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笑,并用行动回答了她,将那褐色的拐拐状模样的东西放进嘴里,“看你认得不认得咯”
沈箮也觉得很好奇,疑惑着问方信,“你摘的这是什么东西”
“没吃过吧,这东西叫鸡爪梨,特别好吃。”方信说着就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两人。
黄晓英伸手摘了些放进嘴里,吃起来甜甜的,别有一番味道,“这东西味道不错,吃的这部分是果实吗?”
“哈哈,不是果实,而是吃膨大的茎部的说。这时候山里的鸡爪梨才叫多,可惜我们现在没时间进山,就只能在附近摘些来解解馋。”
沈箮尝了尝也说道,“原来这叫鸡爪梨啊,我想起来了,记得小时候好像有吃过,那时候是学校外面有人卖的,我们去买来吃的。”
方信笑着说,“也有很多别名的吧,什么万寿果,万字梨什么的,反正我们看它长得像鸡爪就叫它鸡爪梨了咯”
“好吃,再给我一些”黄晓英这贪嘴的家伙却嫌那一串不够,伸手又抢了一串,还真别说,这东西越吃越有味道。
黄晓英正吃得井井有味的时候,沈箮突然指着玻璃缸说,“别吃了,快看,马上就要婚飞了。”
方信这家伙就嘿嘿直笑,”养了这么久,是该收获的时候了“
黄晓英对他的行为表示鄙视,但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跟着她们一起,进行围捕白蚁的行动。
这些婚飞的白蚁不同于瞎子一样的工蚁或者是兵蚁,它们都有翅膀,都能飞,而且性成熟了,婚飞出去后,两两配对就可以重新开始建立一个新居,发展出一窝新的白蚁来。
等白蚁巢里面长着翅膀的白蚁飞出来之后,方信他们就迅速拉拢了口袋,大部分白蚁就都落在了袋子里,但后面的白蚁却还是源源不绝地飞出来,钻进方信他们布下的罗网之中。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很多漏网之鱼,两只白蚁躲在一起,挖洞产卵再孵化后,就可以重新组成一窝白蚁王国。
要在屋子里进行的话,这些白蚁就会飞到屋子里面,躲在木头或者地下,要让它们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的话,那就会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家里的家具都会被毁掉。所以,养殖白蚁的危险性还是相当高的。
当然,目前方信他们做的相当不错,这一下也网罗了绝大部分的白蚁。
方信还对黄晓英说,“你那爱尝鲜,要不要试试这白蚁的味道如何?”
黄晓英却不上当,反而说道,“只要你肯先吃,我绝对跟着你一起吃。”
方信就笑,“这可是你说的……”
黄晓英不甘示弱,“是我说的又怎么啦,你敢吃吗?”
“我还真敢吃……”方信心想他要是作弊的话,完全可以像前些日子喝假酒一样,人家看他是将酒喝进嘴里了,其实却是被他倒入了空间之中。这时候用来对付黄晓英的话,有点胜之不武,所以,方信还是决定算了,放她一马。
沈箮就在旁边笑,“你们俩别闹了看下里面长翅膀的白蚁出来完了没,别等到我们搬回家之后,它们才飞出来,那可就惨了。”
方信仔细观察一阵,看到的都是白白嫩嫩的白蚁,长翅膀的倒是一个都没看见。
又等了会,几个人这才收拾起东西回家,装着白蚁的口袋也被黄晓英捏得紧紧的,如果不是知道里面装着白蚁的话,光看她的表情,方信肯定会认为她拿的是好吃的东西。
方信和沈箮把玻璃缸搬回家,把玻璃缸搁置好后。沈箮又往里面扔了些树叶,浇了点水,沈箮也对方信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了,说不定得两个月,也说不定永远不会出菇,哎我还是有些想当然啊”
“我对老婆有信心,肯定会长出伞把菇来的,我可是非常期望尝到伞把菇的味道,又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吃到了。”方信则给她鼓励打气。
