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君不是一般的兵士,作为国君,他当然见过类似的人物,甚至曾经有类似的人在晋国做过官,知道这些神仙般的存在一般都极其高傲,不会随便来自己这儿没事找事。再者他也想知道,这孔伋找来到底为了何事,会不会与自己的这个刚出生的儿子有关。
众侍卫赶着晋君的马车到了队伍前边,摆好防御阵势,晋君掀开车帘,走下车来,伸手一揖:“见过老神仙,不知老神仙降临此处,所为何事啊。”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晋烈公比谁都清楚,如今自己落难,身边也就这么些人,万万不能与这会飞的老家伙对阵,谁知道这老头还会不会别的什么法术,说不定一举手就能制住手下的这些普通士兵。还是笑脸相迎吧。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国君,再说与鲁国也没有仇怨,儒家也好象只是在各国游说治世之法,并没听说过会杀人。难道这老头是想借机游说以儒治晋?可晋国现在已经没落了啊。不管怎么说,笑脸相迎这老头就不能借机发飙了吧。
果然,孔伋态度很和气:“见过国君,我乃鲁国孔伋。我儒家圣人传下话来,说是国君的小公子天生灵根,与我儒家有缘。我来此处是想收小公子为弟子,将来小公子学而有成,也能报效晋国,还请晋君差人将小公子抱来一见。”
晋君一激灵,心说果然与自己这个小儿子有关,不仅如此,而且天生灵根,看来这是福而不是祸了。忙命人“去抱小公子来,让老神仙看看。”
就在这时,远方天空出现一片白云,攸忽间就到了队伍前方上空,上面居然站有一人。
此人大约四五十岁模样,留长须。人还未落下,话声已经传来,“且慢。”
这中年人也落在晋君面前,“我乃涵谷关尹喜,见过国君。”
尹喜?晋君心里头是大浪翻滚。
尹喜是二百多年前涵谷关关守,据传曾跟随老子学道,百年前就飞升成仙。
涵谷关离晋国并不远,晋君倒也是听说过尹喜的传说。忙拱手一揖,“原来是上仙驾到,有失远迎,我等乃逃难之人,能见到上仙一面实在是三生有幸。不知上仙到此所为何事?”心说,别是又为了我那个奇怪的儿子吧。
“你家小公子与我道家有缘。道尊今早显圣赐下话来,赐小公子名字叫“宇子”,命我来此代道尊收徒。”尹喜说完转身看着孔伋,“想不到子思先生也在这,晋国小公子与你儒门无缘,子思先生就不要多费心思了,还是请回鲁国吧。”
自从这尹喜出现,孔伋就在心里打鼓,来之前祖父孔丘现身交代,这个婴儿非比寻常,如入儒家,必将光大儒门,如不入儒家,恐怕将来会对儒门有大危害,还特别交代,此子出生时辰与儒门将来的中兴弟子犯冲,如不入儒门,恐将来儒门会有麻烦。
百家争斗二百多年,墨道儒法等家皆传天下,而儒家一直都难以大兴,为了将来的儒门中兴,今天也必须把此子带回去。
峡谷口,尹喜与孔伋离有两丈远,相对而立。
“呵呵,尹喜啊,你我道虽不同,不过也没什么过节。此子实与我儒家有缘,先圣降谕命我将此子带回儒门授业。你就不要掺乎了。小公子天生灵根,将来从我门学成,以儒术治世,必能光大晋国,重振晋国国威。你道家虽也有些手段,却并不适合于他。你还是回去静修吧。”孔伋最近刚刚领悟了中庸之道,创出中庸之术,施展开来,减灭一切外力法术,实力暴涨,已经接近天仙之境,在儒家被称为述圣。只须将中庸之道领悟彻底,他就能真正踏入天仙境界。面前的尹喜虽然百年前就已是地仙,但孔伋气定神闲,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让尹喜无功而回。
