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死不悔。
在看见无数人向着游行队伍汇聚的那一幕的时候,放映厅中的观众们忍不住鼓起掌来。这并不是多么难得的一个镜头,成秋屏也不是没有采用过航拍的方式,但是不知为何,这个画面是如此地让人触动,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贯穿了这个镜头,直接在人们心底共鸣。
就应该是这样。一切就应该是这样。这个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人们也总喜欢去逃避这一切,但当她需要人们的帮助的时候,总应该有人站出来的。假如周旋仅仅是一个明星,这大概是个不错的故事,却不是属于成秋屏的故事。因为成秋屏的故事总是以宏大的力量直接触及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那是属于天上璀璨的银河的力量,是属于绵亘的山峦的力量,是属于永不回头的时间的力量,任是什么都无法阻挡……
在这样的力量之前,过往的一切都不会成为问题。不会有人在意你是什么出身,歌女或者女学生;不会有人在乎你穿着什么,泛白的衣裳还是精致的旗袍;不会有人在乎你的声音好听与否,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来自于你心中最真挚的呼喊,口号之下的那一句话——我想要保卫我们的国家,我希望她能够重新寻回无上的光辉,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挺直了背脊,告诉所有人:我是一个中国人!
第216章 谁能想到
无数人汇集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是在后世的广告里经常出现的画面,甚至于看到人们已经腻烦。
然而,即使是同样的画面,也有着不同的力量。成秋屏自觉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是每一次,面对群体的力量,面对宽博的情感的时候,她总是会动容。
成秋屏来自于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民族,因此,在达成她的目的的时候,她总是可以从先贤的作品中得到信息,触类旁通。从表面上来看,周旋加入游行这一幕似乎就是一个后世用滥了的镜头。然而实际上,从整个画面传递的精神和感情来说,这一幕实际上是脱胎于穆旦的《赞美》,说的是那个农夫。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成秋屏从来没有见过另外一首诗能够将社会变革和普通人这样贴切地联系起来。是的,这首诗指向更加偏向于农民起义者,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首诗对华夏的变革都是那么贴切,此时,周旋的角色就是那个农夫,她未必懂得那么多大义,但是她的内心有着最朴素的一些思想,站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她会选择挺身而出。在历史上,这样的人并不会光芒灿烂青史留名,但是他们却是一切变革的真正主力。
诗人总能够以奇妙的文字将一些人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展现到淋漓尽致。
然而一切美妙的语言都无法抵挡来自于真实的力量。
对于这一场漫长的战争,成秋屏并没有采用像是《华夏之满江红》或者《华夏之三国演义》之类的拍摄方式,直接展现战场的一切。一方面是因为她自己都难以直面这一切。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她清楚地记得一些东西。
《华夏之周旋传奇》中的战争描绘,是旁敲侧击而轻描淡写的。
但全都是成秋屏有记忆的真切发生过的事,即使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也足够让人震颤。
卢沟桥事变发生当日,发觉日军异动之后,省主席韩复渠要求聊城县长撤退,而他却全国通电,向部下指示:“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而后,他的儿子死在这场保卫战中。聊城城破之后,他不愿被俘,举枪自戕。
南苑之战,军队困守北平,谁都知道守北平是一条死路。有一位军人的夫人为了保住他的命。送信谎称父亲病重。而他回应:“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以身殉职。
上海在不久之后沦陷了,周旋离开了这里。逃到南京。记者们从她曾经的家乡,如今的前线不断传来消息。
日本人扬言七天灭亡中华。
武汉遭遇猛攻……战前中国的飞行员们被采访,有一个人说:“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这个人在武汉保卫战中被敌方五架飞机围殴,而他最终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选择和敌机同归于尽。
徐州会战中,有一位军人率众冲锋十余次。头部中弹之后依旧不愿意上担架下战场,他说:“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而后战死。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在这对于历史而言无比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巍峨的青山崩塌了。
所有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英雄们的影响,他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周旋赤红了眼睛,强自压抑了抽噎,接过那一封又一封电报,将消息通过电台传递给所有的观众。没有鲜血,也没有伤口、尸体,竟然是这么轻描淡写又是如此沉重。