沈箮却没被他麻痹,理智地分析说,“对比起羊肚菌和竹荪来,这伞把菇就显得非常鸡肋了啊,亏得我当初还想把它当做主要的事业来做。”
方信微笑着搂过她说,“老婆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已经攻克了羊肚菌这样的世界难题。一开始选定的目标就绝对正确,除非是真正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神人。”
沈箮呵呵笑。
黄晓英则拿这些白蚁喂鸡,家里养的这些鸡也真灵活得很,有些白蚁还想振翅飞起来,甚至有的已经飞在半空中,但都家里这些鸡啄下来吃掉了。事实上,即便在自然界,这些白蚁婚飞的时候,能存活下来的也是极少数。像蜻蜓啊,麻雀啊,都比较喜欢吃这些婚飞的白蚁,因为白蚁的营养特别好,也有大胆的人吃白蚁,泡白蚁酒喝的。
可即便知道如此,黄晓英还是不敢去尝试吃,她还是缺乏勇气
………【第129章】………
第129章
把玻璃缸弄回家后,又和沈箮在菇房里说了会话,方信就去修房子那边看看有没什么需要帮忙的。(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这时候施工场地的搅拌机正努力工作着,这搅拌机**所接的电线还是之前方信特意拉过来的。
要说这事情方信也一直在琢磨,由于考虑着将来用电量将会大大增加,光有个稳压器肯定是满足不了需要。方信便去镇上的供电局问情况,却意外地发现供电局的副局长是他的初中同学刘高峰,此番老同学见面,说起过往的事情,自然别有一番味道。
那时候刘高峰和镇上的其他男孩子一样,比较跳脱飞扬,调皮捣蛋的事情没少干,上课上自习说话啊迟到早退什么的都属于稀松平常的事情。方信那时候个子矮小胆子也小,但因为成绩好所以被赶鸭子上架做了班长,根本就管不了他们那伙人。方信也就没想着去管他们,倒是另外的女副班长女冯春凡经常管教他们,这些家伙也真是会折腾人,经常把人家气哭。
方信就拉着刘高峰去镇上吃比较有特色的兔子肉,等方信后面说起家里用电的事情后,刘高峰就让他自己重新拉条线回家就是。
好在方信家距离村上的变压器并不远,要不然即便有供电局这边同意,他也没办法提高电压。
方信就买了最粗的电线,直接牵了回家,这一来和稳压器配合着使用,将来再开上几台空调问题也不大。这时候应付搅拌机之类的机器根本就没什么问题。
方爸一直在施工现场,监管着项目的进行,同时也帮着做一些事情。
现在还请了好几个本队上的人来做小工,负责挑运碎石河沙以及打杂干力气活之类的事情。这时候农闲,方云成他们又没什么专业的技术,正好过来做小工挣钱,在方信家修房子这边每天能拿上五十块钱。
方信过去找事做的时候,方爸也说起后天大后天建筑队不会过来的时候,方信还有些诧异,这边房屋还没开始建几天,刚把地基建好,正弄钢筋水泥搞框架结构,怎么就要停工了。
当初为了保证质量,方爸还特意从县城找的专业施工队来施工。
方爸是石匠,主要负责房子的地基建设,但这些年来,他看着修建的房子不知道有多少,哪些掺了假做成了豆腐渣,哪些房子质量好,作假的方法有哪些他都清楚得很。自己家的房子,肯定不能光图着省钱,得修建得结实牢固,起码要管个几十年才行,所以他也盯得比较紧。
方爸看他糊涂的样子,提醒他说,“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怎样,马上就是中秋,大家都要回家过节。再说了,明天把水泥碎石浇灌下去之后,也得一两天功夫才会进行后面的工作。”
“中秋到了啊,我这日子过得都有些迷糊了。”方信傻笑,他还是没改过来性子,一般算日子还是算的阳历,方爸他们倒是首先按着阴历来计算日子。
中秋节好啊,月圆风景好,是合家团聚的好时光,又有好东西吃。小时候方信帮着家里打过谷子,累得不行的时候就盼着这时候,农村不兴吃月饼,都是打糍粑吃。
