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大明很快会陷入到风雨飘渺之中,到时候,真的有人造反了,恐怕大明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蛋。”

    “下官分析了那么多的情报,包括后金鞑子的诸多情况,已经感觉到了,皇太极是不会臣服我大明朝的,所谓的谈判,不过是拖延时间,期盼着我大明出现巨大的变故,如今看来,皇太极的目的达到了,后金鞑子依旧虎视眈眈,皇上却想着清理内部的事宜了,这等过河拆桥的做法,岂不是自毁江山。”

    渠清泽说的如此的激烈,有些出乎苏天成的预料。

    渠清泽说完之后,苏天成沉默了好一会,才慢慢开口说话。

    “老渠,你能够这样说,我很感谢你,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皇太极是不会臣服大明的,这一点你我都有着明确的判断,相信朝廷里面,也有人认识到了,只是这样的思想,不能够占据主动,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要做好两手准备了,我考虑了,有两件事情,你迅速去安排,必须要做好。”

    “第一件事情,从现在开始,不管是皇上的圣旨,还是朝廷的敕书,都不一定完全去遵照执行,登州、莱州、青州,以及宣州、复州、福建的泉州,台湾等地,以督师府的敕令为准,不必完全遵从圣旨和朝廷的敕书。”

    “第二件事情,开始筹谋对后金鞑子的进攻,如今是四月了,秋收之后,江宁营开始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不管皇太极做出来什么样的决定,也不管皇太极是不是准备做足表面文章,臣服我大明朝廷,江宁营的将士,包括辽东的边军,目的就是剿灭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一旦彻底剿灭了后金的军队,皇太极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这两件事情,是重点,其余的事情,暂且摆到后面去。”

    渠清泽没有马上表态,苏天成看着渠清泽,有些奇怪。

    渠清泽稍微沉思一下,开口了。

    “大人,下官以为,还有一件事情,也必须要做好的。”

    “哦,还有什么事情吗?”

    “下官马上开始筹划,将夫人和少爷、小姐以及大人的家眷,悉数接到登州,夫人不能够继续在京城了,若是大人的家眷不能够迁出京城,投鼠忌器,这方面的事情,不得不防。”

    苏天成看着渠清泽,脸上露出了微笑,如今的情况下,将朱审馨、苏明劼、苏明馨、陈圆圆等人杰出京城,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只是暂时没有到那一步。

    “老渠,这件事情,你也可以去安排,不过现在没有必要,我们还要看看朝廷里面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你说到了这些,我倒是想到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登州、莱州、青州、泉州等地,哪些官吏是不能够信任的,包括江宁营的各级军官,若是有人想着,继续依靠朝廷,希望得到皇上的赏识,这等人,我们是不能够继续重用的,当然了,这方面的事情,目前只是做好调查,切不可有什么动作。”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了,马上就去安排,争取在半年时间之内,调查清楚。”

    “好的,我们还有激烈的厮杀,这一次与后金鞑子的决战,不管朝廷是什么意见,也不管皇上是什么想法,我们都必须要实施,否则我们将会遭遇到太多的麻烦,我们不能够给皇太极继续出手的机会了。”rs

    s
正文 第九百八十九章 何等讽刺
    渠清泽再次匆匆走进了厢房,刚才苏天成安排的事情,他已经牢牢的记在心里了,其中这几件事情中间,最为重要的还是两件事情,第一是侦查清楚,在苏天成控制的区域内,会不会存在有人向着皇上和朝廷,万一在他日出现变故的时候反水,造成一定的麻烦,当然,就算是想着制造麻烦,也不是太大的事情,至少江宁营是绝对稳固的,绝对效忠苏天成的,没有人能够鼓动江宁营哗变,第二件事情是将苏天成的家眷从京城接出来,这件事情必须要妥善的安排,否则变故出现的时候,动手就来不及了。

    离开厢房,刚刚回到屋里,渠清泽收到了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他来不及思考什么,急匆匆的再次进入到厢房了。

    “大人,沈阳来的重要情报。”

    渠清泽没有说是什么事情,而是直接将情报递给了苏天成。

    苏天成接过了情报,仔细看起来,很快,冷笑的神情,浮现在苏天成的脸上。

    “我还以为皇太极万事无忧,原来也遇见大麻烦了,这个时候做出来这等的大事情,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吗,不知道朝廷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大人,下官有些奇怪啊,皇太极为什么这么着急啊,难道说遇见什么事情了,就算是遇见大事情了,也不该在这个时候确立皇太子啊。”

    这里面的蹊跷,苏天成是知道一些的,这得益于历史上的知识,皇太极这个时候确立皇太极,那就是遭遇到重大的变故了。必须要确立皇太子了,否则后金会出现无法挽回的重大震荡,这也太凑巧了。

