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此之外,新条约继续秉承了已有的保密原则,这将使双方的外交活动更加灵活,但《德俄商约》披露了必须公开的部分内容。

    条约签署后,其他各大国虽然早已从各自的渠道获悉德俄两国正在秘密接触,但对于条约的内容自然是根本无从知晓的。

    《再保险条约》使俄国感到安全的同时,德国则在贸易上获得极大收益,这是威廉最为看重的。

    国内的经济依然每况愈下,威廉则苦苦追寻良策。

    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下,凯恩斯主义虽然受到极大限制,但对于没有任何内债和外债的德国来说,却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以德国目前的国力和财政状况,发行低息公债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怎么把钱花出去却是件精细活。既要保证把钱用到刀刃上,更要防止因此造成进一步的生产过剩以及贪污**问题。

    威廉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谢林首相,传达到国会以及帝国的经济界。于是,国会议员,政治评论家以及各地的银行家和企业主纷纷通过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献计献策,有的猛烈批判,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柏林每日电讯报》更是为此开辟了论战的专栏。

    其中一位名叫汉泽曼的银行家的言论颇令威廉侧目。

    汉泽曼是德国新兴的四大银行之一柏林贴现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贴现公司虽然在资本规模上比德意志银行略微逊色,但其业务范围更广,尤其是在投行、推介发行和承销债券业务上,更是唯一能和强大的犹太私人银行——布莱希罗德银行相抗衡的一家公共股份制银行。此外,该行在欧洲大陆以外的投资也是全德规模最大的,早在1870年以前,该行便积极帮助汉堡的商人们在南大洋的萨摩亚等地开辟种植园,1880年代以来更是大规模介入南美地区阿根廷和乌拉圭的铁路建设,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新墨西哥的城市扩建运动,遂成为德国资本在拉美地区的象征。

    汉泽曼在《北德意志商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财政扩张和当前的经济政策》的简短言论,他认为政府通过发放公债刺激经济的想法是可行的,并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

    第一条是扩大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他建议大规模扩建公路,修建基尔运河,以及从慕尼黑向南修建一条直达威尼斯的铁路线,以促进巴伐利亚中部和南部的经济发展。

    第二条是扩大政府采购,并增加军事预算;他认为应该增加海军的舰队规模,以促进造船业这一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第三条是开展国家移民工作;他建议由政府出面,组织向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集体移民,这些移民到达当地后会形成较为紧密的德国人团体,对于他们保持对母国的感情和联系以及增加德国的海外影响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第四条是打击金融投机活动;他建议立即关闭柏林谷物期货交易,并在证券交易中建立严格的保证金制度,从而使经济衰退不至被无限制放大。

    看完汉泽曼的文章,威廉不禁拍手叫好,文章虽然不长,但逻辑严密、条理清楚,句句都说到威廉的心里。

    第二天上午,威廉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在谢林首相的陪同下,在皇宫的花园内会见了汉泽曼。

    汉泽曼此人身材不高,留着两缕俄式唇上须,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商人特有的狡黠,形象有些猥琐。好在这不是选美,威廉示意汉泽曼坐下后,和蔼的说道:“我听说贴现公司如今已经是德国第二大银行,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真是了不起啊!”

    “承蒙陛下夸奖,这全是我爷爷和父亲的功劳,贴现公司经过40年的发展才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汉泽曼微笑着说道。

    “你的那篇《论财政扩张和当前的经济政策》我已看过,我很欣赏你的观点,今天召你前来是想让你再详细的说一说。”威廉道。

    “昨日接到陛下的通知后我又深思熟虑了一夜。我觉得当前经济问题的本质就是生产过剩而需求不足的问题,巴林银行的承兑危机又加剧了市场上货币的紧张程度,从而使物价下跌,需求更加不振。我注意到,我国日前和俄国方面签署了新的关税协议,我估计未来一年我国的工业品对俄国出口将大幅增加。仅此一点便足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前日柏林证券交易所的大幅上涨便是最好的证明。不过,为了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激发经济的增长潜力,发行公债乃是势在必行之举。”

    听着汉泽曼的分析,威廉一边思考,一边不住的点着头。

    “陛下,我觉得在帝国政府的框架下,成立一个经济促进和监管委员会的组织来执行具体的方案是十分合适的。委员会对国内经济在各个阶段的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测,适时出台前瞻性的报告,如此便可以减少商人们盲目性的投资,延缓或者减少生产过剩的现象出现。”

    “嗯,这个办法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具体执行起来就不好说了。你且先说说向阿根廷移民和如何打击金融投机活动吧。”威廉微笑着说道,他对所谓的“计划经济”真心没兴趣,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总是比人为干预更为有效。
第二十二章 国家移民
    汉泽曼看威廉对“计划经济”不感兴趣,遂话锋一转道:“陛下,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不振,今年前三个月向新世界移民的人数便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我认为与其让我国移民自发前往美国,倒不如由国家出面,进行集体移民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乌拉圭等国更为合适。南美诸国地广人稀,阿根廷更是我国移民的第二目的地国家。”

