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月7日,日本军队逼近南京。中国军队30万人的防御成效不大。军队开始从城里撤退,但秩序非常混乱,未能撤离的士兵则被迫投降。松井石根将军全权负责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指挥,他把征服南京视为其战斗的最高荣誉。裕仁天皇让他的叔叔朝香宫亲王鸠彦执管驻南京的日军。作为皇室家族的一员,他的权力显然比那里的任何一位司令官都要大。当时的鸠彦受残酷无情的中岛将军影响,向部队发出处决所有战俘的命令。12月13日拂晓前,仅仅5万人的日本部队冲破南京城墙,有9万名中国士兵和50万平民的南京城沦陷。
  屠城血证 悲惨的是,那些不幸被捕的中国士兵被绑起来,被残忍地处决。由于人数过多,日军便把中国人分成一个个小组,绑起他们的手臂,然后把他们带到屠杀场,用机关枪扫射杀死。被杀害的士兵太多,以致连埋葬他们的深坑都不够,有的就半露在地面上或被扔进扬子江里。
  日本军队涌进南京城,疯狂的野性令平民大受其害。男人、女人和小孩被肆意枪杀;子弹用光,就用剑和刺刀;每条街上都垒起成堆的尸体……杀害平民成为一种邪恶的竞争,士兵们比赛看谁在最短时间内杀死的人数最多。当屠杀变得乏味时,骇人听闻的酷刑又被发明出来。很多日本人相互拍照留念,提着割下来的人头咧嘴大笑,享受着酷刑和屠杀所带来的疯狂###。
  不论什么年龄的妇女都会受到一伙伙日本兵###的伤害,最后致残或致死。这些士兵的###行为令人作呕又粗俗不堪,但又一天天地在重复上演,军官们都在鼓励他们的士兵这么干。直到12月17日,这桩惨剧才逐渐平息。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凶残的战争之一。日本政府设法隐瞒事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盟军对德军和日军的暴行程度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这在无形中纵容了暴行的发生,日军用最耸人听闻的方式来对待战争中的平民和战俘。对中国人来说,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不能期望怜悯,唯有奋起反抗!
  

雷霆〃闪击〃:法国之战(1940)
German Swift Defeat: France
  1940年5月10日,德军以〃闪击战〃进攻法国,法军70%的战斗机在地面被毁。德军避开马其诺防线,绕道法军防御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集中全部兵力和火力,实行突破,使法军受到毁灭性重创。
  德国突击队 法国战争是希特勒的〃闪电战〃在西欧的顶点,法国的速败,结束了欧洲大陆对纳粹的反抗,成为希特勒最辉煌的战利品。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把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是有意义的,因为两次战争都重复着基本战术:先是德国击败西方列强,保卫其工业核心地带,然后再征服东欧及俄国。
  至于军事技巧方面,1916年的吸取教训,1918年的改进提高,并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继续完善,使得德国在1939…1941年间能快速制胜。这些胜利的核心是突击队,作为一个新的军事概念,它诞生于西线的战壕里(见康布雷战役)。
  〃闪电战〃 纳粹德国在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后开始对中欧和东欧进行殖民统治。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兰,法、英被迫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军队猛烈抵抗,但德军具有巨大优势,实力如日中天。同时,苏联军队尊重与纳粹德国达成的条约,也在当月中旬侵占波兰东部。面对两国强兵,仅有勇气的波兰别无选择,只能战败。这次胜利使得德军信心陡增。
  德国在二战头一年运用的策略和战术,是建立在吸取一战后期阶段教训的基础上。联合兵种进攻是制胜关键,以机动和持续冲击为重点。战斗机和轰炸机迅速掌握制空权,对敌人狂轰滥炸。装甲摩托部队紧随其后,在敌军防线上冲出突破口。步兵战术指的是那些突击队员,由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士兵组成独立小组,在快速进攻中袭击目标,互相支援直到最后会合,然后集中兵力向薄弱点进攻。1918年以后的20年间,飞机和装甲车的技术改良大大提高了这些战术的破坏力。
  德国军事运输绝大多数依赖马车。每个团有683匹马,却只有73辆摩托车。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德军一共用了近300万匹马。
  避开马其诺防线 为了阻止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攻占丹麦和挪威后,掉头迎战西部的首要敌人。战争持续了9个月。法国为何不趁此时袭击德国的工业心脏地带莱茵兰呢?简单的回答就是:一战的阴影仍然沉重地压在盟军头上,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不希望再次发生世界大战。在德国竭尽全力地扩张领土的同时,这两个国家则笼罩在一战所带来的巨大阴影中无法自拔。因此在战后,它们没有努力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军人数量的增加程度也不如希特勒领导的德国。
