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知道学孔融让梨。”方信夸她,“这夏天又多了样水果吃。”
方雪两姐妹点头表示同意,方雪也悄悄对她姐姐方梅说,回家的时候,去掏她们家的地瓜。
把几个大白地瓜在田边洗干净后,沈箮将其放进方信的背篓里,“你吃最大的,自己背着走。”
方信还在路边顺手摘了几根黄瓜放进背篓里,沈箮就笑他,“这好像不是你家的黄瓜吧”
这些天下来,她也把方信家有哪些地给弄明白了。
方信则回答说,“方雪家的。”
没一会就进了山,刚下了雨,地上的枯枝树叶水分还没干。活泼过头的方雪却还是和先前一样欢快,蹦跳着向前行进,岂料踩在树叶上时脚下一滑,根本没什么预兆,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这一下把她给摔懵了,后面的方信沈箮几人更是来不及反应,更别说伸手扶住她。
方信最快反应过来,快步上前扶起她来,还笑着说,“方雪你真客气啊,进山还行礼。”
方雪这才闹明白发生什么事情,好在她这一跤摔得不算狠,也没太多疼痛的感觉,小脸上还笑得出来。
方梅和沈箮连忙上前问候她,连大花也跑回来查看情况。
“等下大家小心一些……”方信也提醒她们说,其实有了方雪这样的教训,她们想不小心都难。
方雪她们进山主要是想采蘑菇,摔跤的阴影很快就消失无踪,又欢笑着到处找蘑菇。
方信跟着她们沿路找了一阵蘑菇,夏日的雨后山里的蘑菇冒出来不少,大都是杂菌,但味道也都非常鲜美。
到砍树的地方,方信就放下东西,**自己的活,让她们三个自己去找蘑菇。并嘱咐她们要呆在一起,不要走得太远,有什么事情马上回头,有事手机联系。不过山里手机信号不好,有些地方根本打不通。
沈箮跟着进山的次数也不少了,对周围的地形还算熟悉,方信对她的最低要求是,不能迷路,不能指望两个小姑娘。当然,还有大花在,不管在山里怎么转,它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不过它喜欢到处乱跑。
方信砍的树都是之前方爸选好的,有了油锯之后,方信砍树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周围没人,放倒就是。
但在这之前,他还是先选好树木倒向的方向,然后用绳子绑在要砍的树上,另一端则在选好的方向的树木或者竹子上固定住。
等用油锯锯得差不多之后,再往绑绳子的方向用力推,推不倒的话,再换斧子来砍。
要是砍倒的树把自己给压住,那就糗大了,小心点总是没错的。
把柏树放倒后,方信又用斧子和柴刀将树的枝丫个剔干净。
柏树用途很广,除了木材可以用来做家具外,这柏树枝丫可以用来熏腊肉,烧成的灰可以用来做鬼豆腐以及做皮蛋。
但方信这时候不可能杀猪烘腊肉,想到这腊肉,方信倒想起做个晚上看黄晓英弄那个宣传帖子的事情。
在她贴了方信家里养的几头大肥猪之后,引发的讨论也不少,有些人不相信不用饲料喂养的猪能长得这么快,方信家猪这半年功夫就长到两百斤了。这速度比寻常的家养猪要快不少,但这速度比起用饲料喂养的来还是差了不少,饲料喂养的三四个月就可以到两三百斤。就有人怀疑说是他们家的猪喂了少量的饲料,黄晓英自然是极力反驳,后面又让沈箮拍了好些猪的情况。
猪圈很整洁,猪也健康好动,争着吃食的情况以及想冲出猪圈的情景更是屡见不鲜,和饲料喂养的都站不起的猪差距相当明显。黄晓英连喂的什么都贴了上去,外面打的野猪草、红薯藤、萝卜,以及潲水,主食还是玉米羹。