哼,居然让儒家先来一步,无怪道尊说有些阻碍,这儒家,居然想利用此子的天地之体来光大儒门,真是痴心妄想。尹喜心里想着,已经准备动武了。“呵呵,道尊早有预言会有小人从中作梗。果不其然。我劝你还是打消这念头吧。小公子天生道体,岂是你区区儒门能教导得了的。想你儒家,以仁义小道游说天下,数百年来,可曾有寸功?还妄图窃天下于已有,劫道体修儒功?还是快回你的鲁国去吧。”
“你,”孔伋大怒,儒家素以仁义教传天下,最忌讳的便是被人说成小人,“尹喜,别以为你百年前已是地仙,现在就能历害了,我倒想知道你现在有多高水平敢说如此大话。”
“哈哈哈哈,虽不是曾参,先杀了孔伋这小子也能出一口恶气。”一阵大笑突兀的传来,笑声未落,一个满身杀气的壮年将军已落到了队伍的前面。
这人,却是魏国叱咤风云的吴起将军。;
………【第三章将本魔,借杀炼体;不解仇,事出有因】………
半天之前……
夜半时分,魏国西河郡。
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整个的郡城,整个的西河都沉浸在睡眠之中。大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偶尔有几队士兵举着火把,迈着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在郡城的大街小巷巡逻。
郡城的中间,有着一座很大的府第,府第门口处有十来名士兵手持通明的火把站立,府第周围更是有着两队侍卫不停地来回巡逻。这,便是西河郡的郡守府。
“哈哈哈哈”,简洁而又带有肃杀气息的郡守府内,忽然传出一阵声振天地的大笑,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很远。
站岗和巡逻的士兵都一脸的惊诧,目视着郡守府中的某一个房间方向。
这西河郡本来是秦国之地,后来在吴起率领下,魏军与秦国连续进行几次大战,秦军一败涂地,这西河便也成了魏国的一郡,驻军有三十多万,由吴起任郡守兼驻军统帅。最近几年,秦魏两国休战养兵,西河郡也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年代。吴起不仅是一个作战勇猛的好将军,也是一个很有治世才能的郡守。短短几年,西河郡百姓乐业,商贸发展,士子能人更是辈出。
休战的几年间,吴起白天立木为信,cāo演军队,处置政务,每每是法令公平,政令清明,使得全郡的百姓对吴起都信任有加,均以吴起马首是瞻。而在晚上吴起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在自已的郡守府内努力修练。
吴起数十年以前便已渡过天劫,晋入人仙境界,前几年战争较多,更是rì夜勤加修炼,进展甚速,早已达到人仙顶峰。最近几年虽然是和平时代,进展颇为缓慢,但根基深厚,又加倍用功,却是终于有了突破。
平时吴起府内的仆从侍卫等人很少见到吴起,甚至都不知道吴起在不在府中,早已习惯了郡守府内每天的冷冷清清,今天忽听郡守大人发声大笑,声震全府,知道肯定有天大的喜事降临。虽然不知道大人因何大笑,但这些仆从侍卫等都是吴起的心腹之人,见主人高兴,也不由得全都兴奋起来。
郡守府一个房间内,燕颌虎目、面容冷竣的吴起将军盘坐在地,刀刻般的面庞上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三十年,三十年了。今天终于突破这一关口,功力数十倍的增长。我终于有能力报仇了。曾参老匹夫,本帅定要你生不如死。”
吴起出身平民,幼年曾遇名师西门路学剑,以剑入道,得以步入修仙之门,又机缘巧合,得到三千年前战神蚩尤的修炼功法,吴起凭着天纵之资自学成才,一rì千里,十几年间就初有小成。但吴起并没有从此隐居山林潜心修炼,一方面吴起不喜那种归隐的生活,静心无求,于山林追求长生,却羡慕当年战神赫赫雄姿,一心效蚩尤威镇天地。二来修炼蚩尤功法的元神需要于战争之中,纳战场上的无边戾气方成大成。于是他由卫国入鲁,谋求建功立业。
