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话也真够丢面子的。看样子我下个月也要及时去买到《风尚》了……虽然没办法和你一样从你弟弟那里拿到,但是我也不会落后的!”苗丹耸耸肩,没有要求在杂志上开后门,因为这种规矩不是她能坏的,林青是本来家世已经勉强够得着订购的水准了,借她弟弟的东风享受一点便利很正常。
第144章电视剧和电影一起拍
语气追随时尚,不如自己成为时尚。成秋屏现在正在这样做。
近水楼台先得月,玄黄映画的女性员工们不会照着《风尚》杂志给出的指引打扮,她们非常聪明地开始观察公司里明星们的装束,毕竟是有成秋屏参与打造的风格和造型,能够借鉴的地方可不少。更多人直接把目光放在了成秋屏身上,虽然因为年纪的限制,成秋屏的很多装束她们没办法照搬,但是一些风格却是可以模仿的。于是就这样,成秋屏变成了时尚标杆。
当然,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到成秋屏本身选择的衣着方式本身并没有过分出格,还是切合了时代的要求的缘故。
且不说时尚的事情,当前阶段,成秋屏一边顾着赵谦君拍摄《悲惨世界》,一边还要筹划自己的下一部电影。虽然说她从前得奖已经得到麻木了,但是金龙奖毕竟是这个世界的电影圈的第一个奖项,更是她在这个世界创造的第一个奖项,能够拿到这份奖项,对于成秋屏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
在成秋屏的敦促之下,现在的特效技术比起最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虽然还是基于在胶片上绘制不同的图案来进行后期处理,前期也不过弄出了爆破手法,威亚等等,但究竟水准还是太差,所以成秋屏没打算在现在就拍摄洪荒系列的电影。她实在不忍看见自己糟践这么好的电影题材。所以也只有继续拍摄历史剧了。
成秋屏已经拍过了魏晋、唐朝、宋朝三个朝代的内容,短时间之内她还不希望重复之前拍摄过的朝代,从剩下的朝代筛选的话,夏朝后开始这个世界的历史拐弯,所以从商周开始就可以取材作为电影内容了。关键在于商周历史本来是属于成秋屏预想中的封神故事时期,所以从周朝末年开始算,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拍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几乎奠定了之后的整个华夏文化的走向,不论政治如何反复,不同的主张还是别的,在封建王朝的数千年,都受它影响。这个主题不错,但是问题在于百家争鸣的主题太大了,甚至于现阶段成秋屏完全不觉得自己能够掌握住这个主题,也只能搁置在一旁。
春秋战国之后,秦扫*,秦始皇是个极好的人选。只是问题在于历史上秦始皇本人的存在感极高。具体事迹极少。成秋屏乍一想,居然发现除了打仗和阿房宫之外,居然就只能想起焚书坑儒了?也就是说。如果要拍摄秦皇的话,就要从头开始撰写剧本,需要进行一定的虚构。她现在的拍摄电影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了,本来要花在拍摄上的时间就已经够多了。再分时间去写剧本的话,还真不行。
而且现在自己美梦粉碎机的名声啊……成秋屏觉得自己不能放任自己的名声就这样下去了。其实她也不是一直都喜欢拍摄悲剧的。只是每一次选择的人物都是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剧人物,这也没有办法啊!但是想想历史上著名的人生赢家,成秋屏是真只能想到秦始皇一个。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苦逼,就算是一开始很牛气,到了最后还是悲剧了。
越想,成秋屏越觉得头疼。凭什么自己这样头痛啊!一群人起哄说自己是美梦粉碎机。她就当了这个美梦粉碎机怎么了!