  如果再有战争,盟军希望会是西线战事的重演,所以选择以静态防守为主。因此,法国投入巨资建设马其诺防线。法、英决定打一场防卫战,拖延时间,尽可能迅速地重整和扩充军队。他们甚至忍住对德国进行空袭的念头,希望不使战争升级。同时,盟军也希望比利时与荷兰加入它们的联合防卫,但这两个小国都不愿激怒希特勒。但战争仍不可避免。1940年5月,二战全面爆发。
  5月10日,德国军队入侵荷兰和比利时。与此同时,温斯顿·丘吉尔继张伯伦之后出任英国首相。德军穿越比利时境内,使法国人确信这是一战策略的重复,于是在防线后耐心等待……而这恰好是希特勒试图让他们相信的。
  退守英国 法军正在向比利时边境进发,且在几乎毫无防备之下被隆施泰特将军的装甲军团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持续的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袭击援助下,德军渡过默兹河,粉碎法军侧翼部队。德军随即突破至海峡港口,把盟军分隔。前来援救比利时的英国远征部队被推回至英吉利海峡。希特勒命令他的地面部队停止在敦刻尔克俘虏英国士兵,改由空军在沙滩上消灭他们,但这一计划最终宣告失败,超过30万名英国、法国、比利时士兵撤退回英国。与同盟联系被切断的其他比利时军队别无选择,最终唯有投降。
  占领佛兰德和将英军逐出欧洲大陆之后,德军重新编组,进攻南部。空军炸断铁路线,减慢了法军的行动速度。而法国空军装备严重不足,无法与德国空军较量。法国的战略存在致命缺陷:原本在马其诺防线沿途设置了地面防御,可德军却从北面进行袭击,完全绕过法国的宏伟军事要塞。
  在野外的法国士兵无法与装备更好、信念更坚定的德国士兵匹敌,因而士气一落千丈。6月9日,德国装甲师抵达巴黎北部的塞纳河,部分法国军队自卫反击,但结果收获甚微,最终也阻止不了德军的继续前进。6月10日,意大利与德国联合向法国宣战,这给法国政治家进一步施加了压力。德军装甲师继续向大西洋沿岸和法国中部隆隆开进。6月13日,巴黎失守,法国政府转移至南部。
  不战而降 6月17日,法国总理雷诺拒绝与英国联合抵抗德国,他因此辞去职务。他的位置由一战老兵贝当将军接替,贝当向德国提出停战要求。6月21日,法国将军亨泽尔正式在投降条约上签字,他与希特勒在贡比涅森林的一辆铁路客车上会面(1918年也是在此地签署最早的停战协议)。对德国来说,这辆客车意味着复仇的喜悦,希特勒后来让人毁掉这辆车,以阻止任何象征性行为发生。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法国被踢出战争。这是一次象征耻辱的战败,甚至比普法战争中的失败还要耻辱( 见色当会战),它使世界其他国家相信德国战争机器不可战胜的神话。
  当然,德国也因此实现了自1870年来要成为西欧无可争辩的主宰的企图,它从容转向东部,继续其领土扩张野心。英国的干涉亦遭失败,这次对法行动的毫不费力怂恿希特勒考虑入侵英国;他对闪电战的过于自信同样促成他在1941年决定入侵俄国。
   。。

〃伦敦上空的鹰〃:不列颠之战(1940)
RAF in the skies of London: Battle of Britain
  在这场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中,英军以915架飞机的代价击毁了1733架德机。英国空军的殊死搏斗,使希特勒的〃海狮作战〃被无限期地延迟下去,促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
  〃永不言败〃 1940年夏,由于拥有现代技术,席卷东欧和西欧大陆的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的计划,似乎只是几个星期之内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不列颠之战中,英国大胆而成功地利用空军力量阻挠了希特勒的入侵计划,使英军有时间有力回击欧洲被占区域的德军。
  作为〃海狮作战〃的一部分,要入侵英国,势必先控制英国的领空,但戈林的德国空军没能在敦刻尔克粉碎英国军队,现在,他只能承诺用短暂而具毁灭性的空中战斗把英国献给希特勒。他动用北海沿岸的所有飞机场,使其飞机都开往英国;相反,英国皇家空军(RAF)只能召集到650架战斗机……4比1的数量对比悬殊。随后的战斗酷似大卫对歌利亚的斗争,备受鼓舞的英国业余飞机师迎战出色的德国机师。从技术上来说,德军过于信赖远程双发动机飞机,而带8支机关枪的英国###式战斗机确实是高科技的杰作。
  〃飞鹰〃计划 戈林争夺英国制空权的战役在7月10日打响。第一阶段是海峡战役,由德军飞机连续3个星期袭击英格兰沿岸城镇和商船。戈林希望把英军飞机消耗殆尽,但英国皇家空军表现出出色的专业水准,击落敌机的架数为自身损失架数的两倍。希特勒随即下令向大陆发动大规模空袭。纳粹德国空军一共召集到约860架轰炸机、250架俯冲轰炸机和850架战斗机。
  8月13日被确定为实施压倒性攻击的〃鹰日〃:1485架德军飞机轰鸣着飞向英国皇家空军机场,意图毁坏地面上的英军飞机。然而事情几乎从一开始就感觉不妙……一条无线电信息通知德国飞行员护卫队,袭击已被取消,他们重返基地。但并没有人将这一条信息通知轰炸机,于是,他们将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继续行动。
  英国皇家空军成功地以13架战斗机的代价,击落了45架敌机。次日,英军又用27架战斗机的代价换来70架德军飞机。英国民众目睹英国皇家空军在空中为祖国的生死存亡所做的英勇战斗,因此,当丘吉尔说〃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以少数对多数从没有过这么辉煌的战绩〃时,每个人都衷心地同意。
