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梦幻世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游梦幻世剑-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你觉得我是前来想要害你的人,你大可以先一剑将我刺死,我对你真诚相待若是这般还不能让你信服,不能让你跟随我,那只能怪我左宗棠有眼无珠,不会识人,像我这种无能人也只配死在你的剑下了!”

    他这番话一说出来倒是惊人。

    “嗯?”李观鱼听了,眼神微动,持在胸前的宝剑再也无法递出去,刚才身上带着的那股肃然凌锐杀气渐渐消解下去。

    先前面对湘军大规模人马压制,李观鱼丝毫不惧,反而激起他的斗志杀气,可是左宗棠只一人出来,一番话就将他先震慑压服,不能轻易出手,不得不令人佩服。

    左宗棠见他将手中的长剑放下来,又问道:“你是责怪那太平军的罗大纲死在我手上,想要为他报仇,对不对?”

    李观鱼道:“他对我坦诚相见,恩情不薄,我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坦诚相见,恩情不薄?”左宗棠听完,脸上一笑,又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问你,我对你这八个字够不够?”

    李观鱼神情一动,过了一会儿,瞧向他:“左大人待我情义也不薄。”

    左宗棠紧跟问道:“那你觉得我和那罗大纲相比,谁对你的情义更深?恩情更重?”

    李观鱼一时无法回答。

    “他比不上我,我对你的情义更重!”

    左宗棠直接开口说道。

    “罗大纲瞧上你定然是看重了你的武功,想将你的武功为他所用。”左宗棠正sè瞧向他,“我看重你,自然也是重视你这一身武功,不过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我看重你这人身上天生具有的一股重情重义的侠客之气。我左某虽然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人物,但是也真心敬仰这股侠客气,自负在身上也有这么一些豪气。你们江湖人所讲的侠义我虽然不太懂,不过我左宗棠做事虽然重利但更重情义,我是瞧你和我xìng情相近,欣赏你这人的行事风范才肯将你视为知己好友,真情相待。至少,我没有什么想要害你之心,想多给你一点前途好处,让你在朝廷官府能有一番作为,不要误入太平贼寇道路太深以致rì后难以自拔,后悔来不及。”

    李观鱼知道这是对方的肺腑之言,心中感激,一笑:“多谢左大人好意,只可惜我这人浪子xìng格,随来随去,受不得什么朝廷礼节约束,左大人的厚爱之意我只能辜负,算我欠了左大人的情义。”

    “你欠我情义?”

    左宗棠听了,仰起头,哈哈的一笑,“你这么说,是不是太小瞧我左宗棠了?”

    李观鱼有些疑惑,“左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我这人既然重情义,就必当将情义分得清清楚楚,我对你的相助不过是些小恩小惠,算不得什么,可是当初你在武昌大战中救了我两次xìng命,要说欠情义也是我左宗棠欠你的。今rì就算你甘当太平贼寇不肯归服湘军,我最后就是拼着头上这个官帽顶子不带也要将你xìng命保住,这样也算咱们两人之间的情义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是我做不到这一点,我左宗棠又怎算得上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那岂不是引人耻笑?”

    李观鱼听到这里,眼睛一动,再也不知该说什么。

    罗大纲和左宗棠两人虽然一个是太平天国人,一个是清廷湘军人,却都是十分看重他这一身武功和侠义,可是相比较来说左宗棠这人将他瞧得更重,诚心相待,半点不假。

    李观鱼犹豫半响,渐渐丧失了抵抗湘军之力。

    “你若觉得我刚才的话对,那就不要再和湘军为敌,听我一言,撤剑投降。若是你不依非要一意孤行,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既然你当初对我左某有恩情,我今rì不能不还,能不能最后保你出去我不敢保证,不过至少我能保证今天我就是拼着官职不保也要将你从这里救出去,旁人谁想要杀你,先得过了我这一关再说!”

    左宗棠话语清晰,中气充沛,虽然没有李观鱼的武力内功却也将一席话传遍全场,令众人听得清清楚楚。面前湘军人马众多,胡林翼和李续宾等湘军头目就在附近,他敢站在这里说出这番话,诚心可见,不得不令人折服。李观鱼思虑良久,最后只得将手中长剑一抖,插入地面,长声一叹:“唉,看来我还是不得不投降,左大人,我认输,现在随你处置就是。”

    李续宾刚才和李观鱼交过手,知道他武功厉害,本待要指挥手下人马一起上前拿住这人,却料不到左宗棠几句话就将这人最后收服,不敢再反抗,倒是觉得有些惊奇。

    左宗棠见他投降认输,松了口气,便回身对胡林翼道:“胡大人,这人已经自动认输求罚,知道适才冒犯咱们湘军不对。请大人瞧在他是左某属下的情面上,将他交给下官处置,下官定然会对他晓明朝廷恩义,湘军规矩,让他rì后忠心为湘军效力!”

