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刻的刘铁只能够乞求老天保不要出现什么偏差了。

    山洞里张献忠变得越来越焦躁了。

    这样的情以往从来没有出现。

    张献忠的脾气暴这在义军中间。是比较出名一般人都不敢和他当面顶就是以前的义军首领紫金也很是照顾他的情但在面临事情的时张献忠还是很冷静的。绝不会暴能够做出来准确的判断。

    中都之战和驿马关之就是最还的说明。

    中都之眼见着不能够挽救前方进攻的精锐部张献忠果断的开口建议大军撤离凤不要继续停留下去。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正是因为他的建高迎祥下定了决带着为数不多的军士迅速撤离了战回到陕西去了。

    驿马关之更是他精心布局的结以十万之对付朝廷两万五千军就连高迎祥都认是不是投入太大了一些。可张献忠坚持这样最终取得了巨大的胜胜利来临之就连高迎祥、罗汝才和李自成等都感觉到吃惊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功绩。张献忠在义军中间的地慢慢变得不同仅次于高迎而且在某些时说话做事情的威不低于高迎祥。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高迎祥的态度有些改变着力推荐自己的裨将、闯将李自成。

    张献忠对李自成的印象还是可以李自成有着很清醒的头排兵布阵方义军之几乎没有谁能够超越是困难的时李自成越是能够冷静对最低谷也不气能够慢慢一步步的继续发展。

    可惜高迎祥左右摇摆的态令张献忠和李自成之出现了裂痕。

    张献忠不会容忍李自成骑在自己的头他认为李自成不管如何的英勇善在资历方和自己是无法比较跟不可能平起平坐。

    时间慢慢过张献忠发现问题越来越高迎祥在商议众多事情的时总是首先听取李自成的意而且没有多少的避义军各基本上都清楚李自成是高迎祥最为器重的将反观自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多少发言权了。

    讨论义军将来发展出路的时张献忠和李自成终于出现了冲突。

    李自成认义军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实可以开始考虑向河南、山西甚至是山东一带发展这些地方的百生活穷对义军是拥护义军到了这些地能够得到支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张献忠的看法是相反认为义军还是要扎根在陕还要慢慢的凝聚实力。

    偏偏这个时朝廷剿灭流寇的消息传来了。

    高迎祥支持了李自成的意见。

    一气之张献忠主动承担了前往山西发展壮大的任务。

    接受这个任务之他后悔自己离开了陕在义军中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影可已经接受了军令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所以张献忠下定了决要在山西做出来惊天动地的事情能够再一次的攻打下来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残酷的现令张献忠猝不及还没有来得及展开攻甚至没有直接和朝廷军队展开大手下的五万军损失殆尽了。

    这个时他的内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想法是不是自己注定要走下坡路如同当年的关云长一开始败走麦城了。

    内心不能够平静下判断必然出现失误。

    几天时张献忠反复思考战败的历他认肯定是军士中出现了告密否则大军不会遭遇到这样的惨败。

    村里的人来催促之张献忠的疑心更重了。

    他有些等不及命令一些亲走出山四面侦查。一方面注意周是不是有什么异另外一个方也熟悉四周的地撤离这里的时候。有条不紊。

    天色慢慢黑下来派到村里去的几名亲陆续回到了山带来的消令张献忠斩杀送了一口村里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一切都很安朝廷大军搜索的方已经转移这一代很是安全。

    张献忠下下达了命今夜所有人好好休明日午时准备出发。离开这临行之大家尽量多的携带粮这一次一定要离开齐岳直接返回陕西。

    距离山洞两里地的一处山坳。

    苏天成带领将终于赶到了。

    天已经黑刘铁汉禀报了所有情况。山洞四没有什么异白天到村里去的流返回来没有人离开山洞。

    刘铁汉的意趁着天包围山天亮的时发起攻击。

    苏天成同意了这个意见。

    天蒙蒙亮的时山洞方向。出来了十余开始观察周围的动静。

    这些人穿着整看样子做好了离开山洞的准备了。

    随着苏天成一声下燧发枪响出来的十余人。猝不及很快倒在了血泊之中。

    刘铁汉对着山洞喊话了。

    “张献你们被江宁营包围马上出来投降。。。”

    “马上出来投降。。。”

    所有将士都跟着怒吼山谷里四处都传来了回音。

    山洞里面沉默没有人继续冲出也没有人说话。

    半个时辰过天渐渐亮了。

    刘铁汉看着神定气闲的苏天很是佩看苏天成的样已经是稳操胜券没有要求将士马上进而是牢牢的围住了山洞。

    “苏天叫兄弟们对着山洞里面发暂时不要冲进去。”