憋着一口气,成秋屏恶从胆边生,拍板决定。拍诸葛亮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旦想到一群人明知道会是个悲剧还凑上来看,在看到前半部分诸葛孔明大杀四方的时候还以为会是个好结局,然后到最后看见丞相驾鹤西去的时候……
当她抱有恶意地这样想的时候,突然就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愉悦感。果然。把人弄哭什么的会很有成就感啊。
不过,如果要拍摄诸葛亮的话。剧本同样是个问题,不同于秦始皇那种需要大量虚构的情况,成秋屏对《三国志》不了解,是打算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拍摄诸葛亮的。这样一来的话,作为《三国演义》实际上的灵魂男主角的诸葛亮,能够用来拍摄的事迹实在也太多了一点。那么多计策,那么多事迹,想要在一部电影中全部呈现,恐怕难度有些大。成秋屏既舍不得放开任何一个精彩事件,又知道如果全部往电影里面塞的话只会造成主次不清,进而毁掉整部电影。
不用说了,干脆分上下集吧。实在需要的话,就分上中下三集,每一集都一百二十分钟。她就不信这样都拍不完。反正现在成秋屏的名声在外,即使是这样有点冒险的分段方式,票房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毕竟是四大名著,对于《三国演义》成秋屏的记忆还是很清晰的。当然不至于记得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但是大致的情节和精彩片段她记忆深刻。用来拍摄电影是足够了。四大名著中间,成秋屏理所当然对《西游记》记得最清楚,八十一难基本可以凑个差不离,甚至还记得原句说那石猴出生是因为“集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精华”。接下来就是对《三国演义》印象深刻了。紧接着,对于《红楼梦》,她能把大致的情节弄清楚,一些精彩的片段也记得,诗词记得个片鳞半爪的。至于水浒……这个人物太丰富了,成秋屏只记得其中几个代表性人物的故事,还知道这群人都上梁山了,最后招安被弄死了。
当然,作为洪荒系的一部分,西游记在未来也会是成秋屏要拍摄的内容,至于现在么,她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三国演义》上。
曾经有一个说法,一个社会对于曹操的评价越高,说明这个社会越发复杂并且趋于功利性。成秋屏不清楚自己是否是个功利性的人,但是她本身很喜欢曹操,还有曹操阵营中的不少人。而同时,她并不会真的觉得刘备就是个只会哭的家伙,从一个卖草鞋的起家,到皇叔,甚至屡次失败到什么都没有,还是可以崛起,这已经说明了刘备的不凡。现在成秋屏是打算单纯地拍摄诸葛亮相关的部分,但是涉及三国中的其他精彩人物是必定的。而她融入自己的风格的部分就是关于三国其他人物的定位。
她想拍摄出本是汉征西将军,最终却一步一步走向至高位的曹操,是枭雄,有豪情,并不奸。她也想拍出有自己的心机和手腕,懂得隐忍和努力的刘备。当然,在这一部电影中,这两个人都是诸葛亮的陪衬。或者说这部电影更多将着眼于谋士们。因为内容限制,成秋屏不可能把所有精彩的谋士都拍一遍,除非是电视剧。不过提到一二是必定的。
甚至于成秋屏还有另一个想法。反正都是这样的情况了。干脆要不然自己就直接拍一个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只是先期先把诸葛亮的剧情先拍摄出来剪辑成电影上映?这样的话,对于电视剧就能省下很多功夫。不过相对的,需要的场面、演员、投资都会成几何倍数地增长。甚至于有一些不太好安排的场面也只能稍微挪后,电影本身完成的时间也会延后一些。
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呢?
成秋屏发现自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她的这个想法了。一想起要拍摄那些精彩的人物,贾诩、郭嘉、李儒、庞统、周瑜……想到这些人,成秋屏就觉得自己等不及想要把这些绝妙的人物再现在人们面前。这种冲动简直压抑不住,上一次有这样的激动心情的时候是什么时候?都是十几年之前拍摄某一部电影的时候了吧……那次是把自己的身家都全部投进了一部不太被看好的电影孤注一掷。
她曾经是个很稳妥很隐忍的人,在电影圈打拼的早期,低调是必然的。不过在封神之后,作为电影圈大佬,她就有了任性的权利,而现在她任性习惯了,根本就难以再度隐忍下来。所以几乎没有思索多久,她就拍桌子了。不管了,连着电视机一起拍!
考虑到现在的整个电影圈都在行动,大部分导演都在拍摄自己的电影,甚至于玄黄映画的大部分演员都被借调了,成秋屏就是拍电影也找不到多少演员,进行演员选拔再度成为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的演员选拔势必声势浩大,比起之前要大很多。毕竟《三国演义》需要的演员人数太多了,出彩的人物同样多,光是说造星能力,估计都能成为一个神话。成秋屏不是个死脑筋的人,所以她先在公司的后备人才库里看了一圈,能够培养的人先弄出来准备着。如果试镜的时候没有比他们表演好很多的人的话,就让他们上吧。
另外一方面,她也做好了进行选秀活动的准备。虽然现在的电视机都还是奢侈品,能看电视的人更有限,但是选秀迟早要做,提早一点也好让大家熟悉流程。
第145章从汉献帝开始
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总是重复自己。在此之前,成秋屏已经拍摄了好几部人物传记式的电影了。所以这一次虽然成秋屏选择的电影主人公是诸葛亮,但视角却绝对不能一直围绕着诸葛亮。
另一方面,毕竟是电影和电视剧一起拍摄,所以视角的不断变化是必然的,那么主线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三国的主线说起来也简单,大汉的没落和三国鼎立,晋国代魏。但是这么一个说起来简单的主线,拍摄起来就麻烦了。大部分人无论是看小说或者是戏剧,都习惯于要看到一个明确的主线,比如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生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成秋屏拍摄的几部传记式电影就是这样的,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主线,看起来条理分明,非常容易就能让人代入进去。
可惜的是,既然这一部三国要脱离桎梏的话,就必然要脱离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如果说冷笑话的话,也就是至少也得写两个人的命运如何吧?倒不是开玩笑,把一个人的命运弄成两个人的命运还真是一个改善固定模式的好方法。虽然说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操作的时候如何分配戏份,如何让两条线索互相关联又不过多干扰,这是非常困难的。而三国这样的故事也不太适合直接把一个人改成两个人的线索,它的线索太多了,少说都要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剧情的发展。
成秋屏一直觉得自己很能干,她当然也是很有能力的,但是在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她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能力极限。她毕竟没有什么过目不忘的金手指,就是要还原《三国演义》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关键是就这样还不一定能够完美地还原《三国》。不然你以为?人家作者耗费了数年时间不断校对书稿还有一大堆参考文献才写出来的东西。要是成秋屏真能在短短时间里靠着自己那点记忆弄出来,她就不是人了。
人力有穷。
不过一人计短,两人计长,遇到困难的时候成秋屏立刻就选择了找人来商量这件事。不过出于习惯,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别的导演或者演员透露,以前她不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结果被抄袭的情况。还是和易水舆谈谈这件事比较保险。
关键是,虽然易水舆对很多事情不太了解,但他的态度总是很温和,在成秋屏焦躁起来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安抚她的情绪,所以成秋屏很喜欢和他讨论事情。即使仅仅是她在自言自语。
果然,在听了成秋屏前言不搭后语的一系列言语之后,易水舆虽然还不太明白。却能够接话:“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故事,因为人物太多的缘故,你找不到入手的地方了?”
