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雾江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雨雾江南-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派出所照了像重办了。昨天已经办好,拿回来了。但这丫头初五就去杭州上班了,她是没空回来取;我们送过去也不切合实际,邮寄吧也不太方便。你去杭州,正好帮我带给她。你就在这等我一下,我马上回去拿来给你。”

    他也不等朱雨深回应,跨上电瓶车就往回奔。朱雨深只好站在那里不动。他看超市门口有卖水果的,就买了一些。准备带一点,放一点在家里。

    老邢不多久就杀回来了。他把女儿的身份证递给了朱雨深,还把她的手机号报给了朱雨深。

    他走后,朱雨深盯了那个身份证看了一会儿。那上面的信息显示邢娥皇比他小四岁,但现在也是个大姑娘了。在他的印象里,娥皇还是那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黄毛丫头。那张照片据老邢说,是她去年年底拍的。那张脸除了美丽、新cháo以外,还透露出一些霸气。她的这个名字也很特别殊,这是李煜的大周后的名字。

    朱雨深想起来了,据他所知老邢喜欢听五代十国时的历史说书。听得多了,久而久之,他就对周娥皇这个美貌的、能歌善舞的南唐皇后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生了个女儿后,他力排众议,就取名为娥皇,以寄托他对古代美女的哀思。

    邢娥皇果然也没让他失望,长相一路走好。另外,读书时也能歌善舞,每次学校搞文艺活动,都有她的身影。一度赢得了不少喝彩与掌声。

    上次和大姑聊天时,朱雨深好像记得大姑跟他提起过,娥皇应该还没嫁作人妻。说她前几年就去了某大城市的大公司上班,一年挣的钱相当多。老邢家也是因为有了她这女儿才发达了。老邢叫他帮这个忙,朱雨深自然不能推辞。他盯着邢娥皇的像片看了好一会儿,心想借此机会,到杭州去找她,也可以一睹这个在外混得好的人的风彩了。

    朱雨深他们一行四人倒腾了两部汽车,到芜湖站时已差不多十一点钟了。他们要乘的那趟去杭州的车,在芜湖站的开车点是12点整。老马说他早上喝了点牛nǎi,吃了两个鸡蛋,现在饿了。他提议大伙中饭就在车站解决。

    大刘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带了这么多吃的,你暂且忍一忍吧,上车喝酒好了。孙伟也是这么说。朱雨深也感到饿了,他说他也想在这里把中饭解决了,随便吃个快餐、炒面什么的就行了。

    老马说:“那好,咱们俩这就去吃吧,别管他们俩。”

    大刘说:“你们吃过中饭了,上车如果不喝酒了,带的吃的也要拿出来。”

    老马和朱雨深都没吱声,他们并肩朝车站西边的一家小吃店走去。

    这家店有两个门面,外面还撑了个棚子,共有七八张桌子。此刻来吃饭的人并不多。朱雨深和老马看了一下菜谱。老马自言自语说:“吃什么呢?”

    朱雨深说,上车可能还要跟他们喝酒,我们就先来两份炒面垫垫吧。老马没说什么,坐到了外面的一张桌子边。面条上来后,老马边抽烟看着手机新闻,边吃着。朱雨深吃得较快,他看了一下时间,离开车点还有四十分钟,他没有催老马。

    这时,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小孩,坐到了朱雨深他们边上的那张桌子上。一看装束,就知道他们应属穷地方的农村人。那男的大约三十多岁的样,人很瘦,病奄奄的样子,穿着陈旧土气,身边摆着两个脏兮兮的包;那个女的,低着头摆弄着怀中的小孩,她的穿着要光鲜一些,头发也梳得顺顺的,还带了一个发卡;她怀中的孩子,也是穿着旧衣服,戴了一顶破的小布帽。

    这时,因为已是中午吃饭的时期,饭店里新来了不少人。有两人已坐到朱雨深和老马这一桌上,开始喊老板点饭菜了。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面容和善。伺候好了别人后,他来到那一家三口面前,问他们吃些什么。

    “烧一个紫菜汤,要两碗饭就行了。”那男的说。

    这句话犹如一颗炸弹,把饭店里外的人群炸得一阵sāo动,众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这一桌。老马也是如此,朱雨深的目光也是刚离开又回来了。

    饭店老板可能是怀疑自己听错了,他又问道:“就烧一个紫菜汤,两碗饭吗?”

    那男人说:“是的”。他侧面的墙上紫菜汤1元一份,赫然地写在那里。老板是个圆滑的人,他立马换了一个口吻说:“行、行,你们先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这时,那个女的终于抬起了头。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后,让朱雨深吃惊不小——她不就是汪小芹吗?听大姑说,前几天她携老公孩子回娘家拜年,今天应该是要回北方的家了。他们是要在此乘火车回去吗?