周旋的声音一向很好听,能够被人称为金嗓子的声音自然是不一般的。但这样的声音,在呆坐于电台前不断播报中变得沙哑,在为军队募集捐款的大声呼喊中变得干涩。仿佛是在一瞬间,所有人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人的声音居然也会变得像是沙砾一样粗糙。
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样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里都无比安稳,就好像是幼年惊恐时被母亲抱在怀里一样。
她曾经唱过很多歌。唱夜上海,唱郎啊郎,那时她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国家,所有人都喜欢她甜蜜的歌,如今的街道上却已经听不见这样柔软的歌声,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带着强烈阳刚气息的口号和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她开始唱这样的歌,这样符合她的这个名字的歌。她终究不能和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但是她至少可以四处奔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她所深爱的国家,帮助她所挚爱的民族,这多难的土地啊……
谁也不知道一切是为什么,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候,上天似乎突然惊醒了一般,将它钟爱的骄子们一一降临在凡间,让他们来力挽狂澜。然而,上天又似乎是迫不及待,总是太早地将这些人收回,不让他们在世间久留。
谁也不明白一切是怎么了,仿佛数千年的积淀在一朝尽数展现,沉寂了无数年的这个国家,突然焕发出了无比的力量,无数的英雄涌现,无数的人甘愿牺牲自己换取这片土地的一丝生机,殒身不恤。
所有的观众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英雄们,选择牺牲自己,选择抛弃生命,只为了一个微弱的希望。如果是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恐怕他们会说,不要这样做了,没有意义的,总会失败的。然而,面对这一片和大夏如此类似,就如同是双生子的土地,面对那一群为了自己的民族国家耗尽一切的人,面对这样一个悲恸而浩大的时代,所有的话语都被哽在喉头,只能变成浅浅漾在眼底的水光。
那不是因为悲伤和痛苦而来的眼泪,只是一种无法抵抗的力量,只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动容,只是一种沉淀在心底的思绪。
成秋屏拍摄的是华夏系列的电影。但是直到看见这部电影,这一群观众方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华夏”。
所谓的华夏,是太多太多东西的集合。是李白的瑰丽诗集,是岳飞的忠诚不改,是三国征战的精彩,是魏晋风流的骨髓,更是在这国难之时,在这谁都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之下,一个民族所有人以自己无比渺小的力量发出的怒吼,是他们分散开来无比微弱集合起来却足以抗拒大势的抗争。
这,才是华夏!
那无法遏制的泪水积蓄太多了。
终于冲破了眼眶滑落双颊。
在这一刻,放映厅中的观众们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不由自主地哭了。他们的内心激荡着太过激烈的情绪,却在这情绪之上掩盖了厚厚一层冰。冰下暗流涌动,脸上却毫无表情,只有那不由自主奔涌而出的泪水在展现着他们内心的一切。
悲伤吗?不。
痛苦吗?不。
酸涩吗?不。
这是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无比自信的情绪,看看那些人的作为,看看他们,有他们在,谁会怀疑最终这一场战争的胜利者会属于华夏呢?
他们看着周旋带着疲惫和憔悴的神色,那一双带着血丝的眼睛却显得那么亮。
就像是有一把火在她的眼睛里灼烧。
她也是这样想的吧?在电台前向所有的人述说那些英雄的作为,那些豪言壮语和毫不犹豫的践诺。誓扫胡虏不顾身吗?
放映厅里很安静,只有银幕中周旋沙哑地播报着战争信息的声音,还有那些压抑不住的鼻端的抽泣。
然后,日军一路攻到了南京。
周旋不得不离开了南京,去到陪都重庆,那里如今还是安全的。然而,当初的南京也是安全的。一个国家为了战争不得不选择改变自己的首都,如今的局势,竟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吗?
人们没有想太多,无论如何,总要活下去。有的人选择和周旋一样离开了南京,有的人却因为祖产而选择留下。日军未必能够攻下南京的吧?这里到底曾经是首都……或者,就是攻下来了,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善忘的人们总是记不住这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几次大屠杀。
所以他们迎来了那一场大屠杀。
这个时候的人们怎么会想到,在多年后,竟然有人能够说这场屠杀不过是无稽之谈,将那地基之下的累累白骨当做无物。有人钞票摆着制造了这一场战争的恶鬼,将他们视为英魂……
他们怎么想得到,文明国家,文明世界的人,竟然可以做出如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举动!
善良习惯了的华夏人怎么会想得到!
第217章 南京
后世,成秋屏是去参观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
在去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会感到十分悲伤,毕竟人总归逃不脱物伤其类的感触。在那些同胞的尸骸之前,怎么会不掉泪呢?又或者在直面那么多尸骸的时候,会有些恐惧?