当然,方信真正喂的东西是空间里产出的萝卜和白菜,这东西不值钱,方信就偷偷用来喂猪牛以及鱼。
家里猪养得多的好处很明显,猪粪也多,这可都是农家肥料,方信家用来浇地,而且浇很勤快。这样一来,地里的庄稼高产品质高,也更有说服力。
你要说地里什么肥料都不施,光种下去浇浇水就能种出高产的有机食品来,傻瓜也知道不对劲。
所谓有图有真相,当即就有有很多人留言,要求订购腊肉和香肠。
这倒是方信没想过的,黄晓英却很兴奋地说,这倒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途径。反正方信家六头猪,自己吃肯定吃不掉的,最后还是要卖掉一些的。她连价格都定好了,腊肉香肠都是每斤四十元,这价格绝对不算低,但也高不到哪里去,超市的腊肉还要三十来块钱一斤呢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要定腊肉香肠,这也让她真正意识到做这生意大有可为。
除了柏树外,方信又砍了几棵杉树。
这时候,沈箮和方雪两姐妹带着吐着舌头喘气的大花转了过来。
一过来,方雪就唧唧喳喳地说,“大花很给力,帮着我们找到很多蘑菇。”小孩子最善于模仿学习,这些网络用语没几天就学会了。
她们的战绩确实很不错,沈箮采了满满一大篮子蘑菇,两个小姑娘的篮子和背篓也快装满了,有些红菇,其余都是些杂菌,但吃起来味道都不会差。
吃过白地瓜和黄瓜,方雪还分了她的地瓜给功臣大花吃,几个女孩子又恢复了战斗力。看方信还要砍几棵树,就说再去转转。
方信给她们一个小时时间,让她们快去快回,结果半个小时功夫,她们就跑了回来,还得意洋洋地向他炫耀,原来,她们又收获了一窝伞把菇。
………【第九十四章 麦粑】………
第九十四章麦粑
这窝伞把菇也把方雪两姊妹的最后的力气耗尽,两人兴奋是兴奋,可就是往家里走的时候,迈不开步子,以踩死蚂蚁的速度前进。(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方信就帮着她们把蘑菇背着走,两个小姑娘空手走路,方雪这小丫头就又重新活蹦乱跳起来,还不时在路边摘些野花,说是用来编花环。
方信就唱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方雪方梅也笑着唱了起来,两姐妹的嗓子不错,清脆悦耳。有些稚气,但沈箮听在耳里,却感觉特别的欢乐。
出山之前一行人还休息了一阵子,方雪当真给方信编了个花环套头上,说是给他遮阳,方信推辞不得,几个女孩子却一致同意给他戴。
沈箮还笑说要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把个方信囧得不行。
不过这顶花环来得还真及时,出了山,几个人就感受到了夏日正午太阳的威力,身边热烘烘的不说,晒得头发都是热的。
方雪这才后悔起来把花环给了方信,可晒着也不是办法啊,她就地取材,摘了几片大南瓜叶顶头上。方梅和沈箮有样学样,摘了南瓜叶顶头上,同时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方信就笑她们这一行这都成游击队了。
游击队员们快步到达方雪家时,一行人也松了口大气。
胡一珍招呼方信和沈箮两人吃过午饭再回去,两人笑着谢过她,但没多停留,把方雪她们俩摘的蘑菇放下后,就径直回家。
到家时方妈已经将绿豆稀饭熬好,盛在碗里,放在桌子上凉着。看方信他们回来了,方妈就挂上铁锅准备做菜。
方信看灶台上发好的面团,顿时就乐了,问方妈说,“今天中午煎麦粑吃啊?”
