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主要吃凉粉稀饭,当然,肉之类的自然也不缺,经过这一上午的折腾,体力也都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吃过东西之后,休息片刻,大家又继续出去战斗。
这时候外面太阳正大,几个小孩子也都不出门了,方妈和沈箮还顶着太阳,在外面翻晒稻谷,黄晓英则在家里生火做饭。先前帮着翻晒稻谷就弄得她头昏眼花,得休息一阵子才行。
到中午两点多的时候,在外面打谷子,挥汗如雨方信他们这才回家吃午饭。
回家歇息的时候,大家也议论起方信家今年稻田的丰收来,大家都是老手,明显看得出来,方信家今年的水稻明显比其他人家里的好得多。方云成还问他们种的什么品种,说是明年也种这样的品种。方信如实相告,看虽然都很累了,但讨论起这丰收的事情来,心底却都是快乐的。
他也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老歌,高枫的《丰收歌》,正好契合他们现在的心情。
“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心甘情愿为它献所有。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祝愿年年岁岁把它留。”
………【第124章】………
第124章
方信他们这桌在堂屋里开饭,男人们聊庄稼谈收获,午后可以休息几个小时,方爸就劝着他们喝酒,这时候喝着啤酒确实很爽,特别消暑。(顶点小说手打小说)方云利几兄弟更是闹腾得厉害,一个个都自说自话,和这个拼酒那个拼酒的,颇有些梁山好汉的风范,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方雪黄晓英她们这妇女儿童桌则在饭厅,她们要斯文得多,但都开了啤酒给大家喝,小孩子也不例外,大人们都在,不允许他们喝太多。
席间,大家都对方妈她们做出来的这些美味菜肴赞不绝口,小鱼儿更是连声称赞说他们家做的鱼特别好吃。
方雪就笑他,“小鱼儿爱吃鱼,不是跟猪八戒爱吃猪肉一样……”
她奶奶胡一珍就笑骂她个小丫头口无遮拦乱讲话,小鱼儿却是专心吃鱼,不怎在意她的话。
小鱼儿的妈妈,李小娃的老婆蔡莲就问黄晓英,“你们家养的鱼都不小,好像是今年栽秧前才放下去的吧”
正吃饭的黄晓英微微愣了愣脸蛋一热,自己什么时候成他们家人了,好在方妈刚好端菜过来,笑着回答蔡莲说,“现在这些鱼差不多有两斤多重的样子,都是方信那臭小子急功近利,着急想吃鱼,上千条鱼放下去时都有半斤多重。”
蔡莲笑着说,“我就说说嘛,你们家这鱼怎么长得比堰塘里的鱼还要快。”
“稻田里的鱼能吃的东西比较多,草啊虫啊,方师兄还经常拿草料喂着,比堰塘里的鱼长得快一点也不奇怪。”黄晓英这才接话说,她对稻田养鱼还是有一些研究的,跟着沈箮方信耳濡目染多了嘛同时,她也澄清自己,别被人家误会了才好。
蔡莲便问她,“我们对养鱼没什么经验,也可以在稻田里养鱼吗?”