但是最终她带去的那一包纸巾一张也没有用到。
一整个纪念馆参观下来,心中只剩下一种名为愤懑的情绪。这样的情绪甚至于将任何的悲痛都冲刷得一干二净。
成秋屏的脾气不算好,性子又急又爆,而且固执己见。
从某种角度来说,她是个愤青没错。
所以在纪念馆里的某些陈设着实无法让她轻描淡写,也没办法被感化,只能觉得反感不愉。
任何一个民族,在遭遇了这样灭绝人性的屠杀之后应该有的反应都该是报复吧?就像是犹太几十年如一日对纳粹下追杀令一样。但是在纪念馆里,或许为了大局,又或者是因为华夏还没有足够强的力量,不能把复仇的口号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整个纪念馆最后的基调是“和平”。堂中“让和平充满大地”的谏言,和平女神的塑像,还有所谓和平之钟。成秋屏并不认为追求和平是错误,但是当这些东西在那皑皑白骨之上呈现的时候,她只能体会到一种不痛不痒的软弱!而当这里的一切和那个侵略国家供奉战犯的神社对比的时候……她应该说什么好呢?
心里烧着一把火,却硬生生被压下了。这种窝火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而成秋屏在拍摄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情节的时候,就让这种不舒服直接转化到了画面里面,让别人和她一起不舒服。
所以观众们并没有直接面对屠杀的画面,无论是那些剖腹取婴的场景,或者是互相攀比的屠杀。成秋屏以报纸上黑白分明的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代替了这一切。真正直接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只是在屠杀之后对于整个南京城的拍摄。
这个镜头的布景耗费了成秋屏大量时间和金钱,但是究竟不能真正搭建出一座大城来作为场景,只能有选择地搭建了几个地区供以细节拍摄。
但是,一场大屠杀如果仅仅是在几个侧面拍摄,不采用广角方式拍摄整体的话,给人心里带来的效果就是两回事了。这个时代电脑都还没诞生,不能采用电脑技术来制作她想要的场面,就只能取巧了。
早期的电影拍摄就是靠着取巧的方式达到了很多人们本来以为绝对不可能的效果的。
比如说,想要拍摄这样的宏大场景。却没有办法搭建合适的场景的话,那就制作一个微缩的场景就好了。
后世技术宅一大堆那会儿,什么美院的学生经常被要求交这种微缩模型的作业。他们用牛奶盒子纸箱子弄出来的场景,愣是能够以假乱真,如果不是大小差距的话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不对。而现阶段,成秋屏想要一座城市,实际上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甚至于稍微取巧一点。可以完全不用花钱请人,直接找个院校合作,把这东西分拆成为很多部分变成学生的作业——事实上后世不少的学校都干过这事儿,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管怎么说,成秋屏还是没有随意让人来做这个模型,她是很认真地雇佣了专业人员来制作这个模型。事后三百六十度地挑刺找死角,最终才做出了完美的微缩南京。或者应该说,是做出了微缩的大屠杀后的南京。
这就是现在的观众们看见的如同航拍一样的画面。
他们看见了一座死城。
灰扑扑的墙。青灰色的瓦,昏黄色的路,暗绿色的树。
令人第一眼就感到无比压抑的城市。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让人最压抑的。因为这座城市的主色调并不是灰黑,而是黑红。
红色能从哪儿来呢?不过是那本来流动于人们血管中的炽热液体,因为各种各样狰狞的伤口而流入外界。从鲜红色慢慢变成黑红,将一片土地彻底浸透。
屏幕一黑一亮之后。所有的观众就眼睁睁地看见了这样一个画面,被鲜血染成了黑红色的死城。
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一瞬间呼吸一窒。
这是纯粹来自于色彩的震撼,红色,总让人有着这样那样的联想,而现在,这个色彩是将死亡直接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就是死亡。
诗人们总在诗歌中死去活来,有时候死亡被誉为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物,或者死神也能够被欺骗戏弄。然而,真正的死亡就是这样。人们在太的面前还能有什么想法呢?死亡就是死亡,沉默而隽永,没有那么多文学作品里描绘的寂静甜美,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庄严肃穆。
如此沉重。
这个镜头一闪而逝,然后镜头面前出现了几只苍蝇。
这真不是个美好的意象,当几只苍蝇在你眼前飞来飞去的时候,一个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厌恶和烦躁。
但是或许是之前那个镜头的对比,观众们面对这样的画面,却只是沉默,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到厌恶或者烦躁。而紧接着,画面渐渐清晰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