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风暴-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使记不住什么国际大事,但是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导致日元飞速升值;1987年香港股灾,黑色星期一;1990年海湾战争导致石油价格暴涨;1991年苏联解体导致卢元暴跌,从最高时候的1卢布兑2美元下跌到了1400卢布兑1美元。随便哪一件事只要自己抓住机会,都能让人暴富,而自己要做的只是在85年之前积累少量的资金就可以了。

    而且自己对于未来通行世界的互联网的了解也是比80年代的人高了一大截,只要以后抓住机会掌握那些个高科技公司少量原始股份,就能够让自己在财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随后和一群人聊了一会儿,就跟着周闰发一起离开了。说到聊天,陈晓峰还在庆幸,还好自己之前大学有个广州的宿舍哥们儿,而且自己无聊还学了些广东话耍帅。虽然自己只是偶尔插几句话,但是大部分还是能够听懂,要不是大学宿舍里有个广东佬,自己可能话都插不进一句。

    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到九龙,周闰发带着陈晓峰来到了庙街。

    庙街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是香港一条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时也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夜市,价格实惠,不管是未出名大明星还是都市白领或者平头百姓一到晚上都喜欢来这里。

    而且香港的很多电影都曾在条街道取景。

    庙街蕴含着地道的香港情怀,特别是夜市,处处反映着香港的生活文化,每天黄昏时,数百个地摊开始在马路上准备做生意;入夜后,点上灯的地摊,把整条街照得通明,游人顾客纷至沓来,令原来的安静小街,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

    当然现在正是早上,除了一些早起的上班族之外,没什么人,有些冷清,这让一心想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庙街夜市的陈晓峰有些失望。

    跟着周闰发左拐右拐,来到一个偏僻的小楼,上了二楼,来到一扇门前,使劲敲了敲门,叫了声,“华仔,快起来。”

    看着陈晓峰眼中的疑惑,周闰发笑了笑解释道:“这是我一个无线训练班的学弟,在这里租房子住,你先和他住在这里,我那里不方便。”

    “不方便?”陈晓峰心底有些疑惑。

    看到了陈晓峰的表情,周闰发怕伤到了这位小兄弟的自尊,解释道:“我那里,阿莲和我在那里住。”可能是怕陈晓峰不知道“阿莲”是谁,又解释了一句,“阿莲,我女朋友,下次有空介绍你们认识。”

    这时陈晓峰才恍然大悟,表示了解,此时正是1981,这时的发哥正与陈钰莲打得火热,恋的死去活来的,后来好像还为了她自杀过。

    “了解,了解,是发嫂吧,小弟提前恭喜了。”陈晓峰一脸笑道。

    正说着,门开了,出来一个帅气的年轻人,20岁左右,剑眉眉尾上扬显得很俊酷,眼睛标准的杏仁眼,双眼皮是偏向内双似的双眼皮,恰倒好处,鼻尖有一点长,却又算不上鹰钩鼻更填几分帅气。

    陈晓峰一眼就认了出来,刘德华,不老天王,后世几十岁的人了还是帅的掉渣,更何况正年轻的时候。

    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天王巨星,影坛影帝,歌坛巨星,影视歌三栖发展的人物。而且刘德华还为了中国影坛的发展,2005年发起亚洲新星导计划,其出品电影《香港制造》、《疯狂的石头》、《桃姐》等声名远扬,2005年成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电影百年形象大使。

    刘德华1994年还成了慈善基金会,乃政府认可之慈善机构,但却从来没有公开募款,也从来没有主动公开过,累计行善数百起,随着5。12地震的行善,这一基金会才被人渐渐知道。

    这是一个能力和品行都兼备的天才人物。

    陈晓峰还在努力克制着自己心中的激动,这时发哥说话了,指着陈晓峰对着华仔介绍说:“华仔,这是我认识的一个小兄弟,内地来的,先在你这里歇一歇脚,你叫他阿峰就行了。”

    然后又对着陈晓峰说道:“这是华仔,刚从无线培训班毕业,在邵氏影城里面跑龙套。你叫

    他华仔就行,别看现在华仔只是跑龙套,但是就凭华仔的这相貌和平时的勤奋,以后绝对会红。”

    天王巨星呀,要是在另一个时空,哪有可能这么近距离接触,陈晓峰赶紧上前握手,说道:“阿华,你好,你好,叫我阿峰就行,我就一逃港者,没个落脚地,幸得发哥照顾,不然还不知道如何是好,以后还望多多关照。”

    “没事,没事,我也就是一个跑龙套的,还是发哥帮着介绍的,一边练习演技,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你和发哥一样叫我华仔。”华仔一听发哥说他以后一定会红,有些高兴的找不到北了。

    等两人认识之后,发哥拿出钱包,塞了几张钱给陈晓峰,口里说道:“华仔,这两天多多照顾一下阿峰,他刚从大陆过来,还什么都不熟,等我求方姨出面给阿峰办了身份证,再过来。”

    说完就要走,两人赶紧送着出了门。
第三章 黑户的日子
    送走了周闰发,两人回到了出租屋,进了门,陈晓峰从见了大明星的喜悦中冷静了下来,重新打量着屋子。

    一张单人床,上下两个床位,再加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几个方椅。

    陈晓峰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窄小。比后世大陆的出租屋还要差,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又没有钱,先将就着住,等有了钱再考虑搬出去。

    两人重新认识了一下。

    刘德华伸出手和陈晓峰握了握,“刘德华,你叫陈晓峰?”

