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财主不好意思当众换上新衣服,只得将注意力放在吴氏手里的衣物上。
见到吴氏的衣服比自己多了一套,有些不大乐意。撇撇嘴嘟囔道:“多大岁数了,还穿红?”
吴氏喜欢鲜艳颜色,放眼家里面都是儿媳妇孙媳妇儿们穿红着绿。她眼馋又不大好意思,好容易闺女懂她的心思做了一身还被老头子奚落。
她嫁给他四十多年,岂会不了解他的脾气。见他不乐意越发的笑的得意起来:“我闺女给我做的,就是一块烂布头我也愿意穿!”
说着拿起那套品红色的衣服,炫耀似的对程婉瑜慈爱的的说道:“我看这身衣服挺喜庆,过节那天我就穿这身衣服。我让那些人都看看我闺女的手艺多好,这颜色配的好花样秀的也巧!”
此时一直站在吴氏身边的穿着湖蓝色衣服的俊俏妇人捂嘴笑道:“小姑的手艺还真是增益了许多,嫁了人就是不一样了。”
吴氏点点头,没听出长孙媳妇儿的画外音。一脸满意的点头称赞:“这手艺确实进步了不少,针脚密实像个女儿家了!”
“以前没见小姑这样手巧,难道是在婆家做的针线太多了?我看着,这料子倒像是陪嫁的呢!”安氏的话让本来沸沸扬扬的堂屋顿时安静下来,大夫人李氏僵了脸。看着不远处坐在门口程家第三代男丁中的儿子。
而此时程家嫡长孙程诺也是双手死死攥着椅子把手,面上装作镇定通红的脸却出卖了他此时羞愤的心情。
吴氏不动声色的挑了挑眉,笑着问着安氏:“你倒是好眼力,稚儿从前的绣功实在是太差了。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到这个模样了。”说着还一脸怀疑又宠溺的打趣程婉瑜:“莫不是小红做的吧?”
程婉瑜又惊又恨,她当然知道自己的手艺有多差。也知道全家人都看得出来,她用心做的衣服是从陪嫁里拿出来的料子改的。
可那又怎么样?这些料子自己穿不了,当年一意孤行跟着崔西敏离开,还不是当成破烂丢在了老房子里?
就算是在稀罕的物件又能怎么样?她的兄长父母可从来不在乎这些,看得见自己的幸福才是重要的。
“小姑!”安氏已经注意到自己惹了自家婆婆的不快,瞧那眼睛都要瞪凸出来了。
她儿子都生了,丈夫又是长房嫡子。她费尽心思得到了婆婆跟太婆婆的宠爱,整个家族里放眼望去哪个女人能做到如此?
如今程婉瑜又拿着两件衣服几双破布鞋想要讨好长辈,难不成她还想回到娘家单过不成?
程婉瑜看着安氏那小心翼翼又费尽心思的‘聪明’的给自己设下绊子,颇有些无奈。
上一辈子就是这个女人成了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受了委屈回到家里面小住的时候,她因为与自己年纪相仿二人走的很近。
很多主意以及家里面的消息都是她跟自己透露的,更是坚决追随崔西敏的唯一拥护者。当年自己一度认为,这个世界上能够明白这份感情与执着的人只有她。
谁知道后来才明白,她是担心自己回到程家霸占了所有人的宠爱。
她的丈夫虽然名为自己的侄子,却是一起长大情分非比一般的关系。她的婆婆。名义上是姑嫂关系,实际上却情同母女。
自己在程家的地位是独一份,有这么一个大归的姑婆在头顶上压着。她怎么会开心,当然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撵走。
程婉瑜微微一笑,对着吴氏道:“我给公婆也做了一身衣服。婆婆的衣服跟娘的是一样的,都是靛蓝色。公公的衣服与爹爹也是出自于一匹,也是藏青色的。”
果然安氏捂嘴一笑:“我就说么,肯定是做的多了才会练得这么熟悉。”
程婉瑜慢慢挪了两步,站在程大财主的身边。继续平和的说道:“那是自然,我若不勤加练习怎么会做的这么好?大过节的,拿什么做礼物孝敬长辈都一样。做好的东西,送给他们有什么?再说了,我给我娘多做了一身品红色的衣服。那可是我最后做的,针脚更比平时还有细密。那可是用银线绞着黑线一针一线绣的花样呢。”
说着胳膊还搭在了程大财主的肩膀上,一边揉搓着一边撒娇道:“我知道爹爹的鞋子最费了,就给您老人家做了五双鞋。你瞧见了五双鞋松紧还不一样呢,现在我手艺比以前强多了。以后您老人家的鞋就包在我这个闺女的身上了,旁人可没有这样的好福气!”
