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妈摇摇头,“下午的时候我们问过了,小区里的人都不知道是谁家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外面跑进来的。”
黄晓英说,“说不定是哪家人养的,看生病了,就把它放外面了。小猴子真是可怜!”
沈妈都笑了,“晓英就是有想象力。”
事实证明,黄晓英不但有想象力,搞怪的能力也不差,这会又想着给小猴子辨别雌雄,结果这小猴子是只母猴子。
沈箮和黄晓英又讨论了一阵子,最后还是把它的名字给定了下来,“就叫萌萌吧!”
黄晓英还提议说,“也别去找她的主人了,你们明天回去的时候就把萌萌带回家去养,这样我也可以经常看到她。”
沈箮皱着眉头说,“说不定这小猴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呢!”
“这好办,对小区的人就说送到动物园去了。”黄晓英脑筋转得倒是非常快。
沈箮询问方信的意见,方信是没什么意见,怎样都可以。
正好沈箮也被黄晓英说得有些心动,将萌萌放养在农村,绝对比在动物园或者收容站来得好。而且萌萌喜欢吃西瓜,水果以及新鲜的蔬菜,这些家里都不缺,肯定饿不着她的。
沈妈做饭的时候也招呼黄晓英说,“晓英,晚上就在家里吃饭吧!”
黄晓英一点也不客气,她反正都蹭饭蹭习惯了,“好嘞,阿姨真好,正巧我爸妈他们晚上不在家里吃饭。”
沈妈就喜欢她这性子,沈箮的朋友不多,黄晓英生性活泼,正好弥补沈箮有些内向的性子,这不,黄晓英又撺掇着沈箮给小猴子洗澡呢!
方信依旧找沈爸下棋,他的棋力虽然和沈爸相差很大,但进步相当快,最起码,不会在沈爸面前犯同样的错误,也不会被沈爸杀得那么惨。
这让沈爸相当满意,毕竟,差距太大没什么意思,人总要有进步才是好事,也说明方信这人还是比较积极上进的。
由于第二天方信和沈箮就要回农村去了,心疼女儿的沈爸沈妈下午的时候又去超市采购了不少东西回来,当晚的夜宴也相当丰盛,大家吃得也相当尽兴。
沈爸沈妈也和方信两人说好了,等国庆的时候,他们会去实地看看,方信和沈箮心底都明白,这也算是最后的考察,只要过关的话,两人的关系就可以正式确定下来,说不定到时候就得商量订婚或者结婚的事情了。
………【第140章 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黄晓英和方信就开车过来接沈箮和小猴子萌萌。然后她也不开车了,把车交给沈箮来开,还美其名曰让她多练习练习,免得手生。她自己则去逗萌萌玩,萌萌是只懒猴,性子并不活泼,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睡觉,而黄晓英的恶趣味则是喜欢看她睡眼惺忪的模样,说她这时候的模样最萌。
沈箮笑她是在虐待动物,惹来黄晓英一阵无辜的抗议,说她不懂欣赏。
沈箮开车比较平稳,方信也在旁边学学,一路轻松欢快回家。
听到车的声音后,家里的狗狗大花就欢快地摇着尾巴扑腾着跑了过来,随后就跟着面包车跑。等几个人下车的时候,大花的尾巴更是摇个不停,在方信他们身边转来转去。
黄晓英呵呵直笑,“几天不见,大花也想我们了。”
等她把小猴子抱出来的时候,大花却冲着小猴子汪汪叫了起来。
方信连忙喝住大花敲了敲它的脑袋,并指着小猴子对大花说道,“以后不许欺负萌萌!”
