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间天道-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相信哥哥。”姬秀大眼睛看着晋宇子。

    晋宇子答应了教姬秀学道,却并没有让她入道门。就在刚才,宇子用心测算了一下,隐隐感觉到了姬秀的未来,而且,似乎与九州大势有着不一样的关联。虽然并不清晰。

    等姬秀跟着府中仆人去了住处,厅堂里只剩下尹喜与晋宇子两人时,尹喜有些奇怪地问宇子,“师弟,你将这女孩救回,会不会因此引起一些变化,毕竟现在楚国在我道家掌握之下,不宜与肃王对着干。楚王要是知道此事,可是不会放过这个女孩的。”

    尹喜前些rì子顿悟,也已经是半只脚踏进天仙境界,道法天机都今非夕比。姬秀刚才一进来,他就察觉此女非比常人,又是叛乱公族遗孤,将来必定会对楚国不利。晋宇子费心费力地掌控了楚国,却又将此女救回,这使得尹喜有些疑惑了。

    “哦,师兄不必担心。我最近元神成长迅速,隐约感觉到一些天下大势的脉络,虽不清晰,却也有一些印象。诸国之中,这楚国看似一个强国,但楚郢之地并无帝气,终究是为他人做嫁衣。何况既然此女能在屠杀之中侥幸不死,又恰巧让我遇见,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数。这样做也算是顺势而为。但无论如何,以前也不算是白忙,楚国掌握在我们手中总好过让儒门插手。现在形势不明,师兄与环渊还要在楚经营,等待时机再因势而变。”宇子知道尹喜疑惑,详细向他解释道。



………【第四十三章 何谓势,唯人为之】………

    郢都,环渊府第。

    晋宇子与尹喜两师兄弟正在详细商议。

    说到晋宇子的元神成长,尹喜也是十分欣慰,从小晋宇子便是由尹喜教导,是他看着宇子长大的,化不出元神的郁闷他比谁都清楚,现在看到师弟进境,尹喜比晋宇子自己还要高兴,虽然他对宇子的元神一点都看不透。

    晋宇子的元神源自于天地初开便已诞生的黑珠,准确地说,其实是黑珠能量转化而成。随着与黑珠的不断融合,元神不断成长,宇子无论是法力还是境界都在不断地提高。虽然十分奇怪地一次天劫也没经历过,但境界却已远超一般的地仙,便是象尹喜这样半只脚踏进天仙境地的,比起晋宇子来也是稍逊一筹。所以晋宇子能感应到的一些未来天机大势的变化,尹喜就未必能够看得清。不过尹喜境界也不低,算是半个天仙了。

    尹喜听到师弟的解释,马上明白了晋宇子的意思,却又长叹一声,“看来,老师是早就算好了,安排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只怕难以完成啊。何况即便真能九州一统,却不知又要造多少杀孽,要有多少生灵死于非命了。”

    “师兄此言,却是过于执着了。”听到尹喜悲天悯人的叹气,晋宇子说道,“杀戮难免,但却未必会是无边的杀孽。大道之下,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为何?虽然九州纷乱,你我都在局中,看不清道之所趋,但我总感到这天下大势,断非一个“统一”二字这样的简单。百家争鸣,到底谁会是天命所归,为仙乎,为魔乎?而且事实上,九州之内诸候各国的兴衰成败,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我们这些仙魔之人。我现在倒有些理解老师的话了。”

    “哦,师弟想到什么了,你说的老师的哪些话?”尹喜又何偿不是一直糊里糊涂,不明白老师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听晋宇子这样说,急忙追问。

    “九州之内战乱不断,烽火丛生,师兄以为这是为何?”宇子不答反问。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尹喜不知是真以为如此还是在搪塞,拿大势说事。

    “非也。亘古以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天下人所推崇,被认为是九州宇内的大势规律,其实这根本便是错的。”晋宇子语出惊人。

    尹喜修道远早于晋宇子,甚至可以说是宇子的大半个师父,数百年间一丝不苟的修炼,只想循着老师的指引,顺应大势,借以一窥大道。对于晋宇子的这些离经叛道的道理,自然也是从来就没有想过。听宇子这般述说大势规律,很有些疑惑地看着宇子,“师弟为何有如此之言?”