    胡林翼见左宗棠收服了李观鱼,不再干涉李续宾处置太平俘兵的事情,便点点头,伸手召左宗棠到近前,对他说道:“我瞧这个人江湖习xìng太重,始终不肯轻易服从朝廷教化,倒是和造反作乱的太平贼寇有些天xìng不谋而合,此乃朝廷大忌!这人武功高强,不同一般,用之恰到好处就对咱们湘军有利,用之不慎就会反而对咱们湘军有害,你可要谨慎小心了。”

    左宗棠点头道:“下官自然晓得,请大人放心!”

    李续宾虽然在旁还不肯罢休,可是见到左宗棠将李观鱼再次招降收服,胡林翼又答应不再追究先前的冒犯之罪,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在一旁暗自含恨不语,暂且作罢。

    左宗棠对方百诚道:“你将他先带到军营一处地方暂时看押,不得怠慢了!”

    因为李观鱼得罪了李续宾,左宗棠将他交给其他人看押不太放心,便让自己的亲信属下方百诚带人先将他在军营收押起来。

    方百诚得令便纵马来到李观鱼面前,翻身下马对他轻声道:“观鱼兄,咱们还是先听从左大人吩咐,你跟我走一道吧。”

    李观鱼已经放弃抵抗,站在那里没说什么,方百诚瞧了一下他,走过去将他的宝剑收起来,他知道这柄宝剑是李观鱼身边珍物,便先替对方收下了妥善保留,然后带兵准备押解李观鱼而去。

    这时,李观鱼转过头瞧向远处被押跪在地的那二千多名太平军俘虏,这些人现在还被李续宾人马押着,因为自己先前和李续宾争斗才缓得一线生机,此时他不能违抗左宗棠之命收剑罢手,再也无法干涉李续宾如何处置这些人,只怕所有太平俘兵在李续宾的手下还是最终难逃一死,想到这里,不禁心底有些难受。纵然他一身不凡武艺想凭借长剑从湘兵手下挽回这些人xìng命,只可惜现实情形相阻,实在无可奈何,徒然一阵悲叹,他禁不住仰头一声嘿嘿长笑,转头向前大踏步走去,再也不去瞧身后的太平俘兵。

    方百诚见他当先离去,立即上马一挥手喝令手下清兵道:“跟过去!”便领兵跟在他后面。

    左宗棠站在原地瞧着,面sè沉凝,一阵默然不语。

    李观鱼被方百诚领兵带到一处军帐暂且收押,外面有不少军兵把守,因为这次是左宗棠下令,他虽然被湘军关押起来却和上次被韦俊关押在太平军监牢的情形大不相同,除了在军帐内不能轻易走出之外其余和正常一样,左宗棠留在他的军帐外面足有上百名士兵层层把守,瞧样子不像在看押犯人,倒是像在保护李观鱼。

    左宗棠关押他的时间很短,不过一rì时间之后便伸手掀开门帘来到,他一进来,便哈哈一笑道:“观鱼兄,之前迫不得已将你暂时收押在这里,左某心中实在有些过意不去,现在特意过来瞧瞧你!”

    哪知道,呆在军帐内的李观鱼瞧见他先是静然不语,接着一拱手道:“左大人好。”话语平淡,不见如何起伏波动。

    “嗯?”左宗棠看见他的神sè,不由眼神微动,先前脸上的笑意停顿,稍稍踌躇了一下又接着迈步走了过去,坐在附近视向他,过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你现在还为之前的事情在心中计较,是不是?”

    李观鱼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开口道:“左大人,不知那些太平军俘兵最后怎么处置了?”

    左宗棠听了他的问话,面sè沉凝,过了半响,才道:“李续宾为防止这些投降的太平俘兵rì后有叛变隐患非要将这二千多人处死,他是军中大将,胡林翼大人又没有提出反对,我独自无法力撑,最后只得按照他的决定做了。”李观鱼虽然早料到这个结局,可还是眼神一动,有些黯然,这些太平俘兵转瞬间就统统丧命在湘军屠刀下,情景无法去想,过了一会儿,轻声一笑,“倒也不错,死即便死,一了百了,嘿嘿。”他接连笑了几下,不再说什么。

    左宗棠盯视向他,“你定然心里埋怨我在一旁袖手旁观不肯救这些人,太过冷酷无情,是不是?”

    “大人既然尽力了,又何须责怪自己。”

    左宗棠一笑,缓缓道:“我瞧你说的不是心里话,你若是对我不满就尽管说出来,你对我说话又有什么好隐瞒的?”

    李观鱼听了,瞧向他,“左大人,当初咱们两人在凉亭内叙话畅谈,好一番意气风发,令人难忘,那时候你曾经对我说过的话,现在还记得吗?”

    “我自然记得。”左宗棠紧跟说道。

    “那时候大人说话气势昂然,说你有一番追求抱负,若是有朝一rì身居高位的时候定要扭转朝纲,重整官吏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人钦佩,当时我就是深为敬佩大人的这股胸怀豪气才甘心拜服,可是现在我却觉得大人和你当初说的话不一样,嘴上说一套,实际却做另一套,当初你说的话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

    “哦,那你觉得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左宗棠问道。

    “大人为何要反问我?”

    左宗棠说道:“有时候,真假不能看表面,对人说的假话就是真话,真话就是假话,要瞧你如何看了。”

    李观鱼听他说得有意思,一笑,“既然左大人这么说,我想先问你一句,你领兵和太平军打仗到底是为了满清朝廷,还是为了这天下的平民大众百姓?”