大花望了望方信,又看了看黄晓英抱着的小猴子,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叫声渐渐小了下去。方信可不希望小猴子的到来让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提前打个预防针总是好的,这大花这只原来的土狗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通人性。
看黄晓英抱了只小猴子回来,方妈也觉得颇为惊异,黄晓英便叽里呱啦地向她解说这只猴子的来历,还说她乖巧得很,就爱睡觉,而且非常好养,平时有什么东西就吃什么。
既然是沈箮他们决定下来的事情,方妈也就不去操那么多心在,只笑笑说随她们的意思,她还要忙着准备午饭,要招待建筑工人们吃午饭。
现在方信家里主要忙碌的事情还是修建楼房的事情,这趟中秋下雨加休假,使得工程停了好几天,方信他们回家这天正是继续开工的日子。之前停工的日子,方爸方妈也是让他和沈箮在江城多玩上一阵子。
沈箮回家,把东西放好后就去了菇房。不在家的这些天,她还真有些担心菇房里的羊肚菌,这可是他们的心血,也是开启未来幸福生活的关键,容不得半点的闪失。
好在方爸方妈平时看他们照顾得多,一条一款又都列出来的,加上他们之前也有培育双孢菇的经历,照顾几天菇房也没出什么问题。
不过沈箮并没有就此放松,依旧仔细检查着一项项参数,尽量做到恒温恒湿度,在没资金购买高精密的恒温空调时,就只有通过人工手段来控制。
值得庆幸的是,就种植羊肚菌而言,前面取得的成绩还是相当斐然的。
而黄晓英将小猴子萌萌安置下来之后,就帮着方妈做饭,之后又自告奋勇去稻田里捞鱼回来。这块稻田仿佛一个聚宝盆一样,里面的鱼儿总能满足方信家的需求,甚至像她这样又吃又拿,还是能源源不断地供应。
黄晓英也惊讶地发现,养鱼的稻田里,那些被割掉的水稻,几乎每株都又重新长出了不少青翠欲滴的秧苗来,农大毕业的她自然知道这是再生稻。由于这块地的肥力比较好,这么多鱼儿的粪便的滋养让里面的营养充足,如果时间足够阳光也充足的话,这些再生稻也能为方信家增加不少的水稻产量。
同样是方信家的两块上下稻田,从这些再生稻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来,这块养鱼的稻田里的水稻情况要好得多。再环顾四周,那些没有水的稻田里,很多都没能生出再生稻来,更别说将来有什么收获了。
“看来这稻田养鱼的项目还真是不错。”黄晓英自言自语地说,不过她最开心的,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新鲜鱼肉吃。这样子养出来的鱼特别鲜美,不像那些激素和饲料养大的鱼,肚子里都是黑膘,鱼肉吃起来也比较腐。黄晓英的嘴巴算得上是相当挑剔的了,平时也跟着父母吃了不少的好东西,但论起鱼肉来,也只有方信家养的鱼吃起来最美味,也最过瘾。
光会吃不会做也是不行的,黄晓英对做鱼也很有研究,根本不用方妈前来帮忙,一个人就可以动手将鱼炮制出来。
倒是方信家的小猫,黄晓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直没给它取名字,就叫它小猫。全身大部分是黑色皮毛,四肢和脚垫部分有些白毛。据方妈说,这小猫已经活了十多岁了,都快成精了。起初黄晓英来的时候,这小猫往往一见她们的面就嗖的一声消失了,随着黄晓英和沈箮在家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小猫见到她们也不再畏惧。
