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潮-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德兵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林志强也知道,这次之所以能够升得如此顺畅,关键在于郭德兵,以后一定要和郭德兵搞好团结,工作成绩出来了,升得肯定比谁都快。

    “小舅,祝贺哟,当官了,什么时候上任啊?”

    郭德兵满脸都写着“高兴”两个字,对张扬一笑,道:

    “张扬,你别取笑我了。这个官还不是你想办法给我弄到的。这以后,你可得多给小舅出出主意,要不然,我这个半吊子专家,非露馅不可。这个,听说城关镇蛮复杂的,你给我交交底,到底应该怎么办?”

    张扬像个老学究一样,沉吟片刻,道:

    “四个字:多看少动。现在局势还没有明朗,等着吧,后头还有风暴掀起。你要做的便是尽快熟悉情况,悄悄拿出城关镇经济建设的方案。在城关镇新书记没有明确之前,不能把这个方案抛出来。”

    “明白。”郭德兵对张扬眨眨眼。

    1o月3o日,郭德兵上任的日子。

    舅妈来了,很舍不得郭德兵离开。

    郭德兵拉着舅妈的手,道:“别担心,我上去以后,安排好住宿问题,等稳定了,就接你过去,我们永远不分开的。”

    “肉麻!”张扬有些不满地嘟嘟嘴,道:“今天光是庆祝小舅离开,还有一件大、大、大喜事儿都忘记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什么还有一喜啊?”张方建看了一眼郭珍,搞不明白是咋回事?

    郭珍白了张方建一眼,用手指敲了一下张方建的头,道:“我看你那个破工厂把你弄得晕头转向,干脆关了算了。今天早上我干嘛煮两个鸡蛋给张扬吃啊?”

    张方建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敢情今天是我们家张扬过生日啊。”

    “过生日?祝贺!祝贺!”郭德兵一笑,道:“干脆这样吧,我们包一个车,到县城的大馆子去吃一顿,反正我这个侄儿有钱得很,就让他作东吧。”

    “小舅。”张扬瞪了一眼郭德兵,道:“打秋风打到我这个穷光蛋这儿来了。我的钱都被我爸给收上去了。”

    舅妈反应过来,道:“是啊,姐夫,你得把那钱还给张扬。当时,可是说好了的。”

    舅妈听郭德兵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白了自己的丈夫能够升官,都是张扬出的主意,心底对自己这个侄儿佩服得不得了,这下提到钱的事,当然得帮张扬把钱要回来。

    张方建极不情愿地摸出存折,递还给张扬,道:“给你,算你小子狠。”

    “呵呵。”张扬接过存折,对母亲道:“妈,你把六伯叫起。小舅,你去联系个车子。我们一起到县城去玩一趟。爸,你厂子里面事多,就不用去了。”

    “你?”张方建被张扬噎得说不出话来。

    “算了,算了,一起去吧。”众人开口劝道。

    “好吧。”张扬把手背在身后,道:“爸,以后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你别动不动就要打人啊,你那双手的力气我可受不了。”

    敢情这小子还记着仇呢。

    “哈哈。”众人明白过来,顿时笑得人仰马翻,唯独张方建一脸羞色。

    镇政府一听郭德兵要借车用,哪有不给的道理,连忙派了两个小车给郭德兵使用。八个人坐着两个小车(还有两个司机),直奔县城而去。

    县政府招待所,县里档次最高的酒店,众人围着一张桌子,举起了酒杯。

    “为今天双喜临门,干杯。”

    张扬站在板凳上,道:“今天我爸请客,我出钱。来,大家多吃点。”

    “为啥?”张方建有些疑惑,等这一杯干完,悄悄问坐下的张扬。

    “不为啥。”张扬小声说:“你给我保管了这么一长段时间的存折,我得付寄存费吧。”

    “你。”张方建再次一噎。

    “姐夫,来我们喝一杯酒,我敬一下东家。”

    “喔。”张方建来不及收拾张扬,赶紧举起酒杯,道:“祝贺小兵走马上任。”

    “我也来凑个热闹。”张扬举起酒杯。

    众人看张扬站了起来,一桌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不经意间,张扬已经成为这一大家子人的主心骨。

    小舅道:“今天是张扬生日,祝张扬生日快乐、万事如意。干杯!”

