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英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方英雄传-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这股子豪气发泄出来。不过赵勇说完那番话后,仔细看着他的眼睛和面孔,已然是看出来他的骄傲了。不过赵勇也是赞许他,寻常少年,听到这番赞赏,大概尾巴早就翘到填上了,这耶律楚材还能经得住他这顿夸,看来心性还是不错。不经意间,赵勇已然能考校别人的心性了。

    “呵呵,赵兄言重了。某只不过是托了家里人的福气,这才谋得这一官半职的。其他的都是虚名,都是别人夸赞的罢了,当不得真的。不过赵兄若是有什么事情,某若是能办到,那肯定会帮着赵兄办到的。哦,其实赵兄应该有那蒲鲜大人照应的,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

    此时厅堂中正在歌舞的歌姬们已然出了这大厅,奏乐的乐师们也是停了下来。

    “诸位,今日邀请诸位前来,并无别的事情,只是大家都彼此相熟,在下子侄耶律楚材又刚刚回京,请诸位前来,便是让小侄跟大家见上一面,以后小侄怕是要在京师中任职了,诸位与小侄怕是要做同僚了。以后多照应一番小侄便是。当然,今日最主要的,还是以吟诗作对为主。”

    耶律明安作为主人,自然是要起来说上一番的。此时大金贵人们举行宴会,竟然也是尊了汉人的礼节,一人一桌一餐盘,分案而食。耶律明安站起来这么一说,其他众人也都纷纷举杯,算是对耶律明安的回应了。

    “耶律兄多虑了,以楚材贤侄的才名,怕是中都城中没有人不知的。此番在外历练一年,回到这中都城,便是有些才学的人家,都要对楚材贤侄另眼相看的。当今天子正需楚材贤侄这样的英才来辅佐,耶律兄莫要担心,便是我等不说,陛下也是知道的。楚材贤侄乃当今俊杰,这中都城中又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呵呵,来来,诸位,让我等一同举杯,为我大金有这样的青年俊杰来干一杯。”

    跟着捧人的总是有的,耶律明安一说完,就有个士子模样的人站了起来,当众说了这么一通。虽然有些露骨,但众人之中并没有觉得这话不妥的,反倒是都对这人所说有所认同,不住的点头。

    赵勇看到这些,虽然面目上没什么表情,但心里也是暗叹,看来自己眼前这位耶律楚材,应该是真有贤名的了,想想当年他在中都城的茶馆中所闻,也是释然了。也许这些人对这耶律楚材认同的是那所谓的诗词歌赋吧,若是比这些,赵勇敢肯定,自己肯定是不是人家对手的。他自幼虽然在书院中进学,但他师傅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做主要的教给他,便是那两位在词作上颇有建树的老先生,也是没有刻意在这些方面强迫他。用他师傅的话来说,这诗词歌赋,对于治国,怕是半点用处也没有的。反倒是可以作为艺术,来感染人,陶冶人的情操。然而治国者并不需要这样的情操,治国者往往都是心智颇坚,且做事心狠手辣之辈。这一点,赵勇自己读了那么多的史书,也是悟到了的。

    所以此时赵勇对这些人的赞誉,也并不怎么在意。想来,此时的大宋,士子们之间,怕是也是如此了。这些读书人,读书读到最后,竟然都钻到这死胡同里了。秦汉之际,想来读书人是不会如此的了。

    赵勇想到这里,自觉不自觉的摇了摇头。此时,他已然没了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的心思了。大金的朝臣们,若是都如此,怕是那塞外的铁木真一打来,这大金国就要分崩离析了。

    他对于他师傅那句话还是很认同的。“一个民族的堕落,实际上是这个民族所谓精英们的堕落。”大金和大宋一样,精英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尚且如此,这个国家以后又会如何?(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联络
    赵勇走了,很是无趣的走了。就像几年前参加的那次什么诗会一般,这场宴会在他看来实在是索然无味。满大厅的士子们都在交口称赞耶律楚材,当然,还有的就是互相吹捧。对于眼下大金朝堂之上将要面临的问题,却是没有几个人说,也没有人重视那塞外的牧民。当然,这其中有个人例外,那就是被这些人夸赞的耶律楚材。可惜,他在成为宴会主角后,就没了心思在和赵勇说这草原上的事情了,而是在那些士子文人之间应付起来。

    他走的悄无声息,并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就连耶律明安,他都没有打扰,只是告诉下人,让他们转告一声。

    回了布庄,赵勇本打算收拾行囊回返辽东。当然,这次不再走陆路,而是到海河口那边走水路。他已经从老王掌柜的那里得知,他师傅麾下的船队,马上就要到那海河口了,来给布庄送货。

    不过刚回来不久,老王掌柜的就让伙计过来找他,说是河北张柔过来了。

    对于这张柔,赵勇一开始还真是没怎么当回事。当年他领着手下去南边山中打猎的时候,遇到的这个少年,现下已然和他一样的高了。当年赵勇结识此人,更多的是因为对方想要结识他。不过后来这家伙竟然和京师布庄中的老王掌柜拉上关系,这就让赵勇对他另眼相看了。