这不,闻到鱼味的小猫跑了过来,蹲在黄晓英身边,喵喵直叫。黄晓英是个爱作怪的人,这会就叫小猫的名字,开始逗起小猫来。她也知道这小猫比较奇怪,平时吃饱了的时候,别人叫它它都不怎么爱搭理,只有方妈叫它名字时,它才会喵喵叫上两声,就连方信为了表现,叫它的名字小猫也经常性地不搭理他,那是黄晓英最爱看到的场景。
而现在黄晓英正在剖鱼,手里拿着对小猫有着致命诱惑的鱼的时候,每叫它一声,它都会喵喵叫上两声,黄晓英也没太过难为她,把鱼鳃赏给了它吃。
等小猫吃得心满意足,再堂屋里遇上小猫,黄晓英再叫它的名字时候,小猫就不再搭理她,更别提喵喵叫着卖萌了,这让黄晓英不得不感叹,“果然,天大地大,还是食物的诱惑最大,这小猫也真是绝了。”
沈箮从菇房出来,正好听见她的话,她当下不由得笑了,“我说晓英你也真是的,和一只猫咪叫什么劲。”
黄晓英呵呵笑,“我也就是有些感概罢了,感觉这是动物的天性,和人的天性差不多。”
沈箮笑她,“切,越说你还越来劲了。”
“对了,沈箮你去稻田看看,里面的再生稻情况相当不错呢!我估计着养鱼那块稻田你们应该可以再收个千把斤的水稻,到时候分我一些。”
………【第121章 全家总动员】………
第121章全家总动员
方妈她们也把准备好的食物茶水等带了出去,免得来回拿东西的话浪费时间。(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家里不缺吃的,不管是充饥的还是解口渴的都有,这趟出门,方妈让方信挑了西瓜白地瓜出去,自己家里烧的老鹰茶也装了一大壶出去,打谷子的时候正是天气热的时候,补充水分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花小猫两个家伙也闹腾得很,相互追逐着向地里进发。
虽然在家里就可以看到这边的田,可方信他们还是走了差不多十分钟时间才到田里。
之前就把水放光了的,田里也很干燥,更不会陷脚。
方信和方爸之前就清理出很大一片空间来,这时候全家人到战场后,也不愁找不到地方放东西。
大花和小猫到地头后,就各自追逐目标跑开玩,打过谷子的田里,稻草上,就有不少的蝗虫螳螂之类的,够两家伙玩的了。
方爸拉着牛在最后面,方信他们几个就先割水稻,沈箮之前在农大念书的时候,就曾下乡去观摩过别人收水稻。不过农大的试验田选择的都是好田,收割水稻也是采取机械化。但她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每逢秋收时节也常去地里玩,对此还是有相当经验的。
最没经验的当属黄晓英了,不过她人聪明,这割水稻也不是什么太高难度的技术活,只需要跟着方信方妈他们有样学样就行。这时候最考验的还是耐力和意志,割上几把水稻谁都没问题,难的是一整天都割水稻,难免不会出什么差错。
知道她们都是新手,方妈也没忘记提醒她们,镰刀的一定要拿好,刀口要朝下,要不然很容易割到手。
沈箮和黄晓英都点头说好,谁都不想受伤。
两个女孩子虽然手脚灵活,但使镰刀割起水稻来明显比不过方信和方妈,方信这家伙更是冲得快,一转眼就抛开她们。
方妈倒是担心他割得太快会把手伤着,让他悠着点,时间还长着。
黄晓英就笑他简直是人形马达,马力全开简直无可阻挡。
方信把她这话当成是最好的赞美,速度也没停下来,沈箮她们能到地里帮忙就算不错的,可不能要求太多。
方爸把牛拴在河边,又到田里捆了两个稻草过去喂它,这边河里也牛也可以泡澡,桥下的水凼就行,有些深度牛躺下之后能淹没身体的绝大部分,但肯定不如大堰塘水深,平时就没拉这里来,但这时候也就将就了。
这条河方信他们小时候常来捞鱼摸螃蟹玩,但都没什么太大的大鱼,方信长大后就再没来捞过鱼,这次长期住在家里,稻田里又养了鱼,根本就用不着来捞小鱼吃。
方爸过来割了会水稻,看差不多之后,便招呼方信过去打谷子。
方信这才停下来,还回头对黄晓英她们说,“你们可得加油啊,别等我们追到跟前没把子可打。”
方妈就笑骂他,“你们别听他满嘴瞎扯,慢慢来就好,割水稻哪能快得过打谷子的。”