程大财主哈哈大笑,拍拍女儿的手。一脸欣慰:“这就是闺女,养儿子有什么用。连一双鞋都不能给老子做。”
程幼之年纪最小,插科打诨笑道:“妹妹给我做了什么?大过节的,你不是只认爹娘不管兄嫂了吧?”
程婉瑜噗嗤一笑,冲着小翠一摆手。小翠上前翻开另一个包裹,里面有很多的荷包络子。
程家人每人一样,男人一律都是荷包女人都是络子,没有例外。
看着手里小小的荷包,并没有从前那样绣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幼字。反而是一枝梅花,翻开里面边上用黑线绣了一个幼字。
心里欢喜,毕竟这是妹妹亲手为自己做的。可不是从前自己缠着她要她送给自己的,而且质量实在是好了太多。
再看人手一份,看着不起眼数量可是很庞大的。不由得有些心疼,违心打趣道:“中秋节,妹妹就送这个礼物。实在是太抠门了,罢了,八哥送给你一个好玩意吧!”
程婉瑜还没等问他想送给自己什么好玩意,就听见母亲吴氏笑道:“看来我的闺女真是长大了呢。知道礼数,知道心疼人了。老大媳妇儿,我看你那个络子最好看了。”
李氏点头爱不释手的样子,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我看媳妇儿的这个络子是小妹在后面做的,可真是漂亮得很呢。以后我就天天带在身边,见人就显摆呢!”
安氏暗自翻了翻白眼,心里颇为不以为意。一个个眼皮子就这么浅,又不是没见过荷包络子。至于像得了金子一样么,用得着这么抬她的脸么?
“娘,你这么喜欢络子。回头我也给您做两个,让您老天天不重样的带!”安氏一边说一边偷着甩给程婉瑜一个嚣张的眼神,放佛在说你那点小伎俩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
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李氏淡淡的回应:“是么?你若是有这个孝心,不早送!我何苦享不到媳妇儿的孝心,偏要眼馋稚儿给爹娘的孝心?”
第十七章 意外
第十七章
安氏讪讪的闭了嘴,低着头往后退了几步。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门口的丈夫,心里期盼着他能出现替自己说两句好话。
程诺接到妻子满怀期盼的眼神,却又冷漠的别过头与身旁的人说笑。
安氏心中一阵苦涩,说不出的难过伤心。自己不过是想让众人看清现实罢了,长辈们宠溺小姑也太过头了些。
这个家有了程婉瑜的出现,总是不大正常的。谁家过日子不是靠着嫡子嫡孙,偏偏他们家非要当一个丫头片子是转世活佛。
因一会儿还有家宴,众人各自回房休息。程婉瑜一路风尘仆仆,自然也要回房间洗漱换件衣服再出来。吴氏坐在堂屋里面,旁人都走干净了这才落下脸。对着儿媳妇儿李氏道:“不是我偏心闺女不疼孙媳妇儿,可你瞧瞧你那媳妇儿,实在是不懂事。”
李氏赔笑着给婆婆斟茶倒水,忙活了一通这才道:“不止娘生气,我看着也是碍眼。不说别的,就说我跟稚儿的情分,哪是她能明白的!”