    刚发现自己说的是粤语,怕陈晓峰听不懂正要改口,却发现陈晓峰同样用不太熟练、断断续续的粤语回话了。

    “陈晓峰,你叫我阿峰就行了,刚从大陆逃了过来,要不是发哥帮忙,说不定就要死到哪个角落了。”

    “发哥,他呀,一直都这样,乐于助人。”刘德华好奇的说道,“你会粤语,之前学过?”

    “是呀,之前学过一些,但是不怎么熟练?”陈晓峰心里想着,难道我能告诉你我是上辈子学的。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因为华仔要去片场了,就仔细交代了一声,“阿峰,我要去工作了,你可以休息一下,但是不要乱逛,小心遇到巡警,楼下就有小卖部,不要走远了。”

    刘德华走后,陈晓峰坐了下来,长长的舒了口气,慢慢的思量起来。

    现在看来,暂时是没有危险了,只等着发哥把身份证的事办妥,就可以在香港立足了。

    “既然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有了超出世人二三十年的眼光,要是再混不出个人样,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对发哥、华仔他们说自己是从大陆偷渡过来的,也不算骗他们,咱只是从21世纪的大陆偷渡到80年代的香港,算是空间、时间上双重偷渡,还好没有时空巡警。”陈晓峰有些自嘲。

    “这件事,一定要保密,谁都不能说。”一想到万一自己暴露了秘密,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大群身穿白色医用服、口戴防护罩的人围着手术台,而自己被放在手术台上切成片研究的场景,就一阵阵心寒。

    要消除痕迹,陈晓峰想到,随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钱包,手机,人民币,银行卡,身份证,香烟,打火机,充电器,还有发哥留下的500块港币。

    钱包,杂牌的,没什么标记,旧旧的,边上还有点儿烂,不能说明什么,可以保留。

    人民币,这是绝对不能再留下来的,看着那一张张红版,下面那一排“1999”的数字,心底暗叫了一声可惜,“他奶奶的,以前省吃俭用的,舍不得花,搞得现在用都用不掉了,真是郁闷。”

    香烟,就剩下几根,等下抽完,连烟盒一起烧掉。

    打火机,山寨的,什么标记都没有,不影响,还可以用。

    银行卡,身份证,这是立刻要烧掉的,属于不能让别人看见的东西。

    拿出打火机,对着银行卡、身份证,慢慢点着,然后放在地上,把人民币也一张一张放在上面,心里面不免又是一阵心疼。

    “妈的,真是奢侈呀。”

    陈晓峰突然“咦”了一声,却是想到了后世看《英雄本色》里面的一个镜头,小马哥一身风衣,拿着**用火点着,然后用燃烧的钱点烟的场景,那看着真是帅呆了。

    “咱也学一学,以前一直羡慕,今天也搞一回。”心里想着,拿起一张点着的大红版,抽出一根香烟,叼在嘴里,点着,深吸一口,“感觉就是不一样呀,爽。”

    等着卡、钱烧成一团灰,看着山寨的苹果4s,发愁了,这东西留着是个炸弹,但是烧了,又舍不得,虽然不能再用来打电话,但是里面64g的内存卡里面可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上百部经典小说,几百首国内外经典歌曲,几十部经典电影,这都是钱呀,这是自己挖掘第一桶金的基础呀。

    想到这里,陈晓峰还是决定手机留下来,毕竟现在手机还没有出现,就是那种砖头块大的大哥大手机也是在87年才进入中国的,别人看到也不会知道是什么,自己小心一点就是了。

    想到要留下手机,陈晓峰赶紧把充电器拿起来看了看,没发现损坏,连接上电源插头一试,谢天谢地,没有坏,还能充上电。

    “还好,没坏,不然就球了,这年头到哪里去配充电器呀。”放下心来的陈晓峰,心里庆幸着,“幸好自己有随身带着充电器的习惯。”

    把手机打开,看了看内存里面的小说、音乐都在,这才真真的松了一口气,这是自己以后生活的保障呀。

    把手机放在身上装好,躺在床上,头枕胳膊上面,闭着眼睛休息,准备想一想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办。

    刚往那里一躺,头垫着有些疼,感觉有什么搁着头皮了,起身,转过来一看,什么也没有,“奇怪了”,再躺下又有些垫头,再转身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手腕上的手表。