当时鲁国国力尚在中等之间。因是百家中的儒家圣人出身之地,也是儒家教化最为完全的诸候国,上至朝堂,下到村夫,都深受儒家的影响,可以说鲁国是儒门的大本营。孔圣弟子之中,便有数人在鲁国为官,曾参,就是其中之一。
其时,曾参早已经渡过天劫,成为人仙级别的高手。并且在鲁国也官至上大夫,为鲁国六卿之一,甚有权势。
吴起在鲁国时,竭力展示才能却无人能慧眼识珠。一次机缘巧合,当一群据说是强盗之人袭击曾参时,恰逢吴起正好在附近游玩。习剑行侠是吴起在随西门路学剑时的初衷,没有任何犹豫,吴起就先行击杀了几个强盗。曾参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出手。
事后言谈之间,曾参看他体型彪悍,深通兵法,又已经化出元神,有一定修仙基础,就效仿当年儒圣收子路之举,收吴起为徒,并推荐吴起在鲁国为将。
吴起修魔功,本与儒门不相两立,只是吴起此时修为尚浅,与大多数的修仙者并无多大差别,仓促之间,曾参却也没看出吴起居然修炼有蚩尤魔功。
吴起得曾参知遇之恩,十分感激,为鲁国打了数次胜仗,使鲁国声威一时无两,曾参也因此被鲁君庞幸有加。
有战场浓郁的杀伐之气支持,吴起的修为是一rì千里,进境神速。
某一天,曾参考察诸位弟子的进展,偶然发现吴起的元神与众人有异,后来细细察看,发现吴起的肉身居然也大异常人,竟然与当年叱咤风云的蚩尤相似,为魔神之体。大惊之下,曾参封印了吴起的元神,又将他先行拘禁起来,准备rì后处理。后来吴起见势不妙,便想法从曾府逃了出去,又逃出鲁国,千里迢迢来到魏国,经师兄介绍,投靠了魏文候。
时年晋未三分,但晋属三卿候国已显大国气象,魏文候正雄心勃勃的准备扩张。吴起适逢其会,得以在魏国为将。
吴起投靠魏文候之后,率兵连年与赵、秦等国大战,希望聚集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冲破元神封印。
一般的修仙之人都是吸纳天地元气淬炼肉身元神,但吴起因是修炼的蚩尤功法,却是与众不同。蚩尤功法所淬炼的只有肉身,讲究yīn阳合一,大成之后,肉身强横大大超过一般的修仙之人。而元神却要靠吸纳天地间的戾气,然后淬炼戾气,以肉身为辅,化出元神。元神的壮大更是要靠吸纳那些天地戾气。而战场上的那无边的杀伐之气,就是吴起元神的最好补品。
如果说一般人修仙是正道,对肉身并未重视,那吴起走的就是偏道了,最重要的就是肉身。吴起所淬炼出的魔神之体,强横的程度远远高于一般的修仙者,相应的所蕴含的法力也远远高于同级的一般修仙者。
当年涿鹿大战时,黄帝会同炎帝以及手下众多战将与蚩尤大战数rì方才杀死蚩尤,使其意识元神消散于虚空,可是仍然不能消灭炼化蚩尤的肉身,最后只好以五匹天马车裂其身,并将蚩尤肉身散块封印,就是怕有一天这具肉身聚集散落天地间的意识复活,可见这魔神之体的历害,一旦大成之后已经几乎可以说是不死之身。
吴起此时自然远远达不到不死之身的境界,但也正因如此,法力高强之人完全可以炼化吴起的肉身。将这样一具肉身炼化,即便是地仙,也足以抵得数十年的苦功。
曾参一方面是基于与所谓的与魔的天生对立,再者也是看中了吴起这具远远没有大成的魔神之体肉身,这才不顾师徒名份,将吴起元神封印并将其拘禁,试图寻机将吴起肉身炼化以增加修为。
哪曾想吴起心机甚深,见势不妙,寻隙逃了出去。
曾参当时法力还不算高,儒门易术更是稀松,算不出吴起去处,又不想明言此事,寻儒门内的高手帮忙,便也没有追杀吴起。只是这样一来,却与吴起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了。
