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变成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过去变成狗-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阳和泳裤男都打算不去管那块漂浮物了,三白却又劲头十足的把前腿迈进了海水中,划拉着狗刨使劲往漂浮物游去。

    看到费了老鼻子劲游到漂浮物边上,搞笑的用前爪把硕大的浮板一推一推,努力游回海礁的三白,文阳无奈的朝下走到礁石边上,也跳进了海水中。

    游到了浮板边上,文阳才发现,这块板子足足有50寸的液晶电视那么大,四面都是不规整的断口,有些地方还翻着卷儿,从断口上来看,应该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板面还略微带着一点弧度,上头画着残缺的图案,好像是某种断裂的碎片。

    由于海中风浪实在太大,文阳和三白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合力把这块金属板子推回了礁石边。俩狗撅着屁股用嘴咬着金属板,正死命往礁石上拖,一艘小摩托艇挟裹着一道雪白的水浪突突突的开近了这座小海礁。

    “哟吼!”

    小摩托艇船速太快,几乎要一头撞上海礁,却奇迹般的猛然刹住了船,船身剧烈震动了几下,激的周围的海水动荡不已。

    林蓝高兴的喊叫了一声,脱下身上穿的橙色救生服,拉着一根缆绳,从小摩托艇上矫健的跳上了礁石,寻了一块突出的石头把绳子紧紧系住,然后开始瞪大眼睛,跟两只斜着眼看她的狗对峙。

    “……哪来的板子?”

    指着俩狗嘴里还没完全拖上礁石的大板子,林蓝惊讶的询问着面前的狗们。

    回应她的,只有文阳和三白从嗓子眼里憋出来的呜呜声。

    嘴里有东西呢,连叫都没法叫。

    倒是坐在救生台上的泳裤男悠悠的开了口:“它俩从海里拖来的。”

    望了望四周哗哗翻涌的海浪,林蓝两手一叉腰,可不是么!

    不是从海里来的,还能从哪儿来?

    这场短暂的海边休闲放松之旅,最终以林蓝的跑车后座里头塞着两只狗和一块金属板子的形式,满载而归的结束了。

    说实话,那金属板子真的很大,若不是林蓝的跑车是敞篷的,绝对的放不进。

    至于为什么要带上这块金属板子,这主要得问三白的意思。

    虽然不论是文阳还是林蓝,都不明白三白是怎么想的,但它对这块金属板似乎情有独钟。

    一开始,三白是非得把板子送给文阳——因为它一直费劲的把金属板推到文阳面前,文阳绕着金属板走了两圈,实在不明白自己要一块海里捞出来的板子干什么,如果真的带回去,可能会挨变成狗以来的第一顿揍。后来发现文阳对这块板子兴趣缺缺,三白就有些恼羞成怒的意思了,一反它平时对林蓝的命令说一不二的作风,耍无赖一样趴在金属板上不肯起身。最终林蓝只能连板子带狗一窝端,全都扛回了家。

    林蓝在微光楼底下给龚江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来把大毛带上去。

    龚江见到跑车里头装着一块硕大无朋的板子,自然又惊讶了一番,林蓝黑着脸不做解释,载着一狗一板子绝尘而去。

    回到研发中心,文阳到消毒室门口探头一看,发现那个专门给他洗澡的小姑娘还没下班,便跑进去洗了个澡,把身上残留的咸涩海水给冲掉,吹干了毛,卧在已经是他专用椅的那把靠背椅上,舒舒服服的等外卖送来。

    回味着白天的海边之旅,文阳悲催的发现,自己除了沿着沙滩走了一圈,又游了一趟泳,最后捞起来一块没用的板子之外,似乎啥都没有玩到,真是辜负了林蓝所说的这个“好玩的地方”啊。

    当然,这会儿,他还没有意识到,三白费尽力气拖来、死乞白赖留下的那块板子有多重要。而这个最后差点被人给遗忘了的东西,则如同“中原五白”的传说一般,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证明了它存在的意义。