    “洪荒之时,炎帝、黄帝、蚩尤天下三分,后来黄帝一统,九州合一,再后来历经数帝,夏、商、周三朝轮番更替,直到现在的九州分崩离析,诸候争霸。此数千年的九州之变,可称之为大势。先前老师下凡,命我等助九州一统,师兄以为这是为何,仅仅是大势使然,老师教我们顺应大势吗?又或者当前的大势是什么样的?”宇子反问尹喜。

    “师弟,你就别卖关子了,师兄愚钝,你还是快些说吧。”尹喜催促道。

    晋宇子自幼便是由尹喜教导,也可以算是如兄如父般的存在,在尹喜面前,不自觉地便有了一些别样的感觉,说话也更加的随心所yù。听尹喜这么说,晋宇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下,继续说下去,“我看无论是三帝之争,还是朝代更替,还是诸候纷争,都不是那个众人以为的大势使然,而是因为信念。”

    “信念?”尹喜不解。

    “不错,是信念。三帝之争,是缘于信念不同,后来黄帝一统,信念归一,九州从此传承黄帝之道,历数帝而至尧、舜、禹,得天下大同,夏启继之。千年后信念积弱,商重聚而代夏,后来周代商也是如此。当今时代,百家兴起,信念各异,致使九州分崩离析,诸候战乱不止,其实也正是信念之争。也即是道统之争。所以说九州一统,其实就是要定这九州的道统传承。所以老师才有令我等助九州一统而不论采取何种办法一说。”

    尹喜沉呤良久,“可是师弟,你据何而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是天下大势呢?”

    “天下大势,便是信念溃散、聚合的过程。也可以说,分久必合是大势,合久必分是特例。九州之中,只能存在一种信念,其余的信念或者消亡,或者被同化,这便是分久必合,是为大势。如果这信念是合乎大道,就必将长存,那合久必分也就不再存在,又怎么能称作大势呢。所以只有分久必合才是大势。”宇子说完,看了看还在沉思的尹喜,暗笑师兄一味的循序渐进,拘于常规,怪不得境界提升缓慢。

    “好了师兄,先别想了。你说眼下形势,如果你是孟坷,你将会怎么做。”

    尹喜回过神来,思考了一会,说道,“这次孟坷是大手笔,先促成韩魏结盟,离间赵韩关系,使两国互相猜忌,再使齐魏联军伐赵,令儒门众仙藏于其中,使得在赵的墨家弟子不得不与儒门正面对抗,从而重创墨家弟子,迫使赵国求援于楚,相应的在楚的墨家弟子也必然要来赵救援。吴起身为楚国相国,当然也不能无动于衷,只有让师父西门路随军出征。孟坷是一力调动了赵、魏、齐、楚四国啊。”

    “是的,孟坷是个不可轻视的对手。儒门之势,必将因他而大涨。”晋宇子赞同地接过话音。

    “我也这样认为。单看此事经过,儒门算计不可谓不jīng。趁楚国空虚,唆使屈宜臼伙同徐福杀掉楚悼王,借机除去吴起,又猝然发难,灭杀墨家在楚弟子,企图由此一举掌控楚国,用心不可谓不狠。”

    “是啊,魏齐已在儒门手中,赵国暂不可图,儒门此次真实目的是除去吴起以及掌握楚国,而且,也几乎是差一点就要实现了。”晋宇子感叹地说。

    “呵呵,孟坷要是听到你这样说怕不要气得吐血。他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我们,结果让师弟给算计了,费心费力,却将楚国拱手送于我道家,而且又激怒了墨翟。如今之时,为防天仙修为的墨圣报复,恐怕他也只好暂避锋芒了。”尹喜笑道。