    “老渠,出现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奇怪的。后金的情况一样复杂,皇太极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艰难。”

    渠清泽看着苏天成,没有说话,虽然说看了很多有关后金鞑子的情报,但对于后金的上层。渠清泽还是不太了解,毕竟这方面,他是没有得到什么情报的,沈阳的黄在胜,也不可能得知后金上层的情报。

    “老渠,我大明朝廷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若是算上几百年的时间,让人目瞪口呆了,后金到了皇太极,也是第二代了,努尔哈赤创建了后金,发布了著名的七大恨,举起了反抗我大明的旗帜。到了皇太极的手里,依旧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取得了很多的胜利,眼看着占据了主动,这是有利于他们的发展的,崇祯九年的时候,皇太极成为了大清国,也就是对此等大好形势的完全肯定。”

    “大凡一个国家在创建和努力的时候,众人能够齐心协力。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加之领头人的英明睿智,往往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取得巨大的成功,后金鞑子这几十年来。也遇到了一些事情,不是特别的平静,但是他们的目标明确,所以能够节节胜利,以至于到了目前的规模。”

    “我是佩服皇太极的,但我认为,皇太极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做好的,那就是过早的成立了大清国,你想想,自从皇太极成立大清国,登基做皇帝以来,就没有遇见多少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没有能够让后金继续大规模的发展了。”

    渠清泽眼睛睁的更大了,他有些不明白苏天成的意思,可也不知道怎么反驳,皇太极是得到了蒙古草原部落的拥护,才决定成为大清国的,这与后来是不是取得什么发展,难道有关系吗,渠清泽当然不会明白,这不过是苏天成找到的借口,要不是苏天成的穿越,历史早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明王朝很快就要覆灭了。

    不过苏天成所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一旦成立了国家,权势就变得微妙起来了,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多么的伟大,在如今的思想熏陶之下,想到的是家天下,想到的永远稳固家天下,这就必然导致争斗出现,这是普遍的规律。

    “老渠,后金鞑子有自身的厉害所在,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都是其中的顶尖者,这些人的能力,肯定是有差别的,皇太极领导后金,他们是心服口服的,因为皇太极的能力,他们都是佩服的,可换做了其他人,情况还是这样吗,那就不一定了,除非这些人不仅仅拥护皇太极,也拥护皇太极做出来的决定,确立的继承人。”

    “皇太极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确立了皇太子,依照我的分析,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皇太极的身体出现了重大的问题,可能难以支撑了,这个时候,皇太极必须要确立皇太子,否则他自己出现了认可的意外,后金都将遭遇到重大的打击,第二种可能,就是后金内部不是很稳定了,皇太极身体出现了问题,恐怕就有人蠢蠢欲动,觊觎皇帝的宝座了,这个时候,皇太极不能够果断的做出来决定,贻害无穷。”

    渠清泽点点头,表示了认可。

    “下官觉得,大人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皇太极当皇帝的时间不长,先前恐怕没有想到这些事情,现在想到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确立皇太子了。”

    苏天成摇摇头。

    “老渠,皇太极可能一时间想不到确立皇太子,但他身边有不少的汉人,譬如说范文程,在这样的事情上面,范文程肯定是会提出来建议的,此次到草原征伐,范文程陪着豪格,现在看来,就不是偶然情况了,恐怕是皇太极刻意的安排啊。”

    “下官明白了,范文程跟随豪格出征,其实就是辅佐豪格,下官真的想不到啊,皇太极敢于做出来这样的决定,范文程毕竟是汉人啊,皇太极能够信任,真的厉害。”

    “所以说啊,我早就说过,皇太极不简单,后金的满人才多少,要是完全依靠满人,皇太极一辈子不要想着有什么出息,皇太极能够团结身边的汉人,让人家死心塌地的做汉奸,这份能力,很多人比不上。”

    “那也不一定,下官觉得,大人完全做到了,要不然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等人,也不可能成为江宁营的军官。”

    “好了,这样的马屁,就不要拍了,你马上关注京城的情况,想方设法弄到皇宫里面的情报,看看皇上知道了这件事情,是什么样的态度。”

    紫禁城,养心殿。

    朱由检的脸色发青,看着手里的奏折,这是从辽东过来的奏折,上面就是说到了一件事情,后金的皇太极,立豪格为皇太子。

    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朱由检当然是明白的,此刻的他,内心充满了苦涩,他等于是被皇太极狠狠的扇了一个耳光,甚至没有喘息的机会。