说起这个,吴氏想起了当年的往事。拉着李氏的手唏嘘:“你我二人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你我相处了二十来年,我还不晓得你的脾气?”
“当年我生稚儿都四十了,历经劫难好容易捡回了一条命。在床上躺了大半年,还不是你这个当嫂子的伺候她?这样的心思,旁人是不懂的!”安氏话里话外的感激之意,让李氏心里热乎乎的。
“李诺的媳妇儿还是个孩子,近两年咱们又宠着她一些。这回见稚儿在家里强过她,自然要吃味了。”李氏的解释换来的是婆婆吴氏的嗤之以鼻。
“你啊,就是个傻的。看见孩子什么都是单纯的,她嫁过来三年多了还能不知道咱们家什么德行?举家上下就这么一个闺女,都当成眼珠子一样捧起来。”吴氏顿了顿,叹了一口气冲着身边的丫头使了一个眼色。
那梳着高髻的丫鬟立即带着门口站着的小丫头走了出去,并且还把门口站着的人都撵走。自己则是留了下来看门,一气呵成放佛天经地义一般。
李氏挑了挑眉心道:都说婆婆出身高出自生香门第,这几十年也没瞧见婆婆摆过什么小姐的谱。倒是她**人的本事还挺高的,就公公这个浑人也能被她**的服服帖帖。
嫁入程家这么多年,说实在的她虽然也宠着小姑子可到底有些心里不大乐意的。尤其是小姑子出嫁的时候,有多少好东西陪送给她,旁人不知道自己这个主持中馈的人还不了解?自己当年娶儿媳妇儿的时候,公中也不曾分给这些钱。
不多有一样,李氏最为佩服婆婆。那就是公公程大财主小妾装满两个院子,剩下一地的庶子庶女也没有抢占嫡子的份儿。
在程家庶子就是给嫡子当奴才的,除了老五这个给程家立过功的哪一个不是当管事或者去看庄子的?
就是小姑子身边伺候的人,将来预备给姑爷的房里人也都是老爷子的骨血。
就凭着这个,李氏心里实打实的佩服婆婆的御夫之道。嫡庶再有别,也没见过狠到这个地步的。
正当李氏佩服着婆婆的时候,吴氏又开口训话了。
“你是当家主母,有些事情要看的长远一些。安氏这个样子,说是吃了她姑姑的味儿那自然是好的。可若是存了旁的心思,你也要造作准备才是!”
李氏抬起脸,有些不明白婆婆的意思。
吴氏见儿媳妇儿一脸的迷茫,心中叹气都怪这些年家里面太消停没能有机会教一教她。
“崔家老两口顾忌咱们家人多势众又宠着你妹妹,现在倒不会对她怎么样。可崔西敏到底是领着人跑了,就算将来回来了也不会高看你妹妹一眼。”李氏听见婆婆突然说起了小姑子,赶紧聚精会神起来。
“崔二的脾气既然能做出来跑路的行为,将来回来知道他心爱之人变成了你妹妹的丫鬟奴才。势必要跟你妹妹起冲突的,到那个时候你妹妹怎么办?”吴氏长叹,自己的宝贝似的捧在手心的闺女。就这么鬼迷心窍的看上了穷小子,偏生那人还不爱搭理她。
“你妹妹的性子,肯定不会再将就他们。如果她和离归宁回家,你打算怎么办?”