    一轮鞭炮声响山洞里传出来短促的惨叫很快安静下来了。

    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张献我是江宁营指挥使苏天我的耐心有你们被江宁营团团包插翅难逃我不想伤及太多前些日子的征死伤的人太有违天我给你机已经过去半个时辰再给你半个时辰的时间考半个时辰之我会用大火来对付你到时山洞里不要想着有一个活着的人。”

    这一没有用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小半个时辰过去山洞里走出来一人。

    这人长得五大三一脸横看上去桀骜不驯。

    他看见了站在对面的苏天成。

    “这位是苏指挥使我是张献忠。”

    “呵本官就是苏天久违了。”

    “成王败我没有什么可说败在了江宁营的手这就是我的宿命当年大帅就说过这样的义军会倒在江宁营的旗看来这话说的很是准确啊。”

    这苏天成没有什么兴看见张献忠脸上无所谓的表他知张献忠肯定还抱着幻以为自己投降能够收到优待的。

    “刘铁带人上绑起来。”

    绳索上身的时张献忠的脸色有些变化了。

    “苏大你是朝廷大怎么能够如此对待投诚的对这样的事情传出去谁还会相信朝廷啊。”

    “张献你错本官从来不相信那一对手若是知趣投损失小一对手若是强硬到江宁营就毫不留情的剿灭他。”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说出来张献忠最害怕听到的话语。

    “诈降在我这里没有作对江宁营也没有作不过我可以保你身边的亲绝大部分是能够保住性命的。”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 应对大饥荒
    已经是三月初了,江宁营终于圆满完成了剿灭流寇的任务。

    战果是辉煌的,进入山西境内的五万流寇,已经不复存在,被火炮和燧发枪消灭的流寇,足足有五千人以上,将士发起冲锋之后,斩杀的流寇,亦有几千人,贺人龙带领的军士,下手毫不留情,杀了不少的流寇。

    这是一次值得认真总结的战斗,火炮和燧发枪彻底打灭了流寇的斗志,令流寇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令江宁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接近一个月的征战,江宁营损失的将士,不足五百人,流寇首领张献忠被活捉,江宁营擒获的俘虏达到两万人以上。

    逃走的流寇还是有一些的,这些人,苏天成不会去关注了,这些人本是流民,迫不得已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里面,就算是徒步逃回到陕西,内心也是充满恐惧的,恐怕不会继续加入到流寇队伍里面,需要想办法另谋生路了。

    问题还是存在的,陕西和山西境内的一些官府,对待百姓的态度是粗暴的,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视流民为洪水猛兽,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面,逼迫流民加入到流寇队伍里面。

    这样的事情,苏天成暂时没有办法解决,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如何处理俘虏的问题,新的问题爆发出来了。

    崇祯七年,山西大部分的地区遭遇旱灾,崇祯八年,遭受蝗虫灾害,几乎是颗粒无收,到了今年。所有的恶果都出来了。

    一些地方的饥民,没有粮食,只能够啃食树皮、草叶,到了二月底的三月初,树皮草叶所剩无几。饥民已经陷入到崩溃的边缘了。

    太原府、璐安府、辽州、汾州、沁州的情况特别突出。

    平阳府稍微好一些,不少的百姓,到河南府去参加疏通黄河的工程,赚到了银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江宁营的将士,开始撤离沁州。准备回到河南府去。

    沿途,苏天成看见了触目惊心的景象。

    成群结队的饥民,行走在官道上面,随时都有人因为体力不支倒下,官道上随时可以看见人的尸体,这些尸体没有人理睬。无人收殓。

    苏天成下令,江宁营的将士,沿途赈济百姓,收敛尸体。

    这个消息,飞速的传开了。

    蜂拥而至的饥民,令江宁营寸步难行了。

    跟在队伍后面的饥民越来越多,江宁营携带的粮食。根本无法维持了。

    孙传庭、毕懋康和熊子健等人,看见这样的情形,纷纷进言了,意思是说,江宁营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山西那么多的地方遭遇灾害,凭着江宁营的力量,是无法救济的,按照目前这样的情况,拖延下去。江宁营也要出现粮食危机了。

    他们的建议,江宁营还是回到河南府去,这里的饥民,让当地官府来处理。

    苏天成冷静的听众人说完之后,果断的摇头。

    “诸位。我们到山西来剿灭流寇,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老百姓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看看眼前的情形,这些百姓还有活路吗,若是官府能够关心他们,会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离开了,不管了,这些百姓的出路是什么,他们只能够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里面,烧杀劫掠,勉强活下去,这等的事情,江宁营必须要管。”