    “师兄说的很对,我想此时仍在齐魏两国的儒家门人已经不多。天仙之力,儒门还无人抗衡,如果我是孟坷,必然不会和墨圣直接对抗,当聚集门人,倚多取胜。儒家门人,应当都回鲁国了吧。”宇子深思道,“依儒门在齐魏两国的影响,即便他们全部撤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根除儒门势力。不过,借此天赐良机,我们倒是能够在其中做些什么。”

    “师弟,莫非你想……”尹喜似乎明白了晋宇子想做些什么,问道。

    “嗯,此次墨家吃了大亏,墨圣定不会善罢甘休,单以法力,儒门还无人可抗衡墨圣,孟坷必然要采取守势。儒门是我道家对手,他孟坷惯于趁火打劫,我们这回也来上一次,这么好的时机,正好乱中取利。师兄,你和环渊坐镇楚国,我去齐魏一趟。”

    “好,师弟放心去吧,这里有我和环渊在。”尹喜知道了晋宇子所想,应道。

    晋宇子也不再停留,直接踏步出门,向齐国方向而去。

    墨家与儒家百年前便是死敌,双方互相防备互相攻击,寻找任何的机会打击对方。自从儒圣遁入虚空隐退以来,墨家因为有天仙业位的墨圣坐镇,在对儒门的争斗中一直占据上风,儒家也刻意地避免与墨家作直接的碰撞。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孟坷闪击在楚的墨家弟子之前。

    墨翟法力已达天仙顶峰,术数天机也一时无俩,自忖儒门的一切行动都在自己的预料之内,一般情况下根本没有把山中无老虎的儒门放在眼中。虽说自孟坷出世以后,墨翟在一些事上偶有失手,但他并不认为儒门有人能蒙避天机骗过自己,只以为是儒圣偶一为之,也就未能引起他的重视。

    当初孟坷行动之时,墨翟正在宋国。青天白rì,墨翟忽然间有所感应,心发冷颤,潜心一算,居然是孟坷率人偷袭在楚的墨家弟子,而且,那些弟子们已经是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墨翟这才知道,先前被人乱了天机,现在知道却已经是太迟了。

    等墨翟带人赶到楚国阳城,八十三名墨家弟子已经惨遭毒手。

    盛怒之下,墨翟打发弟子先行回宋,然后孤身一人赶往魏国。

    正如晋宇子所料,墨翟身为墨家圣人,早已达天仙顶峰,儒门并无人能直接与其抗衡。孟坷也很识相,知道墨翟盛怒之下定会不顾身份亲自出手击杀儒门弟子以泄愤,所以事先便命一众儒家门人除了修为较低,元神没有大成的一些低辈弟子,其余人仙、地仙级别的儒门高手,悉数返回鲁国,暂避风头。



………【第四十四章 赌之道,尺有短寸有长】………

    风起于青萍之末。

    天地间万事万物,即便是在最不相干之处,追本朔源,也能找到丝丝缕缕的关联。有人甚至会说,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万里之外的大洋可能会刮起一场骤风。

    在楚国阳城,儒门不计后果,灭杀墨家近百弟子,这种事情,远比蝴蝶扇动翅膀更能令人注目,也更为直接地引发了骤风般的后果。墨圣愤怒之下,圣人体面不复,yù往齐魏两国杀些儒家门人以泄愤。

    只是墨翟身为墨家圣人,天仙业位,就是再愤怒,也断然不屑于乱杀那些刚化出元神,法力低微的低辈弟子。就好比一个人再生气,也不致于专门去抓一些蚂蚁出气一样。

    齐魏两国,儒门原来便颇有根基,这些年经过孟坷的历jīng图治,在齐魏拥有了更多的儒门弟子,而且,有很多儒门弟子都化出了元神,达到修身境界。

    儒门境界内部划分,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别,在其它各家,对应的便是修仙者、人仙、地仙、天仙等各级别的境界。达到修身境界实在是最低级的儒门弟子。

