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校教师的待遇也很高,福利也很好。当上了教师就是中产阶级,因此教师也不会去贪污教育经费。

    被查出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没必要为了那点钱而丢了待遇那么好的工作。

    待遇高,要求要高。

    中华民国的教育是很精细的模式,一个班级才十六个学生,因此对教师的数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数量确实是比较缺乏,所以主要的科目,则用大教室。那些比较容易培养的教师,则在小班级上课。

    随着不断的发展。中华民国的教师数量也是不断上升的,教育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学生数量已经上升到了6000万人了,中华民国不仅是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教育上投入最高的国家。

    除了学生外,还建起了很多技术学校,大量普通工人开始转变为技术工人。

    其他的钱,则用于行政开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其中各省各地区,又有自己的地区税款,这些钱主要是投入到城市建设的项目当中。

    各省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很平衡,最发达的地区依旧是沿海各省。其中江苏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内陆省份,主要是发展内部制造业,也就是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主要是满足内部市场的。

    沿海省份。主要是发展那种进口原材料,生产出口产品,并兼顾一些内部市场的工业。

    由于战争原因,如今中华民国的经济正再向中亚地区倾斜,军工业开始向中亚转移。沿海地区也保留了不少军工业。

    沿海军工业,主要是生产对外出口的军火,以及海军的军工业。

    当然,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了,全国到处都将是军工厂,民用工厂都将变成生产军工品的工厂。

    中华民国的发展中心就是东部沿海、西部边疆。从南北来说。北方主要是重工业,南方是轻工业众多,同时也有不少重工业。

    总体来说。经济是东部更加繁荣,南北则是南方更加繁荣。

    中部地区则以湖北、四川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进行辐射,湖北工业规模已经变得愈加庞大。

    人口则开始大量向城市汇聚,农村人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展开而进一步减少。此时中华民国每一天都有几十个自然村消失。并且自然村的小时速度还在加快。

    不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却也没有拉下,大量的农村基础设施也被建设了起来。

    这年头的农村基础设施无非就是道路、通水、通电。此时的农村并不贫穷,没有什么工农剪刀差,有的则是一群农场主。

    农改法颁布之后,全国修通了道路的农村地区,只要是符合机械化农业条件的,都开始了农业改革。

    这更加减少了农民数量。

    现在中华民国的农民这个词汇已经逐渐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农场主’这个词汇了。

    其中大量土地被财团掌控,财团管理模式最为先进。

    不过财团现在已经开始从农业土地上撤退了,因为随着经济发展愈加繁荣,民资手上钱不少。

    民资可以投资农场,高价买走农场进行经营。

    因为财团发现,管理大片的农业土地有些麻烦,全靠工人的话,确实比较麻烦,工人很多时候只是负责上工,经常出岔子。

    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卖给民资经营这些农场。

    毕竟在工业时代,农用土地已经不是太重要了,利润首先比不上工业,特别是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另外管理起来因为区域性跨越比较大,比较麻烦。

    另外,这些农场也可以低买高卖,也可以当成股票、工厂这些东西一样,经济局势好的时候卖出去,经销萧条的时候再买进来。

    首先卖掉的就是那些条件不怎么样的农场,那些农场一是离公路比较远一些,二来可能是灌溉不是那么方便一些。

    财团只保留那些优良的农用土地,其他中等的农用土地,也都被规划成一个个农场然后卖出。

    农场主买走土地后,生活用水可以打井,发电可以用发电机,油价尽管有上涨,但是工资上涨更快,反正油价那么便宜,发电机只是小意思。

    有发电机,电力、自来水都不是问题,道路方面自己修一个呗!如果是从财团手里买农场,那么是有带公路的。

    农场主可以在农场里建一个大别墅,还可以铺一个漂亮的草坪、花园,费用都是很低的。

    农场主的收入情况是很不错的,前提是没有负债。

    因为当前的科技水平所限,一个使用大型农机进行生产的农场主,一个人大概能够完成两千五百亩农场的种植任务,播种、收割的时候需要请两个临时工帮忙。

    一个2500亩规模的农场,一般都是种植一季,如果政府有订单,一年的收入平均能够突破1000元,是普通工人收入的两倍。

    经营一个农场并不需要多少时间,甚至可以当成一个副业来搞。

    作为计划农业国家,这些机械化农场是否生产得看政府订单,如果政府有订单就生产,没有订单就撂荒。

    同时因为农业土地越来越多,生产出的农产品如果太多卖不出去,所以从这一年开始,中华民国的粮食生产农用土地,变成了一年只生产一季,如中南半岛地区的稻田,则一年生产两季甚至是三季。