    “集体移民?”威廉疑惑的说道。

    “是的,陛下。近二十年来,英国每隔三年都会组织前往澳大利亚的国家移民。”汉泽曼道。

    “澳大利亚是英国的自治领,国家组织移民自然好说。可是阿根廷和乌拉圭都是主权国家,他们是否反对这种形式的移民呢?”谢林首相询问道。

    他的这句话也道出了威廉心中的疑惑。

    “首相大人有所不知,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十分混乱,虽然首都始终有一个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但各州依然保持着割据状态,由当地的桩脚把持。上个月,我公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经理赫森——他同时也是我国驻当地的领事——发回电报说,阿根廷正陷入各政治派别的空前对立中,首都大规模的集会和冲突每天都有发生,他估计现任总统怕是不久就会下台。按照以往的经验,现任总统下台前一定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一批国家土地,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买下一大片土地,然后再进行移民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想法不错,看来汉泽曼先生对于阿根廷是非常了解啊。”威廉笑道。

    “感谢陛下的夸奖,我公司在南美开展业务已有30年时间,在该地区的投资占据了公司贷款总额的十分之一,所以由不得我不重视。我国外交部在南美洲数个城市的领事都是由我公司人员兼任的。”

    “原来这样。”威廉顿感释然,“那么你觉得购买多少土地较为合适,共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威廉边想边说道。在他看来,阿根廷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最重要的是人口极其稀少,若能多向该多输出一些移民,将来未必不会成为德国角逐世界霸权的一大助力,至少比往美国——这个威廉心目中的终极“boss”那里移民要好得多。

    “据我了解,阿根廷政府手中已经没有什么肥沃的土地了,那些上好的土地都被以前的数届政府廉价卖掉,或者分给了退伍军人。不过即便是较为贫瘠的土地,经过开垦后,也要比我国易北河两岸的沙质土壤好上一些的。这类土地的正常售价在每公顷20便士左右,至于我们能买到的价格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按照每个移民家庭占有50公顷土地计算,10万个家庭就需要500万公顷土地,需要的资金想来不会超过100万英镑。”汉泽曼飞快的计算着说道。

    “银行家就是不一样,张口就是便士,英镑好像自己是英国人似的。”威廉调笑着说道。

    “抱歉,陛下,美洲各国还是通行英镑的。20便士大概折合4个马克。”

    “呵呵,这个我知道,无妨。”威廉大笑着摆摆手说道。

    20便士能买一公顷土地,这价格确实太便宜了。威廉心里嘀咕着,东普鲁士一公顷上好土地要卖到50英镑。就算阿根廷的人少地多,就算那些土地是位于边缘省份的贫瘠土地,可20便士的价格也太便宜了吧,就算买来放牧也十分划算啊!

    威廉没有肯过荒,他哪里知道从生地变成熟地还要进行一大笔投资,所以普鲁士的熟地和阿根廷的生地根本没有可比性,不过阿根廷土地价格便宜倒是千真万确的。

    汉泽曼似乎看出威廉的疑虑,解释道:“陛下,阿根廷的土地面积是我国的六倍,人口却只有我国的十分之一,还不到400万人。普通的民间交易,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即便交通便利,而且十分肥沃的土地也只不过卖到4英镑,相当于一个丰年的全部收成而已。至于政府卖地,因为都是整片出售,普通人根本卖不起,那些当地的世家大族又不肯出高价,所以成交的价格都十分低廉。一般较肥沃的土地可以卖到1英镑每公顷,至于较贫瘠并且不通火车的地区,就算买来也找不到人耕种,所以价格才会被压得极低。”

    “既然如此,买地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所需款项直接到王室金库支领,不需经财政部。”威廉吩咐道,“首相,您尽快拿出一个组织移民的方案,务必要想得周全。”

    “是的,陛下。”谢林亲王和汉泽曼一同说道。

    离开皇宫后,步履匆匆的汉泽曼极力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无比激动。

    “回公司。”他坐上自己的私人马车后,向车夫淡淡的吩咐道。

    “100万英镑的生意,而且是和阿根廷政府的一帮吃货打交道,利润之大怕是一举就能提前完成全年的利润计划了。”汉泽曼默默的想着,脸上透着笑意。

    贴现公司位于凯达格兰大街的东段,是一栋浅灰色的五层楼房,门前矗立着四根粗粗的立柱使整栋楼看起来高大而厚重。柏林证券交易所就坐落在它的正对面,周边全是德国著名的银行或保险公司,这一带算得上是德国著名的金融cbd街区了。

