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的强硬态度让甘罗和蓼园众人非常吃惊。
章邯以南阳郡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它对王国的重要性,直截了当的提出,南阳郡守府保持现有的所有权力,这事实上等于架空了封君和封君的相国。
甘罗不能再保持沉默了。章邯的背景他一清二楚,这个人就是大王和关东人放在南阳的一把剑。从章邯的强硬态度看得出来,他得到了大王的有力支持,由此可以推出,那日大王在咸阳宫召见章邯,肯定授予了他极大的权力。
“郡守所言我非常赞同。”甘罗说道,“南阳稳定了,富裕了,财富也就变得更多了,武烈侯也就可以得到稳定而持续增长的收入,但问题是,南阳郡到底是武烈侯的封邑,还是大王赐给武烈侯的‘食其租税’的食邑?以郡守所言,那南阳郡岂不变成了武烈侯的食邑?”
“南阳郡对王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章邯笑道,“以相国的意思,私室的利益要远远大于王国的利益了?”
“王国的利益当然高于一切。”甘罗淡然一笑,“但现在郡府严重违律,事实上损害的不仅仅是封君的利益,更损害了王国的利益。”
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争论,公子宝鼎不得不出面斡旋。
“当前我大秦国的国策就是吞并六国统一中土,所以王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绝对服从于王国的利益。”宝鼎一句话就定了调子,“南阳郡理所当然要以郡府为主,要绝对遵从王国的法令和调度。”
“不错,南阳郡是我的封邑,这是大王给我的赏赐,但封邑也罢,赏赐也罢,都是王国的财富,王国的财富就要为王国所用,我没有理由将其占为己有。”宝鼎义正严词,说得慷慨激昂,“封君的存在不是消耗王国的财富,而是给王国创造财富,为王国国力的增强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才是大王封君的目的所在。有鉴于此,我这位封君首先就要稳定南阳,富裕南阳,让南阳给王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
“我的建议是,最大程度地精简相府机构。蓼园现在有多少人,武烈侯府将来就有多少人,严格控制官员属吏的人数,杜绝无谓的浪费。”
“在职权上,内府决策,相府下令,郡府执行。”
“郡府直属咸阳,但因为南阳郡是我的封邑,承担了封君相府的执行权,那么它就要接受双重领导。郡府的原则是,绝对遵从咸阳的法令,优先执行咸阳的命令,当咸阳的命令和相府的命令产生冲突时,则执行咸阳的命令。”
甘罗明白了,武烈侯这是直接剥夺了相国的权力,但他冠冕堂皇,理由充足,即便是大王和咸阳宫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武烈侯把财富拱手送给了王国,目的只为换回一个对郡府的有限指挥权,大王和咸阳宫没有理由拒绝。
甘罗陷入沉思,他猜不透公子宝鼎的意图,同时也怀疑章邯的背景远比自己看到的复杂,至于蓼园的谋划,不但阳光,而且金光灿烂,照得人眼花,让他短暂性失明了。
这就是武烈侯的开府大计?
第198章 谁是鱼肉?