黄晓英当下便充大拿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稻田一定要选好,田要大,水要深而且要常年储水,里面还要挖一些深沟深坑把整块稻田连起来。下鱼苗之前消毒干净,如果养得不多的话,倒不用往里面放草料,像方师兄他们这样养得多的话,就要经常喂些草料。具体的可以参考他们这稻田,天气热的时候,搭上几个凉棚。平时也要多注意一下,不要让鸭子进去,有什么病虫害的话也要及时防治。”
她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把人家蔡莲都快砸晕了,这里面的讲究也很多,感叹着说,“还是需要相当的技术啊”
黄晓英笑着说,“其实还好,前面准备工作做好了能省下不少事情。像方师兄他们,现在就等着吃鱼就好。如果你们要养的话,到时候可以从他们这里拿鱼苗,我这些天看稻田里的鱼苗可真不少。”
“到时候看吧”蔡莲这时候倒有些犹豫起来,虽然家里孩子喜欢吃,可他们没太多这精力去折腾。黄晓英说得倒是轻巧,可谁知道自己养起来的时候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黄晓英自然不会强求,倒是几个小孩子都颇有兴致地听着,他们自然希望家里也能像他们这样养些鱼,那样就可以经常吃鱼了。
但大人们有他们自己的思量,大家或多或少都观摩过方信弄来养鱼的稻田,他管理得确实不错,他们不敢确定能不能做到他这水平。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吃鱼,蔡莲就说,“过两天我们家打谷子的时候,来这边捉几条鱼,也不用上街去买,倒是方便多了。”
黄晓英就笑着说,“稻田里鱼还很多,又不不停地补充小鱼,过年的时候都可以不用上街买鱼。稻田里的鱼抓起来方便,又没加激素饲料什么的,吃着也放心。”
蔡莲就说方信这是抢他大伯堰塘生意,大家都笑了。现在大家都不笨,当然是谁家的鱼营养好吃就买谁家的。
胡一珍则说他们稻田的水稻长得相当不错,虽然稻田里被方信挖了很多深坑深沟,能种植的水稻也比平常少了十分之一,但看那水稻的穗子都结得满满的,估计着今年比种普通水稻还要打得多。
“他们种的这是香米,味道比较好。因为鱼儿可以吃虫,还有鱼粪可以肥田,都没打什么肥料农药的。”黄晓英则边吃饭边普及稻田养鱼的好处,她同时也说了,如果真弄起来的话,应该比种普通水稻要划算一些。
这些事情大家都看在眼前,等他们将这稻田里的水稻全部收回家,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但这其中也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回避的,那就是这稻田收割起来极其不方便。
既不能把水全部放干,也不能把水稻把子搁在田里,得一把把抱到外面才行,这一来就相当麻烦。黄晓英估计这两亩地的话,方信一家集体出动,起码得干上两天才行。
方信这家伙心又大,养了两亩地的鱼,平常人家家里的水田也就这点面积,自然不敢都拿来冒险,倒是可以弄个几分田来试试。
她们吃饭聊天的时候,方妈和沈箮还在不停上菜,黄晓英之前也想帮忙的,被她们赶来吃饭,说是她们两人就足够。本来方妈是想沈箮也先去吃饭的,可沈箮就是不肯,她现在还不饿,也不想光让方妈一个人忙活。
胡一珍则招呼方妈她们,“幺婶,别去弄了,有这么多菜,桌子都快堆不下了。你们也赶紧来吃饭吧”
“没啥菜了,就还有最后的番茄蛋花汤。”方妈说着又往里面厨房里去。
在饭厅里,就能闻到厨房里的香味,这番茄蛋花汤端上桌之后,尤其受小孩子们欢迎,一个舞刀弄叉的,又少不得惹来大人们的笑骂声。
方妈和沈箮两人这才上桌吃饭,黄晓英就笑着说厨师们最辛苦,最后才吃饭。
方信没喝多少酒,只顾着吃饭吃菜,他很快就放下碗筷,提前离席,“大家慢些吃”
反正有方爸陪着他们,方信也不怕失礼。
而且他也是有正事要做,要去外面翻晒打回家的稻谷。