    众人看着苏天成,不说话了,他们的意思不是不管,而是江宁营管不了的。

    “熊子健,你带领一千将士,迅速赶到太原府城,找到晋王,这是我写给晋王的信函,请晋王在太原府一带,设立专门的救济场所,帮助饥民度过灾荒。”

    “刘铁汉,你带领五百将士,迅速赶到平阳府城,这是我写给父亲大人的信函,请父亲大人设立粥棚,专门救济灾民。”

    “孙元坤,你携带黄金白银,到沿途的县城,大量的购买粮食,凡是跟随江宁营的饥民,不能够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征战结束了,所有的将士,尽量节约粮食,能够多救助一些饥民,诸位好好想想,这些饥民,若是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

    “孙大人,这是我写给山西巡抚大人的信函,麻烦你直接呈给巡抚大人,请他开仓赈济百姓,到了这样的时候,若还是严守粮仓,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苏天成提出来的办法,迅速传开了,跟随江宁营的饥民,很快知道了消息。

    这样的举措,能够稳定饥民的心,但更大的问题也来了,江宁营身后的饥民越来越多,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接近十万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王大治已经带着苏天成的亲笔信,带人火速赶往洛阳,计划从洛阳掉一部分的粮食,帮助这里的饥民。

    饥民跟随,拖住了江宁营的行军的速度。

    无奈之下,苏天成只能够要求罗昌带着大部分的将士,返回河南府,自己带着几千将士,留下来照顾众多的饥民。

    至于说两万俘虏,大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一并押回河南府去,这些俘虏,也只有河南府能够想办法消化和安置,若是交给了沿途的官府,还不知道是什么结局。

    杀人太多,总不是什么好的办法。

    十天之后,苏天成一行终于走到了岳阳。

    江宁营的大营设在这里。

    一路跟随来的饥民,还是接近十万人,这些人,已经成为江宁营沉重的负担,沿途购买的粮食,面前能够维持,人数太多了,些许的粮食,根本不够用。

    孙元坤、熊子健、刘铁汉等人,已经赶回来,在岳阳大营等候了。

    中军帐里面,苏天成皱着眉头。

    “巡抚大人接到了信函,可还是说有难度啊,山西的重要职责,是剿灭流寇,仓库里面的粮食,都是军粮,不敢轻易动用的。”

    “晋王已经开始设立粥棚,赈济百姓,太原府周围的情况,还是不错的,这是晋王给大人的回信。”

    “平阳府城四周设立了粥棚,已经开始救济饥民了。。。”

    苏天成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山西巡抚的态度才是最为关键的,官府不能够出面赈济灾民,这是不可能持久的,自己可以给皇上密折专奏,恳请皇上下令山西各级官府,开仓救济灾民,但这样做,也等于越俎代庖,得罪山西的各级官吏了。

    苏天成终于将他考虑很久的办法说出来了。

    “诸位,江宁营的将士,很多都是未成家的,我看是不是可以在这些饥民中间,为将士找到合适的姑娘,一个将士迎娶一个姑娘,就可以挽救一家人,这样算下来,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饥民的数量,这些日子,我仔细观察过了,饥民中间,有不少的女孩子。”

    苏天成说出来这个意见之后,发现众人的神情很是奇怪。

    好半天过去,孙传庭才开口说话。

    “大人,怎么想到了这样的办法啊,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恐怕不好安排啊。”

    苏天成翻了翻白眼,到这个时候了,还是被这些思想桎梏,刘铁汉的老婆赵喜翠,不也是江宁营在北直隶保定剿灭后金军士的时候,救下来的。江宁营将士在南方的时候,不好找老婆,可到北方来了,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会发生改变的,江宁营的名声已经慢慢出去了,很多的士绅富户都知道了,江宁营的将士,不是军户的身份,每月的俸禄很高,条件是很不错的。

    再说了,江宁营的将士,总是要成家的,有些将士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当然,这种大型的婚配,想着能够花前月下,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够是军官出面,征询女孩子的意见,若是可以,就算是成了。

    “孙大人,非常时刻,就不要有这些计较了,依我看,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熊子健具体负责操办,我们都是江宁营的军官,看着那么多的兄弟没有成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江宁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时刻面临征伐,若是就这么去了,也对不起他们的父母啊。”

    熊子健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话,想不到这个任务落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还别说,苏天成想到的这个主意,真的解决了大问题。

    连续多年的灾害,农户家的姑娘,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得知嫁给江宁营的将士,能够养活全家,能够跟随到河南府去种地,父母都是忙不迭的答应下来了。

    不过也有苏天成没有想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