甘罗如实上奏。
他是武烈侯的“敌人”。这是大王的安排,即使他不想做武烈侯的敌人,即使他已经向武烈侯表达了善意,但这个“敌人”的角色他还要扮演,而且还要扮演得惟妙惟肖入骨三分。
本来他有意在奏章中美化一下武烈侯的忠君爱国,粉饰一下武烈侯的高风亮节,但写至中途,他忽然对章邯的背景有了一个全新的推测。
章邯是本土老秦人出身,中尉卿张唐也是。如今蒙氏在战场上遭遇败绩,关东人受到挫折,与之相反的则是老秦人的全面复出。老秦人自武安君一案后蛰伏了近三十年,此刻东山再起,其势头之强劲可想而知,那么张唐是不是继续选择追随蒙氏?显然不会,张唐老了,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他必然要在这个时候果断靠向老秦人。他本来就是老秦人,本来就是武安君麾下的战将,无论过去依附蒙氏还是现在重返老秦人一系,都是他个人自身利益的需要,蒙氏和老秦人都会拉拢他。而不是排斥他。章邯是他的亲信,不是蒙氏的亲信,如果张唐重归老秦人阵营,章邯自然也属于老秦人一系。
如此则豁然贯通,武烈侯-老秦人-张唐-章邯,章邯是武烈侯的人,他和武烈侯联手作戏。作戏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会是为了完全架空相府。架空相府事实上就是架空封君,架空武烈侯自己,所以这背后肯定隐藏着秘密。
什么秘密呢?甘罗想到了老秦人戏剧性的复出一幕。
老秦人全面退出军队到全面复出,正好一年时间,“以退为进”的策略运用得恰到好处。武烈侯现在面临的处境就如当初的老秦人。大王要极力压制他,既然如此,那就遂了大王的心愿,干脆放弃封君的特权,以退为进。名义上武烈侯是一等封君,整个南阳郡都是他的封邑,但封君、相府和郡府的职责一旦明确,事实上就等于武烈侯放弃了一等封君的特权,他成了一个对封邑几乎没有任何控制权的逍遥封君了。
你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你宰割吧。秦王政当然不好“宰”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宰?杀一个毫无抵抗力的封君,手足如此相残,对秦王政的声誉显然是个打击,相反,他还要设法保全武烈侯。否则他的借刀杀人之计就要大白于天下了。
南阳本来是秦王政给武烈侯挖的一个陷阱,哪知武烈侯马上“缴械投降”,形势瞬间就变了,变成秦王政给自己挖陷阱了。“以退为进”的绝妙之处,就在这里。
武烈侯要彻底“退”下去,那封君在封邑当然不能拥有什么权力,相府当然更不能干涉地方郡县了,如此所有权力转移到郡府,而郡府则控制在老秦人手上,事实上也就是控制在武烈侯手上。
武烈侯把戏做足了,封君的权力不要了,封君的财富不要了。你要压制我,那我干脆就自己缴械投降吧,省得大王你费心了。但事实上呢?事实上武烈侯最大程度地控制了南阳郡,甚至把中央派去监控封君的“相”都给彻底甩掉了。封君什么权力没有,你这个相还监控他什么?如此偷梁换柱,堪称高明。
南阳郡守能不能即刻调换?调换不掉了,最起码短期内调换不掉。章邯由宗室、楚系外戚和老秦人联名举荐,又经大王和他的一帮近侍大臣亲自考核认定,现在都轰动咸阳了,这样一个异军突起的人物。你怎么调?现在调换岂不摆明了南阳是咸阳宫挖的陷阱,要置武烈侯于死地吗?
甘罗想通了武烈侯在南阳的布局,不禁拍案惊叹。
武烈侯以退为进,拿回了主动权,那么接下来他在南阳一言九鼎,章邯在前面冲锋陷阵,他在后面指挥,两人配合默契,必定无往而不利。但是,南阳毕竟是个“陷阱”,能否把这个“陷阱”变成武烈侯和老秦人的功绩,让秦王政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仅仅夺回南阳“战场”上的主动权还远远不够,最终还要看武烈侯和章邯能否摧毁关东诸国的合纵。
那么,自己现在干什么?如实上奏岂不证明自己是个任人摆布,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无能之辈?这件事过后,无论是大王,还是武烈侯,岂不都要彻底放弃自己?