一般中秋节的时候,这年的稻谷都已经晒干,可以吃上新米。而家家户户每年都会种上一些糯稻,用来推粑粑吃,什么糍粑黄粑白米粑,都要用糯米来做。因为方信爱吃糯米,家里今年种的糯稻也不少,收了五百来斤,绝对够他吃了。
等天黑下来收工回家的时候,方信就问沈箮中秋节的时候,要不要回家一趟,“你来这边也有两个多月了吧,外面工作的人都放假,你也该放假回家看看爸妈。”
“这边不是走不开吗?”沈箮回答他说。
方信笑着说,“没你想得那么严重,哪会走不开。建筑队后面两天要停工。正好小龙那边有事,我也要去趟江城,处理些事情。”
“那菇房里的竹荪怎么办,正好这几天出菇呢”沈箮担心地说,她一心记挂着她的蘑菇
方信就说,“交给爸妈他们就好,家里以前种过双孢菇的,之前他们不是也帮着摘过竹荪和羊肚菌吗?这会采摘竹荪晾晒烘干竹荪还难不倒他们。”
方妈听了后说是这些蘑菇他们能采收好,方妈也劝她回家看看,要不然,指不定未来的亲家会怎么说他们。
黄晓英也嘿嘿笑,说这次回江城不会再是她一个人无聊的旅途,她还笑方信这是急着要上门拜访丈母娘。
沈箮伸手挠她,逗得黄晓英咯咯直笑。
黄晓英笑沈箮舍不得,还说中秋这边也需要团聚。
方妈就笑,“我们不是天天都在一起,还差这个中秋节?”
沈箮也就笑着答应下来,她也知道,一直藏着掖着也不是个办法,尽管之前她就和沈爸沈妈摊了牌的。这次羊肚菌的丰收,也让她和方信有了十足的底气。沈箮也常对方信说,看来还是兜里有钱底气才足,要不然还真有些虚。
方信就笑,贫贱夫妻百事哀,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方妈接着又说起他们要带哪些东西去江城,这次去也是方信第一次上门,东西什么的自然得准备好,用方**话来说,就是再多也不嫌多。
沈箮倒没那么多讲究,但沈妈沈爸他们却不一定,不管怎么着,多带些东西去总是好的。
黄晓英也嘻嘻笑着出主意,还说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沈爸沈妈也不会难为方信。
沈箮顿时瞪了她一眼,说得她爸妈跟什么似的。
黄晓英却嘻嘻笑着不在乎,还自告奋勇说明天去地里摘菜,说沈爸沈妈他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方信他们种出来的番茄。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番茄放在冰箱里的话,能比其他蔬菜保存得长一段时间。沈妈她们吃番茄吃得最久,但却一点都不嫌厌烦,反而越吃越爱吃。
蜂蜜这次就不用带了,这段时间外面的花源少,大家看方信也没割多少蜜。之前方信给他们送过去的蜂蜜还有很多,吃到明年春天都不成问题。
这样一来的话,能拿得出手东西就不多了。
蔬菜瓜果多摘些是不用说的,家里种的西瓜也特别受沈爸沈妈欢迎。
方信就说新打出来的香米糯米可以装个百十斤过去,反正黄晓英这边有车,装起来不费事。
黄晓英说不错,她又建议让方信多抓几条鱼带过去,“上次我带到江城的时候,这些鱼还都活蹦乱跳的呢”
方信就笑,“看来这些稻田里的鱼儿们野性十足啊多捉些过去都没问题,繁殖速度快,这边大鱼儿还没吃完小鱼儿就能补充好。”
听他说起小鱼儿,沈箮顿时想起李小娃的儿子小鱼儿之前憨态可掬的样子,她就学着方雪的语气说道,“小鱼儿喜欢吃鱼,不是跟猪八戒喜欢吃猪肉一样……”
大家都笑,方妈还说,“小鱼儿还真是喜欢吃鱼,都来我们这买过好几回鱼了。有两次我听蔡莲说还是他自做主张的。”
这场景沈箮也见到过,除了小鱼儿家,其他人家里打谷子的时候,大都过来买几条鱼回去招待打谷子的人。这吃鱼比吃猪肉可要便宜好多,而且味道比猪肉好得多,放在饭桌上的时候大家都喜欢。
黄晓英就在旁边插嘴说,“要能把当初买鱼苗的钱赚回来就好啦我问下,方师兄当初买鱼苗花了多少钱?”