    汪小芹抱着她的儿子,适此环境中,她的表情显得比较局促。她用左手把左边的头发往后抹了抹。她的脸盘是清秀的,这让人觉得她和那个男人不怎么相配。汪小芹的目光一直是垂着的,朱雨深猜想她应该没看到自己。那碗紫菜汤和饭很快就端上来了。她男人舀了一勺子菜汤泡在饭里,竟然吃得稀里哗啦的。汪小芹只是捞了点紫菜放在碗里,小口地吃着。

    这一刻,围观的众人似乎定在了那里。不过他们的目光都是朝向他们这一家三口的。汪小芹怀中的孩子也睁大了眼睛,看着四周的人们。孩子的衣着也显得脏乱。

    朱雨深在努力回忆着姑姑所说的有关汪小芹的话。姑姑曾说过,那男人家很穷,家徒四壁;两个老的还有病。这样说来,他们夫妻在外是没有什么钱可花,能吃饱肚子就行了。

    然而,他们吃便宜东西这个举措,却博得了围观者过份的关心。那个端饭菜来的婆子就冲着他们叹了好几口气;还有,坐在里间的两个妇女也在议论着他们,那个瘦的说:“他们在吃什么东西呀,就那一个菜汤怎么咽得下去饭?”另一个也很土的妇女说:“想不到天下穷人多的是,咱还不算差的。”

    人们整个儿是以观看外星人的目光,观注了汪小芹一家好久,当然这也包括老马。此时,老马终于吃完了这份炒面。他看了一下时间,说不早了,该赶过去了。两人客气地推让了一番,结果还是朱雨深付的帐。朱雨深付过钱后,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再给汪小芹夫妻俩炒两个菜,但他又怕这会伤着汪小芹男人的自尊。他正在犹豫间,老马上来一把拽住他说:“快走吧,不然时间就吃紧了。你好像还想要干什么事似的。”就这样,朱雨深被老马拽出了饭店。于是他们俩便大踏步地往候车区走。

    老马说:“看见了吧,刚才这个女子,长得颇有几份姿sè,就是没跟对人。中饭就吃那东西,当那么多人的面,这不丢丑吗?你别说,要不是时间紧,我还真想炒两份面给他们俩吃吃”。

    朱雨深知道这是老马在拣好听的说,他板着脸没吱声。他也没提自己认识那个女的。只不过,他现在真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认出汪小芹时怎么没走过去跟她打招呼。好歹她也是大姑的邻居。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请他们吃点什么了,以此来化解掉他们的尴尬,更可以抚慰一下汪小芹的心。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他回头看了一眼,就进候车室了。
正文 寄生虫 第5节
    五

    进到候车室里面,果然大家都排起了长队,准备进入站台。大刘和孙伟抱怨了几句,怪他们怎么到现在才来?如果再不来,就把他们行李丢在这儿,他们自个儿走了。

    其实,车站只是预报了他们要乘的火车已由邻站开出,到这里还有十分钟左右呢。

    朱雨深环视了一下四周,这个车站的候车室已经显出破败的迹象。然而,东西两边墙的上方所绘的《鱼米之米》的长幅颜料画却比较醒目。

    那上面绘了一对年轻的男女,chūn天播种,夏天灌溉,秋天收稻,冬天打鱼、修补鱼网等生活画面。很是生动,让人觉得一年四季从事农耕、打鱼是件很有诗情画意的事。

    朱雨深觉得,现实中可能却不是这么回事。他看了一下自己的前后和周围——过完年,出外讨生活的人都以年轻的男女居多。看来身处鱼米之乡的人们,还得外出挣钱,窝在家里做些农事是远远不够了。他们的脸是焦虑的、茫然的,和那图画中男女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过一番拥挤,朱雨深他们四人终于上了车。老马和大刘的动作贼快,由于本站下的人多,空了少许的座位,他们俩就抢了两个。孙伟由于要吃饭,也跟他们挤在了一起,车厢里站了不少人。

    他们三人都拿出了吃的,朱雨深把自己的啤酒也摔给了他们。他不想喝酒,就一个人呆在车厢接头的车门处,观看着外面的风景。

    其时,火车已开到了芜湖郊区境内,那些小山坡,那些平房与楼房我杂的村庄都不断地往后退去。眼中所见,让朱雨深觉得这里比黄镇那边要贫瘠。他想起了谢五妹后来交的那个男朋友,就是芜湖郊区人。他想:他的家是不是就在这一带呢?

    观看了一段时间窗外的风景后,朱雨深的思绪又回到了汪小芹身上。他记得大姑说过,这几天汪小芹家的女xìng亲属都劝她丢下孩子,跟那个北方男人分开。今rì见到她男人的状况,还有那个孩子,让人觉得那些劝说都太残忍了。试问:汪小芹一走,他们父子俩将怎么办?