  雷达立大功 德国飞机的生产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率,英国工厂在最高潮时每月能生产出500架战斗机……足足是德国的两倍。雷达的发明也意味着英国在空中防御中抢占了明显优势,因此,尽管英国的战斗机数量较少,但可以精确瞄准即将飞近的德国飞机。
  英国战斗机在白天行动,轰炸机则在夜间袭击希特勒那些在驳船内等待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士兵。由于没能有效击败英国战机,戈林便恢复对英国皇家空军机?场的袭击。从8月24日…9月6日,几个战机基地相继失去战斗力,英国皇家空军损失290架飞机,但纳粹德国的空军伤亡更为惨重。
  绝地反击 由于英军开始进攻德国城市以示报复,战斗逐步升级,戈林于是改变计划,对英国首都、而非机场进行大规模轰击。戈林的作战焦点的转移,给了英国皇家空军喘息的机会。
  首轮大规模空袭在9月7日进行,650架轰炸机沿西蒙斯河的伦敦码头投下超过670吨烈性炸药,458名平民丧生。9月15日,轰炸达到高潮,德国出动1000架轰炸机对这个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但德机还没进入伦敦上空,数百架英战斗机就迎面扑来。英战斗机不顾德国战斗机的拦截,露出了少有的凶狠,对德轰炸机进行围攻,使这些轰炸机在失去保护的情况下一架一架地被击落,只有少数侥幸逃脱。德国战斗机怕受到围攻,急忙掉头往回飞,但英战斗机紧咬不放,在追击途中又击落了多架德战斗机。就在英国战斗机与德国空军死拼的同时,英国还出动了所有的轰炸机,对德国集结在海峡对岸的舰艇和地面部队、港口和码头实施了猛烈轰炸。
  这一天成为整个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紧张的一天,英国空军共击落德机185架,自己仅损失26架。德军损失惨重,因而拒绝执行任何日间袭击,而宁愿在夜色掩护下行动。轰炸仍然持续,伦敦人将之称为〃大空袭〃,这对躲在花园的防空洞或地下车站里的伦敦居民而言,无疑是一次可怕经历。然而,随着冬季恶劣天气的到来,希特勒终于厌烦了……9月17日,他下令无限期押后〃海狮行动〃。大不列颠之战获得胜利,入侵的危险解除,但可怕的轰炸仍持续到1941年。期间,共有万平民在空袭中死亡。
  

空降战里程碑:克里特岛战役(1941)
Airborne Milestone: Crete
  德军虽然以巨大的代价攻占了克里特岛,但随即在以后的日子里陷入了沉睡状态,其巨大的战略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国同时开展苏联、西欧两个战场,实在没有力量再开辟、扩大地中海战场。
  新型战斗 德军对克里特岛的袭击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空降袭击。数千名训练有素的德国空降兵突袭英军据点,是德国空军力量令人瞩目的展示,它迫使英军最终撤离海岛回到北非,而德军所遭受的大量人员伤亡意味着同样的行动将不会再有第二次。
  1941年,希特勒进行〃巴巴罗萨计划〃时,认为有必要保护德国南部的欧洲地区。1941年3月,他与南斯拉夫摄政王保罗亲王达成协议,并试图劝说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集团,而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几天内即被政变颠覆,因而拒绝继续与之结盟,并且竭力让南斯拉夫保持中立地位。英国部队抵达希腊,进一步威胁到希特勒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希特勒决定入侵南斯拉夫,然后再入侵希腊。他的部队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出色地完成了两次行动,且损失不大,但收获甚丰。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抵抗在后来几年内逐渐加强,但这两次征服的结果,同样大大增强了希特勒对自身及其士兵才能的信心。
  超过万名英国士兵从希腊撤退到克里特岛。尽管被击败,这支军队仍然对德军在巴尔干的控制构成威胁, 希特勒需要对盟军进行最后打击,将他们逐出南欧。为此,他运用了一种新型战斗,这种战斗…… 空降袭击在1940年对西欧大获全胜的闪电战中证实其价值。
  〃水星〃行动 希特勒的空降兵部队是其战斗的主力部队之一。空降兵受过严格训练,作战灵活,在1940年德国入侵比利时与荷兰期间战绩辉煌。他们在比利时的埃本…埃马耳要塞着陆,经过艰苦战斗后占领这一地区,给防御的盟军以沉重打击。后在进攻荷兰的战略要地时,类似的空降袭击再次被成功实施。
  希特勒对克里特岛的行动代号为〃水星〃,目标是占领岛上空军基地。初时计划为纯粹空袭,约有1万名空降兵参与战斗,负责指挥的是库尔特·司徒登将军,75架滑翔机和500架运输机在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保护下运送士兵。入侵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马里门、干尼亚和苏达湾着陆,运输机折返;运送第二阶段的部队对雷斯姆农和希拉克利昂进行袭击。克里特岛上的英军和盟军部队联合来自希腊的万名增援兵,再加上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