成秋屏拼命点头。
“那干脆就把整个故事分裂成多个篇章,一个篇章一个篇章地拍摄如何?”易水舆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秋屏想了想。有点为难地说:“你是说分解成一个一个战役或者分成一个一个小故事吗?我总觉得这样恐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整体的大局情况。你知道的,女性到底在这方面有点欠缺,我已经很尽力弥补了,但是在大的东西上,终究还是有些瑕疵。而三国的题材本身就是非常宏大的,整个大局的变化本身就很吸引人。我很希望能够从全局的。不带太多感*彩地描述出整个故事,但是同时有希望所有人能够带入到不同的立场去术法自己的感情。说起来很矛盾……”
听着成秋屏给出的一系列条件,易水舆没有半点不耐。顺着她的要求往下思考,很快就提出了新的建议:“不然你干脆这样分割篇章吧,直接用很多个人物的传记拼凑起来。这些人物可能经历过同一件事,但是他们面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这样多面地展现。虽然每一个人物都体现出了立场之类的,但旁人看起来也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做真实。不会轻易被立场打动,却又能够理解每个人不同的立场。”
听到他这么说,成秋屏眼睛一亮。
这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如果站在诸葛亮角度、曹操角度、汉献帝角度分别拍摄同一件事情,肯定有着不同的立场。她想起老版电视剧的《三国演义》,不是很喜欢切换场景,一会儿是蜀国一会儿是曹营的吗?本质上来说也没有多少主角。但是想一想,自己之前已经拍摄了多少人物传记电影了?如果还是分人物立场拍摄,虽然更加宏大,却颇有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啊……
甚至于,成秋屏更深一步地想到,自己虽然想着是要拍摄诸葛亮的故事让那一群说自己是美梦粉碎机的人好好看看什么才叫悲剧,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放弃自己的高要求和进步的可能,那也太蠢了一点。比起自己的脾气,还是好好拍电影,谋求进步才更加重要吧?
“从人物视角拍摄,我担心和我以前的电影重复,毕竟都是人物传记的样子,好不容易才选择了一个多精彩人物的题材,正好可以摆脱人物传记的情况,我不太希望继续这样下去。”她在思索之后还是抬起头看着易水舆这样说。
好吧,虽然成秋屏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显得举重若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但是在电影方面,成秋屏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易水舆和成秋屏也相处了接近一年了,他很清楚成秋屏的性格,所以他只是轻轻抬眉,伸手拍了拍成秋屏的肩膀。本来是想拍头的,不过成秋屏非常讨厌别人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她,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也没有要易水舆再度提出他的想法,成秋屏皱着眉自己慢慢想该怎么办。
三国是个无比精彩的时代,甚至于成秋屏敢肯定,这一部和三国相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推出之后,影响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全球。现在的大夏国可不是华夏,多的是人愿意吸收大夏国的文化精髓,就是其他两个国家的贵族们不是同样也会汉语吗?有精彩的故事出现,影响力会是惊人的。再想一想,她现在拍摄的主要都是中华历史的故事,但她不可能一直从人物开始反应时代,如三国这样直接展现一个时代的电影就是一个开始,她还要靠着三国积累经验,如百家争鸣的大争之世,如民国时期的精彩,都是成秋屏以后要拍摄的,她不能就这么退缩了。
再想想自己最开始那个拍诸葛亮的想法,成秋屏越发觉得压力。单纯拍摄诸葛亮的话,力度真的是不够,很多套路,和她从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