    不过在两国之内,也常有一些儒门高手坐镇。

    但在这个浪尖风口,孟坷魏识相地将那些儒门高手尽数撤离。

    墨翟在魏国搜寻,除了那些刚达到修身境界的低辈儒门弟子,竟是连一个人仙都没有发现。修身境界的儒门弟子对于墨翟来说,都是蚂蚁一般的存在,当然也不屑于去杀。

    遍寻儒门高手不着的情况下,墨翟转而赶往齐国。

    与魏国情形相同,搜遍整个齐国,所有人仙级别以上的儒门高手全都无影无踪。墨翟在每个地方都只能发现一些刚达到修身境界的儒门弟子。

    在齐国,除了儒门在各处修建学宫用来培养儒家弟子之外,还另有一个地方,被人称作是齐国的修仙圣地。

    这个圣地便是稷下学宫,里面集中了在齐的一些诸子百家中的人仙地仙级别的高手。是齐国以国为名招徕高手人才之所,齐国的那些本地修仙之人也常选择稷下学宫作为修炼之地,以期互相印证提高。

    儒家入齐后,孟坷软硬兼施,成了稷下学宫的当然领袖,即便学宫有个别人不服儒门,也碍于儒家势大,怯不敢言。

    阳城事件后,稷下学宫的儒家门人全部撤走。墨翟赶到之时,学宫里虽有一些人仙及地仙高手,却再无一名儒家门人了。

    “既然与儒门同流合污,便先灭了你们,斩除儒门爪牙。”墨翟在齐魏两国遍寻儒门高手不着,一股压抑的怒火蓬薄发酵,再也难以压制。虽说稷下学宫的那些人仙和地仙级别的高手都并非儒门中人,但适逢其会,墨翟已决定要大开杀戒。

    稷下学宫里,一名倒霉的人仙最先发现了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

    “尔等附从儒门,与其同流合污,全都不可饶恕。”墨翟一声大喝,不容这名人仙反抗,一掌拍在他的天灵之上,元神肉身刹那间被拍成肉饼。

    墨翟携无边杀意降临,稷下学宫的高手立刻便已发现,数息之间,学宫的仙人们已经全部赶到墨翟周围。

    稷下学宫上方,黑衣短装打扮的墨翟立在半空,下面的地上,躺着那名血肉模糊的人仙尸身。

    此情此景,有几名最先赶到的人仙已经按捺不住,亮出武器法宝,刷地冲到半空,便yù对一身杀气的墨翟动手。

    “不可……”几名地仙都是见多识广之人,已经有人认出墨翟的身份,其中一个短须长袍,却没戴冠的地仙大喝一声,阻止那几名冲动的人仙。

    冲动的人永远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人,只是不知道是因为无法解决所以才冲动,还是因为冲动所以才无法解决。

    这几名冲动的人仙很快便得到了冲动的惩罚。

    “哼。”墨翟重重地冷哼一声,象是一记重锤,刚窜到空中的几名人仙不约而同地心头剧震,哇地一声吐出大口的鲜血,在空中站立不稳,纷纷跌了下来。只有一名持戈的人仙修为已是接近突破,总算硬撑着没有掉下去。

    “还算有一点水平。”墨翟冷冷地说了一句,左手虚压,一股大力如大山一般,猛地压在持戈人仙的头顶。

    轰……

    短须长袍的地仙飞身而起,双手齐出,迎住了墨翟下压之力。

    对付一名人仙,墨翟根本未出全力,只不过是随意出手,也正是如此,短须地仙才能一下得手,将墨翟的压力化去。但余劲未衰,仍然将那名人仙轰下,萎顿在地。

    “原来是墨圣前辈驾到,晚辈淳于髡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不知墨圣为何一言不发,便重手杀我学宫中人?”短须地仙先向墨翟行晚辈礼,又问道。

    伸手不打笑脸人,墨翟为墨家圣人,击杀一名人仙已是大丢身份,自然不会对一个正在行晚辈礼的地仙突下杀手。

    “并非本圣要杀你们,只因尔等附从儒门,罪可当诛。如果不改过自新,今rì定然难逃一死。”墨翟冷冷地说道。

    “圣人所言差矣。附强自保,人之本能。儒门势大,齐国仙友不得不附,莫非墨圣仅以此便来我稷下学宫兴师问罪?”淳于髡其实已经看出墨翟之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