    随着机械化农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南半岛的稻田也将不再种植三季稻了。

    农场一年只种一季,可以有效的保障土地的肥力。

    如果没有订单的时候,政府会给与补贴,因此农场成为一个热门投资项目,投资农场是稳赚不亏的。

    如果是没有负债的话,购买农场自然是不会亏本的。

    但是如果是负债经营,那么经济萧条时一旦还不上贷款,破产时农场就是财团的了。

    所以农场是会不断洗牌的。

    而随着机械化农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还会进一步提高,就如后世的美国,一个农民可以经营五六千亩的农场。

    所以经济萧条过后,农场在经过再一次洗牌之后,规模是会变大的。

    而农业人口,也会进一步的减少。

    农机方面,农场主购买农机是有政府补贴的,生产方面也有一定的补贴,但前提是要把农场经营好。

    农业方面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会越来越发达。

    当然,政府补贴农业得花不少钱,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财团可以借钱给政府嘛!

    政府还不起钱怎么办?

    还不起钱可以再借钱,如果说民众消费目标缺乏的情况下,这时候财团可以让政府加大税收。

    由于是政府下订单生产农业产品,同时各农场主加入财团的农业辛佳迪模式,因此财团依旧掌控着整个国家所生产出的粮食。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民。

    财团尽管卖农场,但却不会放弃对粮食的掌控。

    中华民国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更多的劳动力则转入工业生产当中。

    机械化农业的出现,成本未必就比普通农业更低,其中主要还是农机制造成本问题。

    但是就算农机成本更高,但也是有巨大好处的。

    因为工业规模上去了。

    农业在战争时期是不能转化成战争潜力的,而制造农机的那一部分工业,战争期间却可以转化为战争潜力。

    而且农业生产所需人口少了,更多的老大难公里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战争潜力就更大了。

    如果只是普及小型农机,那么确实更划算,但是战争潜力却不如搞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也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但在战争潜力面前,都被财团给无视掉了。
正文 第036章:繁荣的年关市场
    临近年关,在欧洲万里之外的中华民国,已经进入一年之中消费量最高的时候。

    每年春节来临前,不管是什么家庭,穷的也好,富的也好,都会在春节时期奢侈一把, ;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也多会消费一把。

    特别是这一年,国民收入水平普遍上涨,普通工人手上都有很多钱。

    另外,中华民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初步的成功培育了起来。

    财团围剿的民资,主要是那些钱太多的民资,而那些收入是普通民众两三倍的中产阶级,却是不在围剿之中。

    例如财团卖农场,那些农场的收入稳定,因此财团普遍会将农场交给那些退伍军人,毕竟财团的真正依仗,还是军方的力量。

    江渝也有团结军方的充分必要。

    因此农场就像是古代分封制一般,分给军方的退伍军人,一是解决了退伍军人的收入问题,二是培育中产阶级。

    中华民国的中产阶级,无疑是整个国家的消费主力,因为他们手上有闲钱。不过钱又不是太多,所以不会和低收入群体争夺太多社会必须资源。

    中华民国的中产阶级除了那些农场主,还有那些高级技术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医生、公务员、军官、企业管理等等。

    这些人群的数量年年增长。

    总体来说,中产阶级就是两种组成。

    一种是任职,拿着稳定的高额工资。这种人需要一些文化水平,或者自己有一技之长,从而被雇用。

    另外一种就是个个体户了。如清末时期遗留下来的地主。以及个体投资者,他们有的投资股票,有的自己经营销售业等商业。或者是自己有一技之长,靠技术赚钱,例如玄学行业等等。

    玄学行业确实很赚钱,一夜暴富者不乏其人。但是骗子也比较多,很多骗子之所以无往不利。那是他们即有真本事,又有骗人的手段。

    就如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个算命的跑出来说一个人有血光之灾。那么那个人肯定不信,会认为是碰到骗子。

