾;就真的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会了。

    至于说县衙的官吏;是不是有那样的消费水平;他根本不担心了;今日遇见了两个衙门里面的熟人;人家是刚刚领了俸禄回家的;报出来常例银子的数目之后;他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细细分析里面的原因之后;他内心剩下的;只有佩服了。

    至于说离开江宁县的事情;绝对不会考虑了;自己提前得知了消息;要抓住商机;在知县大人的帮助下;最大限度的搞好宣传;扩大生产规模;赚取更多的银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问责
    (感谢高锁钉的评价票;感谢住个册真费事的打赏;谢谢了

    江宁县的情况终于引起了应天府的注意。

    江宁县的商贾;和应天府衙门有着不少的关系;万成贵被关押的事情;自然有人到应天府衙去说了;也算是状告苏天成了;县里的治安出现了问题;不去找盗贼;反而是找苦主的麻烦了;这肯定说不过去啊。

    虽然说万成贵已经放出来了;相关的情况;也正在调查之中;但形成了不好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江宁县常例银子和补助银子发放;引发的波澜是更大的;如此高的待遇;让其他县的官吏眼红;是无法避免的。

    应天府下辖八个京畿县;上元县和江宁县在南厩内;条件是最好的;此外还有句容县、溧阳县、溧水县、高淳县、江浦县、**县等;官吏的待遇;也是有着一定差距的;除开上元县和江宁县;其余的京畿县;条件都是差不多的。

    常例银子的区别;是很大的;不是每一个官吏都能够得到常例银子的;知县每年的常例银子;大都超过万两了;当然是下面的人进贡的;否则;依靠知县那可怜的俸禄;不能够维持家用了;县丞、主蓖典史;也能够得到一些;数量在几千两左右;至于说吏员;就要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来了;户房、吏房、刑房的待遇不错;工房是最差的。

    县里的衙役;区别更大。有些衙役;投机钻营。能够得到不少银子;甚至不差于户房司吏;可有些老实的衙役;穷的和乞丐差不多;恨不得去讨饭了。

    王道直不得不注意这样的事情了。

    苏天成到江宁县的时间不长;做出来了不少的事情;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考虑到诸多的情况和影响啊。再说了;几十万两白银的开销;县衙是不是能够承受;还说不清楚。

    应天府府丞何耀武与通判马家淦两人的认识也不一样;何耀武认为;江宁县如此的做法;对应天府有些影响。应该要问责;促使其改正;马家淦认为;江宁县能够自己解决诸多的问题;府衙可以不过问;这对其余的京畿县。也是一种鞭策。

    苏天成到应天府衙门的二堂跨院。

    王道直、何耀武以及马家淦都在里面。

    苏天成暗地里嘀咕;看着阵势不小啊;难道准备三堂会审了。

    “苏大人;本府今日找你来;是接到了江宁县商贾的反映。说你不能够维持本地治安;不去抓盗贼。不去惩治泼反而将苦主关进了大牢;可有这等事情啊。”

    “回禀大人;确实有这等事情;苏酥坊的老板万成贵;在县衙大牢;羁押了三日;但商贾反映的情况;不是实情;下官已经竭尽全力维护本地治安了。”

    “被抓进大牢的苏酥坊的老板万成贵;是什么情况啊。”

    “容下官禀报;万成贵是江宁县商贾;生员身份;因为府邸遭遇盗贼;店铺被骚扰;代表江宁县商贾;到县衙告状;要求县衙迅速破案;下官在县衙之上;即刻安排了;到万成贵府里去调查的时候;万府的护院不听从安排;不准县衙调查人员进府;而且还武力抗拒;万成贵看见情况不对;立即训斥了护院;认为自身做错了;违背了官府的规定;心愿到大牢;以示悔罪的诚意;本官好不容易才劝得万成贵回家的。”

    王道直有修笑不得;苏天成的这一番说辞;简直就是在哄三岁的孝子啊;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啊。

    何耀武的表现;有些不同了;铁青着脸;看着苏天成。

    唯有马家淦的表情不同;脸上依旧是带着微笑。

    王道直没有继续说话;何耀武开口了。

    “苏大人;你的这一番说辞;是不是过于的儿戏了。”

    “下官句句是实;何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调查的;直接找到万成贵;或者是找到他的家眷问情况;若是下官说谎了;愿意接受任何的责罚。”

    何耀武看了看苏天成;他知道;这样的事情是无法调查的;万成贵到府衙来了;说的估计更好;赞誉苏天成是青天大老爷;这样的事情;哪一个当官的不会做啊。

    何耀武转移了话题。

    “江宁县盗匪横行;县衙是要清剿的;要护得一方平安;你身为知县;做不好此等大事情;有什么可解释的吗。”

    “这是下官的过失;不过也是有原因的;春节临近;盗贼横行;有一定的必然;但下官想的更多的;是江宁县去年和今年的灾荒;致使一些人为了活命;铤而走险;下官的职责;是要解决根本的问题;让江宁县百姓富足;甚至于路不拾遗。”

    何耀武的脸憋得通红;想不到苏天成会这样说。

    王道直看着苏天成;什么都没有说;脸上甚至没有多少的表情。

    至于说马家淦;脸上的笑容依旧。

    “下官正在想办法;好在江宁县的治安情况;依旧大为好转;县衙招募了三万民众;整修官田和水渠;让这些人有事情做了;能够挣到银两;自然解决了大问题;如此一来;县衙的开销增大了;但民众能够慢慢的富裕起来;这也是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