    大明朝廷与后金的谈判,是朱由检一力支持的,要不然这样的谈判,早就夭折了,朝廷里面,包括内阁里面,对谈判的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内阁首辅杨嗣昌,都是不支持这件事情,内阁次辅朱审烜,态度也是暧昧的,好在前些日子,终于签署了协议,朱由检甚至准备在下一次早朝的时候,确立建州卫的军官。

    想不到这个时候,皇太极立豪格为皇太子。

    这意味着,皇太极根本没有臣服的意思,绝不会自动的解散大清国,皇太极前面所谓的臣服,不过是拖延时间,不过是想着利用谈判的幌子,让大明朝出现波动,出现刀剑入库、放马南山的局面。

    偏偏朱由检有了这样的想法,认为大明彻底稳固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减少军饷,开始整顿内部了。

    朱由检最为愤怒的地方,是感觉到自己被戏弄了,而且是那么容易被戏弄。

    太监很快来禀报,杨嗣昌大人和晋王殿下求见。

    朱由检无力的挥挥手,他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见到任何人,但不见也是不行的。

    杨嗣昌和朱审烜进入到养心殿,还没有等到皇上开口,杨嗣昌就奏报了。

    “皇上,臣以为,后金鞑子背信弃义,不按照协议执行,辜负了皇上的恩典,此等的行为,绝不能够饶恕,臣建议,皇上下旨,令苏大人指挥对后金鞑子的大战,只有彻底打垮了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后金鞑子才会跪下来乞求宽恕的。”

    杨嗣昌非常的聪明,他清楚皇上的想法,这个时候,肯定是又羞又怒,所以开口就说到了征伐的事宜,决口不提其他的事情。

    听见杨嗣昌这样说,朱由检的神色好了一些,看向了朱审烜。

    “皇上,臣以为,杨大人的建议是可行的,皇上怀慈悲之心,不愿意后金的百姓遭遇屠戮,故而准许后金鞑子臣服,后金鞑子毕竟是蛮夷,不懂礼仪,如此情况下,唯有彻底剿灭后金鞑子,方显我大明的威严。”

    朱由检点点头,豪气上来了。

    “好,就依照杨爱卿和晋王所言,朕即刻下旨,令苏天成全权统辖剿灭后金鞑子的事宜,兵部要做好统筹协调,不剿灭后金鞑子,誓不罢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t

    s
正文 第九百九十章 权贵的选择
    (感谢傲视修罗、书海云游仙人、聊的高兴、陌生友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今天是大年初一,给诸位读者大大拜年了。)

    济尔哈朗回到沈阳,皇宫门口,迎接他的不是皇太极,而是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的豪格。

    这令济尔哈朗非常的吃惊,不大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怎么说,自己在大明京城呆了大半年的时间,全力维持与大明朝廷的谈判,可谓是绞尽脑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按说应该是皇太极亲自接见自己的。

    皇太极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架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济尔哈朗分析,恐怕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皇太极的身体不是很好,正在歇息,不便于来到皇宫外面,第二就是要巩固和提高豪格的威信,让豪格将来能够更好的引领大清国,取得更加重大的发展。

    大清国的礼仪,规矩是很严格的,表面上看,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一般情况下,见到了皇太极,是不用下跪的,但这也是皇太极的体恤,加之亲王等,都是皇室中人,不是特殊的情况,是不需要下跪的,可按照规矩来说,每次的朝会,一样是需要下跪的。

    见到了皇太极需要下跪,见到了皇太子豪格,规矩也是一样。

    济尔哈朗看见了前来迎接的豪格,没有犹豫,直接下跪了。

    “臣济尔哈朗参见皇太子。”

    豪格显然还有些生疏,看见济尔哈朗跪下之后,连忙走上前。扶起了济尔哈朗。

    “郑亲王辛苦了,父皇命我到这里来迎候郑亲王。”

    济尔哈朗的脸色很是严肃,他的猜想是准确的,皇太极让豪格到皇宫门口来迎接,为的就是树立起来豪格的威信。看来在大清国的权贵之中,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豪格的皇太子身份。这不是什么好的情况,令人感到担忧。

    跟随在豪格的身边,慢慢前往崇政殿的时候,济尔哈朗想着开口询问一下京城的情况,但他最终选择了沉默。若是豪格还是以前的身份,济尔哈朗肯定会开口询问的。

    进入崇政殿,第一眼看见皇太极的时候,济尔哈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皇太极脸色苍白,原来的红润早就不见了踪影,而且头发也有些花白了。看上去很是苍老了,济尔哈朗离开沈阳的时候,皇太极还显得很有精神,不过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真是济尔哈朗没有预料到的。

    看见皇太极的瞬间,济尔哈朗忽然明白了。皇太极为什么急着立豪格为皇太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