    当然,这事情倒不是那张柔主动,而是老王掌柜主动联络的,中间也是因为自己在内里。不过这家伙在拿到布匹后。能很快的就找到这发财的路子,就说明这家伙不简单。布庄往外发送的布匹。虽说质量上乘,但在大金这四境之内。并非你手里有好东西就能卖到好价钱的。做买卖不光手里要有货,还要有畅通的商业渠道,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赵勇当年在书院实习的时候学到的。眼下这大兴府的一介豪杰,也能把这买卖做的如此顺当,那就说明这个人还是有些本事的。

    既然有本事,赵勇自然是要重视的。他虽然并没有在自己的手下眼前言明自己的志向,但当初孟明可是跟他提过这事情的。何况那辛先生临死的时候,还期望他光复中原汉家江山,他总不会以大宋朝臣的身份来做这件事。只不过是眼下局势并不明朗。所以他并没有表明。但即便如此,他也想先拉拢一下这个张柔。

    当然,这张柔也是在刻意对赵勇示好,这大概是那老王掌柜的功劳了。让这张柔替布庄在河北各地建立分号,拓宽销售渠道,在对方获取利益的同时,点明是赵勇在其中起的作用,这就是把人情卖给赵勇了。正因为如此,这张柔才会在那山东杨老大过寿辰的时候。带着人和礼物前去。他应该是想给自己捧场了。

    其实不光是这河北张柔,就是山东密州那边的李全和李福兄弟俩,也是因为在运河那边拿了布庄的货,才和赵勇这边重新交好的。当初赵勇领着人去见那李福的时候。对方可并不如现下这般相信他。

    赵勇不知道老王掌柜为何卖这个人情给他,也许是他师傅在背后授意的,帮着他增添力量了。但既然人家如此亲近自己。那自己就要珍惜。以后若是真的和塞外的牧民们对上了,这河北和山东之地的各色人等。都可以是自己的臂助。现下联络一番,总不会错的。

    “张兄弟。你这又是送人来了?快来,屋里头坐,这大冷天,别站在外边说话。”

    赵勇迎了出去,院子里就看到张柔和他的一众手下。其中的一个手下,还是当年跟孟明挣猎物的那个弓箭手。

    张柔看到赵勇就上来寒暄,他的手下有几个人还挑着一些担子,不用看就知道是礼物。至于是什么礼物,那就不得而知了。也可能是易州那边的山货,亦或是别的什么稀奇物件,反正不会是平常货了。赵勇对于这个张柔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去年这家伙就给他送了这些东西。

    “没想到赵大哥也在中都,这次过来却是送人,但这礼物却真是送给赵大哥的,哦,大哥放心,老王掌柜的那边也有。”

    “嘿,你看你,咱们兄弟俩,还见这外,以后这东西可就别送了,老王掌柜的那边,你有心就送,我这边却是不需要。这棉布买卖,你能做起来,那也是因为你的本事在那里,给了别人,怕是早就叫大金的那些贵人给吞了。既然是兄弟,一块发财那就算不得什么。走走,先进屋去说。”

    “哎,大哥先请。”

    赵勇对于夸赞别人,还是很容易就会的。他与人相处,从来不去挑别人的毛病,而更多地是看到对方的优点。他知道,挑毛病只会让对方更加疏远自己,憎恨自己,那样于己不利。而夸赞对方,反而会获得对方的好感。这样对方就可以随时为己所用。这性子并非在那扬州城里跟那小宝所学,而是他在成为乞丐的时候,就悟到的一条道理。到了书院,因为这性子,他才让那魏平和韩毅跟他一条心的。

    眼下他觉着应该联络一番这张柔了,这种话自然是随口就说了出来。

    张柔毕竟还是一个年轻人,不似赵勇走南闯北经历过这么多,所以被赵勇这么一说,心情也是大好。他自己从易州大兴府那边过来,还寻思到底能不能见到这赵勇呢,心中很是捉摸不定。去年他就没见到,但他后来却是去了山东益都府你边一趟。那是因为这布庄的老王掌柜私下里跟他说了这棉布买卖能做起来的缘由。张柔少年时,本来就爱结交豪杰。眼下这和他同年的青年,不光是大金地方上的谋克,而且还给他介绍了买卖做,让他发财,这就是天大的恩情了。做人总要知恩图报的,张柔觉着逢年过节送点山货什么的,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所以他对于能不能见到赵勇很是急切。

    …………

    “张兄弟以为,这大金若是遭了强敌侵袭,会是个什么样子?”