沈箮感觉很奇怪,揉好的面粉应该用来蒸馒头才对啊不过她看这面粉揉得比较稀,要做馒头的话,估计还得加面粉才行。
可方妈却点了点头,说马上就煎,看他们采了很多蘑菇回来,便叫方信先去把蘑菇洗出来,新鲜蘑菇味道最鲜美。
沈箮过去帮着生火也想看个究竟,方信则去洗伞把菇,这窝伞把菇他们和方雪方梅对半分着吃。别看这些蘑菇新鲜的时候很大一堆,真正晒干后却没多少斤两,不指望着卖钱,也就随便分着吃。
沈箮拿火钳加火,方妈也就可以专心弄她的麦粑。她把面粉又揉了一遍,家里没种小麦,面粉是从集市上买的,以前自家种了麦子,打出来的面粉质量也不好。
等铁锅烧热后,方妈叫沈箮倒入菜籽油烧热,然后把油均匀地散在铁锅四周。
方妈这边就抓起一团揉好的稀面团往锅里放,方妈把面团弄得很稀,起初放进锅里的时候不成什么形状。但方妈技术熟练,直接用手在锅里的面团上压,将其压成薄薄的,这样更容易煎熟。当然,这形状就不用太过讲究了。
沈箮就看方妈接连往锅里放稀面团,然后用手将其压薄,煎了一会之后,方妈就叫沈箮用锅铲将这些面团逐个翻面。原本靠近锅底的一面这时候就变得凝固起来,煎得久一点的,上面还有了香喷喷的锅巴。
方妈如法炮制,将所有的稀面团都放进锅里压薄,最后翻来翻去全部煎熟。最后出来的就是热腾腾,香喷喷的麦粑了,之所以叫麦粑,是因为来源于麦子,倒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麦粑,也只是这边独特叫法而已。
沈箮看了后就说,“是比蒸馒头快多了”
方信笑道,“用油煎出来的啊,当然快,而且比馒头好吃一些。反正我喜欢吃家里做的麦粑,而不喜欢吃家里做的馒头。”
方妈瞥了他一眼,“自己家里做的馒头没放那么多东西,没外面卖的白,也没那甜,你当然不爱吃。”
“所以说,还是自己家里煎的麦粑吃着香。我最喜欢吃锅巴,尤其是那些细小的锅巴。”方信嘿嘿笑,倒不是说方妈手艺不好,方信自己来做也是一样,馒头总没外面卖的那么白那么甜,后面知道人家蒸馒头的时候都放硫磺以及糖精之类的化学调料后,他就不去想外面的馒头了。
“你也就这点出息”方妈笑骂道。
方信却丝毫不以为意,他这会正洗伞把菇,没机会偷嘴,便撺掇着沈箮去尝那些细小的锅巴。
在方**鼓励下,沈箮便拿筷子夹吃了些,果然如方信所说的那样,味道特别香脆。
方妈洗干净锅后又炒了个四季豆,方信把伞把菇洗好后,加点青椒,直接炒成一道鲜美的菜肴。
方妈还弄了个凉拌黄瓜,蒜姜葱花椒油辣椒都放上,再加点酸水,光闻味道就让人食欲大振。
再去坛子里抓点咸菜起来,摆上饭桌,然后就开饭了。
方爸在外面看建材中午不在家,这些菜足够几个人吃。
一上午在山里跑来跑去采蘑菇,沈箮肚子也饿了,方信做体力劳动消耗更大,这时候吃起方妈做的饭菜来尤其觉得香甜。
大热天喝稀饭正爽,但稀饭不经饿,便搭配着香喷喷的麦粑填肚子。还有几种美味可口的菜肴,这午饭吃起来就相当巴适。
方信还对沈箮说,他小时候最嘴馋方妈煎的麦粑,经常半下午的时候饿了就开碗柜找麦粑吃。没麦粑吃的时候,就喝稀饭,或者自己弄些凉拌黄瓜吃,那时候可以吃东西少,感觉什么都特别好吃。
午饭还没吃完,方信又寻思着晚上该吃点什么。现在家里基本能自给自足,倒不像去超市买菜,挑得眼花缭乱,也不知道吃什么好。
方妈就笑他说是贪吃鬼转世的,更难得是他一直保持着这个性。
沈箮说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她小时候也常翻腾着找东西吃,后面念大学的时候也和黄晓英一起品尝各处的美食。