    回到位于顶层的办公室,汉泽曼迅速给公司驻阿根廷的经理赫森拍了一张电报,而后又招来了他的得力助手亨舍尔。

    “我的老伙计,我们要发财了。”汉泽曼再也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兴奋,高声对亨舍尔说道:“刚才我随谢林首相去拜见皇帝陛下,他十分赞同我们提出的移民计划,并安排我们公司全权实施在阿根廷的购地计划,这和你昨天晚上预料的完全一样。不过对设立经济促进和监督机构的建议皇帝丝毫没有兴趣。”

    “呵呵,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我想,这一次我们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亨舍尔微笑着说道,高兴之余依然他保持着犹太绅士特有的矜持派头。

    “赚钱只是一方面,如果能以此为契机获得皇帝陛下的信任,那么我们对布莱希罗德的复仇就大有希望了。”汉泽曼的脸色由晴转阴,当念到“布莱希罗德”几个字的时候,更是咬牙切齿。

    亨舍尔听后,也叹了一口气道:“是啊,俾斯麦首相死了,赫伯特是个酒鬼根本撑不起昔日首相府的偌大台面,布莱希罗德已经没了靠山。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更何况他的背后还有伦敦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支持。对了,皇帝陛下有没有提到打击金融投机的事情。”

    “没有提到。”汉泽曼摇摇头道。

    “那皇帝对增加公共设施建设以及修建慕尼黑南延铁路是什么态度?”亨舍尔继续问道。

    汉泽曼耸耸肩道:“皇帝压根没有提这件事,想来他已经了解到承包基尔运河工程的梅克伦堡建筑公司是我们的股东,而我们又持有巴伐利亚铁路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皇帝可能认为我们是出于对自己经营上的好处才提出的建议。”

    “哦,原来这样,那就太可惜了。”亨舍尔听后不住的摇头说道。
第二十三章 亨舍尔
    “对了,上午交易所的情况如何了?”汉泽曼皱着眉问道。

    “今天早盘开市后,所有的股票都在继续上涨,根本不给踏空者以回补的机会,德意志银行方面和我们都错过了这次行情。除了布莱希罗德银行外,德累斯顿银行、沙夫豪森和汉堡的几家商行应该是这次行情的多头主力。”亨舍尔平静回答。

    “看来,这一次又让布莱希罗德那个老狐狸赚到了。”汉泽曼恨恨的说道。

    “这次和俄国的商约是由赫伯特出面签署的,他的消息自然也是最灵通的。”亨舍尔说道。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翻多还来得及吗?”汉泽曼道。

    “从最低位算,反弹已有20%,现在翻多自然是不合适的。巴林银行的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银根紧张的状况丝毫没有好转。所以既然行情已经错过,此时就绝不能再出错。”亨舍尔坚定的说道:“今早我注意到布莱希罗德家的交易员们神情格外紧张,我怀疑他们现在已经多翻空了。因为此时多翻空,就会拥有因德俄商约的利好所给带来的大量的对手盘,要知道在市场中不断的制造剧烈波动才是获得最大收益的捷径。”

    “这一点我固然知道,不过他们现在就大规模放空就不怕被市场的资金淹死吗?”汉泽曼皱着眉,冷冷的说了一句。

    亨舍尔轻声叹了一口气,然后随手递给汉泽曼一张便签,说道“您先看看这封刚刚从伦敦发来的电报吧,说是彼得堡宫廷马上要抽走俄国政府在巴林银行的一百五十万英镑存款。”

    仔细看过电报的内容后,汉泽曼陷入了沉思,数分钟之后,他才冷哼一声道:“罗斯柴尔德家族不愧是全欧洲最有权势的银行家,连彼得堡宫廷的门路都能走通。看来伦敦的内森爵士这次是想要巴林银行的命啊!”

    “乘你病,要你命,就是这个道理。”亨舍尔不慌不忙的说道:“巴林银行早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便因为法国的公债发行而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交恶,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家银行明争暗斗不断,这一次巴林银行时运不济,濒临破产,如果您是内森爵士,您会怎么办?”

    “如果我是内森的话,自然要想方设法以最低的价格并吞巴林银行的资产了。巴林银行在南美投入的资金估计有两千万英镑之多,其中大部分是阿根廷公债,作为债权人,他们通过政府中的私人关系几乎全面掌控了阿根廷和乌拉圭的铁路、港口以及纸比索的发行权。按照赫森的说法,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全世界少有的优质资产,如果阿根廷没有出现政治动荡,巴林银行绝不会遭此厄运。如果大部分存款人都信任巴林银行,不强行提现,相信作为英国历史最悠久也是规模最大信誉最好的私人银行,巴林银行是一定能挺过去的。”汉泽曼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