甘罗想了片刻,便估猜到自己在武烈侯整个南阳布局中的重要位置。
自己是敌人,是武烈侯的敌人,武烈侯的阳谋只有通过自己这个敌人的帮助,才能确保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不至于遭到大王和咸阳宫的暗算。反之,自己要通过这个“敌人”的角色赢得大王和咸阳宫的信任,从而确保武烈侯可以准确推测出大王和咸阳宫在南阳的一系列谋划。
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敌人?很简单,真实,绝对的真实。武烈侯用的是阳谋,就如普照大地的阳光。而自己的任务就是让阳光穿透笼罩在咸阳宫上的乌云,让大王和咸阳宫在阳光的照射下无所遁形,一切阴谋诡计都在炙烈的阳光中化作烟尘。
甘罗再写一份密奏,把武烈侯“以退为进”的策略详细告之,建议大王坚决否决武烈侯的提议,不但要完整赋予武烈侯一等封君的特权,更要让相府凌驾于郡府之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压制武烈侯。
甘罗的奏章当即在朝堂引起热议。封君就国,权势是小了,但哪个封君会彻底放弃权力?彻底放弃权力就意味着把性命交给了大王,那就变成了砧板上的肉任由宰割了。这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武烈侯彻底放弃了封邑财富,这更是不可思议的事。
谁愿意放弃财富?在这个时代,权贵商贾也做捐赠,但君子顾其本,自身利益还是要保全的,像武烈侯这样放弃所有封邑财富的权贵,还是绝无仅有。怎么解释这件事?只能说武烈侯是圣人,是忠君爱国的道德楷模了。
武烈侯在道义上占据了最高点,为了大秦王国的未来,为了兄弟之间的和睦,权力不要了。财富不要了,性命也不要了。你要杀我,我就把脑袋给你吧。
如此一来,秦王政和咸阳宫非常被动,扳回劣势的办法自然是拒绝武烈侯,虽然甘罗的密奏从侧面证实了武烈侯事实上不是“圣人”,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攫取封邑全部权力的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但拒绝武烈侯做“圣人”,秦王政和咸阳宫就更加失“德”了,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做的事。
咸阳宫要在今年第三次攻击河北,秦王政态度非常坚决。为此朝廷需要大量的钱粮。秦王政把南阳赐给武烈侯做封邑,导致王国的财政危机雪上加霜,而武烈侯此举则无疑是雪中送炭。秦王政和咸阳宫即使明知这是武烈侯“以退为进”的策略,也不得不承认武烈侯策略高明,这笔丰厚的馈赠无论如何不能拒绝。
于是,在朝堂上的公卿大臣们的交口称赞之中,在咸阳宫的无可奈何之下,秦王政下令,同意了武烈侯的建议,正式明确了武烈侯、封君相国和南阳郡守三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
这样一来,从咸阳到地方郡县,到关东诸国,都知道秦王以强有力的手段剥夺了武烈侯的权势,武烈侯的生命危在旦夕,假如未来南阳郡遭到外国的攻击,武烈侯因此受到严惩甚至死亡,那么全天下人都知道武烈侯是被秦王政杀死的,秦王政将背上残暴血腥的罪名,将成为手足相残的恶人。秦王政若想保证自己的声誉不受损失,那就必须保证武烈侯的生命完好无缺,如此他就必须接受武烈侯暗中控制南阳郡的事实,必须让老秦人主掌南阳以确保武烈侯的安全。
命令下达的当天,秦王政召见了甘罗。
甘罗已经有好几年没受到秦王政的召见了,这次再享殊荣,完全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位置。此次他坚决站在咸阳宫一边,果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甘罗也不隐瞒秦王政,把自己接到出任封君相国的命令后马上赶赴蓼园拜见武烈侯的经过详细述说了一遍。实话实说,没有任何欺瞒。甘罗说自己处境艰难,在咸阳没有立足之地,此去南阳不过是履行弃子的使命。弃子也是国政的需要,弃子的使命也关系到王国的利益,所以自己决心做好弃子。
秦王政听完他的讲述后,问道,“在你看来,武烈侯是否与你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
甘罗点头,“世人看到的武烈侯胸怀坦荡,他的阳谋无懈可击。而事实上他的确也没有任何阴谋,所以形势的发展将最终走上他所预期的方向。这种情况下,他信任我也好,不信任也好,与大局没有任何关系,既然如此,他有什么理由不信任我?他信任我,然后把我拉进他的布局,形势不妙的时侯就让我出面顶罪,让我做他的替罪羊。以我的性命来换取大王与武烈侯兄弟的和睦,这就是弃子的使命。”
秦王政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你对武烈侯没有信心?”