李氏大惊,完没有想到婆婆存了这样的心思。毕竟小姑才成亲,谁会愿意往这条路上走。莫不说公婆,就是自己跟丈夫也不肯看着小姑吃这份苦。
“若是和离了,那就不好嫁人了。与其被婆家嫌弃欺负,我更愿意让她在家里面享福。过去这十几年怎么过,将来还是怎么过。怕只怕,她想不开!”李氏立即抛掉心中对程婉瑜小小的不满,这些不满不过是觉得公婆待她比自己的儿子看中。
可程诺毕竟是个男人又已经成家立业,本来就是未来的当家人。自己这点小思量也难以说出口,可归根结底自己还是疼程婉瑜多一些的。
“你跟她像是娘俩一般,瞧着她给你做的络子就能看出来。可你这么想,不代表旁人也这么想。如今我还活着,没人敢把我闺女怎么样。可我死了呢?”吴氏这么一问,李氏大骇。
站起来摆着手,使劲的吐了两口:“呸呸呸,诸神莫怪,诸神莫怪!”
吴氏见李氏下意识的动作,心中一暖不由得乐道:“你也是做祖母的人了,怎么还看不清现实?咱们都会死,怕什么!”
李氏抿嘴低下眼睑:“就算到了那时候,我还活管着家呢。谁又敢小看稚儿?一个女儿家嫁错了人已经是天大的不幸了,难不成还要让家里人看不起?”
吴氏点头:“你自然不会错带她,可旁人呢?你别忘了,你的儿子都比她岁数大。我的闺女要是长命百岁,七老八十还在娘家呢?那时候你跟老大都不在了,她的哥哥们都不在了。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怎么办?”
李氏这下明白了婆婆的意思,她今天看见安氏的做派是在思量小姑的未来。现在自己跟婆婆还在呢,这个女人就敢当众给小姑没脸。若是将来自己不在了,小姑还不死在她手里?
想到这里李氏浑身发抖,不知道是生气还是害怕亦或者是自责自己思虑不够长远。
“安氏不只是你的媳妇儿,她还是程家的未来的主母。咱们家绝对不分家,各房有各房的事儿来做。所有的荣誉、金钱、希望都在嫡子长房这边。她这个人若是连稚儿都容不下,会有度量容下其他的兄弟么?”吴氏这么多年来嫌少有机会当面教导媳妇儿。
李氏听得满头大汗,只怪自己平时想的太少。还真是好日子过得太久,这些事儿早在娘家的时候不是见得太多了么?
“诺儿不是那等短视的,不会听她媳妇儿的枕边风。我也会时常提点他,家族团结凝聚力量才能走得长远。”李氏后背汗涔涔,紧张的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吴氏摇头:“诺儿你教的很好,他们兄弟几个你教的都不差。这虽说是当娘的本分,但也不是谁都能教的好的。程家记得你的功劳!”
李氏闻言抬起头,谦虚道:“媳妇儿不在意这些,只记得当年刚过门的时候您说过的话。您说长子嫡妻比族长更重要,媳妇儿肩上的担子比外头开拓生意的男人更重。这些年过去了,媳妇儿也明白您当初的意思。”
“如果把程家比作一棵大树,当家人是树干保证各房子孙延绵不断保证家族日益壮大。而当家主母就是树干底下的树根,谁也看不见她的用处。可她若是心黑了,这个大树迟早就会倒了!”
李氏自己心满意足的说完这段话,觉得自己还不算愧对这个树根的身份。将来也会时刻谨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可慢慢细品有一想到安氏,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她迟疑了一下,抬起头看着婆婆:“娘,您的意思是诺儿的媳妇儿不行?”
吴氏抿着嘴半天也没吭声,正当李氏思量着如何处置安氏的时候。吴氏这才慢慢的开口:“也不是不行,总不能因为她一时迷了心就断定她不适合。她今年才多大,咱们就对她抱那么大的希望。你再放些权给她,让她试一试。你我千挑万选的媳妇儿,可别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废物。”
安氏当然不知道因为自己一时的愤恨跟小聪明,在太婆婆与婆婆眼中成了重点培养对象。
此时她正红着眼睛拉着程诺争辩:“我不过是一时无心,怎么能全然怪我?大家都看得出来,小姑手上的衣服料子是陪嫁。那还是我亲手给她装箱的呢?我,我也是心疼她在婆家过得不好!”
程诺一把甩开安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