黄晓英回头看了看,她们这时候也割出老远一段距离了,她还有些不敢相信,方信两个人能追得上她们的步伐。但听方妈这么说,她也不敢确定,也就聪明地没说什么尽管放马过来的豪言壮语。
方信看她学乖了,也是暗自好笑。
然后,黄晓英就不时回头看看,只见方爸方信两人就像机器人一样,抱起她们割好放在旁边的水稻把子,然后一人一下敲打在半桶架子上,打完之后将稻草丢在旁边,又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她就对沈箮说,“看他们的样子还真好玩,要不然我们等下也去试试”
沈箮就笑,“要试你去试,可别拉上我,我更宁愿割水稻。”
“喂,你们能不能把水稻把子放均匀一点,别一把大一把小的,”两人正说话间,方信却开始挑毛病了。
“知道啦没看后面的把子就好多了吗?”黄晓英回答着说,最初的时候她老是忘记,有的把子放的水稻多,有的放得少,这给打谷子的人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一直弯着腰割水稻很容易腰酸背疼,黄晓英就不时停下来,扭扭脖子,揉揉不太纤细的腰。
方信他们打谷子的速度却是非常稳定的,也越追越近,眼看过不久就要追上落在最后的黄晓英,方妈连忙过来帮忙。
黄晓英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方妈却相当宽容,她也知道,黄晓英肯下地来帮忙,已经非常难得。反正方妈也不指望她和沈箮两人能割太多的水稻,能割一些就少些而已。
尽管有方妈帮忙,方爸和方信还是很快追了过来,两人力气都不小,拉着半桶赶过来更有气势。
但在追上方妈她们几个人之前,方信和方爸就停了下来,说是打满一挑了,要先装着挑回家晒在地坝里。这时候露水还没干,尽管方信挑了两担箩篼过来,但那是大家都回家的时候准备的。这时候打下来的谷子,摊在地坝里容易晒干些。
方信也让她们先休息一会,喝口水,吃点东西啥的。
黄晓英巴不得如此,方妈和沈箮也停歇下来,割了这么阵水稻后,是该放松休息一会。
黄晓英也才松了一口气,还好没让他们真的没谷子打。她还能对方信开玩笑,“你这打谷机器人的干活还蛮好玩的嘛”
方信就笑,“嗯嗯,非常好玩,就是后遗症不小。我之前打谷子之后,打到后面手腕酸软得很,回家后端一瓢水都端不起来。”
黄晓英问他,“那你现在就不酸软了?”
“现在吃得好营养充沛,又回家锻炼了这么大半年,估计问题不大。”方信颇为唏嘘地说,“那时候常年吃学校食堂,没啥营养,只求不饿着肚子就成,个子也长不高。等我们以后有小孩了,一定不能让他吃学校食堂。”
黄晓英嘿嘿笑着打趣沈箮,“那你们得努力了”
方信喝了口老鹰茶之后,就挑着满满的一挑谷子回家,还说先割着,等他回来再开打。
方妈他们自然不会真等他,他们估计着方信这一来一回起码得半个小时功夫。
但方信这家伙真是让人惊叹,挑着水稻也能步履如飞,比之前几个人一起走过来的时候还要快。
回家把水稻摊开晒好,方信又赶着去地里,他虽然没跑,但和别人跑的速度都差不多。
他到田里的时候,黄晓英才刚刚休息好,还没割上几把水稻呢看他这么快回来了,黄晓英就奇怪地问他,“我说方师兄你不是把谷子倒田里了吧,这么快就回来了。”
“也不看看我是谁……”方信嘿嘿笑,她们这边还没割多少水稻把子呢
方信也没歇着,操起镰刀就是刷刷地一阵好割,正想说去打谷子的时候,方妈却叫他继续割水稻,说她去打好了。
方信就不解地说,“打谷子要费劲一些吧,还是我来打好了……”
方妈就笑,“你让我活动一下不行啊”
“得,你说了算!”方信大汗,也不知道是方妈想照顾他还是怎样。反正不管是打谷子还是割谷子都很辛苦,一直干同样的活怎么都不轻松。
不过割水稻貌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