    “干杯!”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三十二章 历史的潮头】………

    回忆过去一年,张扬完成了从穷小子向富家子弟的华丽转身。

    从花鸟字中掘得第一桶金,然后与健力宝达成合作协议,财富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张扬的手中。据广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健力宝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良好,每个月为张扬聚集资金一百万美金,其中的一半,换成港币买了香港的股票,另一半存在账户上不动,为以后的展筹集资金。

    父亲的厂子也步入了正轨,每个人虽然只有十来万的收入,却让张方建感觉到了创业的甜头,积累了创业和管理的经验,为下一步的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张扬的计划中,四海毛纺厂只是短暂的过渡,不可能让父亲在这个厂子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因为,到8o年代中后期,重庆纺织业由于供销矛盾突出,将进行新一轮洗牌,四海毛纺厂也将随之遭受灭顶之灾。

    适当的时候必须让毛纺厂转型。

    在张扬的策划下,郭德兵高姿态进入政界,一进入便呈现出勇猛的势头,只要小心培养,郭德兵必然成为一颗新的政治新星,后劲和前途不可限量。

    喜欢无拘无束的张扬可没有心思进入政界展,他一心只想做一个快乐赚钱的商人、享受人生的普通老百姓。虽然张扬对权力也很渴望,但是与活得潇洒相比,张扬更倾向于自由自在。因此,张扬极力扶持郭德兵上位,郭德兵的展,实际上是张扬向高层传达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展望未来,张扬充满信心。从1978年到2oo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如今才只走了短短六年时间,还有二十四年时间,为张扬提供掘金的机会实在是太多太多。

    吃过晚饭,在县城招待所里休息一晚,张扬回到了家中。

    翻开自己的百宝箱,看着里面半年多来自己珍藏的物品和拍下来的照片,张扬便感觉到一种幸福感,深深地陷入了对于过往种种的美好回忆之中。

    ——————————

    在全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同时,12月初,南江县被批准为自由的商品经济试点县。实际上,与“市场经济”虽然名字不同,但实际上的内容却相差不远。

    中央在看,郭德兵所提到的“市场经济”思想对于加快展有何借鉴意义?中央也希望这次试点,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展之路。可以说,这次试点取得的经验,对于国家后续政策的制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自此以后,南江县便站在了历史的潮头上。

    或许,几十、几百年以后,谁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幕后推动者只是一个刚满五岁的小屁孩——张扬?但,谁也知道,南江县在改革开放之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江县的展历程以及其伟大成就,必将载入改革开放的史册!

    南江县被批准为试点的好消息传来,张扬看着手里的报纸心头一喜,自己的翅膀再一次扇动了飓风、改变了历史,展的大戏又开始了。

    随着试点县的批复,南江县的人事调整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阶段。

    原县委书记调离,新县委书记徐洪伟,是省计划委地方经济处处长,属于平调。

    城关镇的党委书记也随之到位,西南地区委员会办公厅副处级秘书龙浩平,是城区委书记的专职秘书。龙浩平同时兼任南江县委常委。而城关镇是重点试点镇,以前的党委书记为正科级,这一次调整之后,书记为副处级,兼任县委常委,以至后来形成了惯例。

    上头这样安排,是为了保证城关镇在县委常委会上的话语权。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熟悉工作,郭德兵对城关镇的情况也摸得差不多了。

    按照张扬的安排,郭德兵向镇党委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构想:“按照实行自由的商品经济的要求,以投资和消费为突破口,全力招商引资,聚合资源要素,打造城市形象,富裕群众生活,注重环境保护,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和财政税收五年增长一百倍的目标,把城关镇打造成为西部第一强镇。”

    目前城关镇的生产总值为1ooo万元、财政收入2oo万元左右。也就是说,五年之后,城关镇的生产总值要达到1o个亿、财政收入要达到2个亿。

    龙浩平看到这个方案,被其中大胆的设想吓了一跳。出于稳妥考虑,龙浩平召开镇党委专门研究方案。最终,郭德兵的方案原则通过,其他一切工作措施照章实施,只是在目标上作了艺术性的调整,把“财政税收五年增长一百倍”这几句话给取消了,但工作目标仍然按照“增长一百倍”来安排。

    方案报上去,得到了县委的高度评价,再转呈市、省直至中央。该方案成为一份珍贵的档案保存起来。

    方案一经制定,接下来便是看措施和效果的时候了。

    随后,城关镇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招商引资委员会,由郭德兵出任招商委员会主任。

    自此以后,城关镇拉开了轰轰烈烈的飞展大幕。

    滨江路建设成为第一个尝试。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招商引进建筑企业,沿县城长江建设长达三公路的滨江路。来参加竞争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但对于这种“招拍挂”的方式出让政府工程,还是蛮新颖的。这种做法立即得到了相关方面的肯定。

    滨江路也成为了城关镇改变城市形象的第一个措施。滨江路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随之商贸业也逐渐繁荣起来。

    滨江路的建设提供了将近一千万的财政税收和土地出让金,为镇政府财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过出让,镇政府有余力大搞建设,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推动展。