算上昨天打回家的稻谷,一共收了六千来斤稻谷回来,光这翻晒都不是个轻松的活,但还得有人去干才行,方信作为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这点辛苦活是该他干的。
………【第125章】………
第125章
吃过午饭后,妇女们都赶着回家喂猪,几乎每家每户都喂了猪的,这时候家里的猪应该饿得直叫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男人们有在方信家休息的,也有跟着回去看家里情况的。
方爸也出来帮着方信翻晒稻谷,得趁着现在阳光充足,早点将稻谷晒干。一下打了这么多稻谷回来,专门一个人不停地翻晒都不够。
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回家喂猪休息一会的人又都回来了,黄晓英抱来西瓜切着大家吃过之后,就又出发去稻田里打谷子。
临出发前,大人们还特意嘱咐小孩子们不要跟着出去,上午的时候,就给他们送水送西瓜的那会功夫,这些家伙就净添乱。
胡一珍和蔡莲还特意嘱咐方雪姐妹和小鱼儿姐弟,让他们帮着收下稻谷,这么多稻谷想全部收到一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了这些小孩子们帮忙,倒是能快上不少。
方雪他们自然点头答应,方雪还嚷嚷着说她们上午也干得好好的,大家就都笑了。
方妈沈箮她们也勤快地翻晒着稻谷,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很多水泥马路的稻谷就晒不到太阳了,黄晓英就组织小孩子们把散晒在马路上的稻谷扫在一起。他们力气小,但身子灵活,扫稻谷这事还是能干的。
不待孩子王黄晓英多说,他们就各自划了界限,帮着收拢稻谷。
出门的时候方信他们就将茶水西瓜一并带了回去,倒用不着他们小孩子再去胡乱折腾。下午的时间比较少,大家也就没怎么浪费,努力往家里收稻谷。
这天的战果也相当辉煌,到天黑下来之前,十三个人打了大概五亩半的水稻回家,方信家的水稻收了一大半回家。就还有养鱼的两亩稻田,秧田,以及些零碎的小田,糯稻也种在这些小田里的。
方爸他们说起来的时候,方信也暗自总结着打得这么快有好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大家都很卖力,没人偷懒;二来用李小娃的车拉稻谷,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稻谷很熟敲不了几下就全部下来了,方信自己也融入其中,割起水稻来也可以一个顶俩。
方妈沈箮黄晓英几个人都没出门,却都忙得团团转,下午的稻谷打回家,还得先弄开把多的隐草捞出来再说。
晚上的饭菜弄得也相当丰盛,还是以肉为主食,腊肉香肠更是不缺。方信去山里捡回来的杂菌和木耳也都弄上桌,这时候吃起来也格外美味。
炒蚕豆花生米猪耳朵这样的下酒菜也不少,劳累了一天,第二天又没什么大事要做,大家也都敞开了喝酒。
方信给方爸泡的那些药酒很受大家欢迎,用方云明的话来说就是,“这酒够劲道”
“好喝的就多喝一些……”方爸如是说,然后又劝酒,倒是方云利几兄弟,不用方爸劝,他们自个就喝上了,还开玩笑划拳啥的,搞得很是热闹。
方信就想这酒桌文化倒真是源远流长,他酒量一般,不过有空间可以作弊,喝多少也没问题。但大家都没去灌他,也算逃过一劫。
席间,方云明他们也问起方信家修房子的事情,方爸就说等稻谷打完之后就开始建,到时候还要请大家多帮忙。
大家都满口答应下来,都知道方爸方**为人,绝对不会亏待他们。到时候他们修房子的时候帮着添砖递瓦,挣点小钱还是可以的,农村里挣钱的渠道不多,像人家修房造屋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经常能遇到的事情。
所谓的帮忙并不是帮干忙,什么报酬都不要,能免费帮你一天就算关系相当到位的了。
吃饱喝足之后,方爸方妈也赶紧拿钱出来,本来是打算今天他们帮着打谷子给钱的,但他们都不肯接,推来让去弄得跟打架一样。