    他们今rì应该是要回苏北的家了。汪小芹的定力是比较好的,不为世俗的压力所征服。凭这一点,朱雨深认为在当今社会已很难找了。只不过,他们的现状也确实太寒酸了,遭人歧视,遭娘家唾弃是少不了的。他诚心祝愿他们将来会好起来,愿这对一开始以传奇般的故事开头的夫妻,能幸福地过上一辈子!

    rì落时分,伴随着几声嘶叫,火车一头栽进了杭州城站火车站。晚上吃饭时,老马就把这两天的rì程安排跟他三人说了一下:第二天上午去看西湖十景,下午zì ;yóu活动,第三天上午去一下四季青大街,然后乘中午的火车回芜湖。回到市里是晚上,四个人要打一辆车回黄镇。所以这两天得省着点钱花。他们当晚就找了一家便宜的旅社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四人乘公交车来到西湖边的景点之一——柳浪闻莺。虽然还是清晨,但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这个景点实际上就是那么一大片柳树,好像看不到莺。

    柳树丛中的厕所很现代化,很干净。他们走了一小段,找一个木躺椅坐下来休息一会。面前这一潭西湖之水已然发黑,湖中游船如织。一阵阵的风迎面吹来,把湖水吹得拍打着岸边,激起一片小雾,同时有一股腥腥的味道。

    湖的三面被群山环抱,只有一边可以看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朱雨深不禁想起了儿时学过的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那好像是写南宋初年的事。他想,那时山应该比如今更葱翠,楼也应该是些低矮的建筑。那时的西湖之美,才是真正的原生态的美。而如今,西湖周围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这一潭湖水,几乎快要被热闹与喧嚣的人们给掀个底朝天。实际上西湖是脆弱的,她承载不了越来越重的加于她的负担。

    朱雨深他们几人在心旷神怡地欣赏着面前的景sè,各自想着心思。一不小心,老马竟然和坐在他身边的两个新cháo的女孩搭上了腔。先前是一个女孩发问:“湖边的石头上为什么写着欢迎你来到西子湖畔!怎么把西湖称作了西子湖呢?”她的同伴不能作答。

    老马也是文科教师,而且他也好舞文弄墨。他曾说调来黄镇之前,他在县报以及各类杂志上发表文章无数,朱雨深等文科教师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只见老马轻咳了一声,说:“还是我来解释给二位美女听吧!这是缘自于苏东坡的一首诗。那诗的后两句是这样的:yù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西子呢,就是指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苏东坡是说,西湖是可以和西施相媲美的。所以说,路边的石头上写着:欢迎你来到西子湖畔。”

    这番话让那两个涉世未深的女孩恍然大悟,她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老马的钦佩之情。老马得意忘形了,他说自己是研究宋代诗词学的学者,要不要再解释一些典故给美女听?

    但是此时,两个丫头已然不感兴趣了,她们要走了。她们起身后,其中一个说:“大叔你真厉害。”另一个说:“大叔再见!”然后她们两人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岂知这句“大叔”的称谓让老马很受伤。他原先是蠢蠢yù动,是想追随这两个女孩往前走的。但这句称谓已划清了彼此的界限,让他不可再瞎想啥心思了。老马就像被抽了一下,躺在椅子上焉了。

    朱雨深他们三人见此场景,觉得真是好笑,他们心里乐着。朱雨深能理解老马此刻的心情。像他们这样的文人sāo客,往往是要追求完美,受不了女人的冷脸与不中听的话。

    他们三人都起身准备往前走,看前面的景点去了。孙伟走到老马面前,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这才倏地站起来,和众人一起往前走。老马叹了一口气说:“我也就四十岁的人啊,刚才那两个女孩真不会讲话,称呼我一声大哥哥好嘞。他们那一句喊,扑灭了我多少灵感。真是太糟了。”

    接着,他指了一下前面的两个塔说:“那个细长的是宝俶塔,那个粗大的是雷峰塔。我们现在就是奔雷峰塔而去,那里面可压着一个绝世美女哟。雷锋夕照也是西湖十景之一,但现在是上午,我们看不到这景象。

    孙伟接上他的话说:“那里面关着的白素贞不但漂亮,又贤惠,能量又很大。谁要是跟她糗在一起,真是有福了。”

    朱雨深此时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大刘逐一盯着他们三人的脸看了一会儿。他一掂量,这下才知道了,他们三人都是正宗的文科教师,而且目前都在教语文,只有他一人例外。据他了解,他们三人的文彩都不错,俗话说文人即sāo客嘛。所以他们三人一见到现代美女、一提到古代美女都很来兴趣。

    大刘加大音量说:“你们这些文人sāo客,一提到女人就遍身来劲。我要是女人,打死我,我都不会选择跟你们糗,文人酸死了。”

    孙伟反驳说:“你要是女人,你不选择文人,那什么样的人是你的首选呢?恐怕是有钱人!”

    朱雨深接着说:“那样,你不又落入俗套了吗?”

    大刘悻悻地说:“好了,不跟你们争了,我哪有舌战群儒的本事。ok!”

    众人相视笑了一下,继续往前走着。老马问孙伟:“有关许仙和白蛇的故事,我们国家已拍了好几个版本的电视剧或电影了吧?”

    孙伟说:“是啊,演白素贞的人都比较漂亮;演许仙的也就一般般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有点龊。”

    大刘不爱听他们的此番讨论,他走到前面去了。

    朱雨深走在最后,顺着孙伟的话,他想起了那几个版本演白素贞的主角的面容。这一回想,他的眼睛一亮:其中那个电影版本中白素贞的样子跟汪小芹整个是一个样。怪不得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