    每天的吃外卖时间,照例是龚江、周博和宋涵中他们仨的信息交换时间。

    塞着满嘴巴的食物,宋涵中跟周新建解释着今天凌晨他发现的最新实验进展——血清实验。

    龚江看了宋涵中一眼,宋涵中回应了他一个“你放心吧”的眼神。关于血清的来源,这点可是需要保密的,因为这个牵涉到大毛身上存在的一些秘密,甚至关系到这只小胖狗的安全问题,这方面的意见,龚江和宋涵中早就达成了一致,他们俩签的协议里头也做了详细说明。

    “病毒主要是靠基因传播的,”听完宋涵中的话,周新建拿出含在嘴里的汤勺,开始说出他的看法。

    “血清这块,是个突破口,但直接通过血清来抑制或者消灭病毒,不现实,病毒的核酸会侵入宿主细胞然后复制出新的病毒,我们还没把变异情况算在里头呢?病毒复制速度多快,相信从数据里头你们自己也看到了,从长期有效性来讲,血清的抑制作用是否能跟上病毒的复制速度?另一个,这种血清的量,咱们手里头够多吗?能保证长期提供吗?”

    文阳吃着饭,浑身打了个森森的寒颤。

    长期提供倒不是不可以,关键是量真的不够啊!

    看着龚江和宋涵中不约而同出现的为难表情,周新建叹了口气。

    “好吧,我就知道。如果你这里有条件,我建议我们想办法把ukv的基因序列弄清楚,看看是不是能直接改变或者插入一段基因序列组来破坏它的转录和复制——插入的片段,可以从血清里头分析。”

    这个好这个好!

    文阳高兴的咽下一口饭,卧在地上小幅度的甩了甩尾巴。

    如果是龚江他们家需要他的血清,他会毫不犹豫的提供出来,可他还没有无私到献出全身的献血来拯救全人类的地步。何况还根本拯救不完。

    听周博的意思,好像有别的办法,那种能绕过抽很多很多他的血这种馊主意的绝妙的好办法来攻克这个ukv病毒,感觉很值得一试的样子,如果成了,也是造福千万百姓的大好事。

    希望这三个吞着盒饭的精英能尽快推进这件事情的进展吧,这样章明月他们也能早点回家。想到不知道在哪个山沟沟里头的母子俩,文阳的眼前浮现出柠檬那张圆乎乎的脸蛋,突然之间,心底泛起了淡淡的思念。
第五十三章 做一个抵御风寒的小窝呀呼嘿
    宋涵中开着车走远了。

    宋老太太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慢慢的坐在沙发上,拍了拍身边的沙发垫。

    跳上沙发,文阳挨着老太太卧着,瞧着她一页一页翻着册子。

    这是一本有点年头的大相册。

    封皮考究的用了整块皮料,除了有些显旧,上头没有任何的污渍和霉斑,干净妥帖。

    在相册的头一页,是一张黑白照片,边角微微泛黄。

    照片中,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他们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幸福甜蜜的对视着微笑。孩子的小脸圆嘟嘟的,短短的小胖指头塞进嘴里,吮的起劲。

    那对夫妇的两边,站着清瘦的一男一女。

    男人穿着一身西装,里头露出雪白的衬衫领子,打着斜条纹的领带,女的穿着一身旗袍,乌黑的长发插着簪子盘成了一个髻,恬静雍容。他们的双手轻轻扶着那对夫妇的肩膀,带着相似的温和笑容,年纪大约在五六十岁上下,看样子是那个婴孩的爷爷奶奶。

    宋涵中的模样,与照片那位年轻父亲很像,又和那位穿着旗袍的中年女人眉目依稀。

    文阳心里大略有了数。

    这,应该就是宋家的全家福了。

    '一''本''读'小说 ;ybdu ;那个襁褓中吮着手指的婴儿,应该就是是几十年前的宋涵中吧!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早些年前的宋老太太,打扮的这么仔细考究。