方爸方妈对此倒是有心理准备,不过这个态度肯定要表明一下的,要让人家自由选择。
方妈就笑着对他们说,“到时候你们家里打谷子的时候叫我们一声就是。”
大家都呵呵笑着说好,然后又笑着说到时候要把时间商量好,免得撞车。
可事实上,真等到大家都打谷子的时候,几乎都集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也不过前后几天而已。
方信家三个劳力,倒也能应付得过来,沈箮就算了,看她文文弱弱的样子就知道不行。
在农村里,这样的方式也经常可以见到,用方**话来说,就是还活路。大家相互帮忙,你帮我打一天谷子,我帮你打一天谷子,这样就不用额外花钱请人,机器也可以免了。付出也就是生活费而已,但这并不算什么,不管给人家打谷子还是给自己打谷子,总是要吃饭的,还得吃得好才行。
所以,总体来说,这种相互帮忙的方式还是相当普遍和流行的。
方爸方妈都是厚道人,也都知道这人情是最不好还的。
不过他们也不担心,反正债多不用愁,到时候修房子欠的人情债怕是会更多。
吃过晚饭后,大家也各自散去,尤其像方云明李小娃他们这样全家出动的,要回家看屋,这时候社会风气并不太好,小偷小摸的家伙还有那么些。
最忙碌的时候过去后,方信他们这才来得及洗澡冲凉。
各自忙活一阵之后,方信他们这才清闲下来,躺地坝里的竹凉板上休息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过了。
乘凉,看星星,聊天,方信也关心地问沈箮她们俩累着了没,并说之后就没这样辛苦了。
沈箮笑着说,“还好,蛮充实的生活,这才是收获季节应该有的节奏。”
黄晓英也嘿嘿笑着说比下地割水稻好多了。
方信就笑,“看来昨天上午割水稻已经给你留下了心理阴影了。”
黄晓英就笑着扯其他的,问他们打算怎么还活路。
方信就说,“有人叫就全家出动去帮忙呗当然,沈箮是要留在家里打理家务事的。”
黄晓英问,“这样一来会不会很亏的?”
“你想太多了,还了多少人情啥的,大家都记在心底的。这会他一个人来帮忙一天,我们三个人帮他打一天谷子,到我们修房子的时候,他也会多帮两天忙的。而且,今天来帮忙的都是和家里关系比较好的。”方信简单解释着说。
黄晓英这才明白过来,这样的关系是城市里居民很少遇到的。
又聊了会之后,方信就让她们早点休息,还说她们明天可以睡个大懒觉。
两女孩子都笑,沈箮看方信自己不动身,就问他晚上睡哪?
方信说他晚上睡马路,黄晓英自然不信。
可方信说的是实情,这几千斤粮食堆在外面家里人都不放心,得有个人守着才行。除了方信外,方爸也在地坝里睡觉,连着大花也提高了警惕。
好在晚上没什么状况发生,方信也在空间里好好休息一场。
第二天,方爸方妈让方信他们在家里休息,他们则去将昨天打下来的稻草捆好。
为什么不叫方信去也是有原因的,之前方信做什么都还好,唯独捆这稻草,他老是笨手笨脚的,怎么教都不会。方妈他们还笑骂方信是朽木不可雕,勉强捆出来的稻草也不像样子,一拉就散了,方妈他们因此也在捆稻草的时候将他自动屏蔽掉。
他既然不会捆稻草,就留家里晒稻谷好了,反正晒稻谷也需要一个大劳力。得不时翻晒,捞隐草,筛隐草,换了手劲小的沈箮她们来,还真不能坚持多久。
黄晓英和沈箮出去摘菜的时候,看方爸方妈正在稻田里捆稻草,看着还蛮好玩的,黄晓英就拉着沈箮前去凑热闹,想学着捆稻草。
方妈也认真教她们,结果两人闹得跟方信之前的结局一样,真的用捆了。
黄晓英还不停嚷嚷着说多看几遍就会了,可一个又一个稻草下来,也没锻炼出她的水平来。不是没压好就是拉不好,最后她干脆胡乱捆上了事。
黄晓英只得颓然放弃,反观方爸方妈他们,熟练地用手指按住稻草,一绕一拉,一个稻草就捆好了,然后将稻草一撒,立在田里,等着太阳晒干。
在田里帮不上什么忙,外面太阳也大,两姑娘就安心地摘了菜回家。
方信家的稻谷成熟得最早,收回家晒了三天,好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