    征地成为贯穿始终的“重头戏”。沿县城下游较为平坦的土地,一个村一个村地被统端,然后利用滨江路提供的财力,开展“三通一平”和标准厂房建设工作。

    同时,在软环境建设上,城关镇推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办法,对企业采取专人保姆式服务,在审批事项上大力度推进。这一做法迅在南江县得到推广,县政府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将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地方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

    通过张扬广州办事处的联系,一批有志于进入内6展的企业,特别是港资企业纷纷前来考察投资。在那个年代,港资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对于他们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路绿灯”。这些港资企业有感于南江县的大手笔,对南江县的展环境感到极为满意,基本上只要他们自己愿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落户投入生产,他们便开始源源不断地到南江县考察投资。

    愿意到南江县投资的港资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建成投产之后,能够提供许多就业岗位,让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了一大截,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

    到85年年终的时候,城关镇就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个亿。

    5个亿,这在当时来说,对内6县,的确是骇人听闻,一时在全国引起轰动!

    张扬也在其中加了一把火,张方恩是明面上健力宝的销售方负责人,在张扬的指示下,张方恩用账号上未动用的资金收购了一家港资企业,然后抱着资金到南江县投资,在县城的黄金地带,按照后世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投资兴建了一家二十三层楼高的“四海”酒店,同时在酒店四周建设一个占地万平米的城市广场。由于城市广场是公益设施,县政府大笔一挥,免去了四海酒店的土地费用。

    自此,四海酒店成为南江县又一城市标志。

    而健力宝公司,也在南江县投入了两条生产线,建设西部生产基地。

    在国家和省市的支持下,交通成为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县政府的头等大事。在公路上,连接省城、以及重庆市的公路得到改造,正在建设二级公路;随着县政府财力的好转,从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公路也开始建设,三级路网逐步铺开。在水路上,南江县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对于港口的开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聘请专家对港口进行调研论证,港口建设方案和规划正在制定之中;在航空上,由于对外交流的扩大,地区机场的扩建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总而言之,从84年末开始,在南江县城的土地上,到处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南江县的展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爆出前所未有的冲力!

    84年末,在县城建设大局刚刚铺开的时候,张扬只是充当了郭德兵幕僚的角色,一边遥控指挥着这一切,一边悄悄躲在家中享受着天伦之乐。

    谁叫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孩呢?

    快快长大吧!

    (第一卷完,下一卷精彩继续。)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一章 港资投资团】………

    “到了秋冬时候,可以适合种植的蔬菜便渐渐少了。”二伯感叹道。

    二伯穿着一件蓝色的补丁衣服,在斜斜的地里,蹲着身子,右手用一把小锄头在已经挖得松软的土里打窝,左手将一支培育好的油白菜苗的根部放入窝中,再用小锄头刨了土把油白菜苗的根部掩住压实。

    张扬跟在二伯的后头,踩着二伯的脚印,不让自己的脚把油白菜苗给踩死了。

    张扬的手里提着一小桶水,桶里放着一把瓢。

    二伯栽好一株苗,张扬便浇小半瓢水,让水慢慢浸湿秧苗周围的泥土。

    上辈子的张扬,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都会到二伯家中帮忙干农活,也算是一把好手。但是,张扬脑海中关于小时候种植的记忆却少得可怜,隐隐约约只记得小时候曾经多次在土里玩过,至于怎么玩?却记不大清楚了。

    虽然张扬是在农村长大的,但因为父母亲在联办厂工作、没有种地的缘故,小时候却没有干过多少农活,直到初中懂事的年龄,到二伯家玩,看到二伯一家人在田地里干活,实在辛苦,出于帮忙的心思才学的。

    长大后,每当小时候的玩伴回忆起打猪草、拾麦穗的美好经历时,张扬便有些羡慕。

    然而,这辈子,张扬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种植了。

    在秋冬之季,能够感受一下种植之乐,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张扬在思考:“种植的乐趣到底是什么呢?就好比父母对儿女的耐心呵护吧。”

    这时候种植的蔬菜多为油白菜,菜品比较单一。

    张扬记得,后世的时候,菜桌上的菜品可是极其丰富的,过年时能够吃的蔬菜可是很多。为什么这时候的菜不多呢?对了,后世时,为了达到蔬菜对温度的要求,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而这时还没有人想到用大棚种植蔬菜。

    由于前世的张扬经常到二伯家帮忙,因此对大棚蔬菜种植的细节记得很清楚。

    “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时任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

    三年后,也就是1988年腊月廿八,王乐义的堂弟王新民从大连带回来1公斤顶花带刺的鲜黄瓜。寒冬腊月里这几根水灵灵的黄瓜让王乐义眼睛一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