“我对他的信心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甘罗壮着胆子说道。
“何意?”秦王政问道。
“武烈侯是个非常之人,有大智慧,杀伐尤其果断。”甘罗说道,“他志在天下,根本不在乎南阳这点权力和财富。他说过,只要大秦统一了中土,无论是权力和财富,都将无限制膨胀。有失必有得,今日的放弃是为了明日的收获,今日放弃一点权力和财富,明日必将换回无数倍的权力和财富。”
甘罗望着若有所思的秦王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哂,“武烈侯在乎的是将来,而不是现在,所以,大王如果把目光局限在现在,那么未来必将受制于他人。”
这个他人自然不是武烈侯一个,而是以武烈侯为代表的巨大利益集团。甘罗从这件事里看出了公子宝鼎的不平凡之处。非常人必定做非常之事,公子宝鼎敢于放弃在南阳的权力和财富,其背后肯定有一个更大的布局,这个布局显然是针对未来的也就是中土统一后的惊人利益。
甘罗认为,自己这次只要把“敌人”的本份做好,肯定就能赢得公子宝鼎的信任,而本份工作就包括把秦王政的注意力从南阳引开,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去。
南阳的死局依旧存在,但现在死局的控制权不在秦王政手上,而是在公子宝鼎手上,南阳未来局势如何发展不是秦王政说了算,而是公子宝鼎说了算,公子宝鼎和他背后的势力为了未来的谋划,肯定要齐心协力破开南阳的死局,但秦王政假如一直盯着南阳不放,势必会增加破局的难度,所以,有必要把秦王政的注意力从南阳引开。
果然,甘罗这句话让秦王政暗自惊凛。
最近他从朝堂上的确察觉到了一些不好的迹象,而种种迹象都表明,咸阳宫在财经政策上的变革将遭遇空前阻力。原本把公子宝鼎赶出咸阳,是为了打击朝堂上的对手,让财经变革策略得以顺利实施和推行,但目前的迹象表明,这种做法事与愿违,不但未能震慑到朝堂上的对手,似乎还让对手的阵营扩大了。
统一中土就要打仗,打仗就要钱粮,而秦国的疆域只有这么大,每年的财富只有这么多,若想让国库充盈,必然要掠夺权贵士卿、巨商富贾和庶民的财富,也就是通过国策的变革来重新分配权力和财富,否则拿什么来统一中土?靠运气和嘴皮子?扯淡嘛。
秦王政思索良久,说道:“未来的事,谁也无法预测。寡人首先要解决眼前的难题。在你看来,武烈侯能否帮助寡人解决眼前的难题?”
甘罗苦叹。秦王政显然并不甘心在南阳“战场”上失去主动权,他要夺回来。公子宝鼎不是拿到了南阳的控制权吗?那好,寡人给南阳下达一系列的任务,寡人牵着武烈侯的鼻子走,同样可以达到控制南阳局势发展的目的。公子宝鼎赢了一局,但接下来的棋却更难走了。
秦王政接着召见了章邯。
章邯在咸阳宫的大书房内看到了右丞相昌平君、左丞相隗状、上将军王翦、国尉尉缭、郎中令冯劫、治粟内史冯去疾、少府熊琨。章邯一看到这阵势就知道这次召见不是一次普通的谈话,而是要承担重任。
果然,这是一次关于攻打河北的联席会议。章邯不过是一个官秩两千石的地方郡守,没有说话的份,只能带着耳朵听。
上将军王翦攻打河北的决心非常大,信心也很足,但他要求朝廷必须确保大军六个到九个月的粮秣武器。这事实上等于立了军令状,九个月内一定拿下邯郸。老将军的要求合情合理,你不给我准备足够的粮秣武器,我怎么打?
两位丞相,两位内外府财政大臣的脸色很难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