    到了屋子里寒暄一番后,赵勇便直入主题。眼下他和这张柔在生意上已然很是熟悉,这张柔又想结交他,所以他就直接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吗,赵大哥这是考校我了,呵呵,这个我可真是说不好。不过以在下这几年观察,大金在河南河北各地,实力并不是很强。赵大哥可能不知道,今年河南黄河又泛滥了,死了好多人。若非如此,我这送人的买卖,也不会做的如此兴旺。大金内部积弊甚多,女真贵人又不思变革,现下还算凑合过,若是真有外力进入,怕是这中原各处便要分崩离析了。女真人自打进入中原后,就四处占有田地,占的还都是好地。大户人家对他们是个什么看法,赵大哥不用我讲你就该知道。若是此时大金被外敌侵袭,只要败上那么一两场,估计中原各地豪强就会揭竿而起。即便不是推翻金人,那也是为了自保。”

    张柔的分析显然很是在理,而且他也没有什么避讳。这让赵勇很是欣慰,看来这家伙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同时,赵勇也是感叹,这张柔看的,竟然比他在诗会上看的那些文人士子看的还远。这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了。这算是个有本事的人了,应该把他联合起来,最后最好的结局就是收为己用。赵勇听完张柔的一番分析后,已然下定了决心,要招揽这张柔了。

    “呵呵,张兄弟果然不愧是河北通。既然如此,那当哥哥的便也不再拐弯抹角。这天下若是真有变动,还希望张兄弟能跟哥哥联合在一起。你我隔海相望,互为攻守,至于之后,那就看你我运道了。”

    “这本就是应该的。哥哥你分润给了我那么大的买卖,若是张某还把赵大哥给忘了的话,怕是我这些手下都是不能答应的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章 早做准备
    十一月二十五,赵勇离开了中都。领着他的随从,往海河口那边而去。来的时候仅仅是随从加上骡马车队,走的时候便只有他自己和亲卫了,随从和车队却是走的陆路。

    当然,赵勇离开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没带,他要带走的,其实那张柔已然给他送到海边上了。张柔来中都,不单给老王掌柜的这边送来了人,还给赵勇这边也送来了人。这件事是双方之前就商量好的。光指望着那中都城里的麻子张,赵勇觉着还不够。那家伙除了会坑蒙拐骗,别的就不会了。人数少还凑合,但是他现下在辽东盖州南边又是弄了许多田地,需要的农人那就是更多了。而且他那边还建了许多工坊,也是需要手艺人的,所以对于人丁,他的需求一点也不比他师傅那边少。

    因为赵勇给张柔透露了蒙古人可能南下的消息,所以张柔也是赶紧回去提前准备。他就是地方上一个豪强,有点家丁什么的,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要是有兵丁,那让地方上的官员看到,总是不好说的。但即便如此,在赵勇的提醒下,张柔也回去行动起来。天下一旦动荡,朝廷遭殃,其实最遭殃的,却是那些最为底层的百姓。

    张柔本身虽然是地方上的豪强,但仍旧是个农人出身。自幼便习弓马,练武艺,此时听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马上回去做准备的。赵勇既然有了想收拢对方的心思了,自然是要给他一些好处的。他在辽东那边最不缺的便是战马,于是便让人给张柔这边送战马。当然,刀剑铠甲弓箭什么的也是送了一些。当然。这些东西到时候都是要秘密运输的。

    赵勇没有跟张柔要钱,只是送。这人情可就大了。当然,也是赵勇这些年做这买卖赚了许多银钱,所以他才送的起,不然,他真是做不得这种事。

    东西都不是白送的,赵勇虽然没说什么,但张柔此时已然有了归附赵勇的心思了。他并非什么官宦人家出身,只是地方上一个豪强,平素还要看着地方官的脸色。而现下赵勇可是头顶着大金的谋克的。不管多大点官,那总是官的。对于张柔的想法,赵勇还是不知道的。张柔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先手,就如同棋盘上下棋,先在远处做一个眼罢了。他现下主要的事情自然还是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赵勇在让张柔帮着他从河北各地搜集人丁,却是不知,有人此时做的比他还彻底,还全面。

    “老海兄弟。现下咱们的人手都是散了出去,这些人每日里都能带些人回来,不过我就是不明白,公子怎么就想要这么的人啊。福建那边对面的岛子咱们家虽然占了。但公子不是在大宋那边移了些人过去了吗,田地足够种的了,再从大金这边搜集人丁。怕是田地还要重新开吧。这都多少人了,打从春天开始。就一船船的往外边运。这些人,光吃粮可就是一大笔开销啊。”

    “哎。老张掌柜的,你也别问我,我就是执行公子的命令。公子让我干啥我干啥。而且现下你也看到了,咱们家在大金这边的各处商铺,这除了做买卖,那剩下的就是买人丁了。要是真让我说,公子这么做也没什么,反正那些大金的官员都被你们这些掌柜的收买了。弄几个人,实在是太过稀松平常了。他们这些当官的,平素哪天还不害死几个人,这一个月下来,大概就是不少。各处宗族里边,一天到晚也是会死人的,这些都正常。眼下又赶上这黄河决口了,这河南各处可都是遭灾遭的严重,咱们现下帮着他们去那海外,又分房子又分地的,那可是救了他们一命的。何况这一路上还得倒贴银子。公子把这些人弄回去,等让他们开好地,种上几年,粮食一收,到时候这本钱就回来了,再往后,他们打粮交税,公子那就是稳赚不赔了。反正那大琉球岛上田地有的是。左右不是浪费点时间来开荒。那些土人们真真是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