方信才不怕方妈说他的缺点,很快就想到了另一种美食。说是准备动手自己生一些豆芽,这个夏天吃清热去火的绿豆芽最合适不过。用来清炒或者炒肉吃都可以,还可以用来做凉面的配料。
方信是说干就干的类型,吃过饭后,把蘑菇弄出去晒好后,便弄了些绿豆先用水泡着。
………【第九十五章 爆米花】………
第九十五章爆米花
方信准备等晚上绿豆微微泡涨之后,再转移到竹制的箩篼里去,然后把竹箩篼盖起来,豆芽生长阶段不能见阳光,要不然就变成豆苗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正午阳光刺人没什么事情好做,忙完这些后,方信和沈箮便去小睡了一会,要不怎么说夏日炎炎正好眠呢
起床后,方信就琢磨着先把地里的糯玉米全部收回来,和沈箮一说,她也表示赞同,这些糯玉米已经完全成熟,留在地里也没什么用处。
剩下的糯玉米已经不多,方信和沈箮一人背个背篓出去就足够。
出发前,方信还特意嘱咐沈箮穿上长袖衣服,要不然玉米叶子可不认人,掰玉米棒子的时候很容易把皮肤给割破,他也以身作则穿上长袖。
大花也摇着尾巴,屁颠屁颠地跟在两人身后,它最喜欢跟着方信往外面跑。
还有小猫,也喵喵叫着要跟着出去玩,因为糯玉米地就在附近,方信也就带着它一起出去玩。
到了地里,小猫和大花玩得就起劲了,大花基本是到处乱跑,欢快地扑腾着追逐着飞起来的蜻蜓、蝴蝶、蝗虫等动物。
小猫也乐坏了,到处去抓虫子,蛐蛐,蝗虫,螳螂都成为它的爪下之魂,不像大花只追逐着玩,小猫可以将其变为美味的食物。
地里庄稼长得好,惹来的蝗虫也不少。玉米地里方信没办法种食虫植物,成本太高,玉米秸秆太高,即便种了效果也不好。他也没太把蝗虫当回事,只要不是大规模的蝗虫,基本不会构成危害。除了小猫会抓蝗虫外,家里的土鸡才是消灭蝗虫的主力,每到这时节,家里的土鸡每天都会到地里去抓蝗虫吃,有时候还会飞来去啄。
方信小时候也常和去地里捉蝗虫来玩,那些长得很威武的大蝗虫更成为他们比拼的目标,把蝗虫脑袋拧掉它们还会动,最后往往弄得满手绿色,然后随便扔掉或者带回家喂鸡。尤其在收水稻的时候,更可以在田里赶起一群又一群的蝗虫。
收玉米的时候,沈箮开始为难起来,因为她看花了眼睛,左看右看,觉得这个可以用来留种,那个也可以。
要留种的糯玉米一般要留着玉米壳,用来挂着晒干。而弄回家去晒干吃的糯玉米的玉米壳大都留在玉米秸秆上,只把光溜溜地玉米棒子收回家就成。
“留种的话不用太多,既然都差不多,那就随便选一些好了。”方信轻描淡写的说道,他都不打算用这些糯玉米来留种,他准备拿空间里的糯玉米当种子,到时候偷梁换柱一下就成。
沈箮瞥了他一眼,“怎么能随便选呢留种的自然要选最好的,要不这样,我们把外面的玉米壳都先留着,回去再慢慢甄选。”
方信心说这不白费功夫折腾吗?不过这话他没说出来,表示同意她的说法。
但不管怎样,收玉米首先还是要把玉米给掰开,你要说掰一两个玉米那还好,几亩地的玉米全部一个个手动掰开,到后面手指都会痛。
收好满满一背篓玉米后,方信便先背回家去,沈箮则继续在地里掰玉米,让身子娇弱的她干重活蔽日背玉米回家这样的事情很不现实。但掰玉米其实也很辛苦,得冒着割花脸的危险。好在之前方妈他们就把很多玉米叶子弄下来喂牛,要不然还会更危险。
至于玉米秸秆,方信就没去动,现在家里不缺柴烧,就不像过去那样,掰好玉米后就全部放到在地里晒干,最后一捆捆弄回家当柴烧。
沈箮和方信两人分工合作,掰起这点糯玉米来倒是非常快,方信回地里时,沈箮就收得差不多了。大花和小猫还没玩够,方信他们就张罗着回家,也把两个小家伙带回家。
沈箮也很得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