    看着面前穿着一身简单布褂的银发老人,再看看照片里穿着旗袍,面庞清瘦的中年女子,二者之间唯一没有变的,或许只有那种雍容的气度了吧。

    岁月变迁,令文阳默然。

    老太太继续一页页翻着相册。

    越往后,照片的颜色和背景,就越鲜艳丰富起来,有老太太和她丈夫在有着很多石狮子的桥边的合影,也有俩人牵着手在燕京大学门口的照片,甚至还有一张照片,俩人一站一蹲,在挂着以一串数字为名称的研究院门边,逗弄脚下的一只大花猫。

    再往后翻,宋涵中的照片就渐渐多了起来,从含着棒冰的奶娃,到系着红领巾虎头虎脑的七八岁孩子,还有在碰碰车里和一群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的样子。

    最后这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慢慢在相册里变成了带着黑色高方帽,帽檐垂着红艳艳流苏的青年人。

    宋涵中爸妈的照片越来越少,偶尔有一张,也是在国外的某座城市,带着那座城市特有的地标景物。而宋老太太最后的一张照片,是独自一人站在一栋白墙黑瓦的平房跟前,老人家袖子上别着一块黑布条,身边蹲着神情天真的蝴蝶犬囡囡。

    久久的注视着最后那张照片,老太太伸出手,在那栋屋子上摩挲着。

    老太太合起相册,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声音轻不可闻。

    良久,摸了摸卧在身边的文阳脑袋,欣慰道:“还是你好,时常来陪我这个老太婆。”

    不知道什么时候,龙妹泡了一壶花茶,放在茶几上。壶边留着一碟茶点。

    取来一块茶点放在手心,文阳就着老太太的手,几口把茶点吞下了肚。

    天边轰隆一声,一场倾盆大雨落了下来。

    老太太放下手里的相册和杯子,招呼正在擦扶梯扶手的龙妹赶紧把阳台上的衣服收进来。

    龙妹冲出屋外,不一会儿,抱着满怀的厚外套跑进了屋,一缕湿漉漉的刘海贴在额前,气喘吁吁的抱怨:“今天的衣服白晒了,明天得洗洗重新晒去。”

    老太太不知是回应着龙妹的话,还是自言自语:“一层秋雨一层凉,往后天越来越凉啦。”

    凝神望着茶几上大厚相册的封皮,听着窗外的瓢泼的雨声,长久以来紧张的药物研发气氛渐渐消散,文阳半眯着眼,度过了一个平和淡然的下午。

    或许是感谢文阳对老太太的陪伴,一贯不给他好脸色看的龙妹,居然在吃晚饭的时候单独给他盛了一块大骨头。

    当然,这也不排除有宋涵中特地打电话过来叮嘱过的效果。

    文阳看到小保姆做饭的时候接了一个电话,边说电话还边不停点头来着,估计宋涵中这家伙想起来他不吃狗粮,所以特地给龙妹说了一声吧。

    吃过饭,老太太打开电视,开始看天气预报和新闻联播。

    天气预报让龙妹又高兴又郁闷,高兴的是后面几天全部晴好天气,郁闷的是,一股冷空气南下了。嘟嘟囔囔着“这边的冬天又湿又冷,又得晒衣服了”之类的话,龙妹挤在沙发的另一边,跟着老太太津津有味的看起了新闻。

    好久没看新闻联播了,文阳瞅着那两个眼熟的主持人,心里不住感慨:一觉回到几年前,啥都变了,就新闻联播没变。

    等到第二天看到来吃饭的大白二白,文阳才突然发现,秋真的凉了。

    二白看着还好些,从小树林里头过来,就爪子上沾了些泥,或许大白是一条狗,不如猫爱干净的缘故,身上沾了不少湿漉漉的细碎草叶,四个爪子也被雨后的湿泥弄的黑乎乎的。

    吃完饭,一猫一狗一反夏天寻找林荫地卧着的习惯,就着囡囡狗窝边阳光正好的空地,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挤在一块儿晒着毛休息。囡囡从窝里探出半个脑袋睡眼朦胧的四下看看,又缩回了脑袋,继续呼呼大睡。