三十年来;吴起杀妻求将;破卫;破齐;破赵;破秦;辗转于鲁魏;发动数场战争;终于凭借战场上无边的凛冽杀气;使元神得以冲破禁锢;又借机领悟出兵家“察敌”之术,并更进一步,渡过天劫达到人仙境界。
任魏国西河郡守以来,吴起推行法令,鼓励农耕,提倡商贸,并借一根上古神木立木为信,用秘法取西河一郡百万民众信任之力炼化神木,取名“信木”。又借神木之力,练蚩尤神功,将肉身yīn阳分化,练成yīn阳之体,一举突破瓶颈,跨入地仙之境。三十年而功成,吴起在功成的瞬间,就下了杀曾参的决心。
此刻,功成之后的吴起法力暴增,信心膨胀,大喜之下,立刻想到曾参这个曾经的师傅,如果不是见机得快,恐怕自已早也步蚩尤后尘,灰飞湮灭了。
“不杀曾参老匹夫,怎能罢休。咦。。。。?”吴起越想越气,正在咬牙发狠,忽然感觉到一丝异样。
“察敌”之术练成后,方圆百里内的一草一木都能感应,几百里内能感应到稍大些的法力波动。吴起细心运起“察敌”,赫然发现孔汲正快速赶向中条山中的那条一线天峡谷。
“哈哈,真是天意啊,刚刚功成孔汲匹夫就送上门来。天意啊!”吴起仰天大笑,长身而起。
一线天峡谷,晋君的队伍全神戒备,尹喜和孔汲互相对恃。吴起的突然出现几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孔汲看到吴起到来,心中明镜似的,当初禁锢吴起就有他参与,又怎会不明白吴起与儒门之间的恩怨。虽然他自忖功力高过吴起,倒也并不怕他。只是在此关键时刻,有吴起搅局,完成儒圣安排的任务怕是增加不少难度。
尹喜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孔汲仇敌的到来减轻了自己压力,忧的是吴起乃魔神之体,怕是行事乖张,使得今天的事情凭空多了无数的变数。
最为惊惧的要算是晋烈公了。乍一看到吴起,晋烈公还以为是魏斯派来的追兵已到,大惊之下,转身就想往回跑。
吴起临来之前,早已用察敌之术明白了此处的形势,知道孔尹二人所为何来。他不是愚笨之人,并不愿与所有人为敌。看到晋烈公惊惧,当即安慰,“晋君莫谎,本帅今天并不是与你等为难,本帅只是来诛杀孔汲这个老匹夫的。”
“吴起将军威名远扬,信达天下,今天一见果真如此。”晋烈公听到吴起这样说,长舒一口气,毕竟这吴起凶名远扬,当前非常之时,晋君自然害怕,他却没想到这吴起竟也是神仙中人。既然不是魏斯派来追自己的,想必也不会对付自己。晋君一边拍着吴起马屁,一边思考怎么样才能从这三个人面前脱身。
………【第四章魔道合,各取所需;雷霆击,述圣饮恨】………
峡谷口,孔、尹、吴三人鼎足而立。
就在此时,一个只有人仙修为的俄服长者悄悄来到一线天峡谷一侧,潜伏下来,远远的打量这边的情势。“魔体,竟然是魔体。”此人口中轻呼出声。
眼中瞪视着孔汲,吴起是怒容满面,“孔汲,当年你伙同曾参老匹夫禁我元神,又yù炼化我肉身,没想到今天吧。假仁假义的小人,今rì定将你搓骨扬灰,方能解我心头恶气。”
“哼,你这魔头人人得而诛之,当初就该将你直接消灭。”孔汲看到吴起时就已经发现他今非夕比,法力高强,已是地仙的修为。但以孔汲如今的境界,倒还没把吴起放到眼里。只是这儿还有尹喜也对自己虎视眈眈,若是二人联手,恐怕今天在这里讨不了好。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吴尹二人联手。
孔汲转向尹喜,“尹道兄,吴起所修乃是当年魔神蚩尤的修魔功法,将来恐怕会危害于天下。不如趁他现在尚未大成,你我二人联手,除去此魔如何?”
“哈哈哈哈,孔汲小人,yīn险狡诈之徒。打的好算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