    但玄学界骗人,并不是这么低级的。

    如命理一行,骗人的伎俩一般是把上门的客户的经历算得极准。然后开始胡扯未来的命运。从而骗钱。

    还有一些人拥有一些神通,只要递过去一张名片,便可看到名片那个人的一些情况,从而让人拜服,接着就说:如果你不改名的话,你母亲明年会遇上血光之灾什么的。就如后世香港,就出现这种例子,改一次名一百万。生意还出奇的好。

    后世香港,还有一个叫陈振聪的家伙。也是有点本事,通过做法疯狂敛财几十亿,后来串改龚心如的遗嘱,想要吞下几百亿的遗产,结果被弄进牢里去了。

    玄学这东西,只要有点阅历的人,不是被某党洗脑的xx主义战士,都是会相信的。因为本来其理论就在中国用了起码有上万年,从伏羲一路下来,万年时间是最少。国术能够长盛不衰,自然有其正确性。

    但是玄学也不是万能的,那些骗人即有真本事,先让人拜服,然后先入为主,再吓唬你几下,你就得乖乖掏钱‘消灾’了。

    中华民国此时在玄学界已经建立了一个行业规范出来,每个玄学界的从业人士,都得拿营业执照,并要进行考试才能拿到。

    同时让民众了解,玄学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歌曰: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人生若要更幸福,上述件件想清楚。

    就如算命,算命的能干什么呢?

    一命二运三风水,越是往上的就越难改变。命一出生就定了,改变不了。运气也是注定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改,但是也改不了多少。风水,则可以通过堪舆师来改。

    算命的,实际上只能做到第十二:趋吉避凶,但绝对改变不了命运。命理,只有指导作用,但运气衰的时候,可以通过命理的指导,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空间环境。如血光之灾,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去医院献血来破掉,但绝对改变不了命和运。

    风水师,则可以改风水,风水这东西确实也比较重要。

    中医、武术,则可以做到第十的养生,养生如果做到极致,一个人的精气神充盈,也可以极大的左右命运。

    这十二个能使人生更加幸福的因素,越是前面的就越不可把握,越是后面的就容易把握。

    命运虽然是排在最前的,但是后面的也可以影响命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命运也影响着后面的各个方面。

    中华民国的玄学界经过整合之后,一旦发现骗子,那就是罚款罚到倾家荡产,并且还要被拘禁一段时间。

    有关部门还经常搞钓鱼执法,更是让那些从业人员不敢乱来。

    不过这个时期的玄学市场还是很不错的,尽管西方文化自鸦片战争以来开始入侵中国,使国术愈加式微,但经过中华民国政府的保护和振兴,情况发生了逆转。

    所以那些玄学界的从业人员收入也是很高的,只要有本事,成为中产阶级十分容易。

    这些中产阶级确实是消费主力,就如卖汽车。

    当汽车以有较高利润,但又不是太暴利的价格推向市场,这时候高产阶级的市场已经饱和,这时候也就是中产阶级才买得起。

    而且中产阶级人数很多,消费数量远比高产阶级要庞大。

    中华民国对于中产阶级的培育是很上心的,财团对于高产阶级民资的围剿也是很上心的。

    这一年年关。中产阶级购买汽车成为了主流消费。

    大量中产阶级都在舆论宣传、引导下购买了家庭汽车,家庭汽车的消费开始从高产阶级正式进入中产阶级的层次。

    但并不是所以中产阶级都买车,人们的主要消费还是房子。

    中国民众。对房子有一种极大的热情。

    因为中国人是很顾家的,一个温暖、舒适,可以在下班后容纳自己的小窝,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必须资源。

    年关到来时,商品房的消费也进入了高峰期。

    中华民国此时的房价,经济适用型的套房,实用面积为8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格局,价格为2000元左右,也差不多就是普通收入水平五年的工资。

    一套中档套房。实用面积面积为120平米,价格为6000元,对应的是中产阶级,也相当于一般中产阶级五年的工资。

    郊区高档别墅。面积超过200平米。价格是10000元左右。市区别墅那就贵了,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都有。

    这样的价格政策,是财团制定出来的。

    这个价格也让那些高产阶级大骂房地产开放商周扒皮,凭什么普通房子那么便宜,高档房子那么贵啊!

    但是这种论调无人支持,没钱你就别想着住什么高档房子嘛!经济实用型多实惠啊!面积够大,也有一定的风水格局。

    中华民国人口差不多达到5亿,整个国家面积这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