    “你这话倒是问得太大,我一时难以回答。”

    左宗棠略一低头思虑,抬起头,对他道:“你是想听我说客套实话,还是现实虚话?”

    李观鱼有些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左宗棠一笑,说道:“若是客套实话是为了朝廷效力,若是现实虚话是为了天下百姓。”

    他说完,见李观鱼还是不明白,又接着道:“我在湘军领兵打仗,努力多年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前进,做官也如人之一生,全部在于争取努力,不进则退,话语虽然客套却是大实话。不过若是等到有朝一rì剿灭贼寇,但是天下百姓不能真正平定安抚,朝廷早晚还有一天要大难临头!”



………【第四十二章 高欢制侯景 庄生梦蝴蝶(三)】………

    ()    “只有四方归服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解决如今困局。对我来说,所谓的王图霸业和仕途道路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平民百姓的头上,只可惜这个目标太过遥远漫长,和前面的两相比较起来虽然也是实话却听起来像是虚话,不如叫现实虚话。”

    左宗棠这番话说的直接对他没有掩饰,他虽然带领湘军倾力和太平军交战不过却并不认为只要剿灭了太平天国,大清王朝就能安然无忧,相反清朝还存在不少问题,最关键的就是真正解决关乎国家之根本的百姓民生,只有做到稳定民生,国富民强才能长治久安,江山永存,否则清廷就算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也仍然会大难临头,后果堪忧。www.zhuixiaoshuo.com

    这人虽然主要目的在于镇压起义却并未只顾死保维护满清统治,也同样瞧出了目前清廷统治的弊端,对当今时局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左宗棠不是一般人,他和曾国藩这类汉人官员虽然和满清统治者共同联手镇压太平军,在对太平天国的杀戮流血中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仕途道路,不过相比较落后保守的满清贵族有很大的不同。

    满清贵族仇视农民起义又畏惧抵触外来的影响,可是曾左这类人虽然力主镇压起义却在对待西方外来东西的态度上比较开明积极,他们前期在镇压太平军的同时不断吸收引进国外欧美列强枪炮器械发展出近代军事工业,后期随着权势逐步扩大又发展到民用工业,扩展至全国范围,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创功不可没。

    这一派势力被称为洋务派官员,也是新势力派官员,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人物都是从镇压太平天国起身发家,曾国藩和左宗棠都在其中,更包括后来的李鸿章。这群汉人官员从镇压太平天国起身,最后却逐渐发展到比太平天国更强大的势力,他们前期镇压了起义表面维护了大清王朝统治,不过后期他们在清廷统治的框架下却大力发展洋务加速中国近代化,反而加快了清廷的覆灭速度,也许加速灭亡清朝统治的速度和推动力更超过太平天国甚多。

    引进西方影响,推动洋务改革的曾国藩等人和发动太平天国起义的洪秀全等人不同,在他们身上既有谨慎深刻难以改变的保守,又有敢于改革横扫一切的气势,他们遵循在既定的框架之内,似乎又想突破这个框架,他们既信仰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又似乎有些质疑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传统。

    从书生到官僚,从科举到仕途,从理想中的之乎者也到现实中的争斗杀戮,从当初的山野青涩少年郎到最后权倾天下的朝堂官僚,这群人都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未来究竟是开始还是结束都已经不再重要,所有的功过任凭后人随意去评价罢了。

    李观鱼坐在那里良久思虑,有些不语。

    左宗棠瞧向他:“你刚才问我,我说过的话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可是,有时候,真话和假话连我自己都分不清楚,如何轻易回答你?现实道路总与想象不同,我出身山野布衣当初不过一个平凡读书士子,虽有一腔赤诚报国之心也只怕身不由主,这世上有许多事情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身不关己,只能高高挂起,我能在李续宾面前保住你就已经不错,其余的再也多管不了。要怪也只能怪我这人能力不周,只盼你不要因此以为我这人薄情寡义,冷血铁心。”

    李观鱼眼神一动,缓缓道:“左大人,自古轻易不杀战俘,这般轻易转眼间就除掉数千人xìng命,如同宰鸡屠狗,还是未免太残酷了。”

    左宗棠见他还有些介意,微微一笑,对他道:“湘军本来就是为了对付太平贼军才组建,自古以来两军打仗犹如生死搏斗,胜者只能有一,败者只能任由对方宰割,哪来那么多的怜悯之事?如果你还觉得我的话说得不对,你不是熟读历史吗,有个故事我倒想跟你说说,南北朝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高欢,你可知道?”

    李观鱼不知他为何提这个,点头,“这人是南北朝东魏的建立者,后来的北齐王朝也是在他的基业上创建的,也算个乱世豪雄。”

    左宗棠点头道:“不错,高欢这人虽然是汉人,可是由于出身北魏的北方六镇,其实早已鲜卑化,鲜卑名叫贺六浑。高欢青年时期正逢北魏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他在混战中趁势崛起凭借手下的鲜卑骑兵击败强敌,建立东魏,大有一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