    瞧了瞧自己身上厚厚的毛,再看看大白和二白身上不算浓密的毛发,文阳突然想到天气预报里头说的,过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南下的事情。人冷了能穿衣,他自己是雪橇犬的品种,自然也不怕冷,可身为中华田园猫和中华田园犬,这身皮毛能帮助它俩挨过后边越来越冷的几个月么?

    一想到这个问题,文阳突然发现,自己都不知道这一整个外头要么大太阳,要么雷阵雨,晚上还有蚊子的夏天,大白二白哥俩是怎么熬过来的。

    看着挤成一堆吃饱晒太阳的哥俩,文阳没来由的一阵心酸自责。

    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小啊,以为解决了哥俩的吃饭问题,却没有想到,“温饱”二字,还有一个温度的“温”没哥俩解决呢。

    正好自己要在宋家呆一阵,不如匀点时间想办法帮大白和二白把这个御寒问题解决了,省的以后刮风下雨的,自己担心。

    怕老太太发现自己突然不见了着急,文阳卧在阳台上,特地等到老太太睡午觉的时间,再从院子那的小门口钻了出去。

    一出小区,久违的自由感扑面而来。

    天辣么蓝!

    空气辣么清新!

    路也辣么开阔!

    毕竟前一天刚下完雨么,地面总是有些潮的,不过路面上基本已经看不到有水渍了,雨水反而把路面冲刷的特别干净。配着头顶上飘飘而落的一两片树叶,那叫一个秋高气爽、舒爽宜人,还给带着眼睛做了个马杀鸡。

    不过,欣赏美景和呼吸自由的空气,不是文阳出门的目的。

    虽然他很想撒丫子狂奔发泄一番四肢百骸里流窜的属于哈士奇特有的蓬勃精力,但他还是千辛万苦的克制住了,将满街乱窜改成了小跑着溜达,边跑边四处张望视线里有没有出现自己需要的东西。

    如果靠文阳自己给大白和二白哥俩做一个抵御风寒的小窝,至少得准备齐以下几种材料:木头,铁丝(最好是包着塑料皮的那种电线),不透水的塑料布或大塑料、金属片,旧衣服、布料等。

    这些东西,说难找也难找,说容易也容易。

    在闹市区,肯定是见不着自己需要的材料的。但文阳知道,但凡是正在搞室内装修的人家,总会丢一些这样那样的家具和建筑废料出来,说不准里头就会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五十四章 暖暖的白蘑菇屋
    花了整整五天时间,文阳才把需要的材料都收集齐了。虽然和先前想象的材料有些不同,但却更实用。

    用来加固木头的铁丝,最后被一条尼龙绳所取代。

    尼龙绳是文阳走在路上的时候,在两棵相邻的行道树上发现的。某一户居民在树上敲了几颗钉子,把一条半粗不细的尼龙绳两头系在钉子上,拉得笔直,估计平时是拿来晒衣服用的。

    在树上拉绳晒衣服神马的,最不文明了!

    有一颗爱护环境之心的文阳,当然立刻行动了,一看左右没人,就赶紧变身蜘蛛侠爬上了树,卧在树枝的第一个分岔处,使劲伸长了爪子解尼龙绳。

    这种姿势要解开人类打好的死结有多困难,试过就知道。

    最后文阳是直接把敲进两棵树里的钉子用爪子勾住,硬生生的给起了出来。

    用牙咬着钉子,从两个绳结处抽了出来,绳结很顺利的松开,一条尼龙绳到手。

    旧衣服,文阳只拾到了两件,不过加上一个被丢弃的小枕头,用来当小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