方信就说忘记了,总之没太多。
方妈他们也没追究太多,就算放下去的时候是半斤重的鱼儿,这样的投入也绝对划算。现在家里等于有了源源不断的鱼可以随时吃,还能卖钱送礼,一两千块钱的投入都可以接受。
而且正如方信所说的,这些鱼儿野性十足,不仅生命力顽强,吃起来味道更是特别鲜美,尝过的人都知道。但方妈沈箮她们都认为是没喂饲料天然成长的缘故,根本就没想到是方信往其中加入了空间水的缘故,也能让它们活着运送到江城。
方信心底自然清楚得很,但他怎么都不会讲出来。
之后方妈又说方信他们不是种了蘑菇吗,给他们送些过去。
方信说不错,反正这回种出来的羊肚菌很多,给几斤沈爸沈妈他们都没问题。
沈箮虽然没说什么,但却琢磨着这羊肚菌是用来卖钱的,给家里带些过去尝尝鲜就行,拿太多也没什么意思。真说味道营养什么的特别好,还是外国人理解得深。反正这次种出来的羊肚菌都要一并带到江城去,倒用不着特别准备。
正商量着的时候,方信猛地说道,“差点忘记了,到中秋不是要吃糍粑吗?我们打些糍粑带过去吧,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
黄晓英顿时拍手称好,她在江城的时候,也喜欢吃外面的小糍粑,早餐的时候,还经常点炸糍粑块吃,那些糍粑的味道远远不如自己做的糍粑好吃。
方妈就说晚上把糯米泡上,明天早上起来蒸,不能真等到后天中秋在弄,方信他们那天就该出发去江城了。
方信也对欢喜的黄晓英说道,“打糍粑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要怎么打?”黄晓英问他。
方信说,“抡起糍粑锤锤打就是,主要将蒸熟的糯米打碎,然后粘在一起。可不能像外面卖的糍粑那样,里面的糯米还的一颗一颗的。”
“我这身板还是算了吧,方师兄,这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你来得了”黄晓英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听方信的话她就知道这活肯定不轻松,要将所有的糯米都碾碎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最起码的,力气小了可不行,没点耐力更是不行。
沈箮也笑着说,“看她的样子也不像打糍粑的人,啃糍粑锤锤倒是非常合适。”
方信笑,“看沈箮多疼你,这啃糍粑锤锤可是个好事,啃了晚上睡觉不磨牙……”
黄晓英拿眼神鄙视方信两人,“我晚上睡觉本来就不磨牙。”
她随后又问方妈,是不是真有这说法,方妈笑着说是,不过方妈也说了。其实更多时候,还是为了不浪费,所有让小孩子们去将糍粑锤锤上的糍粑啃干净的。
方妈又说等下弄些黄豆来炒着,然后磨成粉,伴着糍粑吃起来味道更好。
黄晓英就笑着说她去推磨,家里的石磨到底没扔掉,被方信和方爸两个大力士搬方信表姐家的阶檐上搁着。
家里的石臼也没扔掉,也被方信滚着弄到表姐家这边放着,这些古老但却很实用东西至今仍旧发挥着它们的余热。
这不,弄糍粑吃的时候就都派上用场了。
方信表姐家早就断电了,方信他们没住那边也就没想着将电表什么的装上,晚上乌七八黑的看不见,就只好明天早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