    陈晓峰感到有些好笑的同时,也是吓了一身冷汗,自己还是不仔细呀,手表都忘了检查,也还好是山寨手表没什么标示,要是刚好在外人面前漏出马脚,那自己就死定了,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未来的痕迹都消除了,才放下心来。

    这才静下心,想一想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

    首先这几天自己要小心再小心,不能出去,以防被巡警抓到,反正还有发哥塞给自己的500块,楼下又有小卖部,够自己这段时间生活了;然后就是要把繁体字学会,香港可是没有简体字的,都用的是繁体字。

    最后就是要学习粤语了,虽然之前大学里和那个广东哥们学过一段时间的粤语,但是那么久没用来交流过,鬼知道还记得多少。在香港社会不会粤语或者是说不好粤语的,可是会遭人歧视的。

    要想在这里混,就要入乡随俗,适应社会,至于以后发了财,要别人适应自己,那是以后的事,还早,就算是广场协议也还有四年的时间呢,自己这段时间总也要生活,赚些本金。

    想着想着陈晓峰就睡着了。

    却说刘德华,在片场跑了一天的龙套,累的要死要活的,回到家,就准备倒头就睡,刚往床上一躺,就听到“啊”的一声,吓了自己一跳,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住了,还有一个发哥介绍的大陆仔。

    陈晓峰睡的正香,梦里自己成了大老板,挥着美元,送着豪宅,看着一个个女明星投怀送抱呢,就被胸口一阵闷痛惊醒。

    醒来刚准备骂出口,就看见华仔向自己道歉,“阿峰,对不起了,我忘了你在这里,还以为是之前一个人住呢。”

    没好气的瞪了刘德华一眼,最后有些好奇的问道:“华仔,你怎么会说国语呢?而且说得还很流利?“

    刘德华看陈晓峰没有生气,拉了一个椅子过来,坐了下来,回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香港明星很多都会说国语的,毕竟台湾是华语电影、唱片的主要畅销地。”

    陈晓峰一想也是,香港就这么大,虽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但是不管是唱片,还是电影都是以外围东南亚、台湾、日本各地为主要盈利。

    刘德华看陈晓峰不吭声,就问道,“阿峰,你一直在睡觉,没有出去逛一逛?吃饭没有?”

    “你是想让我遇到阿sir,遣返大陆是吧?就是在你这儿借住一段时间,至于嘛?”陈晓峰没好气道。

    “阿峰,不是,我忘了你刚来,还没身份证。”刘德华有些着急,赶忙解释道。

    看着有些着急的刘德华,陈晓峰连忙说道,“华仔,我开玩笑的,不过我真的没吃饭。”

    “那你等会,我去给你买吃的。”说完,就直接往外走。

    陈晓峰一看,忙拦了下来,说道:“华仔,等下,顺带帮我买本字典?我准备学习繁体字?你也知道大陆用的是简体字,我要在香港讨生活,总不能字都不认识?”心里却想着,要是不会写字,我怎么把手机里面的小说抄下来呀,这可都是钱呀。

    “恩,也是,不识字的话,只能做苦力。”刘德华也没多想,又问道:“阿峰,你好像会说香港话?”

    陈晓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大部分能听懂,能说几句。”

    “你还是要学一学,练一练,现在香港对大陆过来的是很歧视的。”刘德华看着陈晓峰认真说道:“不过那要等发哥把你身份证办下来再说。”

    看着刘德华出去了,陈晓峰心里想着,“粤语,谁知道还记得多少,先等发哥把身份证办下来再说,反正没有身份证自己也不敢出去。”

    等到刘德华买了吃的回来,两人吃了饭,陈晓峰拉着刘德华练习了一会儿粤语,看着刘德华有些疲惫,就停了下来。

    “华仔,看你也有些累了,睡觉吧,明晚再练习。”

    刘德华也有些瞌睡了,“恩,那好,我看你学的挺快的,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和别人正常交流了。”

    待得刘德华睡下,陈晓峰没有睡,任谁睡了一天,也睡不着了。

    拿起刚买的字典,慢慢学起字来,也没什么多大的难度,怎么说都是中国的方块字,只是笔画多了一些,难写一点儿,而且大陆的简化字和繁体字比起来,也不是说全不一样,至少还是有很多一样的,还有一些连蒙带猜也能认出来。

    看着看着,陈晓峰就开始打瞌睡了,不是想睡觉,而是实在是太枯燥了,你能想象只拿个字典,在上面认字的画面,想一想就让人想发疯。

    “这不是个办法,效率低,还容易疲劳,得想一个其他的方法。”陈晓峰沉思着。
第四章 新生
    一个星期后,tvb大楼,董事长办公室。

    tvb董事长邵逸夫已经六十多岁,岁数已经不小,精力也没有年轻时候那么旺盛,所以,tvb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六婶方倚华说了算。

    “六婶,我那朋友的身份证办下来了没有?”周闰发坐在边上,向方逸华问道